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那些年的仁人義士們
如果國家出現困難的時候,道士都會下山幫忙,他們的愛國意識很強烈,不會和別人一樣選擇明哲保身,這就使得民間流傳這麼一句話,那就是「亂世道士下山,盛世大隱深山」的說法,那麼14年戰爭時期,有道士殺敵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且還都不在少數,戰後他們又立即銷聲匿跡。
全真龍門派第15代掌門人李本純道長,肩負著宗門重任!
他除了精通道法,更是深得龍門派功夫之精髓,武藝高強,他的弟子一個個都是深得真傳,悉數為武林高手。
1938年,李本純道長看到小本子對老百姓的迫害,毅然帶著弟子們下山,免費傳授老百姓功夫。
之後,李本純與弟子們全部加入了咱們隊伍,擔任功夫老師,跟當初的李俊一樣,傳授咱們的戰士功夫,有效地提高了戰士們的身體素質與作戰能力。
李本純道長的弟子們大多數都犧牲在了與小本子的戰鬥當中,李本純也在一次轟炸當中,不幸被炮彈碎片擊中,壯烈犧牲。
第二位道士叫做「程定遠」,自小體弱多病的他,直接果斷入教修行,通過習武慢慢的改變身體的狀況,逐漸變得健康。
修煉期間,程定遠也是在深山老林中,幾乎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後來戰爭爆發後,程定遠也是沒有任何猶豫的下山參軍,跟隨部隊殺小孩子,還把各種自己會的功夫技巧,全部免費教給士兵們,讓其有保護自己的實力,可以說程定遠的貢獻是比較大的。
後來戰爭結束,程定遠本來想回到深山的,不過他覺得自己應該去救更多人,為此前往南昌府,開了個醫館。
還有晉省的李圓通道長,東北的田新良道長等等這些江湖人士都是勇於出山,出錢出力,做出了不可磨麵的貢獻,這就是真正的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殺殺,他們這些江湖人士同樣是有血有肉的人。
回到正題,作者有時候就是想把這些知道的東西告訴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見怪,歷史是不允許忘記的。
「一碼歸一碼,不該說的我絕對不會說,你不是問我碰到的那個江湖人士嗎,嘿,我告訴你啊,那時候是四幾年,當時的京城那真是魚龍混雜,亂七八糟,什麼阿貓阿狗的都蹦出來了,我那時候還在夾縫裡生存,明面上跟一幫混球虛與委蛇,暗地裡把一些重要的物資運往咱們的根據地,比如鋼錠,醫藥等等。
有天晚上正睡覺呢,就聽見外面傳出來一陣陣的鈴聲響動,出來以後就看這什麼狀況。結果院子裡面已經有人出來了,正待在院子裡面四處看呢,還回頭和我說:「老闆,這是過路的賊,他不下房。路過大戶人家弄出個響動,告訴咱們一聲別傷著他。」
當時我還認為這規矩也是奇葩,我聽我朋友說過一些江湖上的事情,知道一點規矩,僅僅知道一點,這一次出現的還是一個專業的賊,至少也是一個有師承的。不然沒後台的賊,誰還知道偷東西還有規矩呢。
這規矩也是巧妙,專業的賊偷東西一般都先要踩點,踩完了點才會行動。不過要是在行動還沒開始之前,就在路上被人從房頂上打下來了,那多冤枉啊,要是在行動成功之後才有這事那就更冤枉了。
我感覺奇怪還問一嘴,怎麼最近這麼多的梁上君子啊?旁邊的護院回答他:「亂世嘛,這個打法今後還得多。
與此同時我家的人也都聽見聲音出來了,有人還想過去看看出了什麼情況了,旁邊人拉住他不讓他去。我們家的護院聽見這面的動靜也讓他們回去,然後讓他們把燈都關上,跟我說這也是為了不要找麻煩,賊主動把自己暴露出就是為了展示好意,這面燈火通明的還這麼多人盯著人家看不是找麻煩麼。
