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天幕盤點,對比古今> 第4章 儒家興,文人重

第4章 儒家興,文人重

2024-08-17 23:03:19 作者: 死透了的芳菲燼
  【儒家,一個在華夏流傳了上千年的學說,孔子在禮崩樂壞後所創立的一個流派。

  其中的仁義,更是跨過時間長河,影響了華夏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成為了華夏文化思想的開端。】

  【公元前497年的十月,這一年孔子56歲,因為與魯國國君的政見不合,他率領一眾弟子離開魯國,開始遊走各國推行仁義。

  他希望各國能夠重新恢復周禮,然而這群布道者,這群偉大的理想主義者,拜訪了一個又一個國君,又被一個又一個國君所拒絕。

  顛沛流離數年,一行人走走停停,這是一場漫長的不知終點的旅途。

  而他們為了心中的理想,一步一步的,堅定而又固執的去實現他們心中的理想。

  這段艱苦卓絕的歲月,被後人取了一個輕鬆的名字,周遊列國。】

  各個時期的儒生聽到天幕的評價,紛紛從剛剛孔子畫像的震驚中走了出來。

  有文官身著官袍,傲然如松柏。

  有文人身穿長衫,自詡如寒梅。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士農工商,讀書人的學問與地位,從來都不是那些目不識丁的凡夫俗子可以媲美的。

  春秋時期。

  「夫子,這天幕上說我們的學說會流傳千年,看來後世之人對於我們儒家還是十分推崇的。」

  子路此刻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自從周遊列國以來,他們這些弟子跟著夫子是三天餓九頓。

  這期間,風餐露宿是常態,遭人譏諷也是時有發生的事情。

  如今天幕一出,曾經的那些詆毀謾罵已經成為了過去,之前的諸多付出,也在此刻得到了回報。

  現在這一個「獨立團」的人,即便都餓著肚子,卻依舊看著天幕熱血沸騰。

  「後繼有人,吾道不孤啊!」

  孔子聞言發出一聲長嘆,這麼久以來,他帶著弟子周遊列國。

  如今他已經到了耳順之年,可他的志向還沒有實現。

  曾經的謾罵和詆毀,他甚至於曾被人稱之為喪家之犬。

  現在的苦難和未來的迷茫,以及那些不得志的過去,早已在此刻成為了泡影。

  秦朝。

  嬴政看著天幕,心底微微一嘆。

  他不喜歡那些儒生,但是不代表他不推崇儒術。

  否則他也不會讓自己的長子去跟著淳于越去學習。

  可是如今的那些酸儒,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撓他,讓這位帝王心力交瘁,恨不得將他們都給埋了。

  漢朝,武帝時期。

  漢武帝看向董仲舒,自他繼位以來,他便聽取對方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如今看來,這條政令貌似得到了天幕的肯定。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他的英明。

  念及此,他大手一揮。

  「好啊!儒家當為本朝的治世之本。」

  「董愛卿,朕命你明日起便為孔聖人立廟,世代享受後人之供奉。」

  「春秋各國的那些國君目光短淺,他們終其一生也不會明白孔聖人的偉大。那麼這儒家的思想,便從吾之一朝開始傳遞下去吧!」


  董仲舒聞言,神情激動,他連忙跪拜領命。

  作為一個大儒,他時刻以發揚儒術為己任,如今的儒家在他的推崇下,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他也必定會隨著這一成就,被後世之人銘記於心中。

  唐初,貞觀年間。

  李世民亦是以儒家思想為治國理念,他繼位後便大力推崇儒家學說,更是任命了不少大儒入朝為官。科舉考核亦是以儒家學說為主要內容。

  而這些儒家思想對於國家的統一,社會的穩定,以及文化的傳承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諸位愛卿,看來這孔子廟的建立需要加快進程了。此外也要聘請精通儒家的名士來長安講學。」

  「臣等領命。」

  一眾大臣紛紛領命,如今天幕既然對儒家給予了如此高的評價,即便是抬槓如魏徵,在這件事上,也少有的沒有跟李世民唱反調。

  宋朝。

  這是文人地位最高的朝代,自宋太祖重文抑武以來,文人的權利便在整個朝代到達了巔峰。一度到了文臣騎在武將頭上拉屎的地步。

  北宋,宋仁宗時期。

  狄青看著天幕,心中滿是苦澀。

  自從他擔任樞密使以來,文臣們交章彈劾,紛紛誣陷他懷有異心。

  就連曾經與他交好的那些文臣,在他落難之時也都選擇默不作聲。

  歐陽修更是連上三道奏書,想要讓仁宗罷免他的官職,他只是一個武將,混跡在這朝堂之上,如履薄冰。

  如今這天幕一出,往常那些誣陷他的大臣,肯定不會放棄這大好的時機。

  武將之心,心在漢唐,而他卻偏偏生於這大宋。他心底的淒涼終究無人能夠讀懂。

  南宋。

  趙構看著自己的秦愛卿,怎麼看怎麼喜歡,對方能夠時刻明白自己的心裡所想。

  與那群只知道舞槍弄棒,讓他心裡憔悴的武夫不同。

  秦檜總是能夠讀懂他想要做什麼,並且還不勞他費心,將所有的事情都給打理的井井有條。

  將手中的第九道金牌擲出,他攬著美人,思索著要不要聽取秦檜的建議,給文臣們再漲一些俸祿。

  至於那些武將,也是時候讓他們交出兵權了。

  明末,清軍入關。

  錢謙益一邊看著天幕,一邊嘟囔著水太涼,頭太癢。

  他可是大儒,誰都能死,他可不行,他的命金貴的不行。

  心中想起湖裡的那抹倩影,他心裡便是一陣的鄙夷。

  他默默的在心底盤算起了降表怎麼寫,也不知道用前朝的照抄可不可行。

  只有活著,他才能把他儒家的文化思想更好的傳遞下去,他不是為了自己能活,更是為了這天下儒生的延續而活。

  世人誤會也好,辱罵也罷,他錢謙益都無所畏懼。

  「不過是些許風霜罷了,後世之人會明白我的苦心的。」

  嘟囔完後,他開始奮筆疾書,先是怒噴明朝的種種暴政,隨後又開始讚美滿軍入關後的種種仁義……

  【下面盤點儒家的利與弊,興與衰,以及對後世各朝的影響。】

  儒家的起源播完,緊跟著便是對於儒家的盤點。

  歷朝歷代的人們,撓了撓身上被蚊子叮出來的包,打個哈欠後又接著對天幕看了起來。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