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流賊那幾個大頭領都到四川禍禍過,張獻忠、高迎祥、羅汝才、李自成,殺的四川百姓人頭滾滾,尤其是張獻忠,殺得幾進幾出,最後在四川建立了大西國,更是大殺特殺,最後是南明弘光時期,後金豪格、吳三桂侵入四川,又是大殺特殺,崇禎初期四川有一千多萬人口,到滿清順治時不足百萬人口,十不存一,千里無雞鳴就是真實的寫照,真是太慘了!怎麼也不能讓這慘劇再發生了!
崇禎二年二月,信王世子朱慈烺出生,信王大喜,終於有後了,可以進行進一步的謀劃了。溫體仁到信王府邸致賀。
同樣是二月,人民軍陳繼盛部的平壤山地旅已經整編完成,並且向南、西面展開了戰略偵察,以期摸清楚朝鮮在北漢江的布防情況。而對西面的朝鮮黃海道海州城的兵力部署已經偵察完畢。海州就是後世的開城一帶,如果占領了海州,北漢江以北就全部被人民軍掌控,攻防形勢就變得對人民軍非常有利,朝鮮北部就徹底成為了人民軍的領地。這樣就可以暫時劃漢江對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可以消化朝鮮北部,創建穩固的根據地,還可以威懾漢城李倧,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另外海軍第一分艦隊也對漢江出海口江華島、仁川港、漢城的地形、航道、兵力部署進行了詳細的偵察和測繪。
仁川港在漢江出海口南面,港口往東面四十多里就是漢城的南面,而漢城大部分在漢江北面,漢江穿城而過。江華島正對著漢江出海口,距離漢城水路有一百里,在仁川港的西北面,這裡也是朝鮮王室的戰時避難地。歷史上元朝蒙古人和後金二次攻打到漢城下,朝鮮國王都是躲到江華島,躲避敵人兵鋒。因此攻占仁川港,從陸上東進可以威脅漢城,從海上北進可以封鎖江華島和漢江,仁川港成為了人民軍在朝鮮的必爭之地。
朝鮮水師在丙辰倭亂也就是萬曆三大征中的援朝抗倭之戰時,有李舜臣率領,龜甲船還有一些,戰力還是有一些的。後來倭寇被擊退,李舜臣被誣陷下獄,水師就散了,等到李舜臣一死,連精通海戰的將領都挑不出來了,現在戰力就是戰五渣。人民軍海軍從獐子島到濟州島來來回回多少趟,經過江華島、仁川港,就沒有看到朝鮮水師的戰船出來詢問過,並且人民軍占領了濟州島多年,朝鮮水師就沒有出面過問過。
海軍這次把航道仔細的測繪了一遍,江華島到漢江出海口之間只有一公里寬,礁石密布,沒有內河航運的小噸位的艦隊,不宜進出,但是封鎖是輕而易舉的。
所以這次威懾朝鮮王室的戰略行動,占領仁川港才是關鍵,可進攻漢城,可封鎖漢江、江華島。仁川港有駐軍三千多人,水師戰船三十多艘,全部是小型的戰船,沒有防禦力驚人的龜甲船,水師兵力不到一千人,港口沒有炮台,距離仁川城五里遠。
人民軍海軍第一分艦隊大小戰艦六十多艘,其中快速艦二十多艘,大型運輸船二十艘,搭載陸戰一旅六千多人準備趁夜占領港口,之後陸戰旅登陸建立防線,等第二天一早就攻占仁川城,然後憑城據守,等待進一步的命令。
孫承宗老頭批准了這一作戰方案,二月二十八日,人民軍夜襲仁川港,翌日天亮前陸戰一旅全部登陸,向東全部展開,攻擊前進!陸戰旅急行軍五里地,只用二十分鐘就趕到了仁川城,之後立刻對城門進行了兩輪炮擊,於是守軍就崩潰了,拼命棄城逃跑。陸戰旅一個團迅速攻占了仁川城,其餘二個團追擊了逃敵五里地,就將逃跑的守軍大部分俘虜了,只剩下往漢城方向逃跑的幾百人沒追上,放他們去報信吧!這也是戰區的命令,不能全殲敵人。
陸戰旅用時二個多小時,殲滅朝鮮守軍三千多人,占領了仁川港和仁川城,就地開始修築防線,海軍運輸船隊又運來了一個工兵營及一個邊防團,加固防線準備和朝鮮軍隊好好打一場攻防戰!
