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我的科學時代> 第四百零六章 五年計劃

第四百零六章 五年計劃

2024-10-03 21:10:02 作者: 仲淵2
  第410章 五年計劃

  眾人目光頓時集中於余華身上。

  「我沒有太多高談闊論,我只說說自己的看法,現階段夯實基礎最為穩妥,練好內功,以不變應萬變。那麼如何夯實?參照蘇聯經驗,制定一個專屬於軍工局的五年計劃,總體目標為完善重工業體系,穩定構建重武器生產體系,健全輕武器生產體系。」

  余華語音平穩,不快不慢。

  「重工業體系方面存在很多問題,運力不足的情況一直困擾我們,我想是否可以將建設鐵路提上日程安排,其次電力不足的情況,各工業區電力供應嚴重不足,電渣鋼產量受限,這關係到榴彈炮和防空炮身管產量的問題,應當著手加快兩座火電站的建設進度,並考察安塞地區火電站廠址,五年內實現榆林-延城-安塞-靖邊的鐵路幹線和各縣城支線,建設根據地鐵路網,實現電力供應穩定保量,實現鋼鐵年產量達到10萬噸,實現電渣鋼年產量達到5000噸等等,當然,這些目標還需要進一步具體討論。」

  「重武器生產體系方面,三個重武器項目按部就班進行研製工作,可以在重工業體系完善的基礎上新增155毫米榴彈炮和仿製坦克等項目,五年內實現穩定構建重武器生產體系的目標,制定各類重武器年產量指標,例如五年之內105毫米榴彈炮年產量達到1000門,40毫米防空炮年產量2000門,155毫米榴彈炮年產量達到300門等等,明確目標制定對應的重武器生產計劃,進而保障部隊戰鬥力。」

  「輕武器生產體系方面,除了中正式步槍外,我們應當生產手槍、班用輕機槍、中距離火力壓制用途的重機槍,增加輕武器種類並為部隊彌補火力不足的情況,同樣給出五年目標產量,參照上述內容制定對應的輕武器生產計劃。」

  「除此之外,軍工局還需進行深化改革,成立規劃輕重武器生產計劃的計劃辦公室及部門,改變武器研製流程,當前武器裝備研製流程是不正規的,與主流武器研製過程呈相反態勢,主流武器研製過程大多是軍隊根據實戰經驗提出相應需求,設計部門根據這些性能需求設計對應的武器,但我們這裡完全相反,軍工局先行製造武器交給軍隊使用獲取實戰數據,一邊反饋一邊修改,這樣是不好的,對前線部隊和戰士的生命不負責。」

  「當然,根據地軍事工業底子薄,技術弱,出現此類情況能夠理解,但隨著我們吸引到越來越多的人才,我認為應當將武器研製工作正規化。」

  「如何正規化?還是老樣子,吸收蘇聯的先進經驗,研發和製造兩個階段剝離分開,進行專業化運作,研發方面設立對應的輕重武器設計局或武器研究所等部門,例如步槍研究所,火炮設計局這類,而後根據前線部隊的需求設計武器,直屬於總部管轄。」

  「製造方面設立對應的武器生產廠,根據部隊需求數量制定對應的生產計劃,直屬於總部管轄,兩者分工合作提高運作效率,同時設計一套完整的獎勵機制,科研人員所研發的技術可以買斷,也可以分成,提高技術人員的待遇並寫入規章制度。」

  「另外,需要重視人才培養,搞工業化沒有人才是不行的,既需要開拓性的尖端人才,也需要大批量的技術工人,我認為基於培訓班制度搞一所專業技術學校,教授各個領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培養高素質的崗位工人和技術人才。」

  「還有,糧食生產方面必須提高重視程度,一方面我們要利用自身優勢使用拖拉機等動力機械大規模開拓荒山荒地,並建設灌溉水利工程,五年內實現新增土地兩百萬畝之類的目標,一方面基於化學工業生產以尿素、硝酸鉀、過磷酸鈣為主的化肥種類,以此建立化肥工業,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糧食產量,進而保障根據地的糧食安全。」

  「比起陸遠同志說的『維持現狀,夯實基礎』方案,我願意稱之為『練好內功,打好基礎』,這是我的個人想法。」

  這是余華結合當前情況和信息優勢給出的最優解,全方位深化改革,完善內部制度和重工業體系。

  重武器重要嗎?

  重要。

  那坦克重要嗎?

