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朱高煦為北平使臣
「陛下,北平來了一封信。💜🍫 ➅9ѕᕼᵘχ.Ć๏m ♞♨」
一名小太監,在朱元璋的身邊,低聲說著。
他猛地睜開了眼睛,眼中精光一閃,隨即又恢復了平靜。
朱元璋又閉上了眼睛,低聲道:
「何人奏報?」
「回皇上,這是燕王的摺子。」
朱元璋年紀大了,身體都憔悴了些。
「老四?」
朱元璋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詫異,心想蔣瓛對老四的追查可有眉目了。
但此時老四的奏章,卻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朱元璋站了起來,拿起小太監遞過來的奏章,仔細看了一遍。
朱元璋的野心雖然沒有消退,但畢竟年紀大了,只能湊到奏章跟前,仔細地看了一遍。
當看到最後一行字的時候,朱元璋那張布滿皺紋的老臉,瞬間變得無比震撼。
「煤炭?爐子?」
朱元璋低聲嘀咕了一句,然後站了起來,對著那名太監說道:
「燕王的使臣在哪裡?把他叫來。」
小太監立刻站了起來,衝出了大殿,讓燕王使臣來見皇上。
沒過多久,一個滿臉絡腮鬍子,灰頭土臉的人走了進來。
「見過皇祖父。」
原來,這次來的人,正是朱棣的二兒子朱高煦。
朱元璋看著自己的大孫子,雙眼微眯,嘴角上揚,一副很高興的樣子。
「小猴,這次你怎麼來了?」
朱元璋笑了笑,說道:
「老四該不會是打算讓你做人質吧?」
「皇祖父這是什麼話,我這次來,就是想要看看您,而且,我也有一件祥瑞之物想要送給您。」
朱高煦哈哈一笑,又道:
「再說了,我還用得著做人質嗎?如果您對我父王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您隨時都可以剝奪我們的權力,何必這麼麻煩?」
暖閣內。
一座兩尺多高的大爐子,正在殿內燃燒,滾滾熱浪,讓坐在寶座後面的朱元璋,都感覺到了一股暖意。
朱元璋與朱高煦說了幾句話,便吩咐朱高煦,將朱棣給他的爐子和蜂窩煤取了過來。
朱高煦也沒有推辭,帶著朱元璋進了暖閣,朱高煦命人架起了灶台,點上了一堆蜂窩煤,為朱元璋表演了一場祥瑞。
朱元璋雖然年事已高,但是一雙眼睛,卻是死死的盯著鐵爐,仿佛在那鐵爐之中,有一片璀璨的景色,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
應天城內,寒風凜冽,而在這暖閣之內,卻是溫暖如春,一堵牆,便是冬春之別。
朱元璋與朱高煦,默默地望著暖閣里的爐火,直至爐火完全熄滅。
「呼!」
朱元璋長嘆一聲,眼中既有驚訝,也有釋然。
驚訝的是,老四竟然能夠煉製出這樣的寶物,能夠緩解寒冬的嚴寒。
高興的是,老四一煉製起來,就把它送到了自己的面前,這就證明,老四心裡,還是有他這個父親的。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朱高煦身上,只見他年紀不大,身材卻十分魁梧。
螳螂腿,蜂腰,都是絕佳的練家子。
不過,他的臉色卻是有些發黑,下巴上還留著兩撇小鬍子,看起來有些邋遢。
不過朱元璋還是很喜歡朱高煦的,他笑著說道:
「小猴,我聽說你父親說過,這是一種用煤煉製而成的蜂窩煤,對不對?」
朱高煦挺起胸膛,傲然道:
「千真萬確。」
「父王見北平的人,饑寒交迫,木炭的價格,太貴了,許多平民百姓都用不起。」
「於是四處尋訪有才能之人,冥思苦想,終於,將這本是劇毒之物,化腐朽為神奇,造福蒼生。」
「也是機緣巧合,父王告訴我,這一切,都是皇祖父的功勞,所以,我才會將這樣的祥瑞,送給您。」
「還請皇祖父收下。」
「等北平的煤礦正式開採,北平的百姓,生活一定不會像以前那樣痛苦了。」
朱元璋微微一笑,朱高煦這馬屁拍得可真溜。
不過,有一點朱元璋還是很滿意的,那就是老四這一次確實做了一件好事,做了件造福天下黎民的事。
每年到了秋天和冬天,天氣就會變得更加寒冷,每年都有無數人被凍死。
即便是在最富饒的地方,皇帝的腳下,也有許多凍死的屍體,被人從城外拖出來埋葬。
朱元璋對此很是頭疼,儘管費盡心思想要解決這一難題,可是因為木炭的成本太高,根本不可能給老百姓帶來足夠的木炭,讓他們度過寒冬。
現在,朱棣把煤變成了資源,可以想像,大明的百姓們,在這個寒冷的冬季里,是不會缺少暖氣的。
朱元璋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轉頭看向朱高煦。
「這煤多少錢?」
朱高煦聞言,頓時來了興趣,傲然道:
「在父皇他們的努力下,現在一斤才十文錢。」
「這可比木炭便宜了三成還多。」
隨著冬季越來越冷,煤炭的價格也越來越高。
一塊木炭,從一開始的十五個銅板,到現在的四十五個銅板,已經是好幾倍的價格了。
而現在,朱棣一出手,就把煤炭的價格降到了冰點,這簡直就是給木炭下了一道坎。
如果木炭的價格,一直保持在這個水平,那麼用不了多久,煤炭就會占領整個市場,直到木炭徹底絕跡。
不過對於朱元璋來說,價格還是太高了。
畢竟,煤這種東西,在大明到處都是,完全就是一種廢物,誰也不會用。
要不是朱棣研究出來的蜂窩煤,估計還真沒幾個人願意買。
如今朱老四一開口就是十個銅板,這其中的利潤,可不是一般的豐厚。
朱元璋面色一變,沉聲道:
「為民辦事,就別想著占便宜。」
「那些煤都是垃圾,以前也沒人要,可以說是最廉價的了。」
「老四現在讓煤有了新的價值,總不能和百姓爭吧?」
「咱們朱家,要以黎民百姓為重,區區錢財,不過是舉手之勞,令尊的眼光,未免也太狹隘了些。」
「我覺得,五文錢一斤就夠了。」
朱高煦一聽朱元璋這麼說,臉都綠了,連忙叫道:
「皇祖父,我們也想為天下蒼生盡一份力,可是我們也要吃飯的。」
「這一年,北方大旱,山西、陝西,乃至甘肅,都有許多人往北平府逃難。」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