第792章 船票

2024-11-16 16:03:22 作者: 鯰魚頭
  第792章 船票

  俄羅斯不僅是對普通人最友好的國家,對班廷這樣的精英人士,俄羅斯更具吸引力。

  馬斯洛認為,人類在解決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後,就會追求尊重和自我實現。

  在有些人的認識中,自我實現是可以用金錢和地位量化的。

  有些人的自我實現則是星辰大海。

  1926年的當下,俄羅斯是全世界最符合現代定義的國家,美國人吹捧的自由,和法國人標榜的皿煮,以及英國人最重視的秩序,統統被俄羅斯的「造福全人類」擊碎。

  沒錯,俄羅斯現在的口號不是成為歐洲憲兵,也不是稱霸歐亞大陸,而是前所未有的造福全人類。

  班廷在接受聖彼得堡大學的邀請之前,在多倫多大學醫學院擔任教授。

  聖彼得堡大學給班廷寫了一封信,告訴班廷,如果你想讓你的研究讓更多人受益,那麼聖彼得堡大學可以實現你的夢想。

  俄羅斯不僅是班廷的夢想之地,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俄羅斯更是理想的烏托邦。

  1920年經濟危機期間,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每天收到的移民申請超過350份,至今已有上萬人從美國移民俄羅斯。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歐洲人在爭先恐後移民美國,美國人則是想方設法前往俄羅斯。

  3月25號,《泰晤士報》記者托馬斯·格蘭特發表文章《警惕俄羅斯的誘惑》,引發廣泛關注。

  托馬斯·格蘭特的目的是提醒英國重視人才流失,但客觀上卻讓更多人增加了對俄羅斯的了解。

  工黨內閣下台後,英國加大了對媒體的控制,對於有關俄羅斯的正面消息進行全面封鎖,報紙上只能看到俄羅斯的負面報導。

  英國的媒體工作者還是神通廣大的,有些報導的立場就很難分辨。

  比如俄羅斯對希伯來人的排斥。

  排擠少數族群這種事,在英國妥妥的是負面消息,畢竟在英國的希伯來人也不少。

  希伯來人在英國的風評,沒比德國好多少,很多英國人對待希伯來人的態度也是敬而遠之,否則巴爾福也不會把希伯來人一桿子支到中東。

  巴爾福要是真為希伯來人著想,英國在全世界的殖民地那麼多,有的是地方安置希伯來人。

  所以俄羅斯排斥希伯來人的相關報導,在一些英國人看來就是正義的。

  俄羅斯的誘惑也一樣。

  先不說俄羅斯針對普通人的保障政策到底是不是居心叵測。

  俄羅斯的工人是否因此受益,才是最重要的。

  英國礦工為什麼罷工?

  不僅薪水低,而且工作沒保障,動不動就失業,這誰受得了。

  托馬斯·格蘭特在文章中酸溜溜的說,俄羅斯自從推翻帝制後,從未出現過哪怕一次罷工。

  連極小範圍的罷工都沒有,更遑論英國這種動不動就全國性的大罷工。

  雖然跟俄羅斯相比,英國本土確實是小了點。

  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俄羅斯工人對於他們的生活狀態是非常滿意的。

  帝俄時代俄羅斯的罷工可是動不動就上頭條。


  托馬斯·格蘭特的文章見報後,在伯明罕輕武器公司工作了整整30年的劉易斯就拿著當天的《泰晤士報》前往俄羅斯駐倫敦大使館,詢問使館工作人員,《泰晤士報》的報導是不是真的。

  「有些是,有些不是。」

  使館工作人員有耐心,不僅態度和藹,而且在接待室,還有為客人準備的水果糖和巧克力之類的小零食。

  1926年的當下,水果糖和巧克力這些東西,對於很多英國家庭來說依然是奢侈品。

  英國的媒體動不動就嘲諷俄羅斯人的鋪張浪費和揮霍無度。

  從這些為客人們準備的小零食來看,有時候鋪張浪費也不一定就是壞事。

  經濟危機期間,英國的農場主還把賣不出去的牛奶倒河裡呢,這才是真正的浪費。

  俄羅斯大公可以一天喝掉250瓶香檳酒。

  大公夫人們也會把賣不出去的牛奶買下來,送到俄羅斯的孤兒院和養老院。

  英國的王后和公主們,只會在白金漢宮的陽台上揮手作秀。

  劉易斯看著桌上的水果糖,下意識咽了口口水。

  伯明罕輕武器公司成立於1861年,劉易斯的爺爺和父親都曾在這家公司工作。

  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對武器裝備的需求急速下降,身為高級技師的劉易斯失業在家,不得不找了一份礦工工作。

  現在這份礦工工作也要保不住了。

  「所有關於工人的保障部分都是真的,義務教育和醫療保險也是真的,一名俄羅斯工人只要努力工作,他的收入足夠撫養妻子和四個孩子。」

  工作人員的解釋很詳細,劉易斯難以置信張大嘴巴。

  英國沒有保障這回事兒,工人的薪水別說撫養家庭,填飽自己的肚子都困難。

  這一次礦工之所以罷工,是因為一些礦業公司準備從印度僱傭更廉價的工人到英國工作。

  「報紙說你們利用來自高麗和日本的廉價工人,壓榨俄羅斯工人,這是真的嗎?」

  劉易斯最擔心的是前往俄羅斯之後,同樣淪為廉價勞動力。

  「這些都是胡說八道,我們之所以僱傭高麗和日本工人,是因為很多辛苦的體力工作根本沒有人願意做,說實話,如果我不是留戀城市的便捷生活,我也想去西伯利亞種土豆。」

  在使館工作人員口中,去西伯利亞種土豆好像是美差。

  在英國媒體口中,去西伯利亞種土豆通常和流放聯繫在一起。

  「現在去西伯利亞已經晚了,放在10年前,如果去西伯利亞種地,白送100畝——俄畝,折合大約1635畝,換算成英畝大概是——」

  工作人員的數學不太好,拿出紙筆開始計算。

  「270,269——」

  劉易斯的數學很好。

  「對,就是270畝,那時候才是農場主的天堂,可惜現在這項政策已經取消了,這要怪那些該死的政客,他們私自更改了尤里耶夫大公的決定,大公才是我們俄羅斯人的小爸爸——」

  在工作人員絮絮叨叨中,劉易斯決定下周就去買船票。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