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第441章 修行

2024-08-04 07:30:08 作者: 菩提薩捶
  第441章 修行

  何謂正覺?

  佛家的佛原意為覺,其有三層意義:

  一為自覺,即自悟本性;二為覺他,即說法度人;三為覺行圓滿。

  三乘佛法之中,緣覺乘佛法觀因緣而悟解,又名獨覺乘,無明顯位階可言,且先不提。

  聲聞乘佛法又叫小乘佛法,證阿羅漢果,此為自覺,亦是正覺;

  菩薩乘佛法又叫大乘佛法,證得菩提,自覺而覺他,為正等正覺,其位等於佛而未真正成佛;

  自覺覺他而至覺行圓滿,為無上正等正覺,方為「佛」。

  頭頂三輪大日,東方藥師佛,中央釋迦摩尼佛,西方阿彌陀佛,便是無上正等正覺之佛。

  此方世界,乃至佛家文明殘餘的十二個宜居世界,所謂沙彌(巫師學徒)、金剛(正式巫師)、羅漢(賢者)、菩薩(大賢者)、佛陀(少數幾位特殊的九級大賢者),只是修行上的境界劃分。

  並不是佛法上的果位劃分!

  果位與境界不是一回事。

  這一點,林克先前也弄混了,以為證得羅漢境界等於證得阿羅漢果。

  直到進了達摩堂潛修,方才弄清楚兩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簡單粗暴理解,一個是修的是力,一個既修力,更修心。

  面對汴京慈恩寺能清和尚帶動起來的群情激憤斥責,林克的回應是結地藏根本印,發下大願,便是向所有人宣告,他要走修力更修心的道路。

  也是在與絕大部分佛寺、僧侶割裂,表明他要修菩薩乘佛法,要自覺覺他而至覺行圓滿,以證無上正等正覺。

  更是在對此方世界,對整個佛家文明殘餘,對頭頂三輪大日,以宣告大願的形式,提出詰問,甚至是責罵。

  「貧僧了凡,誓願救度一切罪苦眾生皆至菩提,始成正覺。」

  這句平靜說出、聲音不大的話,在能清和尚,在了塵和尚,在三百多名僧侶,在廣林郡王耳畔與心中反覆迴響。

  天地之間,似乎也有回應。

  小廣場所在,祥和無風,靜悄悄。

  了塵和尚張大了嘴巴,愕然地看著宣完大願後,平靜走下講法台的林克。

  他忽然發現,他保守了!

  師父也保守了!

  師弟不是在傷愈醒來後有所變化,而是脫胎換骨,宛如變了一個人!

  甚至,了塵和尚開始打心底相信師弟就是無生大師的轉世身。

  來自汴京慈恩寺,身為住持親傳弟子的能清和尚,心中充滿了震驚、駭然與恐懼的複雜情緒。

  他很想指著正在走下講法台的了凡和尚,大聲呵斥,繼續將了凡和尚斥為邪魔外道,將了凡和尚斥為佛敵或是佛孽。

  然而不知從哪來了一股偉力,把他徹底束縛住了,讓他不能動作,不能開口,連挪動眼睛都做不到。

  三百多名僧侶各有心思。

  有的和尚隱隱覺得了凡和尚的一問一願,充滿了禪意,引人心嚮往之。

  有的和尚感到無比的割裂,似乎自己的本心與從小接受的佛法教育在對立,在對決。


  有的和尚飽受痛苦,以為已經麻木的心,以為已經結痂的傷,並沒有徹底麻木,並沒有毫無影響。

  曾經見過的,聽過的,做過的事,一件又一件浮現。

  人間到底是祥和佛土,還是無邊苦海……

  真的瞎眼看不見?

  有的和尚與能清和尚一樣,震驚、駭然與恐懼地看著了凡和尚,像是在看邪魔外道,在看佛敵,在看佛孽!

  廣林郡王此刻只想哭。

  嗚嗚嗚……

  郡主閨房之中,茉莉一雙眼睛滿是星星,充滿愛意與驕傲地看著林克。

  這就是她的夫君!

  在她還想著小打小鬧的時候,已經決定了要做一件顛覆佛家文明殘餘的根基的大事。

  而且,這件大事,頭頂三位化身大日的佛,還不能反對。

  不僅是不能明著反對,更不能暗裡反對,只能旁觀。

  因為三位佛是在佛家文明殘餘之前,如此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祂們可以漠視佛家文明殘餘人間的現狀,故而高高在上,不履凡塵。

  但不能既已漠視,又出手干涉,反對林克。

  那是在自掘墳墓!

