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椿真人本來想得很美——大徒弟雖然想得開,但性情浮躁,小徒弟雖能凝神靜心,卻是個愛鑽牛角尖的,兩個小東西如果能互相中合,那麼再好不過。
可惜,看來還沒來得及中和,倆人已經快要掐起來了。
木椿真人只好先暴力將兩人拆開,令道童帶著練劍練出一身汗的程潛下去沐浴更衣,再集中火力對付他頗為不好對付的首徒,他嗡嗡嗡地重新叨叨起了《清靜經》。
師父的念經完美地演繹了何為「有礙視聽」,以其黃鼠狼之姿,公鴨之嗓,成功地攪合得桌上沙漏一動不動,讓他的開山大弟子心煩意亂,幾欲暴起咬人。
嚴爭鳴忍無可忍,將刻刀往桌上一丟,怒道:「師父,你做什麼?」
師父眼皮都不抬道:「徒兒,你心不靜,為師念段清靜經給你清清心。」
就在師父用一張嘴將嚴爭鳴念得痛不欲生時,程潛回來了,嚴爭鳴正頭疼得很,終於找到了找碴的機會,他微微一抽鼻子,憤然道:「你們用檀香給他熏衣服?這是什麼毛病?明天要出家當和尚去嗎?」
道童唯唯諾諾,沒敢說是程潛自己樂意的。
嚴爭鳴衝著道童吼叫道:「換成芙蓉——」
旁邊木椿真人的聲音越發拔高:「——故天清地濁……」
這一吊嗓子,聲如鋸木節節嘎吱,嚴爭鳴簡直服了:「師父,我哪裡心不靜!」
木椿掀了掀眼皮,心平氣和地道:「心不靜才會為外物所擾,才會顧忌什麼檀香芙蓉香,不如這樣吧,別拿你三師弟當香爐了,為了助你修行,就由為師今日搬去你那溫柔鄉,給你念上一宿經文好不好?」
嚴爭鳴:「……」
這老黃鼠狼念經有癮,在這方面絕對說到做到,被他念一宿經文還有活路麼?
嚴爭鳴只好忍氣吞聲地坐下來,聞著他看來爛木頭渣滓一樣的檀香味,憤憤地拿起小刀,鞭屍似的在木頭上刻豎條。
香爐程潛默默坐下來繼續功課,感覺自己身邊坐了一隻炸毛的大兔子。
師父說韓淵心浮氣躁,也不知道誰才是真的心浮氣躁,人家韓淵起碼還只是自己浮躁自己的,這位倒好,還得把身邊的人都禍害個遍。
程潛開始發現自己和大師兄在一起的好處了——高下立現。
程潛認真起來,是真能做到「不為外物所擾」的,他比對著記憶中木板上的門規,一絲不苟地臨起了盲帖,很快沉浸在寫字的樂趣中,而縈繞周遭的檀香味仿佛也有助於人安神,他逐漸將他毫無定力的大師兄忘在了一邊。
嚴爭鳴暗自生著悶氣,又鬧著要點心,吃完感覺噎得慌,只好站起來在亭子中間來回走了好幾圈。
很快,他就發現沒人理他,師父端坐蒲團上,眼觀鼻,鼻觀口,一動不動地坐禪,口中還念念有詞,仍然不依不饒地沉浸在方才的經文中,而那個新來的小崽子在一邊繡花似的寫著他豬狗不如的字,頭都沒有抬一次。
有這一老一小,亭中氣氛寧靜得近乎是凝滯了,連侍立一邊的道童們都忍不住屏息凝神。
這寧靜讓嚴少爺感覺到了一絲尷尬的無趣,他無可奈何地坐回到沙漏前,無所事事地發了會呆,認命地再次拿起刻刀,做起千篇一律的練習。
這一回,他竟然沒有再鬧么蛾子,直到桌上的沙漏突然發出一聲輕響,嚴爭鳴才驟然回過神來,發現他這一天的符咒時間竟然提前結束了。
接下來的幾天都是這樣,清早,四個人生無可戀地聽師父念經。
師父也不知道哪找來的那麼多經,一天念一部,幾乎不帶重樣的,念完道經念佛經,念完佛經念自編經,內容天馬行空,從不為門派所限,以至於時常自相矛盾。
念完經練木劍。
嚴爭鳴果然臭不要臉地假裝自己將前三式融會貫通了,不求甚解地跟著師父學起了第四式,李筠也因為新學的劍招收斂了一些,不整天在山頭上招貓逗狗了,程潛自然不必說,唯有韓淵還在堅定地拖著全體後腿,沒心沒肺地將傳道堂附近的鳥窩禍害了個遍。
