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秦鴻在大同城內最好的酒樓設下宴席,一為慶賀李毅升任代理守備,二為李毅即將離開大同城踐行。
宴席之間,兩人有說有笑,喝的是酣暢淋漓,直到酒樓打烊才各自離去。
第二天,李毅在秦鴻的協助下順利接收一千明軍將士,其中,原鎮羌堡守軍兩百五十六人,大同城防營士卒三百人,其餘都是只經過兩三個月訓練,但還沒有上戰場見血的新兵。
一支僅有千人的部隊卻有著複雜的構成,這可把前來幫忙的秦鴻看得連連搖頭。
李毅卻對此沒有多少負面情緒,以他淺如白紙的資歷,如果盧象升直接從其他將領麾下調來一支千人部隊,他反而難以在短時間內加以掌控。
現在這樣談不上多好,但總體還算不錯。
原鎮羌堡守軍和李毅有著同生共死的交情,又在戰場上見識過李毅的厲害本事,應該會樂意接受李毅的指揮。
再加上他們經歷過血戰的生死考驗,戰鬥力很不錯,李毅完全可以對他們拉攏示好,將他們發展為鐵桿嫡系。
城防營士卒就有些麻煩了,他們原先隸屬於大同總兵王朴,而王朴對李毅有些敵視,這種敵視很可能延續到城防營軍官甚至所有城防營士卒身上。
當然,因為王朴對李毅有些敵視,所有城防營士卒就對李毅敵視這種可能性太小,但軍官層面的敵視可能性就挺大。
所以,李毅想要順利掌控他們,或許得採用分化瓦解的方法,多對城防營士卒進行拉攏示好。
至於那些沒見過血的新兵,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他們經過了基礎訓練,只需鎮羌堡老兵給他們講講實戰經驗再安排他們剿匪見見血就勉強可以出戰了。
按理說李毅接下任務後是沒時間安排新兵剿匪見血的,所幸李毅向盧象升請戰時,盧象升沒有限定李毅完成任務的時間,這讓李毅在接下來的行動中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五月二十三日,李毅率領一千明軍離開大同城,和之前那次前往鎮羌堡一樣,李毅一邊趕路,一邊訓練整合隊伍。
李毅從原鎮羌堡守軍中挑出五十六人編入新兵隊伍,讓他們擔任什長、隊長、哨官,剩下的兩百將士則編入李毅的親兵隊,戰時作為最鋒利的戰刀使用。
至於城防營的三百士卒,李毅既沒有急著安插人手進去,也沒有急著對他們重新整編。
經過一番打聽與試探,李毅發現三個話事的城防營哨官陳玄、劉成峰、曹文定並非鐵板一塊。
陳玄與劉成峰相交莫逆,卻與曹文定有著舊怨,因為這個緣故,陳玄和劉成峰隱隱有些孤立曹文定。
李毅了解這個情況後,自然是對曹文定多加拉攏,李毅告訴曹文定,只要曹文定全力幫他奪回鎮羌堡,事後他會保舉曹文定為把總。
曹文定想藉助李毅的力量對抗陳玄和劉成峰,加上李毅的許諾很有吸引力,他便表態正式加入李毅麾下,全力相助李毅奪回鎮羌堡。
隊伍初步整合完畢後,李毅在前往鎮羌堡的路上挑了兩個百人左右的土匪寨子給新兵們練手。
新兵們有老兵在旁引導和控局,倒是打的有模有樣,少數不敢直接殺人的,也在老兵的『逼迫』下往死屍身上補了刀。
新兵們揮刀見了血,整個人的氣勢立馬變得不一樣了,他們身上多了一絲殺氣與銳氣。
五月二十七日,經過四天不疾不徐地趕路,李毅一行人終於趕到了鎮羌堡二十里外。
李毅沒有立即對鎮羌堡出手,而是選了個隱蔽的山坳駐紮,只等天黑下來再到鎮羌堡下仔細探查。
紮好帳篷,李毅把軍需官徐明義、軍法官唐興安以及陳靖玄、張雲逸、楊國忠、韓必先、胡巍、賀淵、張元一、曹文定、陳玄、劉成峰等十個哨官招來議事。
眾人到齊之後,先向李毅行禮:「屬下拜見大人!」
「諸位無需多禮!」李毅微微抬手,然後問道:「鎮羌堡已近在眼前,不知諸位可有妙計破之?」
眾人聞言沉思,都沒有立即開口。
李毅也不急,一邊轉動思緒,一邊觀察眾人的神色變化。
軍需官徐明義微微皺眉,似乎毫無頭緒。
軍法官唐興安面無表情,也不知是否想到了破局之法。
陳靖玄凝神沉思,欲言又止。
楊國忠面色從容,似乎胸有成竹。
韓必先笑容滿臉,躍躍欲試。
……
陳玄、劉成峰時不時地相互對視,似乎想要置身事外。
約莫一刻鐘後,韓必先見眾人都不開口,便朝李毅拱手道:「大人,清虜占據鎮羌堡後見我軍遲遲不來爭奪,必會心存懈怠,我們可以借鑑清虜攻破鎮羌堡的方法,借著夜色掩護對鎮羌堡發動偷襲。」
李毅聽了後,笑著點頭道:「韓哨官這法子不錯,如果清虜當真存有懈怠之心,那我們可以試一試借著夜色偷襲!」
韓必先得到李毅的肯定後,心中十分滿足,笑著退了回去。
李毅掃了眾人一眼,又問道:「諸位可還有不同看法?」
楊國忠這時出列說道:「大人,草原乃至遼東都是清虜的大後方,他們占據鎮羌堡後定然防南不防北。」
「我們可以從友軍的地盤出關,繞道前往鎮羌堡以北,若是遇到運送給養的清虜,便將他們截殺並換上他們的衣甲。」
「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用清虜運輸隊的名義騙開鎮羌堡的堡門,然後一擁而入將所有清虜統統殺光。」
楊國忠的計策剛一道出,帳內眾人齊齊眼眸發亮,顯然,他們都覺得這個計策大有可為。
李毅起初也覺得這計策不錯,就在他準備發表認同的看法時,腦中突然想到了一個致命疏漏。
那就是明軍要偽裝成清軍,單單換上他們的衣甲,或者使用他們的語言還不夠,還要留有和他們一樣的髮型。
明軍蓄髮,會梳起髮髻。
清軍剃髮,會留金錢鼠尾辮。
這樣的區別實在是太顯眼了!
如果明軍不剃髮留起金錢鼠尾辮,卻強行偽裝成清軍,那等於把自身置於險地。
至於剃髮留起金錢鼠尾辮,那幾乎不可能,大明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讓他們留這樣的髮型他們寧願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