可是陸戰旅失望了,朝鮮軍隊再也沒有出現過,朝鮮國王李倧的使者倒是來了,這是要投降嗎?這就不打了?陸戰旅很鬱悶,這麼遠跑一趟我容易嗎?怎麼得也要打一打吧!
李倧果然還是不出所料,派人乞降了,西人派的左議政金自點代表王室奉上降表,願意認華夏為宗主國,世代朝恭,這個兩面三刀的李倧!如果估計不錯的話,那邊已經有使者去大明求救了。不過這次李倧是打錯了主意,天津、登州都被人民軍封鎖了,使者永遠都到不了大明!
羅伯特代表人民軍與金自點進行了短暫的會談,拿出了準備好的協議書,只需要簽字認可就好了。金自點看了看協議書,臉上瞬間煞白,渾身顫抖,口不能言,好一會兒才說出一句:若是不簽如何?
羅伯特回到:我軍即刻對漢城發起進攻!
金自點面如死灰,沉默的走了。
人民軍有的是時間,李倧焦急的等待大明的回覆,一個月後,去大明的使者被人民軍押送回了漢城,李倧徹底死心了。
翌日,金自點送來了李倧簽字的協議書,協議書約定:
一、朝鮮割讓漢江以北的四道、濟州島、江華島、仁川港給華夏,做為戰爭賠償,同時賠款白銀一百萬兩。
二、李倧退位,稱太上王,避居華夏的江華島,華夏保證李倧的生命財產安全,生活待遇一如從前。
三、光海君李昖庶子李佺即位朝鮮王,尊李倧為太上。
四、朝鮮尊華夏為主,不再與任何他國存在從屬關係。
五、朝鮮所有港口對華記開放,仁川和釜山對華夏所有商行開放,華夏開放濟州島、旅順給朝鮮貿易。
六、朝鮮王需要華夏的認可和冊封,否則視為非法篡逆,兩國共討之。
七、朝鮮只保留必要的治安力量,其餘軍隊一律裁撤。朝鮮的安全由華夏承擔,並且支付華夏駐軍的軍費。
八、華夏幫助朝鮮平亂,消除黨爭,對朝鮮的領議政有最後任免權。
九、華夏幫助朝鮮發展經濟貿易,改革政治,建立新的政治制度。
十、華夏幫助朝鮮訓練組建治安軍,治安軍的人事任免權歸人民軍司令部,並且設立政治部。
……,……。
……,……。
……,……。
華夏和朝鮮的協議書籤訂了,孫承宗老頭和李邦華老頭來到仁川港,親自護送李倧去江華島養老。
孫承宗老頭在治安軍招收結束後回了旅順,李邦華老頭留下坐鎮朝鮮,任華夏首任朝鮮總督。
兩個老頭帶來了軍官訓練團,政治培訓團,寬甸朝鮮族民兵團,寬甸朝鮮族政治思想工作團等等,朝鮮開始了根據地化,逐步向華夏的制度靠攏。
同時華籍、華夏民間各商會都紛紛進入朝鮮,逐步開始開發朝鮮市場和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也漸漸展開。
三個月後,整編完成的朝鮮治安軍配合寬甸工作團開始了在朝鮮南部四道根據地的建設,清算地主豪紳,土地收歸公有,分配農具土地給貧困農戶耕種,建立村一級組織和民兵聯防隊,開展互幫互助,轟轟烈烈的朝鮮改制拉開了序幕。
而在朝鮮北部四道,由鐵山特區朝鮮族工作團負責的根據地建設已接近尾聲,開始了初期的民用產業的開發。
朝鮮的收復使華夏消除了身後的隱患,戰略安全得到極大的提升,華夏的人口加上朝鮮北部四道的三百多萬人,直接就達到了一千萬的大關,不算朝鮮南部的六百多萬人口,也是一個大國的規模了。
海軍則是多了仁川、釜山兩個重要的港口,對倭海上防禦態勢更加穩固,也加快了攻略倭國的步伐。
朝鮮的人口、糧食、礦石資源讓華夏的發展潛力提高了一倍不止,戰略縱深拉大,海上貿易形成了閉環,穩固幾年,北進的最後一步也可以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