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朱元璋的警告
「店鋪布置的怎麼樣了?」
「店鋪當然是有的,燕王殿下已經在北平府準備了整整八家店鋪。★💔 ➅❾ᔕнù᙭.𝕔όⓜ ♙☮」
老僧答道:
「不過,老衲還是很擔心,如果陛下不肯將讓這東西交給燕王售賣,我們該怎麼辦?」
白初搖了搖頭,白初知道朱元璋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對別人冷酷無情,一有威脅就殺,要麼不動手,一動手就是殺招。
不過,在涉及到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朱元璋總是會表現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
不得不說,朱元璋對自己兒子的保護,絕對是中國有史以來,數一數二的。
朱元璋將自己的善良,全部奉獻給了自己的孩子和老婆。
可以說,朱元璋對臣子冷若冰霜,對自己的兒子,朱元璋卻如春風般和煦。
白初敢肯定,朱元璋絕對不會阻攔朱棣賣蜂窩煤的。
畢竟,這玩意對平民來說,是百利而無害的。
「奉天奉旨,皇帝詔曰。」
「鑑於朱棣在製作了蜂窩煤,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的貢獻,特賞他三萬兩銀子。」
「希望燕王朱棣,能夠善待天下蒼生,用他的蜂窩煤,造福萬民。」
「欽此!!」
尖細的聲音響起,一位小太監正在燕王府外宣讀聖旨。
燕王府門口,呼啦啦跪著一大圈人,其中為首的正是燕王朱棣和燕王妃徐妙雲。
朱棣一聽朱元璋的旨意,頓時眉開眼笑,連忙站了起來,將聖旨拿在手中,仔細的看了一遍。
朱棣等的就是這一刻。
如今,朱棣已經獲得了朱元璋的賞識和認可,那麼,就該干一票大的了。
白初默默的走到小太監的身邊,和他聊了起來。
「公公,您一路辛苦了,快進來用茶吧。」
小太監看著白初氣度不凡,談吐不凡,還以為他是燕王府的大人物。
「哪裡,哪裡。」
朱棣見狀,連忙走到小太監的身邊,將他請進了自己的府邸,為他接風洗塵。
那名小太監顯然也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得到燕王的青睞,整個人都是一副暈暈乎乎的樣子,被人請到了花廳里。
朱元璋的皇明祖訓里,有一條明文規定,宦官是不能參與政事的。
朱元璋最討厭的就是太監,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在皇宮裡的地位如此之低的原因。
最關鍵的是,現在大明這個世道,能想到做太監的,那都是真的走投無路了,所以他們也沒什麼文化,甚至可以說是一群粗俗之人。
太監的崛起,始於朱瞻基。
朱瞻基為了縮短批閱奏章的時間,竟然還專門讓人去教導那些宦官識字,隨後,掌事太監這個職位,也正式進入大明的歷史,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宦官,掌管著朝政。
但那都是未來,如今的宦官,就是一群沒有人看好的廢柴。
但這也正是白初看中的地方。
宦官在宮中是沒有任何話語權的,若是能將他們籠絡過來,對於朱棣將來謀反,也是大有好處的。
別小看宦官,他們之所以能在朝堂上呼風喚雨,就是因為他們是最接近皇上的人。
也就是他們,才能知曉皇上的一切動向。
朱棣帶著小太監進了自己的府邸,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
從小到大,他還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待遇。
席間,朱棣悄悄地給了小太監五兩銀子,這讓小太監感激涕零,對朱棣感恩戴德。
朱棣趁著這個機會,將朱高煦的行蹤打探了出來。
畢竟,他之所以將朱高煦送到皇宮裡,也是想安撫一下他的父親,好將蜂窩煤和爐子賣給他。
不過,如今聖旨已經下了,朱高煦卻也沒了蹤影,朱棣心裡還是有點忐忑的。
小太監立刻將朱高煦是朱元璋留下的事情說了一遍,至於為什麼,他就不知道了。
他只說朱元璋或許是因為思念孫兒朱高煦,所以才會讓他在數日後返回。
但是朱棣也知道,這件事情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朱元璋對於各地藩王,從來沒有囚禁他們兒子或者孫子的意思。
畢竟,朱元璋這麼做,很有可能是為了警告諸王,讓藩王將自己的兒子留在京,這是一種警告。
朱棣心裡有些不舒服,不過表面上卻不敢表露出來,而是自顧自的和小太監喝著酒。
趁著這個機會,朱棣向他打聽起了朱元璋的近況。
聽說朱元璋年老體衰,雙眼昏花,朱棣也是一陣心酸。
最後,朱棣把他帶到了燕王府的一間屋子裡讓他歇息。
而朱棣,則是將白初與老僧,都叫到了自己的密室之中。
「陛下為何要將高煦留在應天城?」
老僧神色不變,徐徐道:
「一定是因為蜂窩炭和爐子,引起了皇帝的警覺。」
「陛下的身體每況愈下,恐怕是時日無多了。」
「這段時間,皇上一定不願意出現任何意外,所以,皇帝陛下的意思,就是想讓朱允炆來繼承皇位了。」
朱棣點頭稱是,不過朱高煦現在還在京城,這讓朱棣多少有些擔憂。
「那現在怎麼辦?」
「還賣蜂窩煤嗎?」
白初斬釘截鐵的說道:
「當然一切照舊。」
「這也只是猜測,或許情況並不是很糟糕。」
「陛下已經下了旨意,我們只管照辦就是了。」
「如果我們再有所顧忌,那麼,不單是燕王府的財源將會陷入困境,甚至,西山中的百姓,都有可能因為這件事情而挨餓。」
「蜂窩煤的銷售是必須的,這是殿下稱霸天下的開始,殿下不要猶豫。」
姚廣孝附和了一句:
「白先生所言極是,事不宜遲。」
「現在是十一月,天氣最冷的時候,我們可以趁機賣掉煤。」
「等皇上看到煤炭的作用,相信高旭也快回來了。」
聽到兩位軍師的話,朱棣也不再猶豫,直接開口道:
「明天,我就會將所有鋪子開業,在城裡正式賣煤。」
「我想,父親看到百姓們不再受凍,一定會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善!」眾人齊聲應道。
老僧合十,讚嘆了一聲。
第二日北平最熱鬧的市中心,忽然間八家大鋪子都開了門,爆竹之聲傳遍了北平府。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