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2024-08-15 21:06:19 作者: 尤四姐
  太醫值房正中央,供著伏羲、神農、黃帝的塑像,從塑像袖底看過去,能看見值房深處忙碌往來的身影。Google搜索

  有人聽見招呼,扭頭問了聲:「夏太醫?哪個夏太醫?」

  頤行接不上來話,那晚自己疏漏了,只問了人家姓氏,沒問明白全名叫什麼。

  其實找太醫給含珍看病,未必點名要找前兒那位,就是覺得他能對症,且大晚上的趕到安樂堂要給小娟瞧病,必定是醫者仁心,比一般的大夫強些。自己呢,也莫名有個執念,想天光大亮下見一見他,也消了她疑神疑鬼的戒心。

  不過聽裡頭人應,就知道值房裡有姓夏的,且不止一位。她答不上來,但她想了個好轍,精準地提供了一個範圍,「就是前兒留宮輪值的那位。」

  裡頭杵藥的幾個太醫頓下了,面面相覷後道:「這兒是外值房,夜裡用不著當值,你得上干清宮御藥房去,你要找的人興許在那兒。」

  可也不對啊,宮值的人不給宮女看病,只候主子們的命……那前兒夜裡遇見的太醫究竟是什麼人?難道是違反宮規胡謅的侍衛,還是潛入宮中行刺的刺客?

  頤行一腦門子官司,人也有點兒發愣,邊上的榮葆叫了聲姑姑,「您是怎麼認識那位夏太醫的呀?要不您說說他叫什麼名兒,咱們上壽藥房打聽打聽去?」

  干清宮的御藥房不是人人能進的,但負責煎藥的壽藥房還可以走動走動。太醫開了方子都得送到那兒去,裡頭當值的和太醫都相熟。

  可惜頤行說不出來,最後也只能搖頭。

  含珍的病不能耽誤,無論如何先請太醫過去再診一回脈是正經,便把來意和裡頭的大夫說了。

  半晌一個看著最年輕,平時被使喚慣了的小太醫蔫頭耷腦走了出來,他轉身示意蘇拉背上藥匣子,一面比了比手道:「我隨你們跑一趟吧。」

  所以哪兒都有傾軋,新人就得挨老人欺負,這是不成文的規定。從南三所到最北邊的安樂堂道兒太遠了,沒人願意為個小宮女特特兒跑一趟,又不能不接診,於是資歷最淺的被推出來,美其名曰「多診多看」。

  想必這位年輕太醫確實常在宮裡奔走,腳上的功夫練了出來,一路健步如飛,頤行和榮葆幾乎追他不上。

  頤行連連喘氣,「小葆兒,他腿里上油了?怎麼那麼能跑呢……」

  榮葆也直倒氣兒,「別介呀,您這會兒管我叫小葆兒,等我老了,我可不敢再您跟前露面了。」邊說邊招呼,「岩太醫……唉喲岩太醫,您慢點兒,沒的堂子裡的還沒瞧,先給咱們倆扎金針嘍……」

  太監都愛留一手,話不說透是他們保平安的符咒。頤行還琢磨了一下,怎麼老了就不敢在她跟前露面了?是怕這會兒叫他小葆兒,老了管他叫老葆兒?

