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湉點了點頭。
「好啊,朕的大清欣欣向榮啊。」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銀行。
他看向大清皇家銀行行長胡雪岩。
「銀行方面怎麼樣了?」
「回皇上,由於有皇上的旨意,皇家銀行目前存款大約8000多萬兩。
其中皇上賣內務府的錢,大概兩千多萬兩白銀。」
胡雪岩現在也是登堂入室,進入了軍機處行走。
當然了,這一切都歸功於載湉的改革。
軍機處分為領班軍機大臣,軍機處常務大臣,軍機處行走大臣,軍機處列席大臣。
其中軍機處領班大臣還是外交部尚書,恭親王奕訢,而軍機處常務大臣則是九門提督醇親王奕譞,吏部尚書靈桂,吏部尚書李鴻藻,兵部尚書左宗棠,刑部尚書潘祖蔭等五個人。
軍機處常務大臣,往下就是軍機大臣。
也就是直隸總督李鴻章,東三省總督張樹聲,兩廣總督張之萬,兩江總督劉坤一等人,海軍部尚書彭玉麟。
軍機處列席大臣,相當於巡撫級別。
一般是兵部火器局,海軍部,皇家電報局盛宣懷,皇家鐵路局京廣鐵路局詹天佑,大慶日報社張佩綸,皇家銀行胡雪岩。
載湉點了點頭,表示很滿意。
「朕今年會有大動作,8,000萬存款,朕要提取一半兒。」
因為他自己就有2,000萬兩的存銀,再動用8,000萬的一半那就是4,000萬兩。
等於是從民間老百姓以及官員富商地主,等等中間抽掉2,000萬兩白銀。
一下子出動4,000萬兩白銀,他想要幹什麼?
載湉沒有說,而是看向閻敬銘。
「另外,戶部尚書何在?」
「臣在。」
新任戶部尚書,外號閻王的閻敬銘站了出來。
這是一個小老頭,但絕對是貪官克星。
你可以說他在其他地方確實有不對的,可你不能否認的是他的品德。
載湉說道。
「從今開始戶部庫存的8,000萬兩白銀,以撥款形式,轉給皇家銀行就可以了。
各地以後的稅收,厘金等,也都通過皇家銀行轉到戶部的帳頭上。」
「喳。」
閻敬銘自然知道這是好事,雖然有損戶部的權利。
比如在有雲南軍費報銷案這種事情,人家直接找到戶部拿批文,有了批文就可以從銀行提取。
而且在10天之內如果沒有見到批文,人家直接可以上密折。
摺子是清朝獨有的,始用於康熙年間,雍正以後普遍採用,乾隆年間形成固定制度。
一開始奏摺奏事的資格並不是人人都能享有,最初僅限於皇帝指定的少數親信官員。
雍正皇帝即位後,進一步擴大了使用奏摺的範圍。
除了康熙時期有奏事權的將軍、督撫、提督和中央大學士、尚書等人外,一些翰林、科道亦被允許上奏摺。
到了載湉這會,更是發揚光大。
親政以後為了快速掌握全國的權利,他更是下旨,全國縣令,知府,道員都可以上摺子。
隨著電報的普及,各縣縣令甚至可以在當天就把奏摺傳到軍機處。
到時候地方官,可就不能忽悠載湉了。
你地方上發生了什麼事兒?我這邊早就知道了。
載湉又說到。
「朕聽說國外的貨幣是鷹洋金幣,朕大清也要改變嗎。」
「成立鑄幣局以後,在全國範圍內回收白銀,加入銅鐵錫等礦物元素,改為銀元。」
「銀元要有制度,一個銀元具體多少重量?你們戶部看著辦。」
「但是以半年時間為準,半年內大清所有官員發放的俸祿均改為銀幣。」
「除此之外,三個月內直隸地區的所有稅收以及崇文門的入城稅,全部改為銀幣。」
「半年內整個長江以北的地區要全部改為銀幣。」
「整個光緒8年,全國各地推行銀幣的速度,數量,作為各省巡撫,知府,縣令的考核。
推行好的地方要大大嘉賞予以提拔,推行不好的地方要予以批判。」
「喳。」
此言一出,大家紛紛震驚。
不過外國銀幣似乎也比銀兩方便。
載湉看向張佩綸。「皇家日報社要在大年初一,在全國把朕今天說的話都刊登出去。」
「喳。」
張佩綸對這個事沒有反對。
雖然在這種全國性的大政策當中,肯定有人受益,有人受損,甚至會有人因此家破人亡。
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說,封建社會推行銀幣肯定是要比銀兩要好得多。
一個銀幣它就這麼了重量,它的價值就在這裡,而且是以國家信用和強制手段推行的,你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而回收白銀可以讓朝廷手裡增加白銀儲備。
在初期銀幣也許會換成白銀和黃金,但是在未來這是不允許的,黃金將作為一種貴重金屬投資。
載湉最看重的就是戶部,以及皇家銀行里。
親自安排以後,這才宣布退朝。
「光緒八年第一期,朝廷賦稅由海關增加至8,000萬兩。
皇上下旨戶部成立鑄幣局改兩為元,改銀兩為銀幣幣發行全國。」
「海軍部消息,三艘排水量3000噸的水3000一號,二號,三號已經動工預計本年底將會加入皇家海軍。
屆時,皇家海軍排水量達到兩萬噸。」
「 皇家電報局:去年修通3000公里電報線,今年計劃修通一萬公里。
主要線路為從江蘇連雲港,到西疆伊犁。」
「皇家鐵路局:預計今年從京城到武漢的鐵路開通,皇家陸軍可以乘坐火車,三天內到達武漢。」
「皇家銀行:光緒七年,全民存款總額為8000萬兩。」
朝廷有什麼動向都在第一時間,向全國各省的皇家日報社轉發。
此時各省也都看出來了報紙的好處,紛紛上書。
比如東三省總督張樹聲上書。「請准東三省日報社折。」
「請准廣州日報折。」
對於各地想要辦理報紙的想法,載湉全部留中不發。
對此,禮部尚書翁同龢,皇家日報社社長張佩綸等人不理解。
「皇上,各地尚書想要辦理各地報紙的事,您為何不予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