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五代十國往事> 第1027章 國民岳父

第1027章 國民岳父

2024-08-16 18:21:53 作者: 南無臭蛋
  第1027章 國民岳父

  【國民岳父】

  蕭思溫是個傳奇的人物,堪稱遼國的「國民岳父」。他的父親是忽沒里,提他的父親也許會感到陌生,但要提他的大爺——蕭敵魯——可能也還只是似曾相識,那就提他的姑姑——「斷腕太后」述律平。

  作為外戚,蕭思溫又迎娶了太宗長女,成為太宗的駙馬、穆宗的姐夫,親上加親。而他之所以被稱為「國民岳父」,是因為他有三個女兒:長女嫁給了太宗次子耶律罨撒葛;次女嫁給了李胡長子耶律喜隱;三女嫁給了景宗。

  三個女兒集齊了「太祖系三支」,耶律倍系、太宗系、李胡系雨露均沾。

  而且很顯然,他們家的輩分沒法論了:

  蕭思溫娶了太宗長女,卻將女兒嫁給太宗次子;景宗是耶律倍的孫子,比罨撒葛和喜隱小一輩……「我都想好了,咱倆以後各論各的,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

  這是政治集團的利益互鎖,耶律氏與蕭氏世代聯姻,故而在遼國貴族之間,迎娶自己表姐妹、外甥女的不在少數,所以同時期的楊過娶自己的姑姑也就不用大驚小怪了,大勢所趨了屬於是。

  蕭思溫既是太宗的女婿,又與太宗是親家,所以在太宗朝步入仕途,在核心權力圈的邊緣徘徊(群牧都林牙);他還是穆宗的姐夫,故而在穆宗朝更進一步,成為南京留守,坐鎮幽州。

  據說蕭思溫博古通今,且注重儀容儀表,器宇軒昂、一表人才,是個學霸大帥哥,但……不擅長軍事,且膽小怯懦,在遼國軍隊系統中口碑極差,「僚佐皆言非將帥才」,可穆宗偏偏讓他坐鎮幽州。

  穆宗的這種安排是有自己的私心,因為幽州不僅繁榮富庶,而且具有很高的戰略價值,進可攻、退可守,是刷政績、政治鍍金的黃金C位。

  當時柴榮開啟了「三征南唐」,重心南移,穆宗嗅到了機會,於是命令蕭思溫趁虛南侵。注意,這就是前文提到過的一個小細節,穆宗並非史書上描述的那樣昏庸、躺平擺爛。

  然而這位蕭思溫卻「憚暑不敢進,拔緣邊數城而還」,嫌天氣炎熱,在邊境騷擾了一下,意思意思就完了。失去了趁火打劫的最好時機。

  等柴榮穩定了揚州戰場後,回頭對遼國進行了一次報復性軍事打擊。蕭思溫立刻被嚇尿,急忙向後方發出十萬火急曾兵請求,「不好啦,周人來啦!」

  穆宗發來指示:怕個鳥甚!敵人若來,與帶兵將領一起抵禦;敵人如果不來,就屯田農作,不要被敵人牽著鼻子走,白白浪費戰爭資源。

  其實穆宗暗示的很清楚了,知道蕭思溫不會打仗,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幽州自有負責打仗的人(統軍司),幽州城池高大堅固,閉城堅守玩兒持久戰就行。

  蕭思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這場軍事衝突中表現得畏手畏腳,「勒兵徐行」,主動放棄了契丹騎兵的機動性,從來無影去無蹤的閃電部隊成了龜速蠕行的固定陣地。當周兵退入城中時,蕭思溫離得老遠就安營紮寨,也屯駐下來,面對諸將的質疑,蕭思溫語重心長地說:「敵人數量多且精銳,正面硬剛是不明智的,我們要發揮主場作戰優勢,以逸待勞,等他們師老兵疲而退兵的時候,我們再追擊,必將大獲全勝。」

  諸將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於是就與周兵玩兒起了靜坐戰。

  不久之後,遼國援軍趕到,抹平了兵力上的差距,周兵也選擇了撤退。然而蕭思溫卻以「飾他說」,然後「亦退」,真不知他到底花言巧語了些什麼鬼主意。總之,蕭思溫怯懦畏戰,讓遼軍貽誤戰機。

