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初戰

2024-08-04 00:09:10 作者: 捂中生友
  第422章 初戰

  大業七年冬,楊廣於薊城南北郊,編組出征軍親授諸將節度。

  大軍編成左右二十四軍,每軍大將、亞將各一人。此外御營內者(中軍)合十二衛、三台、五省、九寺,並分隸內外前後左右六軍。合左右二十四軍,共三十軍。總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二百萬,其饋運者倍之。

  大軍諸將有名將麥鐵杖、宇文述、來護兒、吐萬緒、段文振、荊元恆、辛世雄、王仁恭、周法尚、薛世雄、崔弘昇、李景、樊子蓋、史祥、楊義臣、趙才、魚俱羅、張瑾、李淵、楊玄感等人。

  這裡比歷史上多了一個李淵和一個楊玄感。

  歷史上的李淵是到了大業八年才由文職轉為武職,並在隋煬帝第二次征高麗的時候在懷遠鎮督運糧草。

  這個時空出現這樣的變化,自然與戰爭代行者有關。

  有的戰爭代行者想要投奔李唐,借著李唐的東風扶搖直上,自然也有人想要弄死李淵一家。畢竟擊殺李淵一家的獎勵太豐厚了,所以他們用上了反間計等計策,散布各種流言,也就是這個時候的李淵還頗受楊廣的信任,否則早就完了。

  楊玄感更倒霉。不斷有人傳言楊玄感有天命,傳言他密謀造反,搞得本來就有些受懷疑的楊玄感直接被楊廣帶在了身邊,拒絕給他獨立領兵的機會,楊玄感也不敢主動要求獨立領兵,憋屈的緊。

  歷史上,直到楊廣第二次東徵才爆發的楊玄感叛亂,這個世界還能不能爆發,無疑要打個句號了,畢竟就連楊廣還能不能二次東征,都不一定了。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大業八年正月初二日,楊廣下詔左右二十四軍自薊城進發。