  在向此方宇宙間所有文明,特別是站在頂點的仙神文明與妖魔文明,說,瞧啊,大家來瞧啊,我們在打自己的臉,說自己當年走的路是錯的,從根子上就是錯的。

  而且,這僅僅只是打臉嗎?

  這是道途之謬!

  這是道基之潰!

  仙神文明的天仙、天尊,妖魔文明的天妖、天魔,絕對會抓住好不容易出現的機會,一舉擊殺道心不穩的三位佛祖!

  隱於暗中的洛特斯諾此時也十分意外,他沒想過林克會走這條路。

  這條路既是康莊大道,也充滿了刀山火海。

  就連他,在代入林克的立場思考該如何破局,如何行動的時候,也是偏向於掀起動亂。

  不然的話,他何必潛入廣林郡王的書房,留下一個煽動宋國內亂,以至於煽動宋國周邊幾國內亂的種子?

  更不必明里暗裡幫著便宜大嫂茉莉積攢勢力。

  正在走下講法台的林克,不僅表面平靜,內心更為平靜。

  今天這一出,並不是頭腦一熱做出來的衝動之舉。

  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

  隨著對這方世界的局勢,對佛家文明殘餘的狀況了解越多越深入,林克便越不想通過掀起武力暴動的方式來達成裡應外合、擊潰甚至擊敗佛家文明殘餘的任務。

  三輪大日橫亘星空,既在提供光與熱,滋養十二個宜居世界,又何嘗不是最大的桎梏。

  只要三輪大日在,內部的動亂規模再大,也無法讓佛家文明殘餘傷筋動骨。

  疥癬之疾而已!

  除非有仙神文明的天仙、天尊,或者巫師文明的聖者出手,牽制住佛家文明殘餘的三位佛祖。

  不然的話,內部的動亂絕對起不了顛覆佛家文明殘餘的作用。

  如果仙神文明願意派出天仙、天尊,巫師文明願意派出聖者,不計代價,專門對上佛家文明殘餘的三位佛祖,還會搞什麼「裡應外合」?


  從這個角度出發,林克在「奪舍」進入此方世界以後,就沒有把完成任務的希望放在「外」上。

  如此,在「里」上面下功夫是必然之事。

  排除了武力掀起內亂的方法,林克想來想去,便想到了「意識形態」一詞。

  恰好,佛家文明殘餘只是殘餘了,傳承並沒有斷代,而是被刻意混淆與扭曲。

  這就給了林克打著「正本清源」的旗號,真的做「正本清源」之事的機會與基礎。

  在小廣場上所有人異樣的目光中,林克一步一個腳印,走出小廣場,走進離得不遠的郡主宅院,站在郡主閨房門外,輕聲但聲音傳遍整座廣林郡王府說道:「郡主與我佛有緣,不知郡主可願與我同行,共證菩提,共成正覺?」

  「我願意。」

  茉莉立馬答應下來,聲音怯生生的。

  話音落下,穿著一身方便行動勁裝的茉莉無視了侍女的眼神,迤迤然走出閨房,來到林克身邊。

  兩人對視一眼,並肩離開廣林郡王府。

  「不要!嗚嗚嗚……不要!」

  廣林郡王眼珠子裡透出極其強烈的情緒,想要出聲阻止林克拐跑茉莉的行為。

  然而藏在暗中的洛特斯諾先前既然已經出手,定住了小廣場上所有僧侶與廣林郡王,這時自然不會功虧一簣。

  按照佛家文明的說法,和尚發下大願,會有兩種結果。

  一是天地不贊同或者不答應,便會狂風呼嘯,雷雨交加;

  二是天地贊同或答應,便風平浪靜,還會制止出手阻礙發願的人。

  林克發下大願,此方世界贊不贊同、答不答應,一點也不重要。

  洛特斯諾贊同、答應就行。

  所以小廣場上祥和無風靜悄悄,所有人無法說話,無法行動,無法施法。

  直到林克與茉莉安步當車,迤迤然走出廣林府府城,洛特斯諾方才收手。

  沒了壓制,第一個反應過來的就是了塵和尚。

  「師弟,等等我!」

  只聽了塵和尚一聲大喊,話音未落,整個人就化作了一陣風,掀起了一陣灰塵,向林克與茉莉追去。

  修佛與拜佛之問,真的被了塵和尚摁住了嗎?

