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帝把李元青的摺子給顧邵,以及文臣武將過目。
看過的人,終於明白,為何陛下這麼高興了?
如果說大周攻打西雲國只是引子,那麼西雲國的那些農奴才是消滅西雲國的主要力量。
顧邵內心對李元青也是佩服不已,「陛下,現在西雲國大片疆域已經被大周攻下,接下來就是如何治理的問題。」
周平帝深以為然,「顧愛卿說的是,京城這邊沒有謀到官職的進士,考核之後,優先派往西雲國。」
「不,現在不叫西雲國了,應該叫西雲府。從此之後,是我大周一府之地,另外再分為十六縣。」
「所需官員,吏部儘快安排考核,前往西雲府,替朕牧邊。那邊是新地,容易出政績,讓這些官員都給朕打起精神。」
「只要幹得好,干出來政績,朕一定厚賞。若是有人敷衍了事,不作為,甚至愚弄百姓,朕定不輕饒。」
吏部尚書孫大人立即起身躬身回答「是,陛下。在李打將軍前行之前,特地叮囑微臣一定要認真選才。現在已經準備好數十人,還有相關的人員,可以立即派往西雲府。」
周平帝心裡暢快,「好,甚好。以李愛卿和趙愛卿的速度,掌控全局,估計還需要兩個月。接下來各部都要密切配合,爭取早日實際控制西雲府。」
「是,陛下。」眾人應下。
柳盼兒收到李元青的家書,鬆口氣,一切順利。
還有一封信,上面寫著李蓉親啟,柳盼兒交給了李蓉,「這可是你爹給你的。」
李蓉面露不解,「爹爹單獨給我寫的?」
李楠嘟嘴,「爹爹偏心,不給我單獨寫。」
李蓉瞪了妹妹一眼,打開信一看,臉紅了。
「大姐,爹爹給你寫了什麼,你居然臉紅?」李楠不解,好奇地問。
李蓉小聲說「不是爹爹的信。」
「那是誰的?」李楠好奇,伸長腦袋看,然後就看到了「澤」,「啊?原來是……」
柳盼兒連忙阻攔,「阿楠,你知道就行了,不要說出來。保密,畢竟現在大皇子正在南方巡查呢。」
李楠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哦,對,大皇子去嶺南巡查了。」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大皇子跟著爹爹一起攻打西雲國了。
李蓉回去之後,反覆看了幾遍,得知大皇子上了戰場,還寫了上戰場的感受。
看到最後,得知大皇子還受傷了,李蓉很擔心。
不僅寫了信,還專門準備了「白藥」。
另外,還有她給大皇子做的衣服鞋襪,然後裝成一個包裹,連同信件,一起送往西北。
隨著官員的到位,不僅有大周的士兵把守城池,還有大周的官員管理這些剛剛成為自由民的西雲府百姓。
本來以為新官員到了,這些官員會改變政策,但沒想到還是按照以前。
所有剛剛獲得自由的百姓終於放心了,一點都不留戀原來西雲國,想著成為大周百姓,忙忙碌碌種地放牧,過日子了。
有大周官員自以為高人一等,欺壓當
地的百姓,直接被李元青下令抓起來了。
李元青在最前線,用臨時決斷的權力。
這個大周官員還不服,「李將軍,難道你要為這些賤民出頭,殺了我這個有功名的讀書人嗎?」
李元青坐在公堂之上,旁邊就是大皇子,此時大皇子正在觀察李大將軍如何行事。
這個青玉縣,以出產青玉聞名,是除了原西雲國都城之外,最大的城池。
城裡的百姓高達十萬。
此時李元青公審!
「我大周陛下下令,凡是願意做我大周百姓的都是自由民,是良民的身份,何賤之有?」
「反倒是你孫大人,心裡根本就沒有百姓。你這樣的行為,能管理好青玉縣嗎?」
孫立柱聽到這話,「李大將軍,雖然你貴為一品將軍,但你有辱斯文!」
李元青最噁心這種自詡讀書人,就高人一等的人。
「我李元青上對得皇天,下對得起后土,中間忠於陛下。我奮勇殺敵,友愛戰友,在朝堂上更是鞠躬盡瘁。」
「李某做的事情,沒有一件是有辱斯文的。反倒是孫大人,除了讀了幾年聖賢書,就覺得自己聖賢了。嘴裡說著有辱斯文,但做的事情,全部都是有辱斯文的。」
孫大人被李元青說得面紅耳赤,表示不服,「孫某是朝廷命官,李大將軍無權罷免我。」
李元青笑笑,「在戰事還沒完全結束之前,整個西雲府都是李某的管轄範圍,統領軍政大權。」
孫立柱反唇相譏,「
自古軍政不能兩者混著,李大將軍如此,這是想成為西雲府的土皇帝嗎?」
李元青似笑非笑,看向孫立柱,「李某統領軍政大權是陛下命令的,你若覺得不妥,之前可以上奏。」
「不過現在你沒有權利了,因為你已經李某罷免了。抓起來,押解回家,聽候處置。」
孫立柱一聽這話,大驚失色,「李大將軍,你不能這樣做。你不能折辱我,你知道我叔叔是誰嗎?」
李大將軍挑了挑眉,看向了邊上的大皇子,問「你叔叔是誰?如果官足夠大,或許能讓李某嚇一跳。」
孫立柱聽到這話,微微鬆口氣,「吏部尚書孫大人。」
李元青笑笑,對書記官說「記下來,吏部尚書孫大人以權謀私,舉賢為親,把無能官員派到青玉縣,高高在上,毫無能力,只會奴役百姓,辱罵百姓,引起青玉縣百姓民變,不堪大用。」
大皇子不說話,一直在聽著李元青引著孫立柱說話,牢牢占據主動權。
「你不能這樣!」孫立柱急了。
「李某能!」李元青表情嚴肅,扔下來一個牌子,「即刻押解孫立柱繞行青玉縣三圈,給青玉縣百姓謝罪,再回京治罪。」
孫立柱被關進了囚車,青玉縣的老百姓看到李大將軍給他們申冤了,紛紛奔走呼號。
爛菜葉子扔了過去,孫立柱很快就狼狽不堪。
看著青玉縣的老百姓心中的怨恨發泄出來,再也沒有騷亂和反抗了。
看著遠走的眾人,大皇子躬身給李元青行禮,「李大將軍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