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的定陶縣,情況已經到了嚴峻至極的地步。【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
趙玉龍本打算與秦風在戰場上一較高下,可結果卻比他想像的還要殘酷,他甚至連秦風的面都沒見到,就已經快要輸了。
物資告急的緊急軍情,不斷從北境傳回來。
那些先遣入侵北境的部隊,除了在戰鬥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後,便陷入了無窮無盡的阻擊戰中,既撤不回來,又打不進去。
而現在,隨著物資告急,所有入侵北境的部隊,都要面臨物資即將耗盡,難以為戰的絕境。
別說前線部隊,就連定陶縣的守軍都無法得到後勤支援。
儘管眾將領一直對趙玉龍言聽計從,但是隨著戰況的越發不利,將領之間也開始出現了異樣的聲音。
「都已經到這種地步了,為何還不撤軍?」
「全線崩潰,繼續打下去也是輸,除了增添傷亡之外,還有什麼意義?」
「若大將軍還有什麼力挽狂瀾的手段,那就趕緊用出來。」
面對將領的質問,趙玉龍沉默以對,並沒有做出任何解釋,因為連趙玉龍也到了近乎絕望的地步。
他知道跟秦風的差距很大,卻沒想到差距竟然這麼大。
眼下這種情況,如何才能擊敗秦風?
沉默許久,趙玉龍只能咬緊牙關,沉聲道:「京都的命令還沒有下達,我們就必須繼續打下去。」
「我雖然是前線統領,但是卻沒有私自撤退的權力。」
眾將領也知道趙玉龍是無辜的,不應該將所有黑鍋全都甩到趙玉龍身上,可是這場錯誤的戰爭,必須要有一個人負責。
他們無法面見陛下,那麼也就只能將矛頭指向,前線的最高指揮官。
「既然不能退兵,那就不能繼續貿然進攻。」
「說的沒錯,後勤線遭到嚴重襲擊,我們甚至連保護後勤線都已經做不到,繼續打下去,也只是自尋死路而已。」
「我們應當駐守於定陶縣,暫時放棄進攻,全力搶救後勤線,擊退北境的游擊騎兵。」
眾將領的提議並無不妥之處。
梁帝雖然對北伐戰爭傾注了一切,卻並沒有規定期限。
所以趁此機會,全面轉為防守,先把後勤線穩固下來,確實是一個正道。
可問題在於,秦風真的會給他們搶救後勤的機會嗎?
趙玉龍了解秦風,當趙玉龍將手伸向北境平民時,秦風就不會再有絲毫留情。
不出趙玉龍所料的話,一旦大軍轉為守勢,秦風將會更加有恃無恐的反撲,到那時,處境未必有現在好。
與此同時,秦風已經開始制定下一步的戰略部署。
「寧虎,接下來你的任務,就是把趙玉龍的大軍,釘死在戰場上。」
「天機營衛士全部由你調動,除此之外,北溪遠征旅第一和第三營,也歸你調度。」
「若是趙玉龍攜大軍全力以赴,我也將派出大軍迎擊,但若是只派出小股部隊,便讓他們有來無回。」
寧虎重重一點頭:「遵命!」
秦風打算直接把定陶縣變成一座孤城,無論是朝廷的援軍還是物資,都無法送達定陶縣。
而且秦風不會攻城,他只需要把定陶縣以外,全部變成朝廷的禁區即可。
「趙振海!」
「秦王,屬下在。」
秦風背著手,走到大門外,看著定陶縣方向,眼神越發的凌厲。
「你立刻奔赴前線,接管騎兵部隊的指揮權,將游擊騎兵合流,分為兩路,向京都發動進攻。」
「騎兵沒有步卒協同,無法強攻城鎮,所以遇到城池只管繞開即可,只需要不斷襲擊各地駐軍,儘可能的消滅朝廷的有生力量。」
「由於缺乏後勤支援,物資補充方面,只能依靠你們自己以戰養戰。」
「切記,你們可以打輸,也可以逃走,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被敵人消滅,只要騎兵還在,就猶如一根毒刺,始終插在朝廷的命脈之上。」
趙振海明白秦風已經打算全面反撲了,頓時興奮無比,沒有半點拖泥帶水,直接領命而去。
光靠騎兵打垮朝廷,根本不現實。
秦風也沒打算打垮朝廷,他只需要不斷施壓,當壓力達到一定限度後,朝廷自然會從內部垮塌。
除了主動進攻之外,秦風針對於那些入侵境內的朝廷部隊,也展開了針對性的清除。
現在戰場的局勢已經無比明確,秦風採取全線主動,而朝廷方面則被迫採取全線防守態勢。
在秦風看來,這場仗無論怎麼打,朝廷都已經輸定了。
「柳明。」
「秦王,屬下在。」
「京都方面如何了?」
面對秦風的詢問,柳明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得意弧度。
「一切按照計劃進行,以陳政為首的官員,已經開始對梁帝施壓,另外李雍的勢力正在重新崛起。」
秦風點了點頭:「既如此,也該讓世子回來了。」
柳明眼神同樣閃過一抹深邃:「屬下這就派人,去北狄請世子回國。」
秦風雖然表面意圖讓李雍取代梁帝,但李雍和梁帝實在是太像了,等到李雍掌權,恐怕將來還是會發生一場北伐大戰。
所以,秦風壓根就沒打算真讓李雍繼承大統,一切都只是個幌子而已。
秦風真正底牌是世子李章。
李章不僅是正統皇族,而且能力出眾,最關鍵的是李章深知北境的重要性,更明白與北境應該如何相處。
而且……
秦風之所以把李章留在北狄,當這個「攝政王」,就是為了讓他積累治國經驗。
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皇族,比李章更能勝任大梁國君。
只要李章接手大梁,秦風就可以真正的功成身退,過上朝思暮想的田園牧歌的生活了。
在秦風的周密部署下,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短短半個月時間,北伐戰爭產生的影響,就開始反噬朝廷。
京都皇宮大殿之上,梁帝如坐針氈,因為除了陳政一脈之外,反對梁帝的官員已經越來越多。
幾乎三分之二的官員,都已經站在了梁帝的對立面。
眾官員異口同聲道:「請陛下讓賢!」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