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究竟是誰殺的37
印象中,駱錦容從未像今天這樣以如此遷就的樣子對待過他。
過往歲月中,遇見駱錦容時,他總是與自己劍拔弩張,兩相不對付。
可笑的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自己成了那副鬼樣子,卻能有機會看到駱錦容側耳傾聽他言語的景象。
真是奇幻。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他接下來要坦白的話。
「我,我雖然……下過令要殺你父親……可真正動手的……卻不是我……」
皇甫晟頗為艱難的說完一句話後,仰躺在地上大口喘著氣。
喘氣聲如同破舊的風箱,「嗬嗬」的。
駱錦容在他說到後半句時,驟然掀起眼帘,呼吸亂了些許,急切的等待皇甫晟繼續說下去。
他伸手揪住皇甫晟的衣領,動作算不上溫柔。
皇甫晟被他抓著衣領從地上扯了起來,本就亂糟糟的發上還掛上了零碎的稻草。
再加上他那多日未換洗過的已然破爛髒污的衣衫,看上去跟乞丐並無什麼兩樣。
「說,我父親究竟是誰殺的?!」
戚寧寧看出,現在的駱錦容已經算不上冷靜了,他仿佛抓著山崖邊緣即將要掉下去垂死掙扎的人。
不斷生出一點力氣來緊緊扣住那邊緣,想要爬上去,渴望著活下去。
皇甫晟是打算說出一切的,不管駱錦容威不威脅。
只是他現在四肢百骸那被啃噬的蝕骨鑽心之痛直達腦仁,讓他沒辦法輕易開口,完整地說出一句話來。
駱錦容也看出來他的難受,轉身讓靈安拿來緩解的藥餵給他。
皇甫晟吃了藥才逐漸好些,被丟開衣領後癱軟成一團泥。
賈蓉兒早就泣不成聲了,她不敢發出太大聲響,一直捂住自己的嘴。
一邊痛苦一邊傷心著。
她也是那藥的受害者,痛苦之餘還要分出一些精力來擔心皇甫晟,這使得她精力消耗的格外快。
沒一會兒就躺倒在地面,昏了過去。
皇甫晟說著:「是馬鴻英,馬鴻英要殺你爹的!我只是放出了命令,很快就收到了你父親身死的傳訊。」
駱錦容將薄唇抿成一條直線,臉上線條硬朗緊繃。
「他聯合……隨國人,一同在邊陲將你父親誅殺,最後偽造成你父親深夜巡夜時被敵軍的一支小隊殺害,為國殉身……」
皇甫晟是始作俑者,可真正殺害他父親的還有其他人,這是他還未查到的層面。
多少個夜裡他輾轉反側,就是為了能給父親一個交代,他查來查去,卻總是少點什麼。
皇甫晟遠在京都,即便他下令派人誅殺,那麼遠在京都千里之外的邊陲戰地,少說也需要兩個月左右才能趕到。
定然就不會是皇甫晟所為,而是另有其人!
這人是馬鴻英。
皇甫晟的話如平地驚雷,驚了幾乎在場的每個人。
駱錦容沒想到馬鴻英竟會私通敵國,與敵軍聯手一起殺害了他的父親。
他漫天的仇恨全都轉移到了馬鴻英的身上。
一切都有跡可循。
無論是父親在戰場上馳騁殺敵立下赫赫戰功,地位高漲。
還是他曾因阿寧而打壞了他兒子馬譽的一條腿,使得馬譽成了跛子。
都成為了後來馬鴻英埋下嫉妒與恨意的導火索。
京都就是這樣,隱患總是無形中增長著,不知何時何地就會爆發出來,打的人措手不及、也追悔莫及。
皇甫晟把這一切說出口後,心中暢快了一些,好似曾經壓在胸口的大石被移開,令他解脫了不少。
被靈安帶過來的海匯也招了,他說他和皇甫晟達成聯盟,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帶領隨國人慢慢滲透進大梁。
在大梁打下自己的根基,從而擴大自己的疆土。
他的意圖只要說出來讓大梁的人聽,就沒有人不會有危機感。
可是皇甫晟呢,他這個糊塗蟲,為了一己之私,與敵國人結交,達成聯盟。
全然忘了當初隨國是怎樣侵犯大梁疆土,屠戮大梁百姓的暴行的了。
皇甫晟不能殺,但殺個隨國人還是可以的。
就是不知道這個海匯究竟有沒有吐露完所有的東西。
就在他們刀架到海匯脖子上時,他又開口了。
「駱,駱公子,咱們有話好好說!」
海匯覺得這件事是他一直記在心裡的,反正現在都落到別人手上了,還是保命重要。
「我那時曾看見你們大梁的馬鴻英將軍進了西尤將軍的軍帳,大概過了很久他才從軍帳里出來。」
「我後來問了將軍才知道,他原來是打算和這個馬鴻英聯手,將安仁王這根刺給拔掉。」
海匯說到這時還有些激動,他打心眼兒里看不上大梁人。
大梁人個個瘦小,身量不高,可沒他們隨國的兒郎結實有力。
「當時我還跟西尤將軍提過反對的意見,但是將軍執意如此,我又是他的部下,只能聽命於他。」
駱錦容還想從他這裡多挖些話出來,「具體的事你知道多少?」
但是海匯就言盡於此,表示具體事宜涉及機密,除他看見外,其餘人全都不知道。
海匯最終還是死了,死時沒有瞑目,眼中全是不可置信。
這一幕並沒有叫戚寧寧看,駱錦容擔心她看了以後會做噩夢,就讓靈安把人拉了出去。
這一夜算是一點也不太平。
想了想那幫來刺殺的,還真讓他們趕巧給撞上了。
那就是來殺人滅口的。
若是駱錦容再晚來一步,恐怕一切就又陷入了僵局。
盤旋在心頭上的那個名字始終無法消失,像根刺一樣扎了下去。
如今看來皇甫晟他還真的不能死,留著他還能給這事做個證。
要動馬鴻英的話就真的比較棘手了,他父親死後,朝中武將就屬馬鴻英一家獨大,勢力無法撼動。
皇甫晟只要不回去,皇甫嘉要坐那皇位只是時間的問題。
等他一登位,為了穩固勢力,提防邊界侵擾,皇甫嘉是不會把馬鴻英給撤下去的。
駱錦容現在一介庶民,總不能為了尋仇再去把先皇的肱股之臣給殺掉。
到那時就算皇甫嘉不追究,那朝廷律法也要把他按得死死的。
更何況京都那幫人早就巴不得他去死,以免影響了朝中所謂的「太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