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初唐崢嶸> 第1442章 名正言順

第1442章 名正言順

2024-08-17 11:00:25 作者: 狂風徐徐
  第1442章 名正言順

  雁門關。新𝟲𝟵書吧→

  十月末,曹國公李世績率五千唐騎出關,一路向北,攻入雲州,此時突厥大敗,突利可汗被困於雁門關內的消息早已經散開了。

  唐騎都殺到了雲州,不問可知突利可汗的下場,李世績沒有遭遇到什麼強有力的抵抗,要不是李善之前有令,下面的副將薛萬徹、張寶相都有心一路向西,直接殺到定襄去了……這個定襄不是忻州定襄縣,而是都布可汗牙帳所在,位於五原郡北部。

  但即使如此,李世績也頗有斬獲,先後擒殺十餘名突厥將領,並生擒蕭後與前隋宗室楊政道。

  消息傳回代州之後,李善很是頭痛,楊政道乃是前隋齊王楊暕的遺腹子,隨蕭後入突厥後被封為隋王。

  李善心想,這下好了,歷史上李靖做的事基本上被我做的差不多了,也就義成公主還沒被幹掉。

  不過說起來蕭後是中書令蕭瑀的同胞姐姐,李善也只能妥善安置。

  雲州是一片大亂,要不是大唐還沒有開始正式的征伐,李世績都不用遷居人口,直接將雲州重新納入大唐的疆土了。

  從十一月初開始,被劫掠的人口陸續返回代州,朔州都督劉世讓在沿途的寨子布置糧草,保證民眾能回歸故土。

  戰事結束之後,主要是重建工作,總領代地的李楷忙的腳後跟踢後腦勺,不得不緊急從并州調來不少人手,李善乾脆讓留守代州的軍隊去幫忙了,搞一出軍民魚水情。

  一直到十一月中旬,終於有消息來了,來的是李淵遣派的近侍以及幾十個留守家中的親衛,帶來了李淵的詔書與家信。

  近侍宣讀完詔書,無數道視線都投向了最前方的李淵,韓良不由得對身邊的溫大雅低聲道:「自古少見。」

  「兩年內三度救駕,也在情理之中。」溫大雅笑道:「而且魏嗣王也知進退。」

  詔書中最讓他們意外的是,李淵許魏嗣王舉薦代州總管。

  說起來只是個總管,頂多也就是轄代州、忻州、朔州、蔚州,但實際上,代州總管這個位置非常重要。

  如果朝中沒有特地指定,那代州總管必定是代州軍的主帥,而他日唐軍出塞……這幾乎是肯定的,經過最近兩個月內的幾場慘敗,兩位可汗或死或降,突厥不僅僅是元氣大傷,已經有傾覆之危。

  將來的大戰,河東兵力一定是主力,至少是主力軍之一,設定襄道行軍總管或代州道行軍總管,代州總管很可能是主帥,再不濟也是副帥。

  換句話說,李淵、李世民是將這份軍功的選擇權放在了李善的手中。

  韓良在心裡想,李懷仁困住突利可汗卻不攻也不納降,說起來未免有些可笑,但卻是通過這種略為笨拙的方式向陛下、太子表明心跡。

  而陛下也通過這種方式向李懷仁顯示,並無猜忌之心,當兩代君臣相濟。

  韓良、溫大雅能想得到的,在場的眾人大都也想得到,關於李楷出任代州別駕都無人理會了,視線都匯集在了李善身上。

  覺得與李善沒什麼交情的,或者覺得自己在軍中威望、功勳不足的沒吭聲,很多人都看向了沉默的蘇定方……按道理來說,這位代國公是最合適的人選。

  也有人看向了同樣沉默的張士貴……這位既是太子心腹,又曾經數度得陛下褒讚,還是魏嗣王義結金蘭的兄弟。


  從背景上來說,張士貴的確是最合適的。

  不過尉遲恭卻湊了上來,小聲嘀咕了幾句,李善臉上沒什麼表情,心裡卻將這位吳國公排斥在外。

  論勇武,尉遲恭不讓人後,但論統帥大軍,尉遲恭甚至沒有這樣的履歷……早年在劉武周帳下,他是在宋金剛麾下的,後來在李世民麾下,更多是以近侍護衛的身份出現,這方面的能力還比不上程咬金、秦瓊。

  「你是朔州人。」

  坐定之後,李善給出的理由讓尉遲恭有些啞然……其實唐朝是沒有所謂的不許本地為官的正式規矩,但潛規則是除了京兆之外,其他的地區,一地主官不選本地出身的官員。

  尉遲恭是朔州人,代州總管轄四州,其中就有朔州。

  李善笑著看了眾人一眼,輕聲道:「約莫兩年前,孤與陛下、太子殿下議他日大軍出塞的路徑。」

  「約莫是四條路線,河北軍出幽州,靈州軍越黃河,關內遣軍從華洲北上,越榆林、清水河,代州軍出雁門攻雲州、五原。」

  韓良迅速做出了判斷,不可能是蘇定方……原因也很簡單,無論如何,廣陵郡公張仲堅守御靈州月余,屢屢敗敵,更逼得都布可汗自刎,身後又有明顯的魏嗣王背景,差不多是肯定會升為靈州道行軍總管。

  河北那一路是偏師,關內兵力從路線上來說也只是策應,以戰力論,以兵力論,以遇敵論,靈州軍、代州軍一定是主力。

  張仲堅掌靈州軍,以李懷仁的謹慎,絕不會舉薦蘇定方出任代州總管,即使是如張士貴、薛萬徹這樣帶有魏嗣王背景的都不可能。

  從魏嗣王此次的行事風格,以及將這些都盡述的現實來看,更不可能……韓良隱隱猜測,或許這也是陛下、太子殿下許魏嗣王舉薦代州總管的原因。

  秦瓊在腦海中復盤了遍,「四處出兵,此為合圍之計。」

  「不錯,唯恐都布、突利率殘部逃出生天。」李善笑著說:「當然了,如今是無所謂了,即使不出兵,突厥亦亡……當然了,肯定是要出兵的。」

  溫彥博點頭贊同,「絕不可坐視薛延陀吞併突厥。」

  「如果沒有意外,應該還是四路大軍。」李善隨口道:「這兩年代州、并州兩地還是要屯田,出塞逐胡,糧草為先。」

  原本還有些忿忿的尉遲恭登時沒什麼興趣了,他想搶這個位置是為了軍功,聽李善這口吻……先要至少屯田一兩年呢。

  也是,這次延綿兩個月的大戰,讓關內道、河東道都遭受了極大的損失,短時間內沒有出兵的可能。

  這時候,李善轉頭看向了角落處的一人,「曹國公可願擔此重任?」

  眾人都大為驚訝,就連李世績本人都非常意外。

  其實早在仁智宮時候,李善與李世民商議,讓李世績出任代州長史,又將張公瑾從代州調到夏州,當時兩人都覺得,從能力上來說,李世績才應該掌代州,秦武通遠遠不及。

  這是李善和李世民的默契,一方面兩人曾經有過討論,另一方面秦武通戰死,代州長史李世績繼任,名正言順。

  當然了,李善與李世績沒什麼來往,只是史書上記載的太過清晰,以這位後來的英國公的能力,或許難為主帥,但守御疆土足矣。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