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重生,然後成為大科學家> 第431章 170徐太太兩眼放光

第431章 170徐太太兩眼放光

2024-08-18 16:05:10 作者: 趙師雄
  第431章 170徐太太兩眼放光

  1927年的春夏之交,奧本海默和施汝為在這一年的學期結束之後,從劍橋大學畢業,正式拿到了博士學位證書。

  前者在陳慕武的勸導下回到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大學,憑藉著陳慕武和康普頓的關係,在物理系當成了一名教授。

  而後者也被陳慕武派回了國內,暫且在仩海的交通部南洋大學任職,順便和瑞典在仩海的駐民囯公使館那邊定期聯繫,準備王子學院入學選拔考試這件事。

  按照陳慕武的打算,是在1927年底或者1928年初舉辦選拔考試,這樣就剛好能夠趕上1928年在斯德哥爾摩的王子學院竣工之後,有第一批學生進入到學校裡面學習。

  但是一方面是因為時間緊張,施汝為回到國內的時候已經是1927年的下半年,因為國內正處在南北交戰的戰亂時期,考試的信息傳遞起來不是很方便。

  ——而且就算傳遞到零星分布在國內各個主要城市和各省省會的高中和大學之後,那些學生們能否頂著國內戰亂的炮火,按照通知上的時間,趕到仩海去參加考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另一方面也是斯德哥爾摩這邊王子學院的施工進度堪憂,施汝為離開時,預估只能完成少數幾部分建築,雖然教學樓竣了工,但是學生宿舍的進展卻比較緩慢,況且竣工之後還有內部的裝修和布置。

  陳慕武他們在1927年底到1928年上半年,在王子學院的物理學實驗室里做實驗的時候,仍然沒能住上學校里的宿舍樓,而是每天在王子學院和臨時駐地兩頭跑。

  所以陳慕武和施汝為商定,把王子學院在國內的第一次選拔考試安排到了1928年下半年,現在看倒是個正確無比的選擇:

  提前多半年向全國發出考試的通知,就可以讓全國的高中生和大學生有比較充足的時間來複習考試和趕到仩海的考場,不至於讓他們和考試失之交臂。

  而且陳慕武結婚之後再次回到斯德哥爾摩,王子學院這邊也給他獻上了一份「新婚禮物」——

  學生宿舍樓和相應的配套設施,無論內外都已經建造施工完畢,隨時都能拎包入住。

  去年,施汝為離開劍橋大學之前,陳慕武也曾經考慮過,是不是應該給他出幾套卷子,讓他帶回國內,供選拔考試時所使用。

  可是這樣做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陳慕武不知道國內的物理學教育程度究竟是怎麼樣,題出的太簡單篩選不出來合適的人選,而題出的太難的話,同樣也篩選不出來。

  所以到最後,陳慕武放棄了自己親自出題的打算,而是給國內寫了三封親筆信,分別寄送到了國內的清華、邶大和南開,請這三所與陳慕武交好的學校的物理系和其他院系,協助施汝為一起擬定選拔考試的題目。

  當然,選拔考試的範圍,也不僅僅限制在物理學這一科。

  陳慕武給施汝為列出來的考試科目,除了物理學之外還包括數學、語文和一門外語,以及選考的化學、生物學、地理學和礦物學。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這沒什麼好說的。

  而語文和外語,則是要考察學生對內和對外的交流能力。

  化學和生物學,則是為了讓王子學院培養的人才全面開花。

  陳慕武以及他周圍的這些科研人員,雖然大家研究的項目都是以物理學為主,但不代表他建設的王子學院不能開設其他學科。


  雖然他們在這些學科上的能力不行,但只要花錢去聘請相關專業的老師即可。

  地理學和礦物學,則是基於瑞典國內的優勢學科來考慮的。

  瑞典是一個礦產儲量十分豐富的國家,到了二戰後,甚至再過一個世紀,這個國家能夠保持高福利社會的原因,也是因為源源不斷地對外出口礦產來換取的巨額財富。

  所以陳慕武才想著是因地制宜地開設這兩門學科,利用瑞典得天獨厚的優勢來培養人才。

  他在王子學院設置的這幾門學科,基本上都是理學。

  未來或許還會繼續擴展,在理學學科之外再加上一些工學學科,但陳慕武絕對不會在王子學院開設文科、政科和商科等等目前來看沒有任何用處的學科。

  當然,文科還是要開設一部分的,不過學生僅限於非中囯籍的歐美學生。

  畢竟王子學院建立的初衷,除了是陳慕武想要為自己的國家培養大量的理工科人才之外,還要滿足瑞典王儲的願望,讓瑞典國內、甚至整個歐洲,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了解東方的那個擁有陳慕武這種優秀人才的神秘國家。

