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我是光緒> 36 時間差,開放電報市場

36 時間差,開放電報市場

2024-08-04 04:56:24 作者: 酒杯莫停
  載湉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不過也不對啊。

  「發函詢問西疆總督劉錦棠,朕已經加入四皇同盟,和老毛子成為了部門事情的同盟。

  再者,伊犁地區已經全部收回。

  老毛子的新皇帝應該對他們高加索和土耳其兩個總督區進行約束才對,怎麼還會不時的派出軍隊窺伺呢?」

  「皇上,以臣來看,會不會是時間上的問題?」

  能在一個幾億人的國家,站在頂層的,沒有一個傻子。

  你要說你整天在工廠裡邊上班,你就比人家聰明,那你這不是扯淡嗎?

  比如負責外交部的恭親王奕訢考慮了一下,想到一個可能,那就是時間差。

  比如三月底的時候,載湉通過電報得知了老毛子皇帝駕崩。

  這時候他直接命令西疆軍出動,奪取伊犁。

  由於西疆軍隊的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又都經歷大戰,致老毛子連連後退。

  可是當消息傳到伊犁的時候,時間已經是4月中旬,收回伊犁的時候已經是5月。

  這不,伊犁快馬加鞭的傳遞消息,六月底才到。

  當時載湉知道了伊犁收回,也沒有在意老毛子的中亞軍區,而是直接派人加入四皇同盟。

  雖然兩邊中央級別都知道了,可是下邊的通訊卻很慢。

  比如6月18正式達成協議簽訂條約消息傳回,再到伊犁的時候已經是7月十五了。

  而伊犁傳遞這條老毛子寇邊的消息,是八月份才到,等於是七月上旬傳回來的事。

  當時,估計老毛子的中亞軍區也不知道呢。

  載湉想到這一點,趕緊的讓人叫來盛宣懷。

  「去,把皇家電報總局的局長給我叫來。」

  「喳。」

  辦事的太監連忙出去。

  而載湉則是一臉後怕。「一個時間差,差點導致我們剛剛簽訂的四皇同盟協約成為廢紙。」

  「六叔,看到了嗎?我們必須要大力發展電報通訊啊。」

  「是從,臣贊成。」

  恭親王奕訢也沒有反對。

  畢竟誰都看得出來電報這個東西,它的好處有多大。

  驛站制度雖然全世界長,唐宋元明清都在用。

  可是到了現在已經不行了,他太慢了。

  比如清朝事情一封奏摺從最南部的廣州送到北京,平均用時從1838年的32天延長到了1861年的55天。

  官方通信從貴陽城到達朝廷要117天,且超過七個半月後才能收到回信。

  馮桂芬就曾抱怨:「數百里內文書竟遲至十餘日始到者。」

  因此,很多人都意識到了,必須要發展電報。

  可是黨派之爭,讓很多人不顧事實。

  很快,辦公地搬到京城來的大清皇家電報總局局長盛宣懷,連忙進宮。

  「皇上,您找我。」

  「嗯,我們的電報修了多少,到哪裡了!」


  載湉很想一秒鐘就把全國每一寸土地都鋪上電報線,可這只是扯淡小說裡面才會出現的情節。

  盛宣懷回到。「啟稟皇上,由於皇上撥款到位,目前每個月的速度是250公里修建。

  從二月份到八月初,出去二月份的籌辦,三月到八月一共是五個月,一共修了1250公里。

  預計再有兩三個月,京滬電報全線修通。」

  從京城到魔都的電報,幾個小時就能夠收到。

  到時候,載湉甚至可以命令前線的步槍抬高一厘米。

  「嗯,你說官督商辦如何?」

  為了加快電報事業的發展,載湉選擇了開放這個行業給老外。

  實際上他就是不開放,老外也無所謂。

  大不了偷偷干,然後你發現了自己花錢買。

  與其這樣,還不如讓他們交錢,然後愛修多少修多少。

  你休了半天肯定是方便了國內。

  而我,則是拿著你們交的稅發展軍隊。

  等到多會兒軍隊的數量夠用以後,就是徹底武力收回所有外資的時候。

  盛宣懷對此非常支持。

  載湉的大清皇家電報總局成立以前,李鴻章成立的天津電報局是官督商辦。

  也就是說,他打著朝廷的名義,是一個商人賺錢的公司。

  188一年修通以後立刻就賺了錢,轉而第2年修了一個6千里的電報線路。

  所以盛宣懷非常贊成商辦。

  至於說大清皇家電報總局,這是皇室投資,自然算作國家資產。

  「皇上聖名,臣也覺得還是商辦合適。

  商人所辦不會出現貪污,也不會出現腐敗,每年每月都可以按時交稅。」

  「你說的很好嘛。」

  「以你估計,如果8月開始放開全國電報商辦的禁令,在年底之前能夠增加多少公里的電報線路?」

  雖然他是一個皇帝,但首先皇帝辦事兒也是要錢。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同樣巧婦難做無米之炊。

  他想要增加全國的通訊速度,可是你得拿錢。

  盛宣懷心裡計算著。「皇上如果開通民間以及外資的話,哪怕到年底4個月的時間也仍然可以增加每個月1000公里的電報線。」

  電報線和鐵路線是完全不同的,它只需要埋上兩根木頭把電線接過來,那就算是一里地。

  只要你有錢,並且在有足夠的工人情況下,一天你弄1000公里都沒事兒。

  「那好,東南沿海地區的縣域電報線路等,全部都可以開放給當地鄉紳。

  但是每個電報局每年要繳納一定的白銀。」

  在沒有穿越之前,他看過一個新聞,說的是盛宣懷的主要資產之一就是電報局。

  而他在1902年時候,每年的電報局收入就有200萬白銀,要知道電報局可不是他一家俄。

  由此可見,這會要是電報的禁令全面開放開一年,光是電報的市場規模就得達到上500萬白銀。


  但他不會菏澤而魚,不可能說今天吃了,明天就不吃了。

  所以500萬兩的市場規模,他最多拿出100萬兩。

  盛宣懷點點頭。「臣也是這麼想的,皇上真是太英明了。」

  「你啊你,不要這麼拍馬屁。」

  「對了,留美幼童當中也有幾十個是電報專家,朕讓他們全都到皇家電報總局去。

  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安排到各縣擔任電報縣局長,監督各地的電報市場。」

  不管是什麼行業,一旦缺乏了監督就會產生貪腐腐敗,包括電報線路也一樣。

  歷史上官辦的時候就是賠錢,商販以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可是載湉不可能讓商人們沒有監督。

  再加上留美幼童里有不少電報專家,正好安排到各地。

  等到時機成熟了,就可以研究,製作大清帝國自己的電話了。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