下午嚴爭鳴被關在傳道堂中,陰雲罩頂地刻木頭,程潛或者在一邊做功課,或者幫師父修剪花木,師父仿佛有意要將他幼年時代沒有受過的疼愛都一起補回來,總會給他留一些小孩感興趣的零食,還會在嚴爭鳴怨氣深重地刻木頭的時候,特意囑咐程潛歇一會,給他講幾個稀奇古怪的民間故事。
嚴爭鳴有時候感覺這小矮子純屬來爭寵的,然而不能否認,有程潛在旁邊,他也近朱者赤地能稍微坐上一會了。
這一天,沙漏漏乾淨了,嚴爭鳴拿刻刀的手還有一點發麻,整個人怔怔的,就在方才,他感覺到刻刀與木頭相接的摩擦,產生了某種近乎玄妙的力量。
一個微有些沙啞的聲音在他耳畔炸起:「凝神,引氣入海,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周而復始,此用無窮——」
程潛極有眼色,沒等師父說,他已經自發地站起來退後了一步,與此同時,他感覺一股說不出的氣流在他周身盤旋片刻,而後仿佛江河入海一樣,歸於大師兄身上。
那是他第一次觸碰到這個世界壓抑的秘境,程潛不知道當時嚴爭鳴是什麼感受,但他聽見了一個模模糊糊的聲音,此時夕陽沉到了扶搖山的另一側,這充滿了靈氣的山間充斥著某種欲語還休的迴響,無數人匯聚了無數聲音,程潛突然有種奇怪的感受,似乎那一時一晌,是遙遠的過去與模糊的未來隔著經年竊竊私語,而他拼命地想要聽清,那些話音卻如歲月中的流沙,輕飄飄地便將他丟在身後。
程潛幾乎痴了。
突然,一隻手抓住了他的肩膀,程潛好像從一場光怪陸離的夢魘中驚醒過來,猛地一激靈,回頭看見了木椿真人。
木椿居高臨下地盯著他,程潛驚覺臉上微涼,伸手一抹,發現自己竟然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淚流滿面。
他一方面是尷尬,一方面又不明所以,只好茫然地看著師父。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木椿真人的聲音好像凝成了一條線,直直地戳進了程潛的耳朵里,「多見多聞多思多想,你還修個什麼自在?醒來!」
那聲「醒來」如當頭棒喝,程潛腦子裡「嗡」地一聲,再一睜眼,大師兄依然坐在原地,似乎是入了定,桌上散亂了一堆被刻得亂七八糟的木頭。
程潛呆呆地被木椿真人揉了一把頭髮,問道:「師父,我剛剛聽見有人說話……」
木椿真人道:「哦,那是我派列祖列宗。」
程潛吃了一驚。
木椿真人道:「我派傳承至今已有上千年之久,有一幫祖宗有什麼稀奇的?」
程潛:「他們現在在哪裡?」
木椿真人道:「當然是都死了。」
程潛瞪大了眼睛:「不應該是得道升天了嗎?」
木椿真人低下頭,慈祥地看著他,反問道:「得道升天和死了有區別麼?」
程潛道:「當然有區別,得道升天不就是長生不死的意思嗎?」
木椿真人愣了愣,隨即仿佛被他逗樂了,沒有正面回答,只是道:「你啊……小豆子一個,說什麼死不死的,這些事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
說完,他走了幾步,回到傳道堂的主位上,一屁股坐下,看著入定的嚴爭鳴,有點愁眉苦臉,程潛聽他念叨道:「怎麼這個時候入定?真會挑時候,晚膳去哪裡用?」
程潛:「……」
結果晚飯被搬到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傳道堂里,在散落的符咒與經文中間,一隻燒雞玉體橫陳,周圍還有一堆小菜,以及一個入了定、人事不知的大師兄。
木椿讓程潛跟他一起席地而坐,他就像鄰村韓大爺一樣愛憐地給程潛夾了一塊肉,並將不知是誰抄經的紙拉過來墊在刻符咒的桌面上,囑咐道:「多吃點,長個子——來,骨頭吐在這上面。」