  也重要。

  但這些東西不是一朝一日就能搞定的。

  唯有打牢基礎,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一步一步提升,軍工局才能走的更遠,更能配合組織和根據地發揮自身作用。

  「我贊同餘組長的方案。」陸遠聽完渾身微微顫抖,只覺呼吸略微困難,余華給出的方案和詳細內容堪稱古代治國之策,深呼吸一口氣,毫不猶豫舉手贊同。

  治國之策。


  這個評價毫不誇張。

  如果按照余華的方案堅定不移執行下去,那麼,五年之後……軍工局將會徹底騰飛,真正意義上站穩腳跟。

  會議室內所有人心中震撼,深深思考關於軍工局的五年計劃內容,越想越興奮,越想越激動。

  此話一出,可謂一錘定音。

  如今,余華的話語權和權威性已經建立,沒有人可以忽視他的想法,更沒有人會質疑他的話。

  新增155毫米榴彈炮項目和坦克項目,五年內研製成功並投入量產,這個目標沒人懷疑,雖然有人疑惑為什麼要選擇155毫米口徑,但這不重要。

  「我也贊同。」

  「我贊同。」

  「我贊同該方案,練好內功,以不變應萬變。」

  「我支持。」

  沒過多久,剩餘四個部門負責人思考完畢,互相對視點頭,紛紛舉手給出自己的態度,予以認可支持。

  最高科學小組這邊,林婉和朱睿雙雙舉手,坐在首位的莊教授微微一笑,朝著余華點了點頭,舉手支持。

  余華給出的方案可謂誠懇務實,沒有急於求成,通篇一個字,穩。

  莊前鼎非常欣賞,個人冒進沒問題,這是可以的,但一個集體組織絕對不能有冒進的行為,更別說擔負重要責任的軍工具,這是極為危險且不負責任的表現。

  所有人表態,目光看向主位的李強。

  李強見到眾人表態,面容嚴肅且莊重,看向陸遠安排道:「我個人表示絕對支持,既然大家沒有異議,那就採取這個方案,陸遠同志你負責匯總整理材料,會後交給我。」

  「是!」陸遠回應一聲,立即翻開筆記本,憑藉極好的記憶力,速記余華提出的五年計劃方案核心方針和詳細內容。

  「關於軍工局未來發展的方案須經上級審議批准後進一步討論,暫時就到這裡,大家還有什麼要說的嗎?」李強看向眾人,詢問道,這份方案價值無可估量,事關軍工局乃至根據地的未來,他必須儘快趕往大窯洞交給老首長。

  「剛才余組長提到的手槍、班用輕機槍和重機槍,兵工廠現在具備輕武器生產能力,我想能不能敲定手槍、輕機槍和重機槍的選擇,儘快提上日程。」

  兵工科負責人胡志剛出聲道:「前線部隊嚴重欠缺自動連射武器,火力不足,有的部隊一個連僅有一挺輕機槍,我覺得可以從現有成熟的輕武器型號中選出最適合我們部隊的種類,進行仿製生產。」

  李強聞言,若有所思,按捺心中的衝動,點了點頭,看向眾人:「大家的意思怎麼樣?」

  各部門負責人和最高科學小組所有人全都點頭,認可胡志剛的建議。

  自主設計研製輕武器並不現實,依託當前成熟的輕武器型號,從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種類,這是效率最高且最適合的辦法。

  「那好,我們討論擬定型號,交由上級批准,先談手槍,我大致列舉目前技術成熟的手槍型號,大家根據部隊實戰需求進行考慮,最後舉手表決。」李強見狀點頭,正色道。

  「德制魯格P08手槍,口徑9毫米,採用9×19毫米手槍彈,1900年研製成功,技術成熟,德軍標準制式手槍,國內引進數量較少,我們目前無法獲得該槍。」

  「毛瑟C96,這是大家最熟悉的盒子炮,口徑7.63毫米,採用7.63×25毫米手槍彈,國內仿製型號最多的一款手槍,技術成熟,深受各路軍閥部隊的喜愛,威力大,火力猛,我們沒有進口原裝毛瑟手槍,部隊擁有大量繳獲的仿造型號。」

  「蘇制M1895納甘轉輪手槍,蘇聯最成熟的轉輪手槍,口徑7.62,採用7.62×38毫米手槍彈,我們目前沒有該槍。」

  「美制柯爾特M1911手槍,當然,大家最習慣叫它白朗寧1911手槍,口徑11.43毫米,採用11.43×23毫米手槍彈,技術成熟,廣受一戰士兵好評,國內僅槍械愛好者和少部分國軍將領擁有,我們目前沒有該槍。」

  「暫時列舉這四款手槍,如果大家覺得還有更適合我軍部隊的手槍型號,也可以推薦,我個人最看好M1911手槍。」

  李強拿出了曾經留學蘇聯時開拓的眼界,一口氣列舉四款手槍型號,並非他不能說更多,而是他覺得這些手槍款式適合八路軍部隊。

  作為德軍標準制式手槍,魯格P08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穩定,可靠,精緻,戰場上值得信賴的好夥伴。

  毛瑟C96就不用說了,這款手槍太過熟悉,風靡整個中華,仿製型號數不勝數,所有部隊士兵對其愛不釋手。

  蘇制M1895和美制M1911則是兩款相對成熟的手槍,其中李強最為看好M1911,他曾經有幸接觸過這把手槍,對其有著極為深刻的印象,精準度高,威力猛,極為穩定可靠,五十米範圍內一槍撂倒一個。

  單論綜合性能和設計理念而言,M1911遠超盒子炮,當然,20發彈匣版本的盒子炮,則在火力方面碾壓M1911。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