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世民提出的談判要求,李愔甚至沒有興趣,就直接下令,把負責談判的官員給殺掉,並且傳令讓李健一路北上,攻打城池。
要一路北上殺入長安。
控制住了長安城,那天下就會在李愔的掌控之中。
李愔有萬全的把握,可以打贏這場戰鬥。
而李健在得到命令之後,也是立馬就率兵馬出發。
李愔則是掌握著各種軍火。
軍隊缺軍火的時候,他就讓人運送過去。
軍火掌握在李愔的手上,就等於說軍隊的核心掌握在李愔的手上。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這些軍隊百分百的控制在李愔的手上。
其實他這麼做也是未雨綢繆,首先這些軍隊的士兵們,對李愔實際上是百分百臣服的。
對李愔沒有任何的不忠誠的想法。
就算有那麼一兩個,也絕對不敢表現出來。
畢竟李愔現在就幾乎已經坐實了,是天命之子的事實。
自古以來從來沒有一個人,像他這樣把這個名聲背的這麼實在。
讓天下所有百姓兵幾乎都相信他就是天命之子。
如此一來,士兵們又怎麼敢違背李愔的意思呢?
又怎麼敢背叛李愔呢?
這是古代百姓們都是非常相信上天和鬼神之說的故而。
誰也不敢跟老天爺作對,既然李愔從各方面都證明了他是天命之子,那若是背叛李愔,豈不就是等同於跟上天作對嗎?
誰有這個膽子啊?
況且現在跟李愔作對,不光是等於跟上天作對,還是等於跟天下的百姓作對。
所以就算李愔沒有強大的火力,來保證自己的地位,就憑他目前已經做出來的這些事情,和已經獲得的名聲,也完全能夠保證他穩定發展下去。
第二天,李健就帶著大軍出發,向著北上而去,在蜀地,其他的一些城池裡面的百姓,聽說李愔的大軍打過來了,一個個就開始主動鬧事兒,要求守城的唐軍投降。
這些城池一般來說,都會有起碼一個折衝服的兵馬。
這一個折衝府的兵馬一千人,怎麼可能擋得住李愔的大軍呢?
朝廷現在又沒有別的士兵派過來,再加上蜀地的百姓,本就支持李愔,跟李愔是一家人。
一開始的糧食種子也是率先賣給蜀地百姓,故而蜀地百姓從這方面出發,也是更加的支持李愔的。
那些守城的將領見狀也是為難。
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真要阻攔的話,打不過不說,這蜀地的百姓,也不會輕饒他們。
可若是不打投降了,又沒法跟朝廷交代。
最終啊,在李健帶著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那蜀地的一些城池裡的將領還是選擇投降。
畢竟他們在蜀地也待了這麼久,覺得李愔對百姓們挺好,反而對朝廷也是很失望。
於是乎啊,這李健一天帶著大軍出發,行了好幾座城池,這些蜀地內的城池均是不戰而降。
不僅如此,還直接扭頭就加入到了李愔的大軍之中,成為了李愔大軍的一員。
當然他們並不是要跟著李健的大軍一起北上,而是投靠李愔大軍之後,依舊守在他們所在的城池。
前方大軍在推進,後方李愔帶著長孫娉婷也是又帶了一部分士兵,不緊不慢的跟著。
同時還帶著大量的軍火,作為後方支援。
如此一來,極大的保障了整個戰鬥的運行,和糧草軍火的支援,也給了前方作戰士兵們自信。
在前方作戰,也是越發的有底氣,更加的英勇。
如此這般,僅三天時間,整個蜀地就全部被李愔所占領,成了李愔的天下。
蜀地以南,是南詔國。
南召國國力不強,不可能參與到大唐的內戰。
所以李愔幾乎是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只需要一路向北去進行戰鬥就行。
李世民那邊也已經得到了消息,說李愔拒絕談判,而且還殺了去談判的官員,這讓李世民很憤怒。
在朝堂之上不斷的怒罵道:
「混帳,混帳,逆子簡直就是逆子,連朕派去的人他都敢殺?無法無天,太無法無天了。」
然而怒罵過後,又得到了一些消息說,李愔的大軍已經一路殺來,已經統治了好幾座城池。
由李健帶兵,侯君集作為先鋒大將,在蜀地的數座城池之中,幾乎沒怎麼動兵,就已經順利的掌控了整個蜀地,成為了真正的蜀王。
關鍵現在他李愔還已經掌握了更多的士兵,原來就已經有三萬,到現在為止,似乎已經擁有了六萬大軍。
蜀地的許多。
大唐的兵馬也都紛紛投靠了李愔,還有許多青壯年主動參軍。
李世民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李愔一直是三萬大軍的話,只是鎮守在巴州城,那確實不是問題。
可如今李愔的實力提升的太快了,不僅兵馬變多,還掌握了整個蜀地百姓和軍民,全都投靠了李愔。
這甚至都可以建立一個蜀國了。
這讓李世民也不得不鄭重起來。
他面色有些凝重,開口說:
「朕還是小看了李愔啊,讓他如今羽翼豐滿……早知道,當時就趕緊派大量的兵馬平叛,說不定現在就已經解決掉問題了。也不至於發展到這般地步。」
下方的官員們,也是面面相覷,顯然對於這個結果大家都沒有想到。
一旁的李恪也是眉頭緊鎖。
現在的他也開始有一絲擔憂,畢竟這大唐的江山將來是要給他的,自己好不容易坐上了太子的位置。
若是這天下就成了別人的,成了李愔的,那他還真有些難以接受。
於是就趕緊對李世民說:
「父皇,現在情況,如此不妙,兒臣建議,趕緊採取行動,讓大量兵馬鎮壓李愔,絕不可在放任其做大,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李世民點頭說:
「朕當然知道,現在朕傳令,大將軍張亮,大將軍李績,分兩路各領十萬萬大軍,南下鎮壓叛亂,不得有誤。」
張亮跟李績紛紛站出來:「遵命……」
這兩位,都算是大唐這個時候的猛將。
他們其中一個出馬,在李世民看來事情都算是穩當的,而同時派出兩個,也算是雙重保險。
一旁的李恪也是深深的鬆一口氣,覺得這一把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