我這一想,也是那麼回事,等大家都回去以後,果然就看到了果然有一個賊從我家的房頂上走過,腰上還別了一串小鈴鐺。我聽到的聲響,就是在賊跑動的時候,那些腰上的小鈴鐺發出來的。看到賊後,護院頭子就跟我說了一嘴,讓我準備點銀錢,我就沖旁邊的人伸了伸手,拿了一個裝著錢的紅包過來,護院把紅包拿過去了,就衝著那個賊喊了一聲:「婁老闆有賞!」
那個賊聽到了我這邊的聲音,扭過身來看了我這邊鞠了個躬,然後就站住了。接著我家護院就把那個小紅包拋給了那個賊,邊扔還邊喊了一句:「朋友,接著!」那個賊接住了紅包,然後在手裡面掂量了掂量,對著我又行了個禮,就走了。」
好傢夥,婁半城這麼一說,王洛怎麼感覺這畫面這麼熟悉呢,忽然一想,呦呵,這不就是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大宅門》白景琦給飛賊扔錢的那一劇情嗎,感情這還真真的發生在身邊人身上了,感情當年的編劇還真是採訪了一些當年的老人,才寫出了這個劇情啊。
「這是講江湖道義的,絕對有師承,而且師承還不小,要不然他不會在腰上掛鈴鐺,這掛鈴鐺就是代表了我來了,我本事不小,你們能奈我何,也幸虧您聽了你們護院的話,送禮相送,要不然啊,以你當時的身價,估計他們過幾天就會光顧。」
「誰說不是呢,後來我跟我那幾個知道一些江湖舊事的朋友講了這事,他們也慶幸當時做出的選擇要不然得罪了這些江湖朋友,以後也不得安心。」
婁半城現在說起這件事,依然心有餘悸。
「那時候的江湖是講規矩的,現在的江湖,起碼在港島這裡不講究這些了,所以今天我還有件事想跟你說一下,這事吧,我是無所謂的,畢竟我不在這裡,但是你需要在這裡生活,工作,還擔著給內地送物資,往外賣商品的重任,這事需要你拿個主意。」
王洛的表情嚴肅起來,婁半城也一改剛才跟他講江湖故事的輕鬆樣子,坐直了身子:「什麼事情,你說。」
「我在青洪門的輩分現在還有點用,最少吳老大他們認可,其他人我目前不清楚,他們雖說已經不是嚴格按照以前的規矩行事,偷雞摸狗的破事做了一大堆,但是這些偷雞摸狗對您現在的工作是有用的,最少以後在往內地輸送物資的時候,不用您親自出面,把事交給他們就行,蛇有蛇道,狗有狗道,相信在這一方面,我們還真不如他們。
正好這幾個傢伙估計被這些新興的社團給逼緊了,加上還有一大部分費用被上邊那四大探長上供,弄得自己日子也不好過,這不今天正好我找了過去,他們就想借著這個機會投靠的我的門下,重新把香堂開起來,讓港島的社團還是按正統的青洪門發展,把生意從黑轉白,過正常人的日子,可我又不在這裡,我走了以後,沒人壓著,怕重蹈覆轍,還是出事,這不想跟您商量一下。」
王洛也沒藏著掖著,直接實話實說了。
「統一起來,嘶,這可弄得有點大啊,當然了,統一起來肯定是對我們有利,但這裡邊牽扯到的人和事可太多了,王洛,你有沒有想過這需要面臨多大的困難,洋鬼子和四大探長就不想咱們統一起來,這一統一起來,他們以後怎麼撈錢,怎麼拉一批打一批,怎麼離間咱們呢,還有就吳老大他們服你,那其他社團的人呢,他們可不會按照青洪門的規矩要求自己,那可太難受了,哪有現在來錢來的輕鬆啊,這事我感覺不太靠譜,如果你在這待個一年半載還有可能實現,但畢竟你是要回內地的,這事不容易啊。」
婁半城深吸了一口氣,把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說實話婁半城說的對嗎,那絕對是把一切都考慮進去了,但恰恰王洛這裡是個異數,他感覺他現在膨脹了,有金手指傍身,他還真不怕這些阿貓阿狗。
