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齊聲道:
「請大都督饒恕黃公覆,給黃老將軍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諸葛亮見火候差不多了,不留痕跡的給黃蓋使了個眼色,黃蓋暗自點了點頭。
諸葛亮朗聲道:
「既然有諸將為你求情,暫且可免一死。
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來人吶,把黃蓋拖下去,重打一百軍棍!」
一百軍棍,這是要把人打死的節奏。
眾將再次苦苦勸說,可這次諸葛亮說什麼都不為所動,到底讓人打了黃蓋一百軍棍,把黃蓋打得皮開肉綻。
黃蓋被諸葛亮打得氣若遊絲,被幾個老友攙扶了下去。
諸葛亮手握令箭印綬,對諸將道:
「本督不管你是吳將還是襄將,倘若怠慢軍心,不遵號令,一律軍法處置!
下一次再有人觸犯軍法,可就沒有黃公覆這般好運了。
都聽清楚了嗎?」
諸葛亮這番苦肉計,確實讓江東諸將受到了震懾。
眾將凜然應道:
「吾等謹遵大都督號令!」
諸葛亮當上了聯軍大都督,黃蓋當眾被諸葛亮打個半死...
這些事很快就被天下會的密探傳到劉逸耳中。
劉逸所居的大艦,是水寨中最為豪華的一艘艦船,名為人皇艦。
人皇艦由工部耗費巨資打造,宛若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宮殿。
不論是議事大廳,還是劉逸的臥室、餐廳都應有盡有。
甚至在大艦的甲板上還做出了水系景觀,宛如移動花園。
此刻劉逸就坐在大廳的龍椅上,拿著密探送來的情報對眾臣笑道:
「諸葛亮當眾打了黃蓋一百軍棍,諸位以為如何?」
童風聞言振奮道:
「陛下,這必是諸葛亮與東吳諸將將帥不和,產生了嫌隙。
如此各懷心思的聯軍,豈是我軍的對手?
陛下只需長驅直入,必能大破敵軍也!」
劉逸搖頭笑道:
「子虎勇則勇矣,可若是如此小瞧敵軍,恐怕要敗於諸葛亮之手。」
曹操心頭一動,對劉逸說道:
「陛下,這會不會是孔明與黃蓋演的一出苦肉計,目的是為了迷惑我軍?」
「嗯?」
聽了曹操的話,劉逸心中驚奇不已。
郭嘉、賈詡這些謀臣能看穿諸葛亮的計謀,劉逸不奇怪。
他奇怪的是曹孟德竟然能看穿苦肉計。
在自己的上一世,曹操可是被黃蓋的苦肉計給忽悠瘸了,現在咋就能反應過來?
難道是不當主公,聰明的智商又占領高地了?
劉逸仔細一想,感覺此事倒也正常。
上一世的曹操雄吞九州、帶甲百萬,孫權和劉備只能在他的兵勢下瑟瑟發抖。
只要一戰擊破江東,曹操便可一統天下,成就不世霸業。
在這種情況下,人難免會發飄。
老曹當年就飄了,認為自己無可阻擋,黃蓋就是要誠心投效自己。
可當他跳出那個張狂的怪圈,心態就會重新變得理智起來。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如果夷陵之戰的劉備沒有被仇恨沖昏頭腦,恐怕也不會被陸遜火燒連營。
郭嘉拊掌笑道:
「孟德所言甚是。
陛下,若不出我所料的話,黃蓋的苦肉計之後,緊接著就會是詐降計。
東吳的詐降使者馬上就要來了。」
劉逸對眾臣笑道:
「那朕可要好好安撫一下敵軍的使者,否則又怎麼對得起黃公覆演的這齣戲呢?」
劉逸話音剛落,便有御林軍統領史阿進門稟報導:
「啟稟陛下,將士們夜巡水寨,捉拿到了一個扮作漁夫的可疑之人。
其人自稱是東吳參軍闞澤,有要事想見陛下,還請陛下定奪。」
「詐降之人這不就到了嗎?」
劉逸一抬手,對史阿道:
「把他帶上來吧。」
「諾!」
不多時,數名士卒引著闞澤踏入大廳。
在登上劉逸的人皇艦之後,闞澤是越走越心驚。
這人皇艦比東吳最大的樓船都要大上數倍,艦船之上甲士林立,甚至還修築了亭台樓閣。
只這造船技術,就甩了東吳好幾條街。
進入堂內見到劉逸之後,闞澤更是覺得劉逸威嚴無人可及,是真正的天子氣象。
群臣對劉逸畢恭畢敬,這位大漢天子就坐在龍椅之上,受天下膜拜。
闞澤突然反應過來,大漢江山,早已不是之前分崩離析的狀態了。
如今四海歸一,唯有吳王孫權和襄王劉備龜縮在江東,企圖憑藉水軍抵擋大漢天子。
這樣的頑抗,這的有用嗎?
闞澤連忙斬斷自己的思緒,他怕再這樣想下去,詐降就變成了真降,自己又如何對得起黃蓋的囑託?
闞澤對劉逸拜道:
「臣闞澤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劉逸淡然問道:
「闞澤,你既是孫權之臣,為何要冒死來見朕?
莫非是要為孫權向朕宣戰?」
「臣不敢。」
闞澤對劉逸再拜道:
「黃蓋不過說了兩句實話,就被諸葛亮羞辱毒打,憤恨之下欲歸降陛下。
吾與黃公覆情同手足,特冒死來獻降書,不知陛下是否願意接納我們這些江東降臣?」
劉逸朗聲道:
「若是誠心來投,朕自然願意接納忠臣。
黃公覆的降書在何處?」
「書在此處。」
闞澤恭恭敬敬的把降書呈了上去,劉逸隨手翻閱,這降書果然與自己前世所知的內容差不多。
只不過黃蓋要投降的人,從曹操變成了自己。
黃蓋身為武將,還是一如既往的粗心大意,在書信之中並未約定歸降之期。
劉逸嘴角泛起一絲微笑,自己到底要不要就此事詐一詐闞澤?
還是裝作沒看到,放過闞澤算了?
如果裝作沒看到,恐怕諸葛亮知曉此事會起疑心。
罷了,還是問一問闞澤吧,且看他如何應對。
劉逸的聲音突然變得威嚴起來,對闞澤喝道:
「闞澤,你可知罪?」
這個時代的人天生敬畏皇權,現在大漢皇帝向自己問罪,闞澤不由腿一軟,給劉逸跪了。
「陛下,臣實不知吾有何罪,請陛下明察啊!」
在劉逸印象中,闞澤面對曹操時侃侃而談,表現得機智又硬氣,也不知見到自己為何這般軟弱。
可能是自己的威勢更勝曹操,再加上皇帝光環的加持,讓這位東吳文臣噤若寒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