程潛默默地端起飯碗,感覺自己以後再難以對這傳道堂有半點敬畏之情了。
飯後,木椿要留下來給大師兄護法,囑咐道童給程潛包了半斤點心,以防他半夜餓,這日正是十五,傳說中禁闖山穴的日子,但木椿並沒有對程潛多加囑咐,似乎認定了他晚上回去會老老實實地臨摹默寫門規,不會出來搗蛋。
程潛確實不會,不過不代表別人不會。
他前腳剛回到清安居,韓淵後腳就跟著來了,韓淵一進門,先大驚小怪了一番,完事順手拿走了程潛放在院裡的點心,先嘖嘖稱讚地吃了大半,這才噴著點心碎屑說道:「你整天和大師兄混在一起有什麼意思——還不如每天跟我們走,二師兄教了我好幾招,第一式我都快學完了。」
程潛躲開如大雪紛飛的點心屑,笑而不語地看著他師弟這個蠢貨,心說,這就學完了第一式,再過兩天,他想必就能上天了。
韓淵又對著程潛的小院指指點點道:「你這裡也太破了,也就比師父那強一點,明天你看看那我那院裡,我那院有你這個十個大,後面還有一個大水塘,夏天可以下去游泳——你會水嗎?唉,算了,你們這些家裡養大的小孩一個個都不敢出門,別提下水了,以後我帶你去,保證一個夏天,讓你變成浪裏白條。」
對於這樣的好意,程潛實在敬謝不敏,他真的不想和韓淵這樣的人間渣滓一起浪。
小叫花利用東拉西扯的時間,吃完了程潛帶回來的點心,終於停止了毫無意義的閒聊,說起了正題。
他打了個飽嗝,坐直了,壓低聲音道:「你還記得二師兄說過的……山穴的事嗎?」
程潛早料到他有這一出,於是波瀾不驚地回答道:「師弟,那是有違門規的——既然你已經將本門劍法都學得差不妨多了,門規上的字你認全了嗎?」
韓淵覺得這個比自己年紀還小的師兄有點不可理喻,便充滿優越感地教訓道:「背門規有什麼用?我真是再沒有見過比你更死心眼的了,你沒聽見二師兄說嗎,沒有氣感,學會了全套劍法也是個跳大神的。一步一步的來,那得磨蹭到什麼時候?做人不能太墨墨守……守那個什麼。」
程潛:「墨守成規。」
韓淵一擺手:「愛是什麼是什麼吧,總之我要去山穴,你去不去?」
程潛將一臉「忠厚老實」均勻地鋪平攤開給韓淵看,說道:「我可不敢。」
他想都不想就一口回絕,韓淵先是失望,隨即又有點不屑——這種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小男孩通常都看不慣程潛這樣「唯唯諾諾」,只知道按部就班的「乖」孩子。
「家裡養的。」韓淵嘬著牙花子,不怎麼高興地看了程潛一眼。
至於程潛,則完全把他的師弟當成了一隻智力情況堪憂的癩皮狗,感覺對此人一切愛恨情仇都是浪費感情,於是毫無態度地端起了茶杯。
韓淵又看了他兩眼,看在早先一包松子糖的份上,逐漸沒了脾氣,他帶著一點「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憐惜,還有滿腔野狗看家貓的高高在上,再次對著程潛搖頭嘆息:「家裡長大的小孩,都是瓷做的。」
下午在傳道堂,程潛已經感覺到了這山的靈性與暗藏玄機,同時,他也知道李筠是怎麼想的,李筠肯定是好奇初一十五的山穴那裡有什麼,又不肯自己冒險犯門規,大概早就計劃著給自己找個替死鬼了。
韓淵在程潛這裡蹭了一頓夜宵吃,雖然沒有把人說動,也不算全無收穫。「瓷做」的程潛彬彬有禮地將韓淵送到了門口,目送他離開,等著看這冤大頭的下場。
「犯了門規會怎樣呢?」程潛漫不經心地想道,「抽板子?打手心?抄經——要是抄經就沒什麼大不了的。」
可是他沒想到,直到第二天,韓淵也沒有回來。
作者有話要說: 註:「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