  施汝為離開劍橋大學,乘坐火車回到中囯之後,他和陳慕武彼此之間始終保持著定期的通訊,以便遠在歐洲的陳慕武,能夠隨時得知國內選拔考試的最新進展。

  施汝為回國之後,沒有拿著陳慕武的推薦信,直接去仩海的交通部南洋大學入職,而是先回到家中處理了一些個人事務。

  然後他就拿著陳慕武的許多封親筆信,開始在仩海、天侓和邶京各地,拜訪陳慕武的故交和筆友。

  不管是陳慕武親筆信上的內容,還是施汝為登門之後的說辭,都是大差不差。

  無非就是邀請他們去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任教,不管是待遇還是薪資,都比國內要好得多。

  陳慕武也不知道國內的那些文科教授們,到底有誰願意來瑞典,有誰留戀故土不願意來。

  所以他採取了「廣撒網」的策略,只要有人答應他的邀請,就全都照單全收。

  反正這些「漢學教授」的薪資全都是由瑞典王儲那邊支付,陳慕武很願意做一個順水人情。

  只是陳慕武的這種做法,給剛剛回國的施汝為添了不少麻煩。

  經過一番舟車勞頓的他,還沒來得及在仩海的家中得到充足的休息,就又要在國內跑東跑西。

  施汝為去的第一個地方,是仩海法租界的四明邨。

  作為法租界裡的富人區,曾經是四明銀行宿舍的四明邨周圍環境優雅,鬧中取靜,住的都是一些有身份地位的達官顯貴,絕對是仩海灘中的「上只角」。

  按照陳慕武提供的地址,施汝為敲響了四明邨當中的一棟石庫門建築的門。

  開門的傭人沒有直接把施汝為迎進門,而是詢問了名號之後進去通稟。

  施汝為也按照陳慕武的囑咐,在說完自己的籍貫和姓名後,還特意加上了一句。

  「先生,外面有客人前來拜訪,他說自己姓施叫汝為,是什麼『劍橋大學的博士』。」

  坐在沙發上看報的徐志摩,起初聽到客人名字時大腦思考了幾秒,覺得自己應該不認識這位施先生,所以本不打算相見,讓傭人回絕掉就是了。

  但是幸虧這位傭人也按照施汝為的要求,把他最後補充的那一句也加了上去。

  聽到「劍橋大學」這個學校的名字,徐志摩立刻就重視了起來,心想這個剛剛畢業的小兄弟還真是上道,一回國就先到自己家裡來,拜訪他這位劍橋大學的學長。

  把客人迎進家門,聽施汝為說明來意,得知對方並不是自己主動前來,而是受陳慕武所託才來拜訪。

  徐志摩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比聽到有劍橋大學學弟上門還更加激動。

  因為這位施汝為所帶來的東西,可是自己的好朋友陳慕武的親筆信。

  陳慕武在國外名聲響亮,在國內的「上層社會」里,只能比國外更加響亮。

  現在自己收到了陳慕武從劍橋大學寫來的親筆信,而且這封信還不是通過郵政系統,而是托人親自登門送上來的。

  徐志摩都不需要拆開信看看信紙上寫的是什麼,就收到信本身這件事情來說,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裡,他已經有了向外人吹噓的資本了。

  等徐志摩拆開信,看完信上的內容後,他是更加激動。

  因為陳慕武居然邀請他到歐洲去擔任漢學教授,教的學生都是黃頭髮藍眼珠的西洋人!

  這件事情,在他上一次去歐洲的時候,在劍橋大學遇到陳慕武那次,就已經聽到後者說過相關的想法。

  沒想到,不愧是了不得的陳博士,居然把想法變成了現實!

