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陽天的歸來又成為村裡的談資之一,都羨慕武家這日子好真是越來越好了,不但跟著林芸希種蘑菇賺了大把的銀子,兒子能從戰場上囫圇個的回來還有了差事,雖然是個沒有官階的小頭目,但是吃的是官家的飯,以後肯定錯不了,羨慕歸羨慕村里人可沒有一個想要效仿的,十里八鄉的去服役的不少,活著回來的只有四個,方歲寒和武陽天算兩個,剩下那兩個一個斷了手掌一個肚子被捅個口子,重活是幹不了了,不過能從戰場上活著回來真真的算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6➈𝕊ᕼǗא.𝔠Øм 🍭✌
夏至的時候,武陽中和方妙的點心鋪子正式開業了,因著得到了朱偉的傾囊相授,店鋪的名字就取做朱記點心鋪子,武陽中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他既然享受了朱偉的弟子的對待斷不能把這份手藝納在自己的名下,做人要有良知。
鋪子開張的那天很熱鬧,不但村里去了不少人武陽中的鄰居和附近鋪子的人都過來道喜,林芸希和方歲寒也過來了,他們這店鋪不是很大,但是地處繁華地界,人流量那是沒的說,只要做出來的點心讓人吃了還想買,那以後肯定錯不了。
七月上旬,第一季的稻子由青轉黃,以往這個時候是清閒的,不過現在可是忙起來,育新苗,等到七月下旬,田裡的麥浪已經盪了起來,家家戶戶開始忙著收割稻子然後栽種第二季,今天是個好年頭,該下雨的時候從來沒有含糊,註定是個豐收年,只一季的稻子就裝滿了家家戶戶的糧倉,那陣子被曬的只有牙是白的,累的腰都直不起來了,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帶著笑的,幹活的勁頭比任何時候都足,男人女人在前面割稻子,老人和孩子在後面撿掉落的稻穗,這稻穗比以往都大,一天撿半筐,這半筐也能夠全家吃一頓飽的,糧食的珍貴,除了那些餓肚子的就只有農家人最能明白,第二季的稻子越早種下就越早能有收成,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今年不但家裡的老少都不用餓肚子,過年的時候還能扯點新衣裳。
別人家忙,林芸希更忙,那些人參簡直就是吃肥的,兔子糞供給了稻子地,沒有辦法,林芸希只能去後山的林子裡去挖腐殖土撒到大棚里,想著冬天的時候一定得多弄些肥料。 枸杞也到了採摘的時候,村子人陸陸續續移植去的枸杞樹也都長的格外茁壯,等到太陽不那麼刺眼了,放眼後山,一個個的挎著籃子,都是摘枸杞的,枸杞晾曬的法子林芸希早就教給了大家,家裡種的少的人忙完了就過來幫忙,林芸希她們家的枸杞是種的最多的,十多個人忙活了一天多,這還不算那三個被請來研究著做蜜餞的人。
說起做蜜餞這個事來,林芸希就想捂臉。有四分之一的果樹都是今年第一年結果,摘的時候她還想著摩拳擦掌的干一場,沒想到三個人一臉尷尬的跟她說做不了,為啥?很多果子都不認識……
他們大都研究的是桃、杏、李子這些果子,那些見都沒見過的要怎麼弄?
林芸希低頭看看葡萄、芒果和枇杷以及紫蒲桃,一臉的無奈,她倒是都認識,但是她不會弄啊。
三個人把頭都低的都快看不見五官了,實在是太慚愧了,他們來到這都快半年了,這半年除了幫忙半點雜活就天天的用野生的果子按照主人家的要求搗鼓過果醬和蜜餞什麼的,味道什麼的已經得到了肯定,結果動真格的都傻眼了,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幽州人,除了常見的那些果子別的都不認識,也就是說後面山上至少有六成的果子他們都無從下手,這、這、他們是白吃白喝了半年?
