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齊譽的舉動,陸博軒認為,對方是在向以自己為首的文官集團示威挑釁。✊👊 ➅➈ŜĤǗˣ.ς𝓞𝓂 ♟🐳
除此外,對方還趁機拉黨結派,籠絡武將集團。
以陸博軒目前的地位和眼光,自然能猜到齊譽的用意。
在他看來,拉攏武將確實是一手妙招,幾乎沒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他們的支持,
本朝的武將集團,一直都是雞肋般的存在,地位上與文官相比差的不是一丁半點。
自宋時始,重文輕武就成了朝廷吏治的固有理念,除了一些個開國的老國公地位尊崇外,武將基本上都是文官麾下的附庸品。
官職再大也不例外。
即使你做到了兵部尚書,依舊要遵從內閣票擬的行事,原則上來說,幾乎沒有任何的獨斷專行權。朝廷上是這樣,地方上亦是如此,即使手握兵權的都司指揮使,在守牧一方的巡撫面前,充其量不過是個『別駕』般的存在。
最近幾年微有變化,大奉朝開疆拓土、屢創大捷,讓與有榮焉的武將集團充滿了自豪感。然而,文官集團對此卻並不買帳,他們不僅沒有頂禮膜拜,反而在暗地裡壓制武將。
稱讚?
當然可以,就比如吾皇的文治武功,然後就沒有其他的了。
這是明顯的忽視武將的價值。
時而久之,武將集團便對凌駕於自己頭上的文官集團產生了不滿情緒。
所以,陸博軒認為,齊譽此次揚刀立威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借著打臉文官集團的機會,順勢拉攏武將們的支持。]|I{•------» «------•}I|[
這樣的操作,不僅能起到該有的震懾效果,還能分化文武兩派的矛盾對立,可謂相得益彰。
他之所以選擇在大庭廣眾下的菜市場行刑,主要是想順便也獲得老百姓們的支持。可想而知,對於挑釁我朝的外洋財狼,民眾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一箭多雕,確實是好手段!
文官們或許會發起反擊,但絕不會去針對齊少保。
陸博軒自然深知,當下的齊譽,如此中天,威震四海,如果沒有大的利益牽扯,文官們絕對不會再去捋其虎鬚的。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隨著他那聲對金融改革的承諾,自己的支持者驟然縮水。唉,早知道就不這樣操作了。
見次輔大人眉頭緊鎖,麾下的某幕賓上前忙勸:「齊譽他鵰心雁爪,心狠手辣,今日突舉屠刀,多半是在向我等發出兵不血刃的信號。」
「多半?你不用再懷疑了,直接確實就是。」陸博軒捋了捋須,淡淡道:「他呢,就是想用實際行動告訴老夫,誰若阻礙他的入閣步伐,今日的流血便是榜樣。」
「那,咱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還能怎麼辦?自然是攻訐彈劾了,難不成,還要老夫盛讚其壯舉不成?」
「可是,太后她抱恙休政,近期不再臨朝,咱這彈劾之辭說給誰聽?」
是呀是呀!
最關鍵的聽眾現在選擇了裝睡,即使自己罵得再響亮,結果也不過是掩耳盜鈴!
突然間,陸博軒意識到了什麼:難道說,皇太后早就料到了此遭,所以才早先一步避開漩渦的?如果此猜測屬實的話,她應該是選擇了作壁上觀的態度。🐚🐠 ☞🐧
或者稱之為是坐山觀虎鬥。
無論兩方誰占了上風,於她皇家都沒有任何影響,既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不管怎麼說,彈劾都是必須的,絕不能因為主要聽眾佯裝打盹就放棄反擊。
這是文官集團最大的利器,豈可因難而止?太后休朝不聞,那就想想其他辦法。
就比如說……利用一下報刊?
嗯,這的確是個好法子。
齊譽可以在大庭廣眾下嗜血殺人,為什麼咱就不能在萬眾讀者面前申飭一番?於口誅筆伐之下,且看你還如何自辯。
於是,一篇聲討齊譽的『檄文』誕生了。
文中稱:齊譽齊少保共犯下了一十三條大罪。
第一,他知法犯法,在大理寺還沒有宣判裁決的情況下就選擇了私刑人犯,此舉可謂目無王法。
第二,他在未奏的情況下私裁囚徒,可謂是目無君上。此等不忠之舉,枉為太上皇託孤重臣,帝若有知,必悲痛於南洋病榻也!
第三,齊譽他暴虐成性,於大庭廣眾下血濺市井,如此低劣德操枉為讀書人。若我孔孟有知,九泉之下何其痛心?
第四、第五、等等等,大大小小的罪狀羅列了一條又一條,看得人眼花繚亂。
對於這事,齊譽只是簡單地以口頭方式回應了一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書面的回應也是有的,不過,卻是由孟既明執筆於報刊上作出的針對性辯論。
其辯言道,目無王法一說簡直就是無稽之談,這些個囚徒本就是齊大人生擒到的,按道理來說,早應該獻祭於南洋軍旗下,之所以押解來京,不過是故意彰顯揚我國威而已,如此簡單的事情,怎麼和目無王法扯上關係了?何況,在咱們大奉朝的法典里,根本就不存在屠戰犯而犯律條的說法,既然是無法可依,又何來的有違一說?
至於所謂的未奏先斬,孟某反認為並無不妥。國之少保者,有輔天子之責,如今吾皇巡幸在外,少保協助處置有何不可?
什麼?暴虐成性?
胡說!齊大人可有冤殺過一個好人?若有,本官這就於大理寺立案,若是無中生有的話,可就別怪本官治你一個陷害忠良的罪!
失德之說更是毫無依據!
遠了不提,就說當初湖廣的失收吧,當時社稷倒懸、危如累卵,是誰伸大義之手無償賑災?若如此蓋世功績還為失德的話,那咱們大奉上下真沒幾個好人了!
打這番嘴炮,孟既明直接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處處以家國大義出發,數落的陸博軒一眾人毫無還嘴之力。
現在的老孟可是正牌的司法高官,他的見解還是很有分量的。
看到這裡,一些個老傢伙們不禁對自家的紈絝們道:早先時讓你們收斂行為,現在明白了吧?當下可是大佬們的角力,你若不小心撞到槍上,誰能保得了你?
……
兩天的時間一晃而過,嘴炮的熱度開始漸減。
就在大家以為此事即將要平息時候,武將集團突然於報紙上發聲了。
武將們去打嘴炮?
這可是個稀奇事!
一下子,關注度又大了起來!
雖說將軍們大多文筆粗陋,但這並不影響他們表達觀點,上曰:直娘賊,殺幾個敵酋就嘰嘰歪歪,你們是閒得蛋疼嗎?若真有能耐,何不前往邊關去感化頑劣?若你們真能用嘴退敵,老夫必自殘三刀、光著腚去登門請罪!
在武將們發聲後,老百姓也跟著起鬨了:這話說的確實在理,俺一個種地的都曉得要黑白分明、論功行賞,而如今,卻數落起了當朝功臣,你說這天理何在?人家齊大人多好的人呀,他賑災湖廣、守護國門,哪是你們這些酸腐之輩可以玷污的?不僅如此,竟然還幫著邪惡的洋鬼子站班說話,這是要數典忘祖嗎?
霎時之間,文官集團便成了千夫所指的對象。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