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彌兒和周氏她們,眼中也是含了熱淚,為葛瑞琪對妹妹的執著,和他這些年獨自一人的孤單。🏆♤ ➅➈ˢ𝓱Ữ𝓧.c𝑜м ☯♗
心中雖然不捨得,但青禾能找到自己的親人,他們自然也替她感到開心。
還有什麼比,知道這世上還有一個一直惦記著自己的哥哥來的開心?
十月三號這日,葛瑞祺早早地就來到了顧府門口,隨行的還有琴蘭和余貴。
兩人得知少爺已經找到了小姐,大哭一場後,又滿懷欣慰。夫人在天有靈,總算是讓這邊兄妹相遇了。
琴蘭看著從顧府大門走出來的少女,眼中的淚珠刷地奪出了眼眶,沒錯了,沒錯了,這個就是小姐。擔心被有心人看到,她忙擦乾眼淚,低下了頭。
穿了身素色羅裙的顧青禾緩緩上了阿涼牽著的馬車,一行人緩緩向京郊的龍真寺而去。
顏玖惜死後,在顏家人的要求下,她的牌位並沒有供奉在葛府的祠堂里。
龍真寺後山的一棵桃樹下,一塊刻有顏玖惜之墓的石碑靜靜立在一座墳包前。幾縷青煙徐徐向上,已經有人先一步替地下的人燒了紙。
墓碑前,一個高大的身影靜靜地立在那裡,一動不動。
男人面色淡然,眼睛盯著墓碑,像是被定住了神。
葛瑞祺帶著顧青禾走過來時,面色瞬間就變得難看起來。
他射向那人的眼神如同寒風般冷冽,嗓音中像是填滿了冰渣,他一字一頓道:「這裡不歡迎你,滾。」
葛淵這才緩緩轉身,與他對視。良久,又將目光轉向了他旁邊的顧青禾身上。臉上難得的閃現出了一片柔意。
顧青禾也看向他。有些好奇,又有些膽怯。
葛淵點頭,朝她開口道:「禾兒,你長大了。」嘆息聲中似包含了無限緬懷和欣慰。
當年小小的女娃已經長成了大姑娘,和她母親很像。葛淵想到自己早已經香消玉殞的妻子,心臟的位置傳來陣陣抽搐,眼中的墨色也變得越發深沉。
這個就是父親?
顧青禾怯怯地躲到了葛瑞祺身後,不敢認他。
「你可以滾了,我母親不想見到你。」葛瑞祺再次下起了逐客令。
葛淵微微點頭,轉身離開。
顧青禾轉頭看向他的背影,莫名覺得,從他身上看到了一抹痛楚和滄桑。她有些不明白,哥哥為何會和父親這麼說話。
琴蘭帶過來的供品整齊地擺在墓碑前,顧青禾往裡燒著紙,葛瑞祺則拿著一塊絹帕輕輕擦拭著墓碑。
骨節分明的長指細細摩擦著墓碑上的字:「母親,您看到了沒有,我找到禾兒了。禾兒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長成了大姑娘,我這一生,已經再無所求。」
顧青禾看著哥哥臉上的笑容,又看了眼墓碑上刻著的名字,心中瞬間也湧現出了一股無法言說的悲悽。
她已經忘記了自己母親的模樣,哥哥說,小時候她就長得和母親極像,現在的模樣更是像了七分。
昨晚,她在鏡子前站了很久很久。
兩人在這裡陪了顏玖惜一上午,直到天空微微飄起了一層細雨,細細密密的雨滴落在了墳包上方的桃樹上,被雨水洗過的葉子透著一層晶瑩的光澤。
琴蘭上前,恭敬道:「少爺,小姐,下雨了,回去吧。」
葛瑞祺緩緩點頭,顧青禾又細細地看了眼那塊墓碑,這才轉身隨哥哥下了山。
然而,就在他們離開後沒多久。葛淵的身影再次無聲地落在了墓碑前,他靜靜地看了眼自己一雙兒女離開的背影,就這樣淋著雨,繼續在墓碑前入定。
雨越下越大,大顆大顆的雨滴砸落在他的臉上,雨水順著他的額頭緩緩流向眼睛,他眨了眨眼,幾滴雨水順著他的睫毛砸落在了地上。
夜幕緩緩降下,男人高大的身影就這樣,如同一尊雕像般立在雨中,承受著猛烈的風吹雨打。
而就在此時,這座墓碑前,又緩緩走來了兩人。
魏成身披蓑衣,小心翼翼地給齊稷撐著雨傘。
兩人走到墓碑前,齊稷微微俯身,朝著墓碑的方向微微鞠了一躬。
如此,墓碑前早已經被淋成了落湯雞的男人總算是有了些反應。
他轉身,朝齊稷行禮:「微臣參見陛下。」
齊稷親自將他扶起,關心道:「葛大人,你可還好?」
「微臣無事。」
可齊稷見他並不像是沒事的樣子。
他低垂著眉,轉頭看向漆黑的山林。眼中閃過一抹悲悽,再次開口詢問道:「葛大人,你可悔。」
這一次,葛淵久久沒有回覆。
齊稷似也不需要他的回覆,他拿過魏成手中的傘,罩在了葛淵的頭頂,自己的半邊身子都露在了雨中。
「是朕害你陷入了這般境地。」
葛淵搖頭:「與陛下無關。」
齊稷閉了閉眼,眼中閃過自責和愧疚:「你要是沒有先趕去救了我,顏夫人肯定就不會死。」
隨著他這聲悲悽,十多年前的那一幕幕浮現在了兩人的腦子裡。
當年,齊稷還只是一個皇子,康孝皇帝有很多兒子,卻排除萬難,立了他為太子。
因為,他母妃是康孝皇帝最愛的女人。
他母妃家族勢小,父皇無法立她為皇后,便封了她為賢妃。
賢妃性子良善,只是太過柔弱,要不是康孝皇帝將她護在自己羽翼之下,她根本就無法在吃人不吐骨頭的後宮生存下去。
只是,康孝皇帝每日忙碌,就算防得再嚴,終歸有疏漏的時候。
當年,百官在朝會時,跪請陛下立太子。皇后安蜜如生的七皇子齊治呼聲最高。
只是,安蜜如為安雄赫的嫡女,安家勢大,本就已經有了不臣之心,要是再立齊治為太子,那齊家的江山遲早會易主。
所以,不論百官是言箴還是命箴,康孝皇帝都不管不顧的,下旨立了賢妃生下的大皇子齊稷為太子。
他聖旨上寫著:長幼有序,該由齊家的長子來繼承這大齊的江山。
他這一決定,自然遭到了很多大臣不滿。
其中,以安雄赫馬首是瞻的一批官員抗議聲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