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趙桓接見了秦檜,便又回到韓妃的寢殿,他在這裡過了一夜。
他親眼看見韓晨晨吃下去三個大雞腿,吃的滿嘴是油。
看她這樣子,明顯有長胖的趨勢啊!
第二天,一大早,廚房又送來了御膳。
趙桓吃完早餐才離去。
趙桓剛到垂拱殿,邵成章便跑來道:「陛下,吳玠求見。」
「吳玠?」趙桓微微一怔,又突然想起來了,還是自己將他從西北招到京師來的。
這些天事太多,差點忘了吳玠了。
「快宣!」
吳玠被宣召進宮。
「臣參見陛下!」
見到吳玠,趙桓非常高興。
吳玠今年已經四十一歲,但人看起來非常有精神。
人一旦有了精神頭,就會顯得年輕。
吳玠看起來似乎才三十出頭的青年,一頭黑髮整齊豎起來,他的輪廓不算帥氣,但看起來很舒服,他的眼睛無時無刻都很明亮,似乎對很多事物都充滿了好奇。
但偶爾,他的眼中也會露出只有打仗的時候,才會出現的鋒芒。
私下,他更像一個鄰家的叔叔。
戰場上,他又恢復到了那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吳玠。
而此刻,在皇帝面前,他是忠心耿耿的臣子。
趙桓上下打量了一下吳玠,道:「吳愛卿,你的傷勢如何了?」
「多謝陛下掛念,臣的傷已經痊癒。」
「朕這次找你來東京,一是要你在東京城好好在靜養一段時間,宮中的太醫會輪番給你診脈,要確保你的身體;二是要讓你在軍事學院去編寫你的作戰心得,朕要將它編入帝國軍事學院的必修課里。」
吳玠頓時受寵若驚,他心中頗為感動。
沒想到皇帝到現在都還惦記自己的傷勢,而且他沒想到,自己在皇帝心中有如此重的分量。
「謝陛下,臣唯有以死報陛下之恩!」
「卿是朕的護國大將,卿要好好保重身體才是,朕不准卿動不動在朕面前談死!」
吳玠尷尬一笑:「是!」
吳玠又道:「陛下,臣有一事要說。」
「吳卿有何事,但說無妨。」
「請陛下對岳飛從輕發落。」
趙桓道:「吳愛卿就不要擔憂岳飛了,此事自有監察院處理。」
「陛下,臣並非要僭越,只是覺得岳飛此人乃是難得一見的人才,行軍打仗、排兵布陣,臣皆不如岳飛,陛下不可失去大宋棟樑。」
趙桓笑道:「吳愛卿,你在朕面前謙虛了,不管你剛才說的是不是真的,但至少你吳晉卿的胸懷沒幾個人比得過。」
他似乎不想與吳玠討論岳飛的事情,便打斷吳玠的話,繼續道:「好了,吳愛卿,此事不是你該操心的,朕自會處理。」
皇帝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吳玠也不好在說什麼。
「黑水鎮的邊防如何?」
「回陛下,一切有條不紊,去年到今年,在黑水鎮修建了城寨十座,連接東邊的黑山防線。」
「耶律大石最近在幹什麼,你們可知道?」
「回陛下,耶律大石在草原上招兵買馬,他現在號稱有二十萬大軍,不過據臣了解,真實的兵力應該在十二萬。」
「十二萬,也不少了,真要是讓他發展到二十萬了,就危險了,對耶律大石做些牽制,暫緩他的勢力發展,愛卿認為呢?」
「陛下英明,一旦耶律大石真的到了二十萬大軍,草原上其他的部落都將不是他的對手,最重要的是,他有底氣反咬我們一口,畢竟,我們現在占據了最肥美的河套,若河套落入他手中,指不定會成為李元昊第二!」
看來吳玠對局勢心中是非常清楚的,這一點完全不必趙桓擔憂。
趙桓之所以資助耶律大石,是希望耶律大石幫他分擔金國的壓力,好騰出手來解決國內的事情,以及西北的事情。
現在,國內基本太平,那些人要跳,也是小打小鬧地跳了。
党項被他滅了,經歷了整整五年的時間,宋軍無論是軍備,還是軍紀,都已經煥然一新,絕對有底氣和金軍正面作戰了。
更何況,皇帝的火器還在不斷改良中。
所以,耶律大石的作用,已經開始減弱,甚至變得有些多餘。
弄掉耶律大石只是時間的問題,不過趙桓還是想讓耶律大石多和完顏晟打幾仗。
對耶律大石的敵意,不能輕易露出來。
「吳愛卿,朕讓人給你安排一座府邸,你先暫時在東京城住下,太醫每日過去給你診脈,確保你真正痊癒,岳飛之事你不要再多問,該如何處理,便要如何處理。」
「是!」
眼看皇帝還有要事處理,吳玠也不做停留,他便先行告退。
徐處仁、李綱、种師道、石洵和唐恪都候著,當然,還有趙仲琮。
皇帝進了垂拱殿。
「臣等參見陛下。」
「都免禮吧。」
「謝陛下。」
「趙宗正,事情你都說了?」
「回稟陛下,都說了。」
「那諸位可有商議個結果出來?」
唐恪很想說,陛下,臣是反對分封的,原因是宗室們太蠢,不能擔當此大任。
但這話唐恪不能說,因為唐恪也知道皇帝為什麼會搞分封。
宗室案之後,宗室就是燙手山芋,不送出去,擱在大宋遲早是個禍害。
與其這樣,不如趕緊讓他們滾蛋。
「陛下,軍備就從交州路調派,張浚那邊現在有甲士十五萬,各自增援兩萬大軍,足以保護侯國安危。」
聽李綱這話,是不打算一上去就主動進攻,而是做防禦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顯然,种師道也是贊成這樣的,沒有出兵的理由,出不義之兵,引起占城和真臘全國反抗,局面就糟糕了。
「糧食也可從交州路抽調,不過既然是封了侯國,便不能算是朝廷無償資助了。」
徐處仁開口道,聽他這意思,是要宗室們出錢買了!
一邊的三司使周朝也立刻附議這個提議。
他們倆秉承著能省一筆是一筆的態度,這樣年末的財務匯報上,壓力也會小很多。
趙桓倒是小瞧了自己這些御前大臣了,沒想到這麼會給自己省錢。
尤其是周朝,這貨能不出錢的,絕對不會出一分錢。
趙桓道:「這些你們去安排即可,朕沒精力過問那麼多,朕倒是有個疑惑,萬一真臘和占城都同意我們在他們的地盤上建立侯國,怎麼辦?」
這話問的非常刁鑽了。
陛下你似乎做好了人家不同意的打算,所以故意在那裡安插兩個侯國,去噁心別人?
深怕別人同意了你的要求!
原來你是做好了別人不同意,然後開戰的準備了!
見大臣們面面相覷,皇帝繼續道:「在占城最南邊,九龍江入海之處,有一片沃土平原,當地人稱之為九龍江平原,仁宗朝,占城水稻便是從那裡傳來,那裡的糧食比交州還要多!」
大臣們這才明白過來,原來皇帝是打了那塊土地的注意。
但皇帝怎麼會知道這麼清楚?
占城是偏遠小國,大宋雖然與占城有貿易往來,但對於那裡的糧食狀況,卻並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