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煦?
卜寧?
聞時從沒想過他們兩個之間居然會有關聯。儘管周煦身上有著很多與卜寧相似的特質。
一樣天生通靈,隨口說出的一句話,常常比別人卜算半天的結果還准。
一樣靈相不穩,容易受蠱惑容易被附身,在籠里的風險比常人大得多。這是卜寧專修陣法的原因,似乎也是張碧靈不准周煦入籠的原因。
普通人從籠里出來,萬事都會變成一場大夢,再不會記得。只在偶然的瞬間,覺得某個場景似曾相識。
偏偏周煦從籠里出來,什麼都記得清。
聞時從無相門出來後進過的籠,除了沈橋的那個,周煦每次都在。就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註定要有一場相逢。
但聞時還是覺得難以相信,因為這兩個人的差別太大了……
「這是……卜寧?」他百感忘言,錯愕間偏了頭,下意識向身邊的那個人尋求答案。好像萬事萬物,只要這個人點了頭,就是塵埃落定板上釘釘。
問完他才反應過來,這句脫口而出的話太理所當然了。
於是他看到了老毛詫異的目光。
那一瞬間,昔日的金翅大鵬瞪大了眼珠,差點撲扇起翅膀。
老毛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盯著他看了許久,又把目光轉向謝問,嘴巴開開合合地比劃道:「他——」
他瞠目結舌,許久才憋出一句輕聲的問話:「他好像——早就知道了啊?」
老毛本以為會在謝問那裡得到同樣驚詫的回饋,誰知謝問只是轉眸看向聞時,沒有說什麼。
他們相隔僅僅一步,目光在靜默中交錯著,幾乎有種糾葛不清的意味。
過了片刻,謝問才對老毛應了一聲「嗯」。
氣氛一時間變得有點詭異,跪了一地的人忍不住抬眸瞄了幾眼。
他們不明所以,老毛卻要瘋了。
因為謝問的態度同樣不對勁。
「你也知道???」老毛努力壓低著嗓子,卻掩不住「你」字的破音。
因為過於詫異,他連「老闆」這個稱呼都忘了。
他知道你是誰,不說。
你知道他知道,也不說。
老毛光是在腦子裡繞了一下,就差點把自己套進去。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感覺到了這其中的微妙。
可歸根結底他還是傀,不通紅塵煙火七情六慾,哪怕比別的傀敏銳一些,更像人一些,更厲害一些,也依然無法完全摸透那些微妙的來源。
只能腆著肚子,用一種「試圖看進靈魂深處」的目光,盯著他家老闆。
謝問不再理他,只轉過頭,指著陰陽魚兩側盤坐著的石像和周煦,對聞時說:「你看這兩個像什麼?」
他身上有舊日的虛影,長發紅衣,領口雪白,下頷清瘦,說話間會拉出清晰好看的線條輪廓。
聞時有一瞬間的怔愣,又在他伸手指向周煦時乍然回神,匆忙調轉目光看過去。
這一次,他終於注意到了那尊石像和周煦的特別——
他們背對背盤坐著,鎮於陣中,低垂著頭,像極了一個微微變形的「北」字,跟當年卜寧的印記一模一樣。
他想起卜寧曾經說過的話:「這個印記不是北,是我生造的,將來跟我有點淵源。」
說這話的那一刻,鍾思正倚在石卓邊,吊兒郎當地拋接著山里摸來的松粒。莊冶把挑剩的石頭重新包裹起來,說其中有些確實挺靈的,可以分給山下弟子用。聞時休息夠了,正撐著枝幹從老樹上翻身而下。金翅大鵬從他肩頭展翅而起,在松林間打了個盤旋。
唯有卜寧把刻好印記的圓石收進布兜里,納入袖袋,望著午後靜謐的松雲山,久久沒有回神。
聞時當時抬手接了大鵬,走過他身邊時拍著他問了一句:「怎麼了?」
卜寧這才乍然回神,攏袖而立,半晌搖了搖頭笑說:「只是覺得山間日子太好了。」
他那時候年紀不算大,卻常有憂慮之色,比同齡的大多數人收斂、溫和太多。
鍾思有時候嘴巴欠,跟前繞後地管他叫「老頭」,直激得他撩了袍子抬腳踹人,鍾思才撤讓開來說:「你也就這時候像個少年人。」
所以卜寧一開口,聞時他們就知道是怎麼了。
莊冶說:「你又看見往後什麼事了?」
聞時停下腳步,朝山巔望了一眼,問:「跟松雲山有關?」