「這事也是我疏忽了,之前就應該跟你講清楚的,這些果樹在咱們幽州確實不怎麼常見,你們沒有弄過也沒有什麼。🐸☆ ➅➈şĤuⓧ.𝒸Ỗ𝓶 ♢🍬」林芸希接下話茬,「不打緊,從現在開始琢磨也來得及,什麼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你們都嘗嘗這些果子,根據這些果子的味道來商定一下用什麼材料,這果子雖然頭一年結,不過數量卻是不少的,多試試也夠,東西都是知根知底的,做的成功與否都浪費不了。」這三個人都是經歷過苦日子的人,所以格外珍惜現在的日子,平時不管做什麼都十分的認真,林芸希很滿意,即使出了這事也沒有生出再另外找人的念頭,他們之前做的 蜜餞紅果就比買到的好吃很多,林芸希相信只要多琢磨,總會能成功的。
收了第一批果子,林芸希在地窖里給他們儲存一些留試驗用,其他的給村里各家各戶送去些嘗嘗鮮,關係好的多送點,關係一般的就是個意思,當然沒少往縣城張家送,縣城裡走動比較勤的幾個酒樓還有商行也都沾了光,最後還跟方歲寒裝了不少,讓他拿給衙門的人嘗嘗,畢竟他們在男人手底下也是辛苦了……
時間過的飛快,天氣涼了,樹上的葉子也黃了,在無數人期盼的眼神中,第二季的稻子終於成熟了,這個時節的幽州起風了,一個晚上就把稻子給吹黃了,風吹麥浪大概是農家人最喜歡看到的景象,熱火朝天的開始收起了莊稼,林芸希倒是沒有著急,估摸著還有不少日子才霜降,不如在地里就讓風把麥子吹的乾乾的,省的弄回來以後再費勁巴力的晾曬的,所以等附近的村子樂不可支的又收了一次,方家那一百多畝的麥田成了附近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這次過來圍觀的臉生的人比育苗和插秧的時候還多出了一倍,當然,看的並不是這隻有在江南才能看到的景象,而是看那沉甸甸的穗子裡的糧食。
今年跟著一起種雙季稻子的有十多個村子,兩千來戶的人,這些人高興的恨不得做夢都笑出聲來,這一年的收成比兩年還要多些,這怎麼能不讓他們感覺高興,高興的同時慶幸當時決定種這個了,那些沒敢種的人現在後悔都來不及了。
方家的稻子剛割回來,幽州太守就收到不少下面縣城縣令的請奏,幾十封大致都是請求普及雙季稻的,老太守看過一遍就都堆起來,然後找了方歲寒過來,把東西給他看,畢竟這事跟他關聯甚密。其實這種對民生百利無一害的事情老太守也是希望各處都能推行,幽州土地是最多的,但是也是最貧瘠的,能種稻子的很少,如果雙季稻能普及的話,不多說,三年以後,幽州的百姓填飽肚子都不是難事,要知道這年頭能填飽肚子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就是京城那樣繁華地方餓死的人都不計其數,他這個歲數已經不奢求什麼加官進爵,只要能穩穩噹噹的致仕就行了,做了這麼多年的官,那些名利的心淡了以後倒是真想替百姓多做點事,不求流芳百世只求這輩子不留下太多的遺憾。
「太守大人,這事我內人肯定沒有意見,不過她身體不是太好,不宜奔波,哪個縣若是想要學習便派幾個經驗豐富的人一起過來,不過說是一碼事做起來又是一碼子事,種莊稼這種事情哪個地方的具體情況都不太相同,我們那裡能種成不代表別的地方也行,能成的也別高興的太早,不能成的也別有什麼怨言。」方歲寒沒有推辭,跟太守大人說道。
得到他這話,老太守放了心,心頭大喜,立刻安排下去人辦理這事。
方歲寒回去便把這事說了,林芸希自然沒有什麼異議,她從來沒想過靠種地發財,買了那麼多不過是圖手裡有糧有銀子心裡不慌,別人多收點倒也好,因為這裡的畝產量實在是低的令人髮指,難怪之前種的地不少吃不飽又餓不死的還那麼多,能幫別人她是不會推辭的,多做事就當積德了。
因為大豐收,村裡的族田倒是都沒有發下去,賣了一些重新修建了祠堂,村裡的新來的小夫子受不了這清貧的日子辭了先生一職,這次沒等族裡開會,林芸希便以方歲寒的名義捐了五十兩銀子給村里,專門做請夫子的束脩,這樣的話村里所有人想要學個字或者數數的孩子都不用花一文錢就能上學堂,村里人自然是十分的感激,不少人人特意領著孩子上門道謝,方家很是熱鬧了好多天。
今年秋天方宜春賣魚賣螃蟹賣菜賺了不少,最後一天起池塘的魚沒有賣全都分給了村里,那天村里每家都去了好幾個人,幫忙的還有專門拎著桶裝魚的,雖然桶拿的大小不一,不過都裝了一條大的一條小的,最後大的不夠了便多裝幾條小的充數,得到小魚的人也都是笑眯眯的,不花錢的哪還能挑剔,而且小的煮的更是香嫩。
林芸希是最愛的吃的就是魚,所以她得到的魚格外的多,精神先放缸里養一陣子,其他的蒸的蒸煮的煮,暫時吃不了的就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