  ……原來是這麼回事,到底音不好聽。

  頤行抿了笑,快步趕上去,岩太醫腳上也放緩了步子,回頭說:「對不住,病了的人都著急,我跑腿跑慣了,不是我自誇,宮裡太醫沒一個能賽得過我。」

  這也算是項本事,不管醫術怎麼樣,這份善心是該肯定的。

  岩太醫又問頤行,「姑娘找的那個夏太醫,是你舊識?他叫什麼名字,等我回去給你打聽打聽。」

  頤行道:「有過一面之緣罷了,他說自己擅女科,才想著請他過去瞧瞧。」


  岩太醫頷首,復又想了想,「擅女科的就那幾位太醫,我認識的裡頭沒有姓夏的呀。」

  可知不是遇見了鬼,就是遇見假的了。

  頤行哪兒敢多說呢,含糊敷衍了過去,把人引進安樂堂,一直引到含珍床前。

  岩太醫扣腕子診治了片刻,低頭喃喃說:「氣弱血虧,勞傷心腎,陰虛而生內熱,用月華丸加減試試吧。」

  幾乎所有太醫都診出了勞怯,勞怯可不是好症狀,雖然還不至於成癆疾,但久治不愈,也就相距不遠了。得了癆疾是萬萬不能留在宮裡的,連先前有過接觸的人都得挪出去。

  榮葆又跟著往南取藥去了,頤行安置了含珍,從屋裡退出來。

  高陽站在西邊檐下聽信兒,叫了聲姑娘,問:「怎麼樣?還能撐幾天吶?」

  頤行有點兒泄氣,「那倒沒說,就說讓吃月華丸。」

  「唉……」高陽嘆了口氣,「醫道深山的大師傅不會上安樂堂來,來的都是半吊子學徒練手藝的。沒法子,一人一個命,誰叫咱們命賤呢。」

  頤行覺得也是,大師傅們忙給小主兒看傷風咳嗽都來不及,哪有閒心救小宮女。在宮裡頭活著就得自己保重自己,真要是病了,連吳尚儀這樣當了多年差的女官也賣不了人情。

  反正就死馬當成活馬醫吧,岩太醫開的藥照例吃著,頤行晚間給含珍盛了一碗梗米粥,她才喝了兩口就別開了臉,說不吃了。

  照這麼下去,恐怕撐不了太久,頤行回尚儀局的想頭也得破滅。

  又到宮門下鑰的時候了,小蘇拉在檐角掛上了風燈。春天夜裡愛起霧,入夜後越來越濃,燈籠在一片白茫茫的雲海里閃著淒迷的光,起先有盤子大,後來漸漸斂起了光腳,變得只有巴掌大了。

  頤行站在檐下想,今兒夜裡可真奇怪,仲春時節竟像倒春寒似的。仰頭看燈籠,原來霧氣的顆粒那麼大,數之不盡凝聚在一起,上下翻飛著,遇著氣浪一去千里……

  忽然濃霧裡出現個人影,那身形可不是安樂堂里的人,直把頤行嚇得倒退了好幾步。

  正要問是誰,那身影的輪廓漸漸清晰起來,一件再尋常不過的鴉青色袍子,腰上掛葫蘆活計,要是料得沒錯,是夏太醫乘著濃霧來了呀!

  只是他這回拿紗布蒙著口鼻,只看見刀裁的鬢角和令人形容不出的眉眼。那眼睛是山巔後的朝陽,溫暖明亮,眉峰卻攏著崢嶸之氣,觀之儼然。頤行想這回可算見光了,她看清楚了。然而再細想,卻又什麼都沒看著,下半截不露出來,也是看了個枉然。

  不過眉眼精緻,頭髮烏濃,身量很高,聲氣兒還討喜,下半張臉只要不是鼻塌嘴歪,這人也算夠齊全的了……齊全是齊全,回回天黑了出來是為什麼?上太醫院找他去,還查無此人……

  頤行不自覺又往後退了半步,「夏太醫,您老怎麼來了?」

  他沒有太多的表示,眼睛朝屋裡望了望,「來瞧病。」

  頤行說哦,「幹嘛大夜裡瞧病呀?您總這麼夜奔,也不是個事兒呀。」

  這是對人家的身份產生懷疑了,白天見不著人,晚上才現身,對於頭腦簡單的老姑奶奶來說,實在是一陣賽一陣地瘮人。

  夏太醫大概覺得她多少有點不知好歹,但良好的教養支撐著他,克制住了擠兌她的衝動。


  「我是御藥房當值的,這陣子專負責夜裡坐更。御藥房的人不給宮人看病,姑娘知道吧?給送到安樂堂來的人又是苦到根兒上的,所以趁著得閒過來瞧瞧,算積德行善。」

  這麼一說,頤行立刻對他肅然起敬了,坐更的太醫果然不同,品性就是那麼高潔!

