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雍熙北伐1
【雍熙北伐】
982年9月,遼景宗耶律賢駕崩,12歲的皇子耶律隆緒被擁立為新君。12月,得到消息的趙光義非常高興,幼主登基、孤兒寡母……這劇本咱大宋太熟了,認為這是討伐遼國的絕佳時機,於是就給遼國發來議和申請,表示願意冰釋前嫌,重歸於好。
沒錯,「宋遣使獻犀帶請和」。
遼國不吃這一套,還玩兒戰略大欺騙呢?北漢剛沒了才幾天呀?這時候放低姿態來求和,無非是認為遼國幼主登基、主少國疑,故意營造一個相對安全的外部環境,好讓遼國內部矛盾充分發酵。畢竟利用對外戰爭轉移國內矛盾是爛大街的老套路了。
遼國隨便找了個理由就將宋使打發走,拒絕了大宋的求和。
太平興國八年(983)11月,瓦橋關把捕獲的契丹人(生口)快遞到汴州,趙光義接見了他們,並向他們打探遼國虛實。回答說遼國內部非常混亂,各部族離心離德,無力與大宋爭雄,又擔心大宋趁虛而入,因此最近在險要之處大力修建要塞,以應對大宋的深入。
這句話說到趙光義心縫裡去了,於是對宰相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契丹人本是遊牧民族,南下剽掠是他們的本職工作,而現在他們卻在築城,說明他們真的是窮途末路了,僅求自保而已;之前劉繼元竊據河東,周世宗、宋太祖夠牛叉的吧?連他倆也拿北漢毫無辦法,而我一出手,就幫世宗、太祖一雪前恥,把劉繼元生擒,我並不是說我比世宗和太祖還要牛叉,只是事實不允許我低調。
趙光義詢問對北伐的看法,宰相宋琪說道:「我年輕時陷於遼國,對遼國有一定的了解。雖然遼國在後晉時達到巔峰,但其部族繁多,各懷鬼胎。自從後周以來,遼國連年吃敗仗,特別是在偉大光榮正確、英明神武的陛下您的打擊之下,我認為遼國皇帝的威望必將大大受挫,很難制衡各個部族,長期下去,必將自行瓦解……所以,咱們不用出兵攻打,等他們土崩瓦解之時,再去收拾殘局吧。」
起了個大早,幹了個晚集;鼓了半天掌,卻發現是喝倒彩。趙光義萬沒想到小丑竟是他自己。緩了好半天,終於平復了情緒,再次說道:「最近,從各渠道傳回的情報來看,遼國確實懼怕我們;而且咱們的邊關將領也是近幾十年來能力最佳、意志最堅定的勇士;幽州四面一馬平川,難於控扼,必須在幽州北面的古北口設阻,那裡也不過三、五處,簡單。」
趙光義不是暗示,已經明示了:哥就要北伐。
宋琪說陛下說的對呀,奚族與契丹是世仇,如果我們以恩信召懷,讓他們反抗契丹的話,就不用麻煩我們出手了。
宋琪仍然堅持反對出兵北伐。
雍熙二年(985)2月,趙光義又請宋琪等重臣喝茶,說朕最近翻了翻史書,看到石敬瑭認賊作父,割讓幽雲十六州,使百萬子民陷於契丹……我無比心痛呀!愛卿,你們咋看?
宋琪等人終於耐不住趙光義的軟磨硬泡,最後表示「恢復舊境,亦應有時」,勉強對武力收復失地表達了肯定。
趙光義終於聽到了自己想聽的話,「既然大家都是這個意思,那我就遵從眾意吧。」
986年正月,瓦橋關前線的將領們如賀令圖、陳利用等聯名上書,說遼國新君年幼,太后當政,大將韓德讓恃寵專權,內部矛盾重重,請趁機發兵收復幽雲十六州!
