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戰真定
「燕王殿下,耿炳文已經出營了。新𝟔𝟗書吧→」
吳風站在朱棣身旁,向朱棣稟報著耿炳文的動靜。
自從前日張保返回耿炳文大營之後,耿炳文果然將大軍全部收縮,駐紮於滹沱河北岸。
至於為何沒有返回南岸,而是選擇背水列陣,原因很簡單。
耿炳文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輸,他只怕朱棣堅守營寨,不敢出營與自己決戰。
若是大軍撤往南岸,而朱棣卻是趁此機會,據守北岸,到時候朝廷大軍再想渡河,恐怕就要千難萬難。
雖然現在損失了雄縣以及鄚州的數萬大軍,但是耿炳文認為朱棣不過區區十萬人,根本不是自己二十萬大軍的對手。
是以,在聽到張保帶來的口信之後,耿炳文養精蓄銳,直至今日,大軍開拔,直抵真定城。
這一次耿炳文勢必要將朱棣,碾的粉碎。
朱棣這邊,早就通過各種哨騎得到了耿炳文出營決戰的消息,心中也是狂喜。
他等了這麼多天,等的就是今天這個機會。
當即,朱棣下令,全軍出發,與耿炳文會獵於真定城下。
兩方各有二十萬大軍,總共四十萬大軍,在河北大平原之上擺開陣勢,開始慢慢接近。
張玉作為朱棣第一大將,站在朱棣的身旁,輕聲詢問道:
「王爺,末將有一事不明。「
「講!「
朱棣今日心情很不錯。
張玉說道:
「前幾日,明明張保已經說出了耿炳文的破綻,為何王爺不趁勢進攻,將耿炳文一舉擊敗?」
「非要等到今天,方才出動大軍,剿滅耿炳文?」
「難道王爺是覺得偷襲太過可恥,一定要在戰場之上,堂堂正正的擊敗耿炳文嗎?」
朱棣聞言,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兵者詭道也,我怎麼可能會如此迂腐?」
「我之所以前幾日沒有派兵突襲耿炳文,是因為耿炳文的士兵太過分散。「
「一旦戰敗,耿炳文很可能會帶著大部分士卒逃跑。「
「我不怕他集中全力找我拼命,只怕他分得太散,我抓不住!」
「如今他們二十萬人背水一戰,身後再無退路,如此,我軍可將他們全部擒獲。「
張玉聽到這話,頓時傻了。
燕王這是對自己得有多自信?才能說出如此霸氣的話?
還沒開打,就知道自己贏定了,而且生怕對方逃走,朱棣甚至還故意給對方集中兵力的機會。
張玉頓時沉默了下來,為朱棣的氣魄深深所折服。
就在二人說話的時間,雙方大軍,已經在真定城南方二十里,列好陣勢。
雙方人馬相距大約一箭之地,而戰場規矩,在開打之前,必然是要來上兩句嘴炮。
耿炳文這邊,直接派出猛將平安出列,站在陣前大聲喝道:
「燕王,你本是朝廷藩王,如今竟敢公然起兵作亂,該當何罪?「
「如今朝廷天軍已至,爾等速速下馬受降,朝廷還能看在汝等家中父母妻兒的面上,饒汝等一命。「
「要不然到時候,一旦開打,爾等皆為從逆之賊,不僅連累家中老小,就連九族就到受到你們牽連。」
朱棣這邊則是派出了大將張玉,前去罵陣。
張玉此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謀略也是頗高,比朱能和丘福之輩,不知道高到哪去了。
待張玉走到兩軍陣前,就呵斥起來朝中奸臣的倒行逆施:
「黃子澄,齊泰以及方孝孺等人,皆為奸佞,挑撥皇室感情,逼死藩王,這才是大罪。」
「如今藩王皆是皇上的叔叔,而這些奸臣卻是鼓動皇上,對他的叔叔下死手,實在是奸臣誤國。」
「王爺起兵乃是為了肅清朝堂,更是遵照太祖高皇帝祖訓,並不是造反。「
「爾等助紂為虐,你們才是反賊。「
雙方在陣前口槍舌劍,大罵不止,一直到一炷香之後,二人誰也不服誰,結果全都雙雙退回本陣,而大戰也從這一刻開始,正式迸發。
耿炳文看不起朱棣,自然率先發起進政。
他直接命令平安為中軍先鋒,率領大軍,衝擊朱棣中軍陣列。
瞿能父子為右軍先鋒,衝擊朱棣左軍陣列。
左邊陣列則是以守為主,由張保負責。
耿炳文親自坐著中軍,統籌全局。
在耿炳文的帥令之下,南軍士卒開始扛著盾牌,
緩緩朝前移動。
而燕軍也在朱棣命令下,開始放箭。
霎時間,箭如飛蝗,重遁如山,戰場之上血肉橫飛。
南軍之中,不斷有人中箭倒地,但是在平安的率領下,南軍將士,堅定而緩慢的扛著盾牌朝著燕軍靠近。
隨著距離的推進,南軍也開始朝燕軍釋放弩箭。
天空如同被箭雨覆蓋一般,遮天蔽日。
兩軍陣列不斷有人被射中,而後悶聲倒地。
經過漫長的等待,南軍終於靠近了燕軍陣地,而後平安一聲怒吼,帶頭殺向燕軍陣地。
長矛如林,無論是南軍還是燕軍,作戰方式都是極為相似的。
軍陣作戰,雙方短兵相接,就是不斷的長槍攢刺。
等到前排士卒有人戰死,就有後排人頂上,繼續手持長槍朝對方刺去。
這個時候,在戰陣之中躲閃,作用其實並不大,因為伱不知道自己面臨的會是幾根長槍。
所以,在短兵相接之時,憑的就是雙方的士氣,勇氣,戰力,以及意志力,除此之外,還有就是武器,鎧甲。
武器鋒利好用,自然能夠砍殺或者刺死更多的人。
而鎧甲若是堅硬,就能多擋住一兩次攢刺,不要小看這一兩次,戰場之上上萬人,加一起就是一兩萬次。
若是一次就能捅死一人,那這副鎧甲的作用,可就堪比上萬大軍。
南軍使用的鎧甲,是用鐵料做成,而且這些士卒有的還是衛所兵,鎧甲都是自備,偷工減料那是常有的事。
而燕軍使用的,卻是白初用高爐煉出來的鋼鐵,且朱棣為了造反,決不允許有人偷奸耍滑,可謂是件件都有保障。
雙方這一交手,差距立時就顯現出來。
往往南軍要攢刺兩三次才能刺死一名燕軍,而燕軍用鋼矛捅刺南軍,如同切豆腐一般,簡單省力。
只是瞬間,南軍就死傷重。
若不是有平安在前方寧死不退,只怕現在中軍前鋒陣列已經開始動搖。
身處將台上的耿炳文見狀,自然察覺到不對,沒有多想,為了穩固陣腳,耿炳文又派出預備的三萬人,前去支援中軍前線。
生怕中軍前線崩潰,導致整個大軍直接潰散。
有了援軍的加入,平安總算是穩住了陣腳,甚至還將陣線不斷往前推進。
只是他的對手是張玉,亦不是易於之輩,張玉見燕王軍退卻,當即大怒,披堅執銳,帶頭衝鋒,一連兩次反衝鋒,打退南軍的進攻。
雙方在前線展開了慘烈的拉鋸戰,每時每刻都在死人,鮮血順著溝壑,緩緩染紅了滹沱河。
然而,就在這僵持之時,戰場之外,異變突生。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新𝟼𝟿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