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諾貝爾文學獎經典導讀> 第八十九屆諾貝爾文學獎

第八十九屆諾貝爾文學獎

2024-08-29 06:55:09 作者: 趙志卓
  作者簡介

  維斯瓦娃·辛波絲卡於1923年出生于波蘭科尼克,8歲移居波蘭南部城市克拉科夫。童年時代的她就十分喜歡讀書,5歲就開始作兒童詩,父親則成了她第一個忠實讀者。

  1945年至1948年間,辛波絲卡在克拉科夫的雅格隆尼安大學修習社會學和波蘭文學。1945年3月,她的第一首詩作《我追尋文字》在波蘭日報副刊發表。1948年,因經濟困窘,她被迫放棄學業。

  1948年,辛波絲卡將要出第一本詩集時,波蘭政局生變,波蘭的共產政權得勢,主張文學當服務於社會政策,而她最初的詩歌正好被認為符合那個時代的政治要求,對此辛波絲卡產生厭棄心理,於是對作品風格及主題進行全面修改,直到1952年才出版該詩集,名為《存活的理由》。

  1953年至1981年,擔任克拉科夫《文學生活》周刊的詩歌編輯和專欄作家。1954年的第二本詩集《自問集》出版。1957年,她告別早期的政治信仰和詩歌創作,開始活躍於團結工會等運動中。同時,她仍小心謹慎地進行遠離政治的詩歌創作。1957年,《呼喚雪人》出版,標誌著她完全拋開官方鼓吹的政治主題,找到了自己的聲音。1962年出版的《鹽》,表現出她對新的寫作方向進行更深、更廣的探索。

  1967年,《一百個笑聲》出版,這本在技巧上強調自由詩體,在主題上思索人類在宇宙處境的詩集,可說是她邁入成熟期的作品。

  1970年,她出版了自己的詩全集,其中沒有收入第一本詩集中的任何一首。

  1972年出版的《只因為恩典》和1976年的《巨大的數目》一經顯露大師風範。

  時隔十年,1986年《橋上的人們》一經出版,立刻引人注目,這是本僅有22首詩的詩集,但篇篇頗具特色,結構俱佳,證明她的詩藝再攀高峰。

  1996年,辛波絲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當時她正在度假,獲悉這一消息後,竟十分緊張,表示諾貝爾文學獎對她而言非常抽象。

  2012年2月1日辛波絲卡因肺癌逝世於克拉科夫,享年88歲。

  作品賞析

  1.作品介紹

  辛波絲卡是個對作品要求頗高的詩人,是個純粹的文學藝術家,這從她當年出第一本詩集時的態度就能有所領悟。她巧妙規避著政治,小心謹慎地進行創作,在《自問集》里,涉及政治主題的詩作就大大減少,處理愛情和傳統抒情詩主題的詩作占了較多的篇幅。

  而到1957年,《呼喚雪人》出版後,則標誌著她找到了自己的聲音。開始觸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歷史,人與愛情的關係。

  在1976年之前的三十年創作生涯中,辛波絲卡以質代量,共出版了180首詩,其中只有145首是她自認成熟之作,1976年之後,十年間未見其新詩集出版。辛波絲卡對待詩歌創作的嚴謹態度可見一斑,是難得的以質代量的詩人。

  2.經典聚焦

  一見鍾情

  他們彼此深信

  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這樣的確定是美麗的,

  但變化無常更為美麗。

  他們素未謀面,所以他們確定

  彼此並無瓜葛。


  但是,自街道、樓梯、大堂,傳來的話語———

  他們也許擦肩而過,一百萬次了吧?

  我想問他們是否記得———

  在旋轉門面對面那一剎?

  或者在人群中喃喃道出的「對不起」?

  或是在電話的另一端道出的「打錯了」?

  但是,我早已知道答案。

  是的,他們並不記得。

  他們會很訝異

  原來緣分已經戲弄他們多年。

  時機尚未成熟

  變成他們的命運,

  緣分將他們推近、驅離,

  阻擋他們的去路,

  忍住笑聲,

  然後,閃到一旁。

  有一些跡象和信號存在,

  即使他們尚無法解讀。

  也許在三年前

  或者就在上個星期二

  有某片葉子飄舞於肩與肩之間?

  有東西掉了又撿了起來?

  天曉得,也許是那個消失於童年灌木叢中的球?

  還有事前已被觸摸層層覆蓋的門把和門鈴。

  檢查完畢後並排放置的手提箱。

  有一晚,也許同樣的夢,

  到了早晨變得模糊。

  每個開始

  畢竟都只是續篇,

  而充滿情節的書本

  總是從一半開始看起。

  這首詩詮釋了人與人之間無法言說的緣分。兩個人偶然相遇,互相不認識彼此,卻擦出了火花,但這真是他們第一次相遇嗎?辛波絲卡要唱嘆的就是這變幻無常的命運,誰知道他們是不是早已經有了一百萬次的擦肩呢?緣分推近又驅離他們,愛情早在開始之前就開始了,就像花朵早在開放之前就開放了。

  詩人似乎以第三人稱的旁觀者身份冷眼觀察著人與人之間的微妙的相遇,從而來講述這一被忽略的人生哲理。戀人們不知道經過漫長的分離、相互尋找、錯過、想念後會不期相遇,也不會明白曾幾何時的擦肩而過。生命的因緣際會,我們從來都是未知者。

  辛波絲卡就是這樣,擅長以簡單的語言傳遞深刻的思想,詩作雖然就地取材,卻並不流於平凡,因為詩人總能以她敏銳的觀察和精準的用字,用簡單的日常生活來揭示人生真諦。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