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諾貝爾文學獎經典導讀> 第一百零三屆諾貝爾文學獎

第一百零三屆諾貝爾文學獎

2024-08-30 22:49:15 作者: 趙志卓
  作者簡介

  巴爾加斯·略薩於1936年3月28日生於秘魯南部亞雷基帕省首府亞雷基帕市的一個中產家庭。父母在略薩出生前數月即離異。1937年,1歲多的略薩跟媽媽隨祖父一家人移居玻利維亞的科恰邦巴度過了幼年時光。

  1946年略薩舉家遷回秘魯,同年,略薩又隨母親移居首都利馬,平生第一次見到父親。父母隨後複合,一家人住到了利馬郊區,略薩在這裡度過了少年時光。

  1947到1949年間,略薩就讀於天主教中學拉薩葉學校。14歲時,父親將其送往萊昂西奧·普拉多軍事學校就讀,但最後,略薩從軍校退學,並在皮烏拉省的國立聖米蓋爾中學完成中學學業。此間,略薩為當地的《工業報》撰稿;作家的第一部劇本《印加航班》也被搬上舞台。

  1953年略薩在聖馬爾科斯大學雙主修文學與法律的同時,供職兩家報社。1955年, 19歲的略薩與舅媽的妹妹胡莉婭·烏爾吉蒂·伊利亞內斯相戀結婚,新娘長他10歲。

  1957年第一次出版短篇小說《領袖》和《祖父》,標誌著作家文學生涯的開始。1958年獲文學(語言學)學位,同年獲獎學金赴西班牙馬德里大學深造。

  1963年略薩出版《城市與狗》,奠定了他卓著的國際聲譽,這是他的第1本長篇小說,旋即有超過20種語文的翻譯本在世界各地出版。

  1964年,第一段婚姻告終。一年後,他娶了表妹帕特麗西婭·略薩·烏爾吉蒂,二人育有兩子一女。

  1965年發表的長篇小說《綠房子》,讓他成為1967年首屆羅慕洛·加列哥斯國際小說獎得主,該獎是拉丁美洲文學很高的榮譽。

  1971年巴爾加斯·略薩以研究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博士論文《加西亞·馬爾克斯:弒神者的歷史》獲西班牙馬德里大學文學哲學博士學位。

  1975年略薩發表的小說《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1973)搬上大銀幕。

  1977年,巴爾加斯·略薩曾在英國劍橋大學擔任教職,也曾在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校客座教職。多國的許多著名學府和研究院也常邀請他去客座講學與研究。略薩現任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院士,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1981年,他的長篇小說《世界末日之戰》出版,同年他也發表很受歡迎的劇本《塔克納小姐》。1983年,他發表喜劇《凱蒂與河馬》,在多國公開上演。

  2004年,巴爾加斯·略薩客座英國牛津大學教職,並將部分講義結集為論著《不可能的誘惑》。

  2010年略薩獲諾貝爾文學獎。

  作品賞析

  1.情節復原

  在這所軍事學校中,新生一入校就會遭受非人的「洗禮」,為此他們必須結成「圈子」,互相依賴著生存。等升入高年級,他們就會用同樣的手段欺壓低年級學員,如此往復。表面上,學校賞罰分明,管理嚴格,呈現出一派平和、有序的氣氛,私底下,學生們已經將吃喝嫖賭、打架鬥毆、考試作弊當成了家常便飯。大部分教官對此不知情,協助管理的士兵則視而不見。

  在考試前夕,學校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試卷被偷了。為了調查事件,學校嚴禁學校外出。「奴隸」里卡多為了和心愛的女孩見面告發了偷竊試卷的學生卡瓦,從而換來了外出的自由。卡瓦被開除了。


  偷竊試卷的主謀「美洲豹」對里卡多展開了報復行動,並在一次實彈衝鋒中將其打死。「奴隸」的好友阿爾貝托出於正義,檢舉了「美洲豹」,但事實並非他所想像的那麼簡單。學校忌憚「美洲豹」的勢力而掩蓋真相,做出里卡多「自殺」的結論。阿爾貝托卻堅持己見,學校便強制阻撓他,逼他屈就。同時,被連累的還有五年一班的帶領軍官干博亞中尉,他也因執著於真相而被調離軍事學校。最後,一件並不複雜的殺人事件被永遠掩埋了真相。

  當學生們紛紛畢業,開始另一段人生時,學校的那樁醜聞也逐漸被淡忘。更滑稽的是「美洲豹」居然娶了「奴隸」的心上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2.主要人物

  阿爾貝托:「中間人物」

  阿爾貝托有時和家人一起生活在上流社會的豪華住宅區,有時和來自社會底層的同學混跡在同一間宿舍里。在這兩種極端的環境下不斷遊走的生活,讓他看到了上層社會的偽善、欺詐和奢華糜爛,也看到了窮苦人民的悲慘命運。

  作為一個不卑不亢、不欺負弱小,也不容他人欺負的理想主義者。阿爾貝托無法接受窮困和奢華之間的巨大差異,卻願意同情弱者,和出身貧賤的「奴隸」成為要好的朋友,並且在朋友遇害之後挺身而出,像個男人一樣站立起來。

  里卡多:「奴隸」

  里卡多是為了改變父輩貧窮的命運而選擇來軍校的,但這個從秘魯北部落後山區來的孩子在這群同學中,成了處處被人欺負的「奴隸」。但「奴隸」自從進入了軍校後,還是因為窮困,而成了其他學生欺負的對象。他非常討厭眼前的生活,他對阿爾貝托說:「我不想永遠當兵,不想永遠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中生活。」這個問題阿爾貝托也曾經想過,而且比「奴隸」的認識更加深刻。阿爾貝托說:「我也不想,可是眼下,不管你樂意不樂意,你得先當著。在軍隊裡,要緊的是必須像個男子漢,手裡要有拳頭,明白嗎?要麼你吃人,要麼讓人家吃掉,沒有其他的選擇。我可不願意讓人家吃掉。」他知道,在軍政當局掌控一切的時候,年輕人除了當兵能有什麼出路呢。

  3.藝術特色

  《城市與狗》是作者根據自己少年時在軍事學校的親身經歷寫成的。「城市」指秘魯社會,「狗」指軍校學員。他通過阿爾貝托這一視角,目睹了軍事學校的腐敗以及弱肉強食的人際關係,因此作品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寫「打架鬥毆」、「金錢交易」、「賭博」、「嫖娼」等醜惡行為,揭示出底層人生存的艱難處境,極具震撼力。

  略薩動筆寫《城市與狗》的時候,年僅22歲。那時的他經濟無憂,生活幸福。在他的經歷中,沒有引起痛苦思考的童年苦難,也沒有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因此,這個充滿了青春期荷爾蒙的故事非常簡單,沒有任何的意象表達和抽象的改變。作者也自知經驗不足,於是將少年時期閱讀過的故事書、所崇拜的大作家薩特的文學主張,以及福克納、福樓拜給予的教導通通混合在一起,用青年時期的想像力寫成了這部《城市與狗》。可以說,略薩的敘事技巧受歐洲的意識流影響很深,尤其是薩特的寫作方式。因此,略薩在《城市與狗》中運用的敘事策略,便使得故事本身更加變化多端。既有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來敘事,也有借用故事裡的角色作為第一人稱視角來敘事的章節,有時是對話,有時是獨白,有時又是夢境。隨著故事的發展,這些看似分割的片段,並非略薩的矯揉造作,而是別具匠心的安排,隨著閱讀的深入,讀者從一開始的困惑會突然有所領悟。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