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桂臉色鐵青,他沒想到載湉會如此不留情面。
就在這時,九門提督、醇親王奕譞、左都御史廣順和戶部漢尚書閻敬銘等人接到命令後匆忙走出。
他們恭敬地說道:「臣等,奴才等多謝皇上恩典。」
載湉接著宣布道:「從今往後,我大清帝國的軍機處將永遠保持七人的規模,永不改變。」
隨後,載湉詢問禮部尚書的下落。
他最近對自己的老師——禮部尚書翁同龢顯得有些冷漠。
幸運的是,翁同龢一直忠心耿耿。
「禮部尚書何在?」
聽到皇上的召喚,翁同龢趕緊站了出來,答道:「皇上,老臣在此。」
載湉吩咐道:「由禮部負責撰寫碑文,以碑文的形式記錄大清律法。」
翁同龢回答道:「喳。」
翁同龢這個人擅長做學問,但他也意識到皇上不希望他涉足政事,因此最近他變得十分低調。
載湉看向李蓮英,只見李蓮英心領神會地微微點了點頭。
隨後,李蓮英用尖銳的嗓音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朝堂上一片寂靜,無人應聲。
就在這時,一名官員突然出列,跪地稟報導:「皇上,船政大臣請求開缺。」
說話的是新任海軍部大臣彭玉麟,他原本打算事後找個合適的時機向皇帝稟報此事。
但既然現在有機會,便決定當場提出。
自從馬尾造船廠、江南造船廠以及新建大沽造船廠等三大造船廠全部劃歸海軍部造船局後,福建船政大臣黎兆棠自然也歸屬於海軍部管轄。
對於船政大臣這個職位,載湉並不陌生,因為他曾聽聞過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楨的大名。
然而,如今的船政大臣已非當年的沈葆楨。
現任船政大臣名為黎兆棠,乃廣東省廣州府順德縣昌教鄉人士。
出身於貧寒之家,早年喪父,所幸其少有壯志,勤奮苦學。
1853年中進士,歷任禮部主事、總理衙門章京。
江西糧台、台灣道台、天津海關道台、直隸按察使、布政使、福建船政大臣、光祿寺卿。
光緒五年,也就是1879年,經南洋大臣沈葆楨舉薦,黎兆棠晉升福建船政大臣。
在任上,朝夕籌畫,扭轉經費支絀的局面,緩解了南洋水師軍需供給的困難。
還奏請開辦水師學堂,培養新型的海軍人才,並親自擬訂辦學章程。
不過在今年,由於長期積勞,黎兆棠健康狀況越來越差,不得不辭官回鄉調養。
載湉對他印象有限,不過很少有人辭官不做。
因此載湉想著詢問一下彭玉麟,黎兆棠這個人怎麼樣。
可是今天的朝會有點不和諧,讓他心生警惕。
「此事是海軍部內部人事,不用拿到金鑾殿來了。
回頭海軍部自己商量一下,再報到朕就行了。」
「喳。」
彭玉麟沒有多想。
載湉怕什麼來什麼。
他剛要讓人宣布退朝,結果翰林院侍讀溫紹棠站了出來。
「皇上,時局多艱,懇請皇太后出來垂簾聽政。」
「皇上您可是叫老太后親爸爸的,怎麼能軟禁親媽呢!」
「你沒有病吧?」
載湉真想罵人。
尼瑪傻啊,分不清大小王?
溫紹棠是同治時期的進士,資歷不算深。
但是因為京官大三級,在京城也有一號。
他是慈禧的人,因此想要放慈禧。
之所以今天說,是因為他覺得今天載湉的權威被人挑戰了。
而他順勢提出,必然可以獲得整體權貴階層的支持。
可惜靈桂都沒有反對。
出了這樣的事,載湉再也沒有心情去處理政務。
另外一方面他也是感覺到了阻力。
之前自己以皇帝的身份拿下慈禧,這在旗人當中並非不可以的。
畢竟他才是正兒八經的皇帝,慈禧則是皇太后。
皇帝拿回他的清政權利,這反而是所有旗人都高興的一個事情。
可是他推行改革,特別是弄出來的幾個洋務,大力的提拔了眾多漢人官員,這就讓很多奇人官員非常不滿。
他們暗中聯合在了一起,以宗室大臣靈桂為核心。
想要推翻皇帝並救回慈禧,這事溫紹棠還是主謀。
可惜載湉不傻,不給任何人機會的回到了上書房。
「有什麼新聞嗎?」
「有。」
「吏部國子監奏、會議整頓八旗官學,請派大員詳議規模一折。
八旗官學廢弛已久,此次籌議整頓事同創始。」
太監李蓮英匯報著。
載湉當即允許。
「所有一切事宜,應如何設法變通妥籌辦理之處。
著派武英殿大學士寶鋆、吏部尚書李鴻藻、徐桐、麟書等人,會同國子監堂官。
體察情形,悉心酌核妥議具奏現月諭軍機大臣等。」
「喳。」
對於皇帝的安排,大太監李蓮英沒有任何意見,然後把聖旨傳到了國子監。
接著就是下一個奏摺,東三省總督張樹聲傳來的。
「奉天繙譯廢弛,請仿照神機營編制,添設兵工廠。」
雖然神機營三大步兵師的實戰還存在一些問題,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經過普魯士軍官團的教導,麾下的三個步兵師戰鬥力方面不比英國老差。
因此張樹聲去了東北以後,才想要在東北邊設新軍,改組駐防八旗部隊。
「允許,先以奉天軍隊改編為大清帝國陸軍第四步兵師。
第四步兵師兵額12000人,不夠者從當地綠營兵中挑選訓練有素的。」
「此外,命令西邊省總督劉錦棠,成立步兵第五師。」
載湉是皇帝,因此一出手又是兩個步兵師好。
當然了,番號有了,兵源有了,裝備卻還不足。
他不得不連忙召見兵部尚書左宗棠。
「喂,兵部嗎?皇上要尚書左宗棠進宮覲見。」
皇家電信總局在京城率先成立電話局,京城各衙門都已經安裝了電話,因此通過電話就可以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