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幾個人的蹤跡,似是朝著百花岡飛過來的,速度極快,本來還模糊不清,很快變得清晰可見。
幾十個人飛過頭頂,譚雙還在想,這些人不會是自己跳下來吧,目前的高度是要摔死人的。
誰知道從腦袋上掉落下來個東西,譚雙一愣,看著那玩意在地上跳了幾下,冒出來一股煙。
他剛剛想到這玩意究竟是什麼,卻不知道該如何提醒,只能大喊道:「退開!」
可惜沒幾個人聽懂這是什麼意思,有些人正在跟前方的人廝殺,有些人正在往下丟石頭,沒想到退開是什麼意思。
正在這時,巨大的爆炸聲響起,帶著巨大的氣浪,推開了大部分人,周圍形成一片空地。
譚雙雙目充血,目眥欲裂,這他媽的也太賴皮了吧,從腦袋上扔炸藥,有沒有點公德心?
三十多個人扔一波後就飛走了,有些落在城中,有些沒有。
譚雙鬆口氣,還好只是這麼幾個人,他們也只能扔一次,飛過去就回不來了。
可不是,只見到那些人飛出去老遠後,在空中轉了個圈,竟然又飛回來。
這特麼的太扯淡,他只想吐血,眼睜睜看著他們又扔一圈,接著繼續盤旋。
譚雙要瘋了。
陳軒下令加強攻擊,乾國軍心士氣大跌,陳軒趁機命令人大肆進攻。
在這樣的狀態下,譚雙完全無法將人心士氣凝聚起來,最終崩潰。
百花岡就此落入陳軒手裡。
陳軒拿到百花岡後,沒有派人去追逃走的譚雙。
他說:「他們人都跑了,追上了又如何?還不如加強防禦,準備迎接第二天的強攻,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啊。」
作為加強防禦的部分,陳軒叫人在百花岡的四面城牆上安裝了合計五十門火炮。
同時對城牆進行緊急修理,補充已經消耗殆盡的城防物品,比如拍杆,連枷,火油,石頭,以及滾木。
因為城中已經沒有居民,陳軒叫人把民房全都拆了,把裡面的磚頭、木頭拿來城防,所有人都住帳篷。
雖然很不人道主義,但此時也管不了那麼多。
按照人數進行劃分,有人專門守城頭,有人專門負責運送各種物資。
城內的庫存也進行了清點,不得不說留下來的還挺多,譚雙逃走時過於匆忙,根本就沒有機會帶走任何東西,甚至連點火都沒來得及。
糧食合計還有三萬多石,馬料二十個倉庫,另外還有數不清的弓箭、長刀,有些是乾國人一路上繳獲,有些則是乾國人自己準備的。
這些東西基本上都很爛,陳軒是瞧不上的,叫人全都毀了,戰後可以重新熔鑄。
民夫以及士卒中,有人感染風寒,這裡還有很多草藥,當初這些草藥主要是用來照顧牲口的。
但乾國人不認識這些玩意,所以根本不受重視,沒人光顧過,竟然跟沒來敵人之前一模一樣,除此外是燃料了,稍微少了點。
陳軒清點過程中,發現一堆未曾處理過的煤炭,這些是原先送過來當做燃料的。
不過因為他們不會使用,所以容易產生中毒,就堆放在一邊。
後來無煙煤找到後,他們這些低劣煤炭就更加無人使用,一直放了好幾年。這倒是意外之喜,除這些還有少部分煤球,一些柴火等。
全部收歸公有,然後按需分配,這都是很常規的操作。
忙碌完畢,已經到半夜,陳軒躺床上休息了不足兩個時辰,被震天響的鼓聲驚醒,敵人來了!
天地一線,先是湧現出來幾個黑點,接著黑點成了線,然後線又成了面,數不清的敵人涌過來,二十多萬人,當真是十分壯觀。
等到人都到齊,在城外三里處停下,一隊人馬騎馬而來,轟轟隆隆,驚天動地,到了城頭前停下。
李守信站在兩百步外,騎著高頭大馬,衝著城頭喊:「陳軒,你已經被徹底包圍,不會有人來救你,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你是何人?」
「孤乃乾國大皇子,還不快快開城投降?」
陳軒哈哈大笑:「李守信,我就在這兒,等著你來取,有本事你就來!瞧瞧我是不是給你臉。」
李守信大聲道:「你也是個人才,我乾國最是尊重人才,只要你答應投降,孤絕不會為難你,給你高官厚祿,孤說到做到。」
陳軒冷笑:「謝謝你的好意,心領了,有本事,有能耐還是戰場上見,希望你這個大皇子,能夠對得上你的名號。」
他扭頭對火炮手說:「瞄準打他。」
火炮手急忙調整好火炮的姿態,感覺差不多,開了一炮。
炮彈落到李守信面前,嚇他一跳,急忙撥馬回去。
攻城開始,二十幾萬大軍把百花岡圍得水泄不通,分別開始進攻,攻打半日,毫無進展,這城市和塊石頭一樣硬。
雙方暫停,來日再戰,依舊沒有成果,這城池的城牆無比曲折,給攻城造成了許多難度。
雖然這裡沒有護城河,也沒有翁城,但實際上城池當初修建的時候用的是大石頭。
因為當時就是考慮以後這裡要能面對大軍自保,所以設計很特別。
李守信的臉色不好,回到帳篷。
達魯花赤說:「陳軒這個人狡猾奸詐,太子不用放心上。」
「明日,繼續全力攻城,我倒是要看看,他們的人馬究竟要不要吃飯。」
接連三日,李守信強行開團,但是沒什麼進展。
陳軒的手段花樣百出,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更難對付。
「王爺,你跟陳軒接觸多,告訴孤,現在怎麼辦?」
達魯花赤說:「我們其實需要的是陳軒能出來,他這個人計謀百出,臣也不知道該如何對付。」
李守信道:「依我看,陳軒是故意拖延時間,他知道我們不可能持續太久,馬上就要開春。」
「不怕,太子不用著急,陳軒就這麼點人馬,實際上他們什麼都做不了,臣已經叫人把搶掠來的東西全都送回去。」
李守信道:「你說得也對,那明日繼續攻城。」
深夜,陳軒收到消息,楊瀾生了,是一個兒子。
京城之中那些人蠢蠢欲動,卻都被王書和郭安用強硬血腥的手段鎮壓。
陳軒再也沒有後顧之憂,更加賣力籌劃這場大決戰。
多年以後,他回想起來,仍覺得那是大奉王朝走向變革的關鍵點。
若沒有那次的勝利,陳軒不會兒孫滿堂,大奉不會走向繁榮,百姓不會安居樂業。
(本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