趙光義再議北伐,經過多年的運營,反對者幾乎銷聲匿跡,就連「養豬流」的宋琪都表示了贊同,獻上了「平燕之策」和「入燕之路」。
朝堂上文武百官這麼多,為什麼趙光義偏偏逮著宋琪這一隻羊薅羊毛?因為宋琪是「華裔」。
宋琪是幽州人,只因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所以少年宋琪就稀里糊塗地更換成了遼國護照,生活在遼國統治下的幽州。後來遼國仿照漢制,開科取士,宋琪進士及第,先擔任壽安王(即日後的遼穆宗耶律璟)府侍讀,後被幽州節度使趙延壽徵辟為幕僚,遼滅後晉時,宋琪跟隨趙延壽來到中原,然後被安排在趙匡贊(趙延壽之子)身邊做事,而趙匡贊又審時度勢地投降後漢劉知遠,宋琪也就因此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論才學,宋琪未必能鶴立雞群,但論對幽州、對遼國的了解,宋琪絕對是資深專家。他不僅在幽州生活多年,且近距離接觸過遼國權貴(遼穆宗侍讀),更重要的是,在「晉遼大戰」時,他站在遼國陣營里深度參與其中,了解遼國虛實,為醉心於北伐的趙光義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參考。
宋琪也重點聊了聊「晉遼大戰」,深刻剖析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晉軍贏得了每一場戰鬥的勝利,卻輸掉了整個戰爭。原因就是用人不當,誤用張彥澤等人。
在經過充分的準備之後,雍熙三年(986)正月,趙光義正式開啟了「雍熙北伐」,兵分三路:曹彬為幽州前敵總指揮、崔彥進為副;米信、杜彥圭兵出雄州;田重進從定州發兵,出飛狐口。2月,又派潘美、楊業為西路軍,兵出雁門關。
趙光義吸取了上一次倉促進攻幽州的教訓,在這一次軍事部署中,特別強調了切斷幽州援軍的重要性,其戰略構想為曹彬率主力牽制遼軍主力,潘美負責迂迴清剿幽州後路,然後完成對幽州的圍困。
3月,三條戰線紛紛傳回捷報:
曹彬攻克涿州;潘美、楊業殲敵千餘,寰州投降;田重進生擒遼國大將大鵬翼。
大鵬翼是遼國的西南面招安使、冀州防禦使,此人容貌壯偉而勇健,威名響徹幽雲,他的被俘對遼軍士氣的打擊極大(既擒之,戎氣奪)。與他一同被俘的還有監軍馬贇、馬軍指揮使何萬通。
大宋旗開得勝,各路將領乘勝挺進。
潘美轉攻應州,應州節度使艾正、觀察判官宋雄開城投降;田重進則令大鵬翼做帶路黨,沿路勸降,遼軍飛狐守將開城投降,靈丘守將開城投降。
4月,潘美克雲州;田重進至蔚州,蔚州守將陣前起義,舉城投降。
至此,在戰爭剛開始的兩個月間,大宋三條戰線勢如破竹,收復了涿州、寰州、朔州、應州、雲州等失地,占領了飛狐口、固安、岐溝、靈丘等多處重要軍事據點,又在新城等多個戰場擊潰遼軍,形勢一片大好。
面對宋軍來勢洶洶的進攻,遼國調兵遣將,先以耶律休哥為總司令,負責幽州防禦事務,繼而分派使節四處調兵,第一時間徵調全國精銳南駐幽州,全部歸耶律休哥調遣;派耶律抹只南下增援,臨行時還賜給耶律抹只尚方寶劍,允許他先斬後奏;派謀魯姑率領精銳的中央禁軍南下援助耶律休哥;以耶律斜軫為山西兵馬都統,跟潘美對線……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遼軍的部署謹慎小心,甚至比宋軍還要完備,因為他們還派人駐守平州(今遼寧省南部沿海地區),防止宋軍從山東半島橫渡渤海灣、登陸遼東半島……他們過高估計了宋軍的實力,趙光義根本就沒有想過海陸空立體作戰。
遼軍進駐平州,也可以震懾一下高麗、渤海等勢力。遼軍在河北、山西全線爆紅的情況下,還能想到調兵駐守遼東,足見遼國決策層的沉著冷靜和高瞻遠矚。
在宋軍推進的過程中,很多邊境地帶的百姓自發組織起來,幫助宋軍攻打遼軍,甚至有人趁夜潛入城中,砍下遼軍將士首級獻給宋軍。趙光義聽聞義軍壯舉後,龍顏大悅,當即下詔:凡是能將百姓組織起來的,朝廷將補貼糧草和武器,能擒獲敵軍將領的一律頂替俘虜的軍職;俘虜契丹人的,活人一個賞五千,人頭一顆賞三千;繳獲契丹戰馬的,上等馬賞一萬,中等馬賞七千,下等馬賞五千;等收復幽州後,凡參與義軍者,願意留在軍中的,論功賞賜軍職,願意回家務農的,免三年賦稅。
很早之前,宋太祖就算過一筆帳,說我以二十匹絹買一個契丹人頭,契丹精兵頂多十萬,這樣我用二百萬就能把契丹滅了。趙光義應該是想起了這筆帳。
看著一封封報捷的信件,左右近侍無不笑逐顏開,恭喜太宗即將立下不世之功,這將是堪比秦始皇的功績……然而趙光義的笑容卻忽然僵住了,「太快了。」
眾人不解,太快了難道不好嗎?
有時候,有些事情太快了確實不好。
感謝老朋友「江湖留白」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