  初三日第一軍出發,日遣一軍,各軍相去四十里,連營而進,終四十日諸軍全部出發完畢。大軍首尾相繼,鼓角相聞,旌旗亘九百六十里。

  御營內合十二衛、三台、五省、九寺及內外前後左右六軍,次第後發,又亘八十里。

  同時大隋水軍在來護兒、周法尚等的統帥下,從登萊出發,打算先直撲平壤。

  本次東征,「出師之盛,史所罕見」。

  而在楊廣剛剛移駕薊城的時候,大虞先發制人,大軍偽裝成叛軍,沿大江逆流而上,突襲金陵城。

  金陵守將沒有料到會有來自江面上的敵人,很快陷落。

  大虞隨之釋放出了昊京。

  大虞歷經多個世界打造的都城,再次吸收了一個金陵城,面積、等級又有所提升,在三十六座連綿不斷的大山和遍布整片區域的大陣的守護下,成為了大虞最龐大最堅固的核心基地。

  如果大虞不惜一切代價的話,單憑大虞的五百萬著甲駐軍,就足夠橫掃江南了。

  大虞引而不發,一方面是害怕楊廣撤退,另一方面就是等待更多的人員突破。

  大虞有不少卡在神話一到三階的精英,在這個靈氣更加濃郁的世界,突破瓶頸的機率很大。突破之後再打,損失無疑要小得多。

  大虞的刀都架在了江南,但此時的隋帝楊廣並沒有太過在意。

  一則是因為大虞一直沒有打出旗幟,只是裝作叛軍,儘量在大霧的掩蓋下在江面行軍,就連攻打金陵的時候也是選擇了夜間,所以大虞的情報泄露的倒不是很多。

  二則攻占金陵之後,大虞就沒有了下一步的行動,從而進一步麻痹了隋軍。

  東征已經箭在弦上的楊廣,就連山東聲勢更加浩大的潘連都沒有過多重視,更不會重視這個只丟了一座城市的「疥癬之疾」。

  楊廣只是命令時任江都丞的王世充率軍討伐。

  素有野心王世充大喜,隨即開始大規模募兵。

  隋唐江南時代的歷史,亂套了。

  歷史上的這個時期,江南正式叛亂的大旗還沒有打響,要等待明年才會大亂。

  歷史上隋帝楊廣第一批次派出來平叛的大將,也不是以諂諛獲得隋煬帝賞識的王世充,而是大將吐萬緒和魚俱羅。

  王世充被提前提拔,也讓部分戰爭代行者看到了機會。

  大隋對大虞軍不夠重視,但是戰爭代行者可不行。

  十幾萬人的大軍、強大的艦隊,哪怕有著霧氣之類的遮掩,也不可能完全瞞過戰爭代行者的視線,更何況,最後大虞還直接拿下了金陵!而且,各大戰爭代行者勢力派出的斥候沒有一個送出情報!

  很多戰爭代行者派人加入到了王世充的軍隊當中,準備協助王世充幹掉大虞軍,之後再伺機奪取江南。

  現在的戰爭代行者已經學聰明了,不再一窩蜂的全部勢力集中在幾座城市裡,而是派出手下的精英加入各方勢力中,多方下注,自己則隱藏不出。

  如此一來,哪怕是事後有人想清算,也未必找得到人。同時,抗風險的能力也大大提升。

  王世充這個梟雄,自然也是很多戰爭代行者的選擇。

  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擴充力量,在見到有人舉起反旗充當出頭鳥後,本來就躁動的江南,也在戰爭代行者等的鼓動下,徹底混亂起來。

  餘杭人劉元進首先率部起事,部眾很快達數萬人。吳郡人朱燮、晉寧人管崇也舉兵造反,擁兵十萬,自稱將軍。

  劉元進此人「少好任俠,為州里所宗」,說白了,就是一個黑道大哥。

  歷史上很多起事的領頭人,其實都差不多有這麼個身份。

  有錢、有武力、有群悍不畏死的手下,遇到天下大亂,就想搏一把大的。

  因為有著這樣那樣目的的戰爭代行者的參與,這場戰爭一開始就徹底亂了套。

  亂到王世充都完全無所適從,因為整個江南,幾乎遍地都是反賊,這還沒練幾天兵的他驚出了一身冷汗,連忙匆匆過河,因為他很清楚,依著楊廣的性子,不管他有什麼理由,只要不過河平亂,那大亂的責任就得扣到他的頭上,他也將人頭不保。

  但是雞賊的王世充並沒有直接去打偵查了多次都沒有情報傳出來的金陵,而是先打的餘杭。

  之所以打這裡,一是因為劉元進剛剛叛亂,手下都是一群烏合之眾;二是因為這裡富庶,可以得到大量的錢糧,有了錢糧才能夠練出強兵。

  王世充還是很狡猾的。

  在王世充對劉元進磨刀霍霍的時候,東征的隋軍也迎來了第一場慘敗。

  這場慘敗發生在海上。

  陸遜率領大虞三分之一的艦隊,利用機動優勢,在海上來了一場大迂迴,繞道到來護兒艦隊的後方,在夜間順風發動突襲。


  陸遜先以裝備了再生核的小帆船在鮫鯊的操控下,載著擅長火遁的忍者迅速突進,施展火攻+火船戰術。

  來護兒所部大驚。

  海戰不同於陸戰,海戰船是一切的根本。

  隋軍連忙叫醒眾人,並派出了死士水鬼。

  只可惜,火船被發現時,已經離得太近,而隋軍又沒有一丁點兒防備,等水鬼入水,也已經晚了,他們並沒能夠阻擋幾艘火船。

  幸運的是,這並不是一個正常的歷史朝代,隋軍的船隻也有一定的防火功能,而且也沒有鐵索連環,所以還不至於一下子就火燒連營。

  壞消息則是,很大一部分艦船的風帆,被火遁點燃了。

  哪怕有慈悲之火之稱的豪火球,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隋朝的艦隊,終究還是風帆艦隊,失去了船帆,情況可就大不妙了。

  不過,隋軍也不是毫無反抗之力的。

  來護兒和周法尚連忙指揮艦隊散開,並招呼弓弩手攻擊,與此同時,大虞覆滅倭國、高麗、新羅等國時沒有遇到的情況出現了。

  大隋竟然有成建制的施法團隊!

