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彩蛋章⑨ 軍戶制度改革,大明內閣成立
那一夜後,一連數日,朱元璋都沒再到東暉院來。
承諾給郝光明的清水、食物供給,以及垃圾承運服務,卻每日都如約到來。
如此五日過後,反倒是郝光明、朱媺娖著急了。
「該不會是那一夜你說的話讓太祖太生氣,乾脆就不再來見我們了吧?」飛機內朱媺娖有些擔憂地道。
「應該不會吧。」郝光明不太確定地道,「我那晚說話雖然沒給他留面子,揭開了大明的遮羞布,但確確實實是在給他提建議。
在他心中,大明江山社稷應該比什麼都重要。他或許礙於顏面,一時不來見我們,卻不可能永遠不來見我們。」
「可我們不一定有多少時間等他呀,」朱媺娖說著,拿出黑玉環,指著上面明顯增長了一節的光亮,道:「如果黑玉環恢復了全部光澤,直接將我們送走了,那我們不就白來洪武朝一趟了?」
郝光明道:「之前我們四四個人一起滴血後,才啟動了黑玉環。就算黑玉環重新充足能量,也不一定會直接將我們送走吧?」
「相公都說不一定了,那就是有這個可能的。趕緊想想辦法,我們不能在這裡浪費時間。」
郝光明聽了不禁抓頭。
他不得不承認,朱媺娖的擔憂是有一定道理的。黑玉環的運作規律太過玄乎,根本無從掌握。
就在郝光明思考該怎麼應對時,一直旁聽的郝和善道:「爸媽,這個問題還不容易解決嗎?你問他們要一些紙筆,將需要告知太祖的事都記下來。
假如將來黑玉環完成充能後,真的主動送走我們,將那些紙留給太祖就是了。」
郝光明、朱媺娖聽了眼睛都一亮。
「這個方法不錯,我兒子還真是聰明。」作為一個慈父,郝光明毫不吝嗇地誇讚兒子。
朱媺娖也摸了摸郝和善的頭,露出欣慰的笑容。
郝光明隨即用機壁開啟視頻,告訴外面守衛的親軍,他們有重要事找朱元璋。
過了一刻多鐘,朱元璋沒來,朱標、朱棣卻一起過來了。
「不知貴客有何事尋我父皇?」相較於朱元璋,朱標待人就顯得很是彬彬有禮,讓人很舒服。
郝光明道:「我們擔心不知何時就會離開,這樣就錯失了來洪武朝一趟的機會,所以希望要來紙筆,把一些重要的事記錄下來。
這樣,即便我們哪天真的突然走了,你們也不至於一無所得。」
聽完,朱標奇怪道:「貴客怎麼說突然走了這種話?難道你們無法控制來去嗎?」
郝光明嘆道:「我們來得稀里糊塗,對於什麼時候走,自然也稀里糊塗,確實難以保證什麼。」
朱標點頭,「行,我這就讓人準備紙筆送來。」
等朱標吩咐完後,郝光明不禁好奇地問:「太祖這幾天為什麼沒來這裡?該不會還在為那晚我所說的事氣惱吧?」
一旁的朱棣忍不住道:「你以為父皇跟你一樣小心眼嗎?」
郝光明聽了腹誹:你父皇有時候可不就小心眼兒得很。
朱標則道:「那晚貴客的一番話,給父皇很大觸動,因此過去幾日,父皇召集了一批有才幹的聰慧文人,在研究更改我大明戶籍制度之事。
對了,今日我過來,是受父皇委託,向貴客討要那醫學體系革新之法的。」
郝光明道:「關於醫學系統的革新方法我早就寫好了,不過是在機載電腦上,而不是紙張上,一會兒你找兩個人過來抄寫就是了。
對了,你們對戶籍制度的改革有想法了嗎?需不需要我幫忙?」
朱標道:「父皇那邊確實有了一些想法,但都不成熟。貴客若是願意幫忙,自然再好不過。」
接著,朱標就將過去幾日朱元璋跟幾個「謀士」討論的戶籍改革想法一一講了。
