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寒門輔臣> 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我只要結果

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我只要結果

2025-01-07 11:29:39 作者: 寒梅驚雪
  嚴桑桑見開濟、薛祥等人來了,行禮之後換上新茶,站在了顧正臣一旁。

  顧正臣看向唐鐸、王琚,言道:「去年時,這兵部尚書換了,侍郎為何還沒換?」

  王琚臉色一變。

  唐鐸也沒想到顧正臣開口就是詰難兵部,無奈起身言道:「前兵部尚書因為定遠侯發威,說話都不利索了,陛下體恤,這才讓其致仕。至於王侍郎,還能說話,手腳也活泛,尚能為朝廷效力。」

  顧正臣點了點頭:「說起來,這王侍郎之所以沒跟著趙尚書一起蒙受陛下體恤,全怪我當初不夠威風。不過無妨,想來王尚書願意給我第二次機會,畢竟我現在收了不少賀禮,難免有人說我受賄,以權謀私。」

  王琚感覺被羞辱了,豁然站起來:「定遠侯,士可殺不可辱!在沒進侯府之前,我確實有息事寧人,閉口不言的心思!可現在,我改主意了!我要彈劾你!」

  「哪怕是被你打掉一口牙,被你打破腦袋,我也要彈劾你貪污受賄!陛下最恨貪污之人,相信這一次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寬恕你!如此證據確鑿,你能逃過一劫嗎?」

  說完,王琚便朝門外走去。

  顧正臣也不攔著,任由其離開,待門關上之後,端起茶碗品了口,語氣變得平和起來:「雖然沒有邀請兵部尚書親至,既然來了,有些事在這裡說開了也好。」

  唐鐸這才明白,開濟、薛祥是顧正臣邀請來的,而接下來要談論的事,侍郎是沒資格聽的,所以這才趕走了王琚。

  顧正臣直言道:「這次遠航,我需要工部找尋至少六百名手藝精湛的匠人,涉及鑄造各類器物,燒制各類瓷器,可以找尋金銀礦的匠人應該不低於八十,另外,抓緊調撥與鑄造一批農具,尤其是墾荒用的農具帶上,不需要安裝杆件,只要鐵器……」

  薛祥記在心中,問道:「農具要多少?」

  「準備五千,後續不足在澳洲鑄造。」

  「沒問題。」

  「還有造紙匠人,筆墨匠人,可以打造紡織器具的匠人……」

  薛祥生怕記不住,特意借了紙筆,記錄下來之後,交給顧正臣:「看看可有缺漏?」

  顧正臣檢查了一番,微微搖頭:「差不多就這些吧,另外,若是這些人願意攜帶家眷前往澳洲,告訴他們,十年不納農稅,服徭役的話,按月結,每個月四兩錢鈔。額外加一句,每三年,他們有一次選擇回歸大明的機會。」

  薛祥皺眉:「去了還能回來?」

  顧正臣笑道:「這是自然,都是大明子民,只不過是去澳洲搞開發,建設澳洲,他們是奉獻者,憑啥不能回來?」

  薛祥盤算著,去澳洲三年能賺個一百四十多兩錢鈔,除去花銷,不過那裡也沒啥花銷,前一兩年的吃飯問題肯定是水師解決的。這若是奮鬥個六年,能比大明十幾年,甚至二十年留在手裡的都多了。

  顧正臣繼續說道:「是不是帶家眷,這事不強求,但必須說清楚,他們可以回來,而不是說永遠留在澳洲了,告訴他們,這不只是我顧正臣對出海之人的承諾,還是朝廷對他們的承諾!」

  薛祥記了下來,認真地回道:「這些事,工部會準確無誤地傳達下去。」

  顧正臣點了點頭,然後看向開濟:「開尚書,我需要六十個精通律令的人才跟著一起出海。澳洲之地,不能沒有律令法條,更不能沒有刑部之人鎮著。」


  是人集聚的地方,就會有亂子,偷摸拐騙,人只要有私心,這事就不可能完全杜絕。

  澳洲人口一定會增加,隨之而來的治安問題也不可能一直交給軍士負責,加上現在是教化土著,給土著人立規矩的時候,必須有專業人才跟上才行。

  開濟眉頭被皺出了疙瘩,開口道:「現在刑部上下所有官員加起來,也干不過三十七人,將是將整個刑部拆了,也不夠六十人。」

  顧正臣敲了敲桌子,嚴肅地說:「我不要聽你的難處,也不管你要不要拆了刑部。我只要精通律令,能審案,能查案的人才。你想從應天府調,各地縣衙調,那都是你的事,出航之前,人必須上船。」

  開濟看著強勢的顧正臣,無奈地點了點頭。

  顧正臣沉思了下,看向唐鐸:「既然唐尚書也在,那我就直說了,我需要一批專於驛傳、符勘、武學之人。澳洲地廣人稀,未來建造驛站是必然之舉,這事可以先準備起來,人數二百即可。」

  唐鐸也知道沒有拒絕的餘地,只好應下。

  顧正臣安排妥當之後,將三位尚書送出門去。

  嚴桑桑問道:「禮部尚書沒來,澳洲土著的教化如何安排?」

  顧正臣回到書房,坐了下來,頗是疲倦地說:「去年打了李叔正,他傷還沒好,就接替了偰斯成了禮部尚書。說實話,此人確實是個正直官員,挨了夫君一頓打屬實委屈。」

  「但澳洲教化離不開禮部支持,也只有禮部發話,才能調走一批儒士去澳洲。再給李叔正寫一封書信吧,說明原委,讓他去辦。」

  雖說顧正臣手底下不是沒有精通教化之道的人手,畢竟整個格物學院都在控制之下,只要顧正臣發話,不論是先生還是弟子,去澳洲的必然夠用。

  只是顧正臣不想動格物學院的人手,這是多年培養出來的人才,土著目前只是啟蒙下,學下子曰之類的,能溝通就夠了,其他的雜學,就靠生活實踐來學習,至於更高深的學問,大明多少人都沒機會學,實在輪不到他們……

  秦府。

  一臉絡腮鬍子的袁培善走入府中,對秦松恭恭敬敬地行禮:「秦都指揮使,在下廣洋衛千戶袁培善,特來拜訪。」

  秦松看了看袁培善身後隨從抬著的兩口大箱子,笑道:「袁千戶,這是?」

  「小意思,不知可否借一步說話?」

  「哦,請。」

  「我想隨定遠侯出海,博個前程,只要秦都指揮使願意幫這個忙,那袁某日後定當馬首是瞻,好好孝敬。」

  袁培善說完,便是單膝下跪,行以軍禮。

  秦松恍然,這是走不了侯爺的門路,轉走自己的門路了……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