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
「張明這個名字,居然還有伏筆?」
「故意的吧!」
「那必須啊!《星火》雖然是直播,但也是個節目!肯定是有設計在裡面的!」
「不不不!你們難道忘了最開始張明是怎麼進到這裡的嗎?我覺得那應該不是演出來的!」
「就是!張媽媽還給節目組送了豬肉,哈哈笑死了!」
「可,不是演的,這名字,也太討巧了呢!看把人家老朱樂得!」
「沒法不樂呀……七百年過去,過來隨便詢問一個小孩的名字,就以『明』為名,我大明太祖這會兒估計恨不得連免死金牌都給賜下來啦!」
「要是故意設計的話,我覺得還挺有張凡的風格。記住本站域名要是偶然的巧合,我只能說……張凡真的是天選之子,隨便策劃一個特別節目,運氣都這麼好!」
議論聲中,朱元璋臉上露出很難得的笑容,居然能從這張殺伐決斷,後期更是凌厲狠辣的臉上看到清晰的溫情,不得不說是一個異數。
看過第二期典籍華夏的觀眾,都紛紛驚呆了。
要知道,那足足一個小時的節目,幾乎全程鏡頭都在追著朱元璋走,從他十幾歲淪為乞兒,到征戰天下,登臨大寶,再到後來大開殺戒,直到變成病床上躺著的,咽下最後一口氣的那個老人。
整個過程中,很少見到朱元璋露出這樣溫柔的笑容。
哪怕是當年洞房花燭夜,跟馬皇后膩膩歪歪的時候,似乎也不是這種神色。
哎對了!
說起這個,張凡你還欠我們一段VIP內容呢!
朱元璋和馬皇后的洞房那裡!誰讓你跳過去的?我差這點流量?
實在不行,你可以把干陳友諒那段給跳過去的!干陳友諒我們不是太感興趣,都是老爺們那有啥意思的!
「孩子,你為什麼叫張明?」
然而接下來,朱元璋一句話,把全網都給噎了一下。
這……
你是皇帝你也不能這麼任性啊。
禮貌嗎?
來,我問問你,你為什麼叫朱重八?你爸爸為什麼叫朱五四?你爺爺為什麼叫朱初一?
這問題,要是設計的,那未免有點生硬了。
難道要讓這七百年後的孩子,回答一句「心懷大明王朝」,云云?
誇張了的!
要是清朝前期,街頭抓個孩子,一旦抓到紅花會後裔什麼的,還有可能得到那樣的答案。
但現在是什麼時代了!
新華夏都建國了七十多年!
雖然身為漢人的確也會懷念當年大明的強大和威武,但要說取個名字,就跟明朝扯上關係,那真的扯遠了。
畢竟,「明」,是個非常常用的名字用字。
雖然覺得離譜,但朱元璋這麼一問,無數道目光,包括鏡頭的焦點,還是立刻切換到張明身上。
這個九歲的男孩子,或許並不知道,這一刻有超過一億雙眼睛,在盯著他,等著他口中說出的答案。
實際上張明也有點懵逼。
我為什麼叫張明?
怎麼這事兒難道應該是我做主的嗎??
你得問我……
唉!
想到那個非常模糊的身影,張明原本挺興奮的心情,頓時低落了許多。
但是耳邊,卻響起了媽媽一遍遍重複,希望自己能記住的話。
於是,他抬起頭,看著這位臉上堆滿笑容,但總覺得那眼眸深處的凌厲讓人不易接近的大叔,大聲說道:
「我叫張明!是希望以後,能用我的力量,讓這個世界,更明亮一些!」
一句話,再次讓屏幕內外,同時愣住。
就連一旁的陸羽和蘇軾,也詫異地停下了手裡擺弄的茶杯茶盞,將目光投射過來。
讓世界,更明亮一些?
陸羽呆住了,他一生痴迷茶道,為此不惜走遍大江南北,只為了究極茶道極致,以一部《茶經》傳世,被尊為茶聖 。
他叫陸羽,字鴻漸,取的是「鴻漸於陸」的含義。
可是,他關注的在意的,只是茶而已。
世界是不是明亮,與他何干?
或許如果要總結他的一生,陸羽會說,用自己的力量,讓這個世界,充滿茶香。
而一旁的蘇軾,則感慨更深。
浮雲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看著張明,蘇軾明知不可能,但還是忍不住興起了竟然被一個孩子比下去的念頭。
少時,他也曾經躊躇滿志,一心報效國家。
可是後來才知道……報效國家說來容易,卻是知易行難。
那朝堂之上,絕非光明一片,反而是充滿了沆瀣污濁!
若不同流合污,便無法融入其中,也就報國無門。
幾番周折,歷經苦悶,甚至險死還生,蘇軾漸漸息了少年時熱血澎湃的心思,只求心之所安,處處都是吾鄉。
孤月此心明!
只要此心明亮,世界如何……已是顧不得了!
可是現在,這個只有九歲的孩子,卻說:要用自己的力量,讓世界更明亮一些。
蘇軾想到了自己的當年,不由得深深嘆息。
或許這孩子長大了,也會遭遇類似的情況,或許他的命運,比自己要好得多?
一切,都是未知。
朱元璋也是愣了一下,沒想到會得到這樣一個答案。
他當然不會忘記,最開始張凡先生找到自己的時候,自己還是個剛 經歷了家庭慘變,活一天是一天的農家少年。
可是那時候,張凡先生跟他說:這天下,將因你而明!
後來,世事的發展,全如先生所料!
所以朱元璋把他一手建立的王朝,定名為「明」,並用畢生的心血和力量,去為天下漢人,打造經營一個能夠萬世不絕的鐵桶江山!
然而今天,這個叫「明」的孩子,卻用最大的聲音,說道:要讓這個世界更明亮一些!
這世界,莫非也是黑暗的?
朱元璋詫異,不解。
當初他起兵反元,或許可以有許多大義凜然的理由,但究其本質,也無非是求一口吃食,謀一身衣裳罷了。
但凡有活路,誰會冒著殺頭的風險造反呢?
元末黑暗,沒有人比朱元璋體會得更加切骨。
四月初六,父親餓死。
四月初九,大哥餓死。
四月十二,大哥的兒子餓死。
四月二十二,母親餓死。
這是世界上最悲慘的日記!
所以,那個天下,的確需要「明」!
那麼現在呢?
這裡不是張凡先生所說的七百年後麼?
說好的繁花似錦呢?說好的人人如龍呢?
怎地……這孩子也要如此執著地尋找光明……
朱元璋不得其解,微微皺眉,在人群中尋找張凡的影子。
這裡,處處陌生,他只相信先生。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