  種子一旦種下,一定會發芽。

  至於發芽的過程中會不會遇到困難,以至於發不成芽,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很顯然,了塵和尚心裡的修佛種子沒有被扼殺於「襁褓」之中。

  十幾名心嚮往之的僧侶緊隨了塵和尚之後,做出了追隨白馬禪院了凡和尚的決定,想要修一修菩薩乘佛法,想要救度一切罪惡眾生。

  三十幾名從麻木中甦醒的僧侶,猶豫了一番,也選擇直面自己的內心,正視淋漓的鮮血,邁出了腳步。

  六十幾名同樣從麻木中甦醒的僧侶,卻又只是打個哈欠繼續睡,光溜溜的腦袋微微低垂,雙手合十,漠然而立。

  能清和尚憤怒不已,猙獰咆哮:「邪魔!外道!佛敵!」

  喘了喘粗氣,能清和尚心中憤怒不減,撕心裂肺般吼出聲來:「佛孽!佛孽!」


  唰!

  小廣場上仍有三百多名的僧侶,廣林郡王,齊刷刷看向面目猙獰的能清和尚,眼中滿是驚懼。

  能清和尚渾然不理,脖頸間青筋暴起,自顧自繼續吼道:「白馬禪院了凡,乃是佛孽無疑!佛孽!」

  嗖的一聲。

  廣林郡王像受驚的兔子一般,迅速躥出為了郡主招婿一事修建的講法小廣場,躥向自己的書房,只留下了一句話迴蕩在小廣場上。

  「諸位高僧,小王招待不周,慚愧萬分。請諸位高僧自行回返,小王會命人送上程儀,以示歉意與感謝。」

  卻是能清和尚當眾指責了凡和尚為佛孽以後,廣林郡王壓根就顧不上討好佛門、親近佛門、引佛門勢力為堅實後盾的初心,一心只想著撇清關係。

  既與拐走廣林郡主的了凡和尚撇清關係,也與能清和尚撇清關係。

  正所謂一面之詞不可輕信。

  白馬禪院了凡和尚發大願,汴京慈恩寺能清和尚斥佛孽,都是一面之詞。

  到底誰的一面之詞更可信,誰的一面之詞能站得住腳,那是佛門內部的爭端,與他一個小小的廣林郡王沒關係。

  攪進如此漩渦之中,怕是那個始終不想將宋國皇位還給太祖一系的當今皇帝,會笑開花。

  還是離得越遠越好。

  走出廣林府府城的林克才不去管能清和尚的猙獰咆哮與斥責,也沒有刻意去管追隨而來的了塵和尚與其他僧侶。

  他只是自顧自領著茉莉、了塵和尚與其他僧侶,逆走茉莉特意安排的那條小路。

  只不過這一次,林克走得很慢,一步一步丈量一般,逢村必進。

  進入村莊以後只做三件事。

  一是不用一絲一毫地超凡之力,給需要幫助的老弱病殘鰥寡孤獨提供幫助。

  或劈柴,或挑水,或修葺房屋,或開墾荒山,或耕種田地……

  而且不求回報。

  二是講授佛法。

  不成體系,沒有明確目的性,不刻意,想到什麼說什麼,也不用佶(jí)屈聱牙的詞彙。

  總的道理,只有一條,導人向善。

  三是化緣。

  就像林克前世看過的遼城大悲寺修行紀錄片裡那樣,一家一戶地化緣,施主給是什麼,吃什麼,不給也無妨。

  起初,了塵和尚與其他僧侶並不理解林克這三種做法的用意。

  甚至有些人起了動搖之心。

  不過倒沒人真的中途退出就是了。

  隨著一步步走過,一個個村莊經過,一件件事做下來,了塵和尚與其他僧侶漸漸明白了林克這麼做的真諦。

  修行,既修也行。

  光修不行,只是虛妄,光行不修,容易偏頗。

  只有既修也行,修了行,行中修,修與行互相反饋,互相結合,方為真修行,方是大修行。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漸漸地,了塵和尚與其他僧侶,有些明悟三者之分,也有些明悟三者該如何修,如何證了。

  在了塵和尚與其他僧侶有所明悟的時候,林克發下的大願與實際行動,能清和尚的斥責傳遍了宋國及周邊幾國的佛門寺廟。

  在世真佛?

  佛孽?

  一時分不清啊!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