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趙焊工這樣的中老年人,觀念往往很頑固,一旦認定了什麼東西,就很難再相信其他說法這倒是也不怪他們,說不定等張子安他們這輩年輕人老了之後,會比這代中老年人更頑固。👊♘ ➅➈𝐒ĦỮ𝐱.匚𝕆爪 🐝🎄
趙焊工認定他吃的生魚片裡不可能有寄生蟲,理由很簡單——大家都這麼吃,都沒事,聽說年輕人還特別愛去日料店吃刺身和壽司什麼的,沒聽說誰吃出過事來。
大家都沒事,所以我也沒事——其實很多人都這麼想,在大部分情況下是對的,不過很多東西說穿了就是概率問題,中彩票輪不到你,倒霉的事說不定就輪到你了。
吳電工半信半疑,他也覺得如果吃生魚片能吃出事,那全國得多少人出事啊?
張子安知道光靠嘴是說服不了趙焊工,而且他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於是說道:「趙師傅,我只是說有這種可能性,想要確認很簡單,你去一趟醫院,好好檢查一下,別光看個胃鏡檢查結果就覺得自己得了胃癌什麼的。」
趙焊工一聽又讓他去做檢查,一個不去百個不去,氣得吳電工差點真動手把他綁起來強行送去醫院。
「這樣吧,趙師傅您不想去醫院,我不強迫您,不過我聽說您買回好幾條魚,都吃完了嗎?」張子安採取迂迴策略。
「沒,那幾條魚的個頭都挺大,沒吃完的我凍在了冰箱裡,你想嘗嘗?」趙焊工問。
「嘗就免了,不過如果我的懷疑是正確的,那麼從魚肉里應該可以找到寄生蟲的蟲卵或者幼蟲您家裡有放大鏡沒有?」
「放大鏡?我小孫子有,他經常拿放大鏡點火玩,每次點火都尿炕讓老吳給你去拿。」趙焊工向吳電工努了努嘴。
張子安跟著吳電工離開臥室,後者去討要放大鏡,前者直奔廚房,在冰箱的冷凍室里翻找魚肉。
不一會兒,當張子安拿出幾條硬得能砸死狗的魚肉時,吳電工也拿著放大鏡進來了。
兩人用菜刀在幾條魚的魚身上各切出幾片肉,泡在水裡解凍。
又過了十分鐘,等肉軟了,張子安就拿著放大鏡在魚肉表面進行地毯式搜索。
「找到沒?」吳電工性急地問道,他的老花眼實在幫不了忙,只能在一邊干看著。
這是個細緻活兒,張子安找了一遍之後,眼睛瞪得都酸了,但是並沒有找到他懷疑的東西。
他搖頭。
吳電工失望地嘆了口氣,雖說吃進寄生蟲挺噁心的,但總比得癌好,「還是勸老趙趕緊去醫院吧。」
張子安想了想,「我再找找。」
「還怎麼找?」吳電工納悶。
張子安將那幾片魚肉縱向切開,「可能是泡水把表面上的蟲卵給泡掉了。」
魚肉切開之後,從幾片變成了十來片,工作量更大了。
「找到了!」
他激動地唾沫星子都噴到放大鏡上,「是蟲卵不對,是幼蟲!」
「啊?讓我瞅瞅!」
吳電工一驚,趕緊把腦袋也湊到放大鏡前,使勁眯縫著眼睛,「哪個是?」
張子安拿了根火柴,用火柴杆指向魚肉里一個半透明的小點,「看見這個沒有?這個就是包裹了幼蟲的蟲囊。」
「不行不行,我得去拿眼鏡,等我一下。」
吳電工風風火火跑到客廳,向別人借了一副老花鏡,反正老花鏡對度數沒有特別精確的要求,度數差不多就行。
在此期間,張子安又從其他魚肉身上找出好幾個類似的蟲囊。
吳電工戴著老花鏡回來,即使有眼鏡加持,他費了好大力氣才看到蟲囊的樣子,因為蟲囊太小,又是半透明的,在粉色的肌肉纖維背景下非常隱蔽。
無論是餐廳里的主廚還是家裡的主夫主婦,誰做魚時也不會拿放大鏡觀察魚肉。
「還真是蟲子啊」吳電工倒吸一口涼氣。
張子安又請吳電工找來針和鑷子,挑出其中一個蟲囊,放在檯面上,請吳電工幫自己拿著放大鏡,他用兩根針把蟲囊刺破挑開,終於露出裡面蜷縮成一團的幼蟲。
別看幼蟲蜷成一團時很小,將頭尾撥直之後,差不多有一兩厘米長——即使是這種狀態,只要不加細看,還以為是一小段白色的棉線。
「這蟲子活的死的?」
吳電工看得陣陣反胃,還好自己沒跟趙焊工一起吃這魚肉,否則如果吃下去,今天再看到這蟲子,非得把隔夜飯嘔出來不可。
「死的。」張子安回答。
「死的死蟲子吃進去應該也沒事吧?」吳電工問道。
張子安搖頭,「現在是死的,因為在冰箱裡凍死了,在冷凍之前應該是活的。」
「這種蟲子可能是異尖線蟲,廣泛分布於海水魚體內,尤其是真鯛,三文魚里也有,您知道它們為什麼叫『異尖線蟲』這個名字?一是因為它們長得像棉線,二是因為它們頭很尖,特別能鑽,進入人體後就鑽進人的胃黏膜里,吸收人的營養,排泄物和死亡的蟲體引起人的過敏反應,表現在上吐下瀉和腹痛,是不是跟趙師傅的症狀一樣?」
吳電工瞪著眼睛說不出話,半響才憋出一句話:「幸虧我家從來不吃這些外國洋魚」
「帶魚之類的家常魚體內也有,不過帶魚很安全,沒人會生吃帶魚,做熟了就沒問題了,權當補充蛋白質,眼不見為淨。」張子安攤手,「普通老百姓從電商、超市里買的三文魚沒問題,就算做成刺身生吃也沒事,因為那些三文魚都是冷凍運來的,這種蟲子在零下18度活不過兩天。」
「可老趙」
「趙師傅的問題在於,他買的這幾條魚都是名貴魚種,是從東瀛冰鮮空運過來的,而不是冷凍運過來的,因為冷凍會破壞魚的原始口感,會吃這種魚的人都比較講究這個,現在流行吃日料,而吃日料又離不開刺身和壽司,所以我從來不去那些宣稱店裡的海鮮都是冰鮮運輸的高檔日料店當然沒人請客也是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