就像那晚郝光明所講的一樣,大明的戶籍制度並非朱元璋憑空創造的,而是承襲自元朝的諸色戶計制度。
既根據百姓從事行業的不同,對戶籍進行分類管理。
大抵來講,明朝除了尋常百姓的民戶外,人口最多的便是軍戶,然後還有匠戶、灶戶、醫戶、樂戶、漁戶、船戶、廚戶、僧戶、道戶等。
其中,民戶歸戶部管,軍戶歸兵部管,灶戶歸運司管,醫戶歸太醫署管,樂戶、僧道等歸禮部管,廚戶歸太常寺管,漁戶歸地方河伯所等。
因為軍戶等戶籍的百姓畢竟是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所以有些戶籍又由地方官府交叉管理,這就在管理上造成了一定混亂。
有好處時,兩邊的官吏都跑過來;若是需要擔責任、需要勞心勞力辦事,沒好處時,可能兩邊官吏就互相踢皮球,造成事情沒人處理的局面。
所以,即便不等一兩百年後大明朝廷腐敗無能,現在這些制度就已經顯露出諸多弊端了。
這些特殊戶籍中,以軍戶人口最多,如今約占大明戶籍數的五分之一左右。
再次便是匠戶、灶戶。
至於其他的特殊戶籍,數量相對而言就少多了。
所以,朱元璋決定先對軍戶及衛所制度動手——衛所制及軍戶制度是大明內外安全的保證,只要能將衛所制、軍戶的問題解決掉,其他特殊戶籍的改革就好辦了。
所以,過去幾日,朱元璋和那幾個謀士其實主要就在研究如何改革軍戶制度及衛所制。
首先一條,就是允許軍戶子弟科舉。
在洪武朝,軍戶子弟除了當正兵打仗就是當軍余種田供給軍需,根本沒有其他選擇。要到永樂之後,才會有軍戶子弟因特例被允許參加科舉考試。
之後大明曆代皇帝一點點擴大這個口子,直到嘉靖時期,這種特例才漸漸擴大成為常例。
並從軍戶子弟的讀書人中,誕生了大明朝最有名的首輔,張居正。
如今朱元璋直接就允許軍戶正兵之外的子弟參加科舉考試,自然是相當大的一種革新措施。
郝光明可以預料到,這政策一出,占據大明五分之一人口的軍戶必然更加擁戴朱元璋。
其次,軍戶在滿足一定條件後,允許其兄弟、子侄之屬,更換戶籍為民戶、匠戶等,只限制三代以內不許經商。
比如正兵立過戰功,軍戶為大明連續幾代人服役,等等。
再次,便是深化衛所軍官調換崗位的政策。
比如說,之前只有衛所正副指揮使一級的軍官才會由朝廷調換崗位,並且是往往是十數年,乃至數十年調換一次。
指揮使以下,如千戶、百戶、總旗等軍官,基本都是世居某地,世代不移。
如此衛所軍官們就很容易利用職權,成為地方上土豪、將門,利益勾連、盤根錯節,下壓底層軍戶,上欺朝廷,成為國家蛀蟲。
如今,朱元璋就要求千戶、衛指揮兩大級別的軍官,最多只在一地任職十年,且不得在任職地購置地產。
至於這些軍官的軍餉等薪酬,則全部由兵部發放,不再允許其從軍屯田地中獲取收益。
至於說將領用得到的軍餉,在內地通過常規模式置地,則被允許。
當然,朝廷賞賜給將領的土地,往往還是選擇在邊省、邊州。
因為這樣更容易激勵將領保家衛國。
最後,則是提前在京營中試驗募兵制度。
若朝廷允許軍戶的家屬更換戶籍,那麼軍戶人口減少,衛所兵來源減少就成了必然之事。如此,也就需要用募兵作為補充。
提前在京營試驗募兵制度,便是未雨綢繆。
這便是之前幾日朱元璋和手下幾位謀士思慮的全部了——至少在朱標轉述中是這樣的。
聽完,郝光明不禁感慨道:「不愧是大明太祖啊,既然意識到了軍戶衛所制的問題,這一改革起來,不急不躁不說,而且還都改在了點子上。」
原文在六#9@書/吧看!