  「您受累,請您隨我來。」她說著引他進了屋子,只是心裡還納悶,又朝外頭看了一眼,「就您一個人來的?沒有太監跟著呀?」

  夏太醫那雙眼睛瞥了過來,頤行到這會兒才發現,他的眼梢微微揚起,很有畫本子上說的,那種亦正亦邪的味道。

  有的人耍橫靠大嗓門,有的人只需輕輕瞥你一眼,你就慌了神,夏太醫屬於後者。

  頤行再不敢多問了,忙給他搬條凳來。他也不坐,彎腰垂手壓住含珍的手腕,略沉吟了下,說是「虛勞」。

  頤行不懂醫術,也不知道什麼虛勞實勞的,待夏太醫診完了忙遞上手巾把子,問:「這虛勞還有救嗎?」

  想必太醫都是極愛乾淨的,對病症也有忌諱之處,診完了脈就遠遠退到南牆根兒去了,手上一遍又一遍仔細擦拭,唯恐沾染上似的。一面打量含珍的臉色,行話說起來一套一套。

  「虛勞多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所致。我觀她脈象,臟腑不佳,氣血陽虧,因此面色萎黃,神疲體倦。這種病,拖延的時候越長,病症逐漸加重,就不好治了。」

  頤行說是,「來瞧的太醫也是這麼說,給開了兩劑湯藥,就撒手不管了。」

  夏太醫道:「都這樣,不是替主子們瞧病,盡了本分就行了。女孩兒的勞怯調理起來費時費力,有怕麻煩的,胡亂開兩節藥就打發了。」

  這麼一比較,眼前這位太醫真是個大好人。不管他最後能不能救含珍,有這兩句掏心窩子的話,事兒就顯得靠譜多了。

  頤行由衷地說:「您這心田,怕是紫禁城裡最好的啦。這地方是天字第一號,卻也沒什麼人情味兒,您是當太醫的,願意看見太醫堆兒里不好的痼疾,沒和那些矇事兒的同流合污,您就是這個。」說完比了比大拇哥。

  面罩底下的表情怎麼樣不知道,面罩上方的眼睛卻微微彎了起來,也許是笑了吧。

  夏太醫說:「我也想讓這紫禁城裡有人味兒,干我們這行的,能救一個是一個。孔夫子不是說了,天下大同嗎。不管宮值也好,外值也好,都能盡心盡力救人,讓這深宮再沒有枉死的宮人,就是我平生夙願了。」

  頤行連連點頭,果然心若在夢就在,這位太醫實在不一般。

  她又扭頭瞧了眼含珍,問:「她這病,依您之見還有法子嗎?」

  夏太醫說:「金針引氣,令脈和,再輔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吃上十劑後另換方子。勞怯其實並非無藥可醫,要緊的是願意花功夫,譬如她寸口①發澀,尺中②發緊,用金針引陽氣入體,慢慢就會好起來的。」

  雖然他的長篇大論,頤行一句也沒聽懂,但不妨礙她對他肅然起敬。

  「夏太醫,您是紫禁城活菩薩。您說吧,要我干點兒什麼輔助您?要不要打點熱水?我這就去……」

  夏太醫叫住了她,說不必,「夜裡別讓屋子進涼氣,白天多通風。我給她施針,姑娘站在一邊就是了。」

  頤行噯了聲,在含珍床前候著。

  這位太醫和別人也不一樣,不帶一個隨行的蘇拉,也不背大藥箱子。從懷裡取出小布包兒,解開扣繩瀟灑地一划拉,裡頭別著一根根細如牛毛的金針。他取出幾支來,熟練地扎在了含珍的手腳和頭面上,那專注的樣子,一看就是實心實意救人的。

  頤行忍不住多了句嘴,「夏太醫,我還沒請教您的大名兒吶,您願意透露一下嗎?」

  他垂著眼,那眼睫在燈影下又濃又長,攤開自己的手掌心,在上頭寫了兩個字,「清川」。

  作者有話要說:

  ①寸口:中醫切脈部位名,兩手掌後一寸橈動脈處,也叫「氣口」或「脈口」。

  ②尺中:尺脈。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