只有鍾思張開兩手,一邊勾住一個師兄弟說:「哪管那麼多,師父不是說過麼,總顧著往後如何、好壞悲喜,這日子還怎麼過?」
他沖聞時說:「走,師兄請你喝酒——呸,不是,喝茶。剛剛只是口舌打卷,說錯了,別給師父告狀。」
說完,他又沖莊冶一眨眼說:「大師兄你負責掏錢。」
最後沖卜寧道:「大仙,不如算算咱們今日去山下哪家,能省些茶水錢?」
然後,卜寧便在一片雞飛狗跳的罵聲中笑起來,再沒提過其他。
聞時看著盤坐於陣中的周煦,忽然想再見一見曾經那位常患憂慮的師兄,想問他是不是早就看見了什麼,料到了今時今日這一幕。
這個念頭閃過的剎那,周煦腳邊的灰燼被風掃過,落進了陰陽魚的溝壑中。金光像水流一樣,划過溝壑。仿佛有人提筆描摹著陰陽魚的輪廓。
畫到終點的時候,始終低垂頭顱的周煦忽然動了一下。
他躬下身,用手掌揉了眼睛,像是沉睡了太多年倏然甦醒。
也許是畫卷燒成灰燼後,他的身上籠了一層舊日的虛影,天青色長衫,長發用山間折的木枝挽了一個髻,尾端披散下來,因為弓身的緣故,墨一樣鋪在清瘦的肩背上,就連面容輪廓也有了改變。
跪趴在地的張嵐和張雅臨已經怔住了。
他們下意識叫了一聲「小煦」,盤坐於陣中的人瞥眼朝聲音來處看去。
他尚未完全清醒,也不適應洞口透進來的光。所以半眯著眸子,表情透著幾分迷濛和恍然。
可即便如此,也掩不住他本身的淡然和安靜。
僅僅是一個眼神動作,氣質便截然不同。
如果說之前他們還不願意相信,覺得自家看著長大的少年,跟卜寧那樣的陣法老祖天差地別,不可能牽扯上什麼關係。現在也已經信了七八分。
畢竟,此時此刻的周煦,真的……太不像周煦了。
他就像一個久避人世的山間客,睡了一場千年的覺,在這一瞬間大夢初醒。
真正讓他從怔忪中抽離的,還是聞時和謝問。
周煦……或者說卜寧抬眸朝聞時和謝問看了一眼,目光中的錯愕一閃而過,更多的是慨然。
那一刻,他眼裡承裝了太多東西,以至於某個瞬間,甚至是潮濕的,含著洞外透進來的亮光。
他蹙著眉仰起頭來,努力眨了幾下眼睛,又很輕地笑了一下。
但那笑聲聽著像是嘆息,一嘆就是一千年。
他從地上站起來,在虛影的作用下,身量看著都高了一些。他面對著謝問,恭恭敬敬彎下腰來,作了一個長揖,叫了一聲:「師父……」
他的嗓音很啞,既有幾分周煦的影子,又像是太久未曾開口,太多太多的話哽在喉嚨底,不知從何說起。
他停頓著,想了很久,最後只感嘆了一句:「一千年……好像也就是囫圇一夢。」
聞時看著他的身影,忽然也啞了聲音。
過了許久,他才張口低聲問道:「你一直讓人守著這裡麼?」
卜寧依然沒有起身,他的嗓音有點悶。聞時知道,這位善感的師兄,眼睛應該已經紅了,所以不敢起身。
過了很久,卜寧才說:「不是守著,我們一直都在這裡。」
「你們?」聞時愣了一下,猛地朝謝問看了一眼,又問他:「什麼叫你們?你是說……」
「還有鍾思和莊冶,都在這裡。」卜寧說,「當年留下這個陣,是因為忽然有感,千年之後也許會有故人重逢的一幕,沒想到……」
沒想到會是這樣一番場景,不知該說不幸,還是萬幸。
曾經幼年不懂事的時候,他常為自己天生通靈的體質沾沾自喜,覺得這是老天饋贈,說明他是芸芸眾生中極為特別的那個,說明他能成大事,能當大任,能留青史。
但後來,他發現這似乎不是饋贈,至少不單純是饋贈。
都說諸行無常、諸漏皆苦,大概少有人會比他體會得更早、更深。
幼年時候,他還沒學過如何關閉靈竅,時常跟一個人說著話,就會看見對方未至的災厄。
有時滿眼血色,有時滿目死相。
他分不清真假,時常會在那些場景出現的瞬間做出一些惶然驚詫的反應,次數多了,他就成了許多人口中的瘋子——不知何時會發起病來。
有很長一段時間,他都處於一種混沌未開的狀態里。好像說的人多了,他就真的是個瘋子了。
後來為了不那麼惹人嫌惡,他無師自通地學會了「從眾」。別的孩子說那是鬼。他就跟著說有鬼。別的孩子說那是仙,他就跟著說仙。哪怕他看到的是全然不同的東西,他也不會說。
慢慢的,便泯然眾矣。
直到被送上松雲山。
在他眼裡,師父是個仙人。能變成仙人的弟子,說明他也沒那麼不堪。起初他依然帶著山下學來的脾性,別人說什麼便是什麼,直到某一天,塵不到對他說:你若真是如此,又何必上山?