「那是。」畢竟是自家太祖,朱媺娖聞言不禁露出了些許驕傲神色,「太祖或許受限於時代,缺乏某些見識和長遠目光,可只要他老人家知道了,必然會盡力做好。」
下方朱標、朱棣聽到兩人的對話,也都頗為驕傲。
朱標沒忘記朱元璋的交代,問:「貴客對這幾項革新政策可有什麼改善的建議?」
郝光明道:「太祖對軍戶、衛所制度革新已經頗為得體了,我並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我只能說,太祖既然決定在京營試驗募兵制度,不妨再未雨綢繆一番,為京營的將來做些打算。
因為,就算撇去將來大明京營因土木堡之戰損失殆盡的事不提,京營也會因為長期駐守京城,缺乏戰鬥鍛鍊機會,而導致戰鬥力逐年下滑。
尤其是在老一代跟隨太祖的將士都故去後,新生代多是從勛貴、功勳之家選拔,較之元老一代,多半會大有不如。」
聽郝光明說完,朱標卻忍不住問:「土木堡之戰是怎麼回事?」
郝光明瞥了朱棣一眼,笑道:「這個啊,我不太好說,太子殿下回頭可以去問問太祖皇帝。」
這個時候,奉朱標命令去拿紙筆的人來了,抄寫「醫學體系革新」奏章的人也來了。
當飛機用機械臂將一大摞明朝此時最好的紙張收進去後,朱標就準備帶著朱棣離開。
郝光明卻喊道:「太子殿下且等等。」
「貴客還有事?」
郝光明道:「說起軍隊改革,確實還有個頂重要的事,那就是未來武器發展方向。
在未來數百年,突火槍、火炮等火器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用,威力也來越大,並最終替代刀槍弓箭等冷兵器。
大明如今對火器運用雖然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在未來一兩百年卻會逐漸落後於西方。
所以,太祖、太子不妨現在就將火器的研究與運用重視起來。
至於火器將來的發展趨勢,和一些成品,我會寫在紙上。若是我們真的突然離開,太祖和太子殿下自然會看到的。」
聽到這話,朱標鄭重地向飛機這邊一拱手,「多謝了。」
說完,帶著朱棣離開。
又過幾日,北方傳來徐達、湯和、傅友德北徵得勝而歸的消息。
確如郝光明所說的那樣,俘虜了北元知院李宣及其部眾。
於是,朱元璋便借著大勝之勢,先對南京乃至整個南直隸落實軍戶、衛所制度的革新政策。
正如郝光明所料,政策一出,果然得到軍戶們的一直稱讚。畢竟如今已是洪武十四年,一些老兵已經退伍,開始為後代考慮了。
有些老兵看到家中丁口越來越多,諸子弟也不想自己一樣能打仗立功,自然希望子弟能有其他謀生他途徑。
對於中級將領們來講,利益是受到一定損失的,但不大。
隨後朱元璋有提升了中級將領們的軍餉,便很容易穩定了軍心。
再之後,便是根據郝光明的「奏章」,對大明醫學、醫療系統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了。
首先一點,就是建立專門的醫學院校,鼓勵讀書人從醫,讓醫者們感受到他朱元璋以及大明朝廷對醫學的重視。
其次就是在各地濟民藥局的基礎上建立簡易版醫院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建立真正的醫院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從簡易版搞起,慢慢來。
第三件事對大明朝野來講才是真正的大地震,那便是朱元璋下旨組建內閣!
不過,跟後世大明內閣不同的是,朱元璋這個內閣目前還沒有首輔、次輔的位置,卻安排了三個大學士的職位,以及九個學士職位。
對外說法,則是專供朱元璋諮詢典章諸事。
實際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班子,又或者說是幕僚團體。
原本天下間的讀書人,還因為朱元璋突然重視醫學,乃至讓讀書人去學醫,有些氣憤的。
如今得知內閣的設立,讓他們有了一步登天、成為天子近臣的機會,立馬一個個彈冠相慶,歡欣鼓舞,將醫學院校設立的事拋到腦後了。
至於掛靠在皇帝內帑下的「大明煤業公司」的成立,就更無人注意到了。
···
大約十來天后,朱元璋才再次來到東暉院。看神態,顯然又恢復了往日的自信與霸氣。
「後輩,聽說你們可能要離開,咱就在百忙之中抽時間來看你們了。」
聽到這話,郝光明當即開啟視頻,笑著道:「太祖可別這麼說,我們受不起。」
朱元璋也笑了,道:「行,就不和你們囉嗦了——咱今天過來,確實有幾件事想要詢問。」
【新書《房穿明末,開局後門通北美》已發布,請新老讀者朋友捧場,謝謝!】
晚安~
錯字後面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