「話是這麼個話,但我還就是不服了,不就是打一巴掌給顆棗嗎,說起來困難,做起來其實沒那麼麻煩,底層的人加入社團,無非就是為了生活,為了份工作,然後養活一家老小罷了,只要咱們給的他們條件好一點,能讓他們有收入,絕對會站在我們這邊,這一下子就可以拉走一大批人,沒了這些人支持,那些社團的龍頭屁都不是,然後直接快刀斬亂麻,直接把他們打服,剔除就完事了。
洋鬼子別看他們收錢收的厲害,但他們不會管咱們這些事,不少了他們的那一部分就行,最麻煩的是給洋鬼子當狗的這四大探長,這才是阻礙我們的最大障礙,他們太了解咱們了,什麼事也逃不出他們的眼睛,而且這些人還有正統武力支持,尋常的辦法不足以讓他們屈服,只能鋌而走險,這事我想親自出手,去他們家走一趟,嚇唬他們一下,我還就不信了,他們會不害怕。
至於我走了,他們不服的事情,呵呵,大不了我隔一段時間過來一趟就行了,這對我來說不是難事,不就是一張通行證嗎,很容易就弄到的,就看你有沒有魄力想把生意做大做強。
錢如果你缺的話,我可以給你,只要咱們統一起來,那以後在港島誰都不敢把你怎麼樣,咱們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哪怕洋鬼子為了港島的繁榮他們還要求著你,弄不好還要給你弄個太平紳士呢。」
「不用提錢的事情,你婁叔說實話還真不缺錢,這事我現在還不敢下定決心,畢竟牽扯甚大,一個弄不好,咱就滿盤全輸,給我點時間,我需要考慮一下,最早明天我就給你一個答覆。」
這事任誰也不可能直接答應下來,冒險機率太大,更不用說婁半城這樣的老派商人,他們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戰爭年代掙下了那麼大的產業。
不要看王洛說的輕鬆,但在婁半城看來冒險的成分太大了,越是利益大的事情,對於商人來說,危險性越高,這件事就是徹底改變整個巷道的一些格局,自上而下,因這件事而變化。
以前像婁半城這樣的老派商人還是按照老派的經商規則行事,按照的還是清末時期紅頂商人老胡的路子。
胡老胡儘管是一個在傳統經濟下經營的商人,但非常注重商業道德。「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這裡的「道」,應該更是指取財於不違背良心、不損害道義的正道。而且,老胡說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八個字時,取的也是應該正是這個意思!要不然,他也不會一次次地告誡他的手下,一定要在正途上「勤勤懇懇去巴結」,不要有「發橫財的心思」。
他自己也特別注意儘可能從正道取財,例如他開藥店要求成藥的修制一定要貨真價實,決不能「說真方,賣假藥」,不能坑蒙拐騙;例如他與朋友合作,都是真誠相待,互利互惠,甚至寧願自己吃虧,也決不虧待朋友。這都能看出老胡作為一個商人的人品。
而且,老胡從來不違背下面幾條原則:第一、可以為了錢「去刀頭上舔血」,但決不在朝廷律令明白規定不能走的道上賺黑心錢;
第二、可以撿便宜賺錢,但決不去貪圖別人不利的便宜,決不為了自己賺錢而去敲碎別人的飯碗;
第三、可以藉助朋友的力量賺錢,但決不為了賺錢去做對不起朋友的事情;
第四、可以尋機取巧,但絕不背信棄義靠坑蒙拐騙賺昧心錢;
第五、可以將如何賺錢放在日常所有事務之首,但該施財行善、擲金買樂時也決不吝嗇,決不做守財奴。
在老胡一生的商業活動中,他作為一名商人,有不同於其他商人的過人之處,那就是他不把「利」當作行事的唯一目的,他更善於把中國人一向推崇的「仁」與「義」融入商業活動中,與他進行商業往來的商人都極為讚賞他的為人,都樂於和他做生意。這樣,他在商場中如魚得水,屢屢成功,事業的發展一份風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