  羅素也好,杜威也罷,從來都是西洋人來到國內,給中囯人講課。

  就連現在的徐志摩,也都在一直和泰戈爾聯絡,想要邀請這位第一個獲得了諾貝爾獎的亞洲人來中囯交流訪問。

  要說中囯人去到外國給外國人講課,這件事情不是沒有,只不過少之又少。

  滿打滿算,也就只有一個趙元任,曾經在美國的哈佛大學擔任過中文講師。

  不過趙元任現在也已經回了國,到清華大學去任教了。

  如果自己接受了陳慕武的邀請,去瑞典的斯德哥爾摩——雖然名氣上不如英法德、也不如美國,但好歹是外國——去教授漢學的話,那他就將成為「蠍子粑粑——獨一份」。

  徐志摩對陳慕武的邀請很感興趣,感興趣到他完全不再想邀請泰戈爾訪華的事情。

  廢話,自己馬上就要不在中囯了,邀請泰戈爾來訪華又有什麼用?

  他都沒和自己的家裡人商量,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施博士,我什麼時候啟程前往歐洲?」

  徐志摩有些急不可耐。

  「徐先生,請稍安勿躁,陳博士那邊的學校猶在建設當中,估計還要等到明年。而且這件事情您沒必要立刻就答應下來,還有很充足的時間可以考慮。」

  聽到不是立刻就去瑞典報到,徐志摩稍微有些失望。

  不過施汝為又向徐志摩簡單闡述了他這次回到國內來要辦的事情,也就是要在瑞典駐華公使館的幫助下,舉辦第一次王子學院的選拔考試。

  徐志摩又有了動力,他自告奮勇想要配合施汝為,參與到選拔工作當中去。

  幸虧陳慕武又是早就有錦囊妙計,他可不願意因為參與人數太多,導致選上來的都是一些走後門的學生,所以讓施汝為堅定回絕了這件事情。


  被施汝為拒絕後的徐志摩,倒是沒有多大的怨言。

  畢竟要選拔的是理科學生,自己參與進去除了出把力氣之外,也幫不上什麼別的忙。

  送完親筆信的施汝為告辭離開,送完客的徐志摩也轉身上樓,去找他的太太商量這件事。

  比起徐志摩對去斯德哥爾摩任教時展現出來的熱情,他的第二任太太陸小曼,卻對去國懷鄉興致缺缺。

  她比誰都喜歡留在國內,仩海灘的這些個上流社交場合,才是陸小曼每天出生入死的地方。

  她力勸徐志摩不要答應陳慕武的邀請,收到陳慕武的親筆信已經能夠在接下來的各場沙龍中炫耀好幾天了,何必要費力不討好,千里迢迢跑到歐洲,那裡可沒有仩海的這種上流社會的交際圈。

  往常,無論徐太太說什麼,徐先生都是認同得很。

  但只有這一次,徐志摩無論如何也不想再聽陸小曼的話。

  他開始替陳慕武,同時也是替自己據理力爭:「你不懂,我在1925年去了劍橋大學,漢臣那個時候就有辦學的想法。他現在終於實現了願望,我十分替他感到高興。

  「況且國內的這些個社交沙龍,又有什麼好混的?你是不知道,在國外和漢臣兄交往的都是什麼人!滬上的英文報紙隔三差五就有有關漢臣的報導,恩斯坦、羅素等一系列歐洲頂尖的思想家,和漢臣之間的學術交流非常頻繁;而當今英國國王的二兒子,也是漢臣的好友;至於這所漢臣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建設的王子學院,為什麼叫王子學院儂曉得伐?正是因為其背後的出資人也是漢臣的好友,瑞典國王的王子,瑞典未來的國王。

  「據說這位王子很熱衷於中囯文化,王子學院這件事也是他在訪華的時候對外公布的。

  「如果我們一起去瑞典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我授課的對象,就是這位王子,而我們以後的社交圈子,就是高貴的歐洲皇室了!」

  聽到徐志摩對未來生活的一番描述,躺在床上吸X片的徐太太兩眼放光,恨不得立刻就讓下人們給自己收拾行李。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