從那之後,他學會了跟自己的靈體和睦相處。
他開始正經地學卦術、學陣法,努力地讓自己變得有用武之地,而不是一個一驚一乍的瘋子。
他平和有禮,謙恭包容,又能預見一些事情的凶吉。有一段時間,他甚至覺得自己能知曉天道了。
可後來他卻發現,天道終究是無常的,他能預見這一點,不代表會預見下一點。能攔住這件事,不代表不會觸發另一件,甚至更麻煩、更棘手,更叫人承受不起。
時間久了,就被師兄弟們調侃為「常患憂慮」。
他確實常患憂慮。
體質通靈的人往往是苦的,因為他比別人先料見到一些未來,再熱鬧的宴席也逃不過席散,再繁華的朱樓也躲不過蔓草荒煙,萬物輪轉,終有一別。
所以他總是苦的。
有時候他跟師兄弟們說著話,忽然會陷入一種毫無來由的悲傷里。明明朝夕相見,卻忽然會生出懷念。
那時候,他便知道,他們或許是不得善終的。
他甚至看見過孤魂和枯骨,但他不知道那是誰留下來的。
年紀小的時候,他看見什麼災禍,總會試著跟聞時他們說,試著讓他們避開某個人、某件事、某條路。
但塵世間的人和路都太多了,避開這個,或許就奔著更要命的去了。誰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避開了這個,才引發了那個最糟糕的結果。
所以後來吃了幾次教訓,差點把師兄弟折進一些麻煩里,他便不再說了。
他會藏於心裡,一個人消化掉那些苦處,再悄悄地留一些後手。
有一年冬天,是個夜裡,山上很冷,他跟鍾思圍著小火爐用雪水煎著茶。爐里木柴嗶駁地燒著,雪水汩汩地沸著。
他靠近爐身搓著手取暖,爐蓋的小洞裡散出濃白的霧氣,鍾思不知說著什么正仰頭大笑,被路過的聞時抬腳抵了一下,卻還是摔在地上。
他在那片熱鬧中忽然入夢,夢見有人說:很久以前,有一座叫做松雲的山,山上住著幾個舊時的人。不過現在,人已經成了書卷里寥寥幾筆的名字,山也再找不到了。
白雲蒼狗,往事如煙。
他在物是人非的悲傷中看見了不同往日的松雲山。
山坳的清心湖不知為何滿是黑霧,像粘稠的沼澤,霧裡躺著幾個蒼白的人影。他看不清是誰,卻連心都涼了下來。
他還看到了背面的山洞,是他常去冥思靜坐的那個。
他像往日一樣盤坐於洞中,牆上掛著他們師徒五人的畫像,周圍環繞著他從未見過的陣靈,但他動彈不得……
就好像受困於此,不得解脫。
直到某一刻,洞口乍然亮起了光,就像有誰撥開了密密麻麻的藤蔓。有人弓身走進洞裡。
掀開藤蔓的瞬間,外面的風吹了進來。
他聞著久違的生氣,忽然睜開了眼,在睜眼的那個瞬間,他莫名知道,一千年過去了,那是一場滄海桑田下的久別重逢。
那天之後,他便在洞裡布了一個陣。
他希望那個陣永無用武之地,可老天偏愛捉弄他,最壞場景都成了真。那個陣在他將死之日緩緩運轉起來。
那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他已經記不清了。
只記得松雲山陰雲罩頂、草木皆枯,像個鬼城。
他的陣嗡然轉動,升起屏障,將這個曾經被他們稱作家的地方藏了起來。十二陣靈像山一樣圍坐成圈,鎮著這一方秘地。
而他在那個已經看不見滿天星辰的山洞裡垂首而坐,把自身靈相一分為二。
一半送入輪迴,一半長留此地,供養著這個巨陣。
一切悉數如夢。
唯一的區別,是他不知千年之後,究竟會不會有故人撩開藤蔓,讓這處地方重見天光。
他豁上生死,擲了一場豪賭。
賭他在這個不見天日的石洞裡不知年月地枯坐著……
等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