  諸將憤憤不平,紛紛上疏彈劾蕭思溫,然而穆宗嘛,消極迨政,「不視朝」,保全了蕭思溫。

  很快,柴榮「北定三關」。先前只是柴榮的試探性進攻,這一次則是動真格的。

  蕭思溫慌得一批,「計無所出」,只知道反覆安撫諸將,說皇上就要御駕親征了,不要怕,救星馬上就來。部將們踴躍報名,請求出戰,而蕭思溫一概回絕。抱頭蹲牆角,蕭思溫深諳挨打技巧。

  柴榮接連攻城拔寨,遼軍則在蕭思溫的領導下堅持「不抵抗」政策。幽州士氣低落、軍心動搖,將士們紛紛投降,百姓們則逃往山林,幽州瀕臨崩潰。主戰派將領怒不可遏,上疏彈劾蕭思溫,指責他丟城失地,要為丟失三關負全部責任。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昏庸」的穆宗說了那句名言,三關本來就是漢人的土地,漢人拿走就拿走吧,不能算咱們的損失。

  破案了,穆宗其實是在盡最後的努力來維護蕭思溫。

  而幽州城裡被嚇尿的蕭思溫也不斷上表,懇請穆宗御駕親征。

  柴榮忽然重病,倉促退兵。蕭思溫這才敢率領精銳部隊象徵性地追了一下,還沒進入交戰區,就謊稱沒有發現敵軍主力(偽言不知所在),然後急忙退回幽州城。當聽說柴榮駕崩後,「燕民始安」。

  蕭思溫能力低下,身居高位,尸位素餐,不僅「無所匡輔」,還犯下嚴重過失,成為朝堂之上的眾矢之的。

  穆宗遇刺當天,陪穆宗喝酒的就是蕭思溫,史籍上留下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思溫……等進酒上壽。帝醉還宮。」也就是說,蕭思溫等人把穆宗灌醉,隨後穆宗就被弒殺,而蕭思溫又是第一個向景宗通風報信,並將他帶到案發現場柩前即位的,景宗即位後便對蕭思溫大加封賞。

  細思極恐。

  我們還可以繼續放飛思想,斗膽亂猜:醉酒中的穆宗為何會在半夜突然返回行宮?或者換個問法,有什麼事是他必須親自緊急處理的?

  如果是「某些人」意圖謀反,一切疑問將迎刃而解。至此,我們可以將整個「穆宗遇弒」或者說「景宗發跡」串聯起來:

  景宗久有謀反之意,其核心成員是韓匡嗣、高勛、女里等,隨著「景宗黨」勢力的壯大,被穆宗視為心腹的蕭思溫也開始偏向新興的「景宗黨」,為自己找下家。那一日,蕭思溫等人將穆宗灌醉,隨後密謀下一步的「大事」,而穆宗也終於通過某種渠道獲悉了他們的陰謀,於是連夜返回行宮。完了,堵家裡了,隔壁老王慌了,情急之下只能將穆宗提前送走,隨後嫁禍給幾名廚子、服務員……

  上述觀點純是我個人揣測,後文也會補充一些細節作為間接證據。

  作為「穆宗黨」的骨幹,蕭思溫不僅躲過了「景宗黨」對「穆宗黨」的清算,身份地位不降反升,榮升國丈,榮耀達到巔峰,朝中對他的不滿情緒也隨之達到頂點。於是在一年後,當蕭思溫陪景宗外出打獵的時候,遇刺身亡。當時的官方通報是死於意外事故,「為盜所害」。

  據說景宗非常憤怒,下令徹查。幾個月後,案件告破,確認是一起謀殺,主謀是國舅蕭海只、蕭海里兄弟,還有蕭思溫的弟弟蕭神睹。海只、海里伏誅,神睹先被流放,一年後亦被誅殺。

  但是,「蕭思溫遇刺案」遠沒有這麼簡單,日後這件案子將被重提。這是「景宗黨」進行權利重新分配的重要一步,可以預見的是這個案件的真相永遠不可能被揭開,還是那句話,沒有破不了的案子,只有不能破的案子。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