  大隋的每艘軍艦上,都至少出現了兩名身穿欽天監官服官員。

  在他們的施法之下,風向竟然變了。

  吹向隋軍的風向不變,吹向大虞的風向竟然變成了逆風。

  仿佛有道神奇的屏障將大虞和隋軍的戰場分開了一般。

  「法術?」

  陸遜的眼睛亮了起來。

  他一面招呼給己方上加速術,給對方上遲緩術,一面命令擅長風遁的忍者施展風遁,同時,還下令艦隊下帆,完全依靠蒸汽動力和再生核動力前進。

  沒想到吧!

  我們的風帆只是偽裝,真正的動力是蒸汽機!

  「火力覆蓋,不要急著接舷戰,先消耗!鮫鯊和御獸去對付對方的水鬼,伺機鑿船!」

  陸遜雖然很想抓點欽天監的法師,但是他是一個很謹慎的人,生怕敵人還有什麼其他的底牌,不如說召喚水怪、返祖變身什麼的,所以穩了一波。

  在陸遜的穩妥之下,來護兒急的是抓耳撓腮。

  如果是在陸戰,他早就帶頭衝鋒了,但是在海上,陸遜利用艦船的性能,只是玩兒遠程,根本就不給他接舷戰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來護兒甚至都沒法離開自己的船隻,唯一的作用也就是射幾支箭。

  但黑燈瞎火的,他又能夠射中幾個人呢?

  反倒是大虞軍,因為有著白眼的存在,可以精準定位隋軍船隻的位置。

  憋屈!

  無別的憋屈!

  面對穩如老狗的陸遜,知道再這樣下去就要全軍覆沒的來護兒,只能含恨下令,讓亞將周法尚率軍斷後。

  他的這一命令,在理論上並沒有任何問題,首先他是主將,斷後不合適;其次,他這個主將主要負責的是陸戰,周法尚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水軍統帥。

