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之初,朱允炆以財富換走藩王封國!
十一年過去了,藩王失去了封國,失去了軍隊,卻獲得了難以想像的財物,他們憑藉著近乎壟斷的礦產,廉價的勞力,得到了海量財富。
尤其是遼王朱植、岷王朱楩、代王朱桂,朱植與朱楩發家致富,更多的是依靠南洋貿易,而朱桂之所以財富驚人,完全是因為他掌控著大明的官、民煤礦產業。
現如今朱桂被燒著渣渣了,煤礦已經納入朝廷,可鐵礦、鉛礦、錫礦、石灰石礦等等,還在其他藩王的控制之下,這些礦產雖然沒有被藩王壟斷,朝廷自產自用占據大頭,但藩王憑藉這些礦產得到的財富是不可估量的。
除了藩王之外,還有晉商、徽商,這幾年又冒出一批閩商、廣商、回回商,雖然浮動稅率從商人身上不斷割肉,可隨著商業蛋糕做大,哪怕是切去一半,商人手中依舊握著龐大的財力,這對朝廷並不利。
「朕聽聞,晉商很重教育,資助了不少年輕人進入學堂,甚至還設了私塾作輔導之用。徽商也在不斷捐助國子監,每年都會借捐助之名,輸入一批子弟,你如何看?」
朱允炆問道。
朱文奎有些緊張,自己從來沒細想過這個問題,於是慢慢回道:「晉商、徽商等商人都在重教化,這是響應父皇開民智,廣教育之策,對朝廷來說並無不妥,畢竟這些人都是大明的子民。」
朱允炆深深看著朱文奎,這些回答都只是表層的,淺顯的。
朱文奎見朱允炆臉色嚴肅,並無半點笑意,知道自己的回答並不在關鍵處,可什麼是關鍵?
晉商子弟也有受教育之權。
徽商捐助國子監,這對國子監與日俱增的花銷來說是個很好的補充,作為交換,收下他們的人似乎也沒什麼不妥。
哪裡不對,一定有問題,父皇不會無緣無故提到商人教育問題,自己之前詢問的可是巨賈巨富,不是這些人的兒子或子侄。
朱文奎低頭沉思。
朱允炆看著朱文奎,淡淡地笑了笑。
說到底,自己對朱文奎寄予厚望太早了一些,他還是一個孩子,距離成年還需要幾年時間,在原本應該屬於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年紀,承擔了太多的重任。
有些事看不穿,不是他的智慧不夠,而是他的閱歷,他的見識,他的經驗不足,而這些,都需要年紀一點點堆出來。
「太祖開國之初,李善長與劉基鬥法。」
朱允炆輕聲提醒。
朱文奎迷茫地看向朱允炆,回想著那一段歷史,當年李善長代表淮西集團,劉基代表浙東集團,為了彼此背後的利益不斷攻訐。
父皇提這件事是為什麼?
朱文奎腦海中划過一道光,瞬間想明白過來,上前一步:「父皇的意思是,晉商、徽商,都努力在培養親他們的文人,甚至是官員,從而在朝廷中形成一股勢力,為他們說話?」
朱允炆笑了,重重點頭:「沒錯,常百業也好,沈一元也好,他們都是生意人,做的還是大買賣,立足長遠。顯然,他們希望在朝廷之中擁有一席之地,這些人啊,開始用這種方式來索求權力了。背靠商會,以龐大的財力支撐一批官員,這些人定會想盡辦法鬆綁商人身上的枷鎖。」
朱文奎擔憂不已。
自己看到的表象背後,竟隱藏著一股勢力的陰影!
這些人,當真敢介入朝堂,左右朝廷政策嗎??
朱允炆背負雙手:「不要小看了商人與財團的力量,你還記得父皇曾經告訴你的棒子國嗎?他們的國運,全都是財團說了算,但凡不聽話的,財團完全可以用盡手段將其除掉!」
朱文奎握著拳頭。
大明可不能由財團說了算,哪怕是再有錢,富可敵國,也不能藐視朝廷,對抗朝廷,不能左右朝廷政策!!
作為大明君主,行策當著眼於長遠,落點在民間在百姓在蒼生,而不是什麼商人!!
商人能提出什麼訴求?
無外乎是降低商稅,甚至是完全取消商稅,以滿足他們對利益的最大化渴望。
「父皇,大明不允許發生這樣的事,絕不允許!!」
朱文奎堅定地說。
朱允炆看向殿外,平靜地說:「是啊,朝廷不允許出現財團扶持的勢力,不允許結黨營私。但具體如何做,還需要看你的智慧了。」
「我的智慧?」
朱文奎不明白。
老爹,這不是你的事嘛。讓我去解決那些藩王叔公,解決財團,怎麼能辦得到……
朱允炆認真地看著朱文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你不會以為那些人能在短短几年中在朝廷中占據一席之地,形成勢力吧?呵,那樣他們是找死。想長久,只能是慢慢來,興許是十年之後,也許是二十年之後,如此長的時間,還不夠你思慮對策?」
朱文奎明白過來,商人的事並不著急:「可是父皇,再給他們十年,那些藩王與巨商豈不是……」
朱允炆向殿門走去,自信地說:「放心吧,商稅之策還是可以添上幾筆內容的,比如遺產稅,百姓就沒必要了,但對財富超過五十萬或百萬的商人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雖然這很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但不重要了,外敵不存在了,朝廷有足夠的力量對付任何人……」
朝廷手中握著的是無上的權力,想要對付任何人,只需要拿出政策,以政策的刀去處理便是。
舉世攻明失敗了,外敵該消滅的消滅了,該老實的老實了,除了瓦剌與烏斯藏,對外戰爭基本上走上了終點。
騰出手來的朝廷,收拾一些巨商不在話下。
這些舉措對官員來說並不是不可接受的,畢竟哪個官員也不可能擁有如此海量的財富,而收上來的錢財,還可以用於增加官員的俸祿,算是借士人階層之手打擊巨商集體了,加上這舉措對大部分中產、一般富戶也不會構成影響,想來也不會帶來地方動盪與不安。
朝廷要殺的,是肥豬。
最大、最肥的,數量不多卻很有膘的肥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