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交流

2024-12-11 14:54:00 作者: 鯰魚頭
  第817章 交流

  所謂「小國寡民」並非特指疆域,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雖然大,人太少是致命弱點,就這麼點人口,根本沒有對抗風險的能力,只能選擇依附強國才能生存下去。

  2月11號,澳大利亞總理斯坦利·布魯斯和古契科夫在亞歷山大簽訂協議,正式加入自由貿易大聯盟。

  喬治並沒有出席簽字儀式,而是和菲利克斯一起釣魚。

  古契科夫正式上任後,曾邀請菲利克斯擔任新政府財政部長。

  菲利克斯拒絕了古契科夫的邀請,不再擔任任何職務,準備和尤蘇波娃環球旅行,品嘗世界各地的美食。

  喬治能理解菲利克斯的決定。

  菲利克斯徹底退休,是在為小菲利克斯掃清障礙。

  菲利克斯和喬治一樣,都是經歷過帝俄時代的老古董,已經到了該退休的年齡,未來是屬於小菲利克斯他們這些年輕人的。

  小菲利克斯目前依然擔任國家杜馬議長,如果想更進一步,菲利克斯必須退休。

  喬治其實也想退休,無奈沒有合適的繼承人,只能繼續留任。

  最適合接替喬治的,是瓦西里和彼得。

  瓦西里滿腦子都是打仗,如果讓他擔任國防部長,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拿破崙。

  彼得海軍出身,對於陸權主義的理解不夠深刻,履歷也不足以服眾。

  其他如安德烈、布魯西諾夫、魯茲斯基,要麼無心中樞,要麼已經退休,難堪重任。

  「你還這麼年輕,退什麼休?」

  菲利克斯無事一身輕,希望喬治繼續發光發熱。

  喬治現在五十出頭,對於一名政客來說剛剛進入黃金期,最少還可以為工作20年。

  菲利克斯衷心希望喬治保持健康,真換成其他人,未必能幫尤蘇波夫家族守住幾百年以來積累的財富。

  尤蘇波夫家族雖然在世界各地都有財產,主要還是在俄羅斯境內,真正和俄羅斯高度綁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喬治和菲利克斯的信任也是基於這個原因,尤蘇波夫家族的產業,和尤里耶夫家族的產業互有競爭,但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最起碼不會為了利益背叛俄羅斯。

  「好吧,祝你和齊娜旅行愉快!」

  喬治也真誠,並不是所有人都和菲利克斯一樣能夠果斷抽身。

  權力讓人沉醉。

  尤其是對於俄羅斯這樣的國家來說,權力帶來的快感足以讓一個人沖昏頭腦。

  菲利克斯即便退休,依然是俄羅斯最具權勢的幾個人之一,只要小菲利克斯不犯錯,尤蘇波夫家族長盛不衰。

  「我會給你寄明信片的——」

  菲利克斯哈哈大笑,對新生活充滿嚮往。

  老朋友寄情於山水,喬治還要繼續為俄羅斯服務。

  古契科夫上任後,依然保留著經常拜訪尤里耶夫宮的習慣,在重大決策問題上徵求喬治的意見。

  由於俄羅斯限制經濟擴張,俄羅斯對歐出口的比例在不斷下降,越來越多美國商品瘋狂湧入歐洲,這是古契科夫勝選的一個重要原因。


  美國可以通過英國繞開和俄羅斯的協議,俄羅斯也可以通過盟友繞開和美國人的協議,繼續壟斷歐洲市場。

  菲利克斯並沒有這樣做,這讓菲利克斯飽受爭議,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喬治的計劃,只看到出口減少對俄羅斯所造成的影響。

  古契科夫拿到的數據,比俄羅斯國內的所謂經濟學家更詳實。

  俄羅斯出口減少的原因除了美國的影響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德國經濟的恢復。

  歐洲經濟三駕馬車英、法、德,英國和法國都是戰勝國,經濟自成體系,受美俄影響極小,唯一的變數就在德國。

  在得到俄美資本的資助後,德國這幾年的經濟恢復速度非常快,對外國商品的需求越來越少,這才是俄羅斯出口受到影響的真正原因。

  俄羅斯本身就是個巨大的市場,人口相當於英法德總和,出口減少還可以擴大內需,對於經濟的影響並不大。

  正在瘋狂擴張生產力的美國就很危險了。

  1928年的生產力,相對於1920年提高了大約50%,即便工廠的規模不擴張,生產出來的產品依然越來越多。

  美國資本家不重視技術研發,重點放在利潤上,不具備長遠眼光。

  俄羅斯這幾年新畢業的大學生,基本都被高校研究所吸納,進行各種基礎科學研究。

  換句話說就是,美國的工程師天天研究如何提高生產力,俄羅斯的工程師則在研究如何提高產品性能。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俄羅斯商品正在和美國商品逐漸拉開差距,尤其在汽車方面,體現的最明顯。