  周法尚也無奈執行了命令。

  但問題是,隋軍已經快要被折騰的崩潰了,被命令留下來斷後的隋軍,在都被燒毀了風帆之後,出現了為數不少的投降潮。


  不過,是不是真的投降,大虞並不在乎。

  「鐵甲艦開路!不要理會沒有擋路的敵艦,只要毀了他們的風帆和桅杆就好,大軍優先追擊逃亡敵艦!」

  陸遜沉著下令。

  如果只是風帆,說不得對方還有備用的風帆,連桅杆都毀了,對方可就只能隨波逐流了,到時候是死是活,可就要看大虞的心情了。

  陸遜的這個命令,直接把斷後的和逃跑的隋軍都弄崩潰了。

  是役,來護兒、周法尚所部全軍覆沒。

  來護兒自刎,周法尚戰死,隋軍投降者大半。

  來護兒、周法尚失敗的消息,一時半會兒是不可能傳到楊廣的耳朵里了,但這些天楊廣的心情還是不怎麼美麗。

  首先是率領左第六軍出南蘇道的左候衛大將軍、兵部尚書段文振於途中疾篤,三月十二日,卒於師。

  出師未捷,先損大將,為這次的戰役增添了一絲不祥的氣息。

  當楊廣不信邪,大軍也不可能病死了一員大將就狼狽班師,畢竟,病死的又不是諸葛亮。

  然而,楊廣的對手卻是諸葛亮。

  不信邪的楊廣繼續進軍,三月十四日,到達遼水,這時隋朝諸軍皆已集中,臨遼水西岸布大陣,諸葛亮則在遼水東阻水拒守。

  三月十五日楊廣親臨築橋之所,命工部尚書宇文愷自西岸造浮橋三道。

  十九日隋軍引動浮橋向東,橫跨遼水,打算藉助浮橋過河。

  然而,尷尬的事情出現了。

  宇文述的橋造斷了,距離東岸還有丈余距離。

  楊廣想要刀了宇文述的心都有了,河對面也傳來了哄堂大笑。

  大虞軍打了這麼多年的仗,還第一次見這麼造浮橋的。

  更有虞軍開始唱歌:「楊廣妙計得天下,弒父烝母美名揚!」

  噌——

  臉色青紅的楊廣直接拔出了寶劍:「誰與我斬殺此獠?」

  主辱臣死,隋軍勇士英勇過河,赴水接戰,對大虞軍發動衝擊。

  諸葛亮坐在董璜上次給他的三十六金人之一的擎天柱的胸膛里持扇而笑。

  隨著他的扇子落下,大虞萬箭齊發。

  同樣都有軍陣加持,雙方精銳的軍陣方面的加成幾乎可以互相抵消,隋軍的精銳普遍神話三階四階,著三四層重甲,罡氣雄厚,悍不畏死。

  但大虞的箭陣卻幾乎都是破甲重箭,不論是魔改的諸葛連弩還是硬弓,都威力非凡,在黃忠的加持下,發揮出了令人震驚的殺傷力。

  隋軍一時間死傷慘重。

  再加上姜維、魏延、馬岱、吳懿、王平、張翼、張嶷、馬忠等諸將親自防守河岸,隋軍根本就無法登岸。

  這下子,大虞軍唱的更歡了。

  楊廣的臉色也更難看了。

  宇文述這一刻,想死的心都有了,深知楊廣性格的他,這一刻終於忍不住要請戰。

  然而,有一個人卻比他還快。

  隋軍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率領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等猛將,越陣而出,親自登岸突擊,連續劈碎了好幾具戰甲。


  面對這一幕,諸葛亮只是淡淡一笑,甚至都沒有再下達其他指令,只是招呼黃忠上車。

  因為他知道,敵軍是不可能沖不過來的。

  果不其然。

  麥鐵杖等人雖然勇猛,但這個時候只是逞匹夫之勇罷了。

  最終,麥鐵杖等人被姜維、魏延等人殺死。

  隨著麥鐵杖等人的戰死,隋軍的士氣一落千丈,但楊廣卻仍舊不想善罷甘休。

  正當他準備強令讓他顏面盡失的宇文述率軍強攻的時候,一支冷箭突然射來。

  黃忠出手了。

  箭矢如雷,瞬息及至。

  千鈞一髮之際,楊廣身上的帝王氣運、軍陣之力救了他一命。

  黃忠凝聚全力的一箭,被削弱的不成樣子,只射下了楊廣的兩顆門牙。

  楊廣大驚失色,倉皇而退,隋軍隨即退卻。

  然而,令隋軍意想不到的是大虞軍隊竟然利用隋軍撤退的機會,派出騎兵追擊。

  大虞戰馬利用再生核踩水如履平地,在趙雲的帶領下,輕鬆踏過遼河。

  沒有準備的隋軍一片混亂,無數隋軍或是被大虞騎兵衝撞而死,或是自相踐踏而往

  趙雲所部一路追出三十里,連破隋軍七座大營。

  直到攝右屯衛將軍何稠領御營弩手三萬人出現,大虞軍才緩緩撤退。

  是役,隋軍死傷超過十萬人。

  楊廣怒不可遏,決定發動更猛烈的進攻,以報斷齒之仇!

  ——

  這幾章給主要的武將們一個出場的機會做結尾。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