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五代十國往事> 第1015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

第1015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

2024-08-16 18:21:49 作者: 南無臭蛋
  第1015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在宋遼拉鋸期間,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這便是大宋趁交州(今越南北部地區)內亂之際對收復交州所做的努力。

  安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唐末,南詔大舉入侵,其中一次的主攻方向就是安南,後被大將高駢收復,前文有詳述。五代時,這一地區歸南漢管轄,後來交州爆發兵變,南漢劉岩無力鎮壓,於是交州實現了事實上的割據獨立,其後中原王朝有心無力,只能任由交州勢力做大做強。

  時間撥回到937年,中原王朝是後晉時期,交州被本土軍閥吳權割據,南漢劉岩派兵鎮壓,爆發了「白藤江之戰」,南漢戰敗,劉岩的一個兒子劉弘操為國捐軀。兩年後,吳權稱王,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史稱「吳朝」。

  吳權死後,次子吳昌文推翻了鰲拜式的「攝政王」、他的舅舅——楊三哥,然後與大哥吳昌岌共同執政,965年,隨著吳昌文的去世,交州勢力進入到無比混亂的「十二使君割據」時期,簡單說就是微縮袖珍版「五代十國」。

  最終,由丁部領完成了統一,史稱「丁朝」。

  當大宋輕鬆消滅南漢的消息傳來(970年),丁朝舉國震驚,丁部領忙派長子丁璉入貢大宋,請求大宋的冊封。次年,趙匡胤冊封丁部領為「交趾郡王」,封丁璉為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護,這標誌著中原王朝承認其藩屬國地位。

  此後,丁部領每次進貢,都以丁璉的名義,為接班人鋪路。然而當丁部領的一個寵妃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後,丁部領對接班人的態度就轉變了,打算廢長立幼,指定襁褓中的這名男嬰為儲君。此舉引起了丁璉的極大不滿,於是就將同父異母的「二胎」從物理意義上扼殺在搖籃中。於是父子反目,安南地區再次爆發內亂。

  979年末,交州終於發生政變,據說——據後來入宮「救駕」的人說——有個太監將丁部領和丁璉全殺了,聽到消息的他們就帶兵入宮,將這太監碎屍萬段,然後就迎立了丁部領的次子丁璿為君。

  丁璿當時年僅6歲,國家大權當然要由進宮勤王救駕的大臣來把持,他們是阮匐、黎桓等人。

  很快,黎桓與丁璿的生母私通,逐漸權傾朝野,竟然得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封號——「副王」,相當於「副皇帝」,打撲克牌呢還大小王。

  於是阮匐等人二度「勤王」,與黎桓兵戎相見,結果黎桓獲勝,阮匐等反對派被殺,黎桓從此控制了朝政。

  幾個月後(980年4月),大宋外交官盧襲出訪交州,回奏了「交州事變」,說丁部領、丁璉均已死,嗣主丁璿尚幼,被大將黎桓軟禁控制,「舉族禁錮之,代總其眾」。

  趙光義聞言大喜,這是收復交州的絕佳藉口!雖然剛剛經歷了「高梁河之戰」,但前文有雲,大宋並未傷及元氣,趙光義仍然有十足的把握用兵嶺南,北至長城關外、南到南海之濱,哥想打誰就打誰。

  這裡還有個有意思的小插曲,這便是朝中趙普與盧多遜的黨爭。

  趙普有個妹夫,名叫侯仁寶。侯大公子不喜歡做官,長期以來只任閒職,趙普拜相後,讓他分司西京,在洛陽悠哉悠哉。政治鬥爭中沒有人可以遺世獨立,雖然侯爺與世無爭,但還是被盧多遜VS趙普所波及,盧多遜表奏侯仁寶知邕州。

  這說不上是明升暗降了,簡直就是明降暗降。雖然侯仁寶分司西京,是沒有實權的閒職,但好歹是一線城市,地位高、工資高、待遇高,每日僅有絲竹之亂耳,卻無案牘之勞形。侯仁寶樂得其所。邕州地處遙遠的嶺南,今廣西南寧,不要以今天的南寧審視侯爺,在那個年代,嶺南是蠻荒煙瘴的不毛之地,朝廷御用生態監獄,天選流放之地。


  侯爺罵著娘去了兩廣。按照慣例,地方官員每三年就要根據政績進行調動,一來是保持公務員隊伍的新鮮活力,二來也是防止地方官員樹大根深搞割據。而侯爺卻在盧多遜的特殊照顧之下,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三期九年未調動。

  盧多遜一臉壞笑:日啖荔枝三百顆,北挪一步你都是我哥!

  正當侯爺擔心自己會客死嶺南的時候,大舅哥趙普給他指了條明路:交州!

  交州內亂,給了大宋戡亂的理由,壯志凌雲的趙光義極有可能對嶺南用兵,而在此之前,一定會召集邊境(邕州)地方官回京,詳細詢問相關信息,而侯仁寶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回京述職,如果交州戰事順利,興許還能獲得封賞。

  侯仁寶立刻上疏朝廷,說交州內亂,我們可以以一支偏師取之,「願乘傳詣闕面奏其狀,庶得詳悉」。皇上啊,電話里說不清楚,請允許我乘高鐵進京面聖,咱當面細說。

  與趙普預料的完全一樣,趙光義正需要一個了解內情的老司機打探交州地區虛實,在邊境深耕九年的侯仁寶恰巧毛遂自薦,這不是巧了嘛這不是?於是趙光義「令馳驛召」,趕緊來!

  盧多遜不會讓侯仁寶往北挪一步的,老謀深算的他立刻上疏,說交州內亂,這是上天要讓它滅亡的節奏,我們要出其不意,所謂迅雷不及掩耳,而如果召邊境地方官——比如侯仁寶進京,必然會刺激交州方面,使之有充分的時間來依山險阻抵禦我軍,如此一來,我們就將錯失良機,不如這樣——乾脆就讓侯仁寶同志掛帥,讓他統籌全局,全權負責進攻交州工作,朝廷再調撥給他一兩萬兩湖精銳之師,長驅直入,摧枯拉朽,此乃萬全之策!

  趙光義認為很有道理,於是修改命令,以侯仁寶為交州路水陸轉運使,另派孫全興、陳欽祚、郝守濬、崔亮出邕州,劉澄、賈湜、王僎出廉州,水陸並進。

  盧多遜實在歹毒,用了一招捧殺的陽謀,表面上是給予侯仁寶無限榮光,讓他全權負責征討交州,聽起來是風光無限的大元帥,實際上則是把千斤重擔壓在侯仁寶肩上。

  眾所周知,侯仁寶原本就是一個不願為官的逍遙公子,文不能提筆安天下、武不能上馬定乾坤,卻偏偏要挑起收復交州的重任,一旦進展不順,那麼侯仁寶將負主要責任,承擔敗軍之責。何況侯仁寶此戰還需仰仗朝廷的大力支持,比如軍隊的調撥、物資的轉運,而只要朝中有人——比如盧多遜——稍微掣肘,即便前方形勢大好,也會因後勤補給問題功虧一簣。

  總之一句話,侯仁寶這次死定了。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