  美國汽車的價格雖然便宜,但是在性能和用戶體驗,以及售後服務等方面,遠不如俄羅斯汽車。

  西伯利亞集團每銷售一輛北極星,獲得的利潤大概相當於兩輛福特T型車。

  這就讓西伯利亞集團有更多的利潤用於提升產品力,繼續保持領先。

  約瑟夫再次發力,在美國金融市場頻頻出手,紐約股指在去年一年內,相對於前年年提升了60%,炒股再次成為全民熱潮。

  和美國相比,俄羅斯甚至沒有一個規範的股票市場,這讓很多家有餘財的俄羅斯人非常不滿意。

  美國人賺了錢,除了存銀行之外還可以投資金融市場,賺的錢越來越多。

  俄羅斯人賺了錢除了存銀行只能用於購買國債,穩是穩了,賺錢的速度太慢。

  古契科夫向喬治請教,是否應該開放金融市場,讓錢快速流動起來。

  「現在的金融市場已經淪為資本牟利的工具,開放金融市場,會讓很多俄羅斯人終身積累的財富,在短短几天內灰飛煙滅,這難道就是他們想要的嗎?」

  喬治堅決不放,金融是魔鬼,偽概念太多。

  金融發展到現在,已經背離了當初的初衷,從籌集資金髮展為牟利工具,淪為大資本的幫凶。

  俄羅斯如果放開金融,最高興的應該是喬治、菲利克斯他們這些大家族,而不是辛辛苦苦賺了點小錢的中產階層。

  可悲的是,現在呼聲最高的,恰恰是這些剛剛開始接觸到財富的所謂「有錢人」。

  真要開放金融市場,這些「有錢人」都是韭菜。


  「民意真是個好東西——」

  古契科夫感嘆,難怪有人將民眾污衊為烏合之眾。

  所謂民意不是聲音大了就有理,和無孩愛貓女相對應的是沉默的大多數。

  俄羅斯不開放金融市場,不是阻止俄羅斯人賺錢,恰恰是為了保護俄羅斯人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

  美國倒是放開了,也確實有人通過股票市場大發橫財。

  但是發財的都是極少數,每逢經濟危機,天台上排隊跳樓的那些所謂破產金融家是不會發出聲音的。

  「我們要讓更多俄羅斯人了解,什麼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喬治只跟能聽進道理的人講道理。

  帝俄剛滅亡那會兒,大部分俄羅斯人沒有接受過教育,沒有所謂「獨立思考能力」,那時候只能用行政命令告訴俄羅斯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現在受教育的俄羅斯人越來越多,俄羅斯政府也應該主動求變,順應時代發展。

  喬治講道理的方式簡單粗暴,阿爾法再次出動,對聲音最大的人進行調查。

  最近頻頻在報紙上呼籲放開金融市場的,是來自聖彼得堡大學的經濟教授馬格基夫。

  馬格基夫呼籲放開金融市場的原因是,金融市場可以為急需資金髮展的企業提供便利。

  這個理由聽上去很正常,也符合金融市場的基本作用。

  但身為聖彼得堡大學經濟教授,馬格基夫肯定也明白金融市場的缺陷,對於這些缺陷,馬格基夫在大聲疾呼的時候可是一個字都不提。

  喬治好奇的是,馬格基夫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阿爾法還是很有效率的,很快就了解到馬格基夫的目的。

  馬格基夫倒也不是和國外資本有勾結,而是為了通過金融市場,進一步完善他的經濟理論,深入他在經濟學方面的研究。

  喬治直接讓聖彼得堡大學以交流名義,讓馬格基夫去法國,在法國繼續他的研究。

  讓喬治沒想到的是,這個決定不僅沒有平息爭議,反而引發了另一個問題。

  這不就是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麼。

  喬治不廢話,繼續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馬格基夫的研究固然沒錯,但是馬格基夫能為開放金融市場引發的後續問題負責嗎?

  他負不了這個責。

  喬治也負不了。

  不過金融市場引發的爭議並不大,還是有理性的俄羅斯人,以德國和美國為例,提醒俄羅斯政府不要輕易放開金融市場。

  美國是被金融市場裹挾的典範,十年一次的經濟危機,並沒有讓美國人接受教訓,所以黑格爾才哀嘆:歷史給我們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德國是金融市場的另一個反面,被希伯來人控制的德國金融市場已經成為資本的黑洞,正在不斷發酵。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