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歷史三千問> 第一章 曹操之野望

第一章 曹操之野望

2024-08-19 08:22:28 作者: 菜菜六親不認
  1、總評

  在風雲變幻的亂世之中,曹操展現出了卓越的將才,他臨危制變,料敵設奇,無論是應對突發的危機還是策劃巧妙的戰略,都顯得遊刃有餘。然而,這種將才的出色表現,卻無法完全彌補他在身為一代梟雄,領導整個國家時所展現出的不足。

  曹操以殘忍好殺著稱,讓人們在提及他的名字時都會心生畏懼。然而,在他的性格中,也隱藏著一種不拘一格、任人唯賢的開闊胸懷。他明白,一個國家的強盛,並非僅僅依靠武力,更需要有賢才的輔佐。因此,他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為國家的繁榮穩定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儘管曹操有著好色擅權之行,讓人對他的私德產生質疑。但在這背後,他也展現出了顧家持正、厲行節儉的一面。他深知家族的重要性,始終將家庭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同時,他也倡導節儉之風,以身作則,為國家的繁榮穩定做出了貢獻。

  曹操的陰仄威嚴之態,使他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這威嚴的外表下,他卻有著親和大度、不計前嫌的度量。他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化解矛盾,這使得他在政治舞台上能夠左右逢源,贏得了廣泛的尊重和支持。

  他在得意忘形之時,或許曾犯下過失。但在這背後,他更有著運籌演謀、計略深沉的智慧。他善於謀劃長遠,能夠審時度勢,制定出最合適的戰略。這使得他在政治和軍事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作為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他的多重身份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遺產。然而,作為一個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在基本素養方面仍有不足之處。這或許是他性格中的矛盾之處,但也是他作為一個真實而複雜的人物的寫照。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否認他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

  但是,他也有缺點:

  首先,曹操陣營並無一統天下之戰略部署。荀彧所獻之戰略方針,僅為北方統一。「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及「迎奉天子」,此二者僅在政治上使曹魏陣營占據先機,而於外交與軍事上幾近為零。同樣,東吳有魯肅之塌上策,季漢有孔明之隆中對,皆為卓越之戰略計劃書,涵蓋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諸般戰略方針,獨曹魏缺乏此類規劃。

  其次,缺乏宏觀戰略部署,實乃危險之事,致使後期曹操陣營缺少重點打擊之對象與盟友。以漢中之戰為例,同時發生者,尚有第二次合肥之戰與樊城之戰,孫劉兩家同時出擊,令曹操應接不暇。此皆因缺乏戰略部署,整個團隊無主要打擊對象與主要籠絡對象所致。雖後來滅殺關羽之行動頗為出色,然整體缺乏戰略部署。

  2、曹操為何疑心重

  曹操在年輕時,以他的心胸開闊和豁達豪爽而聞名。他對待手下的臣子,總是充滿信任,很少懷疑他們的忠誠。在那個時期,曹操的統治風格顯得寬容而大氣,他並沒有濫殺無辜,也沒有對臣子進行無端的打壓。

  然而,隨著曹操年齡的增長和權力的日益加重,他的心態開始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在建安五年,車騎將軍董承的「衣帶詔」事件發生後,曹操開始感到了權力的脆弱和臣子可能的背叛。這個事件讓他意識到,身邊的人可能隨時會背叛他,這讓他開始變得多疑起來。

  建安十九年,伏皇后之父伏完企圖謀害曹操的事情敗露,伏完被殺,這再次加深了曹操的疑心病。而在建安二十三年,吉太醫下毒和耿紀韋晃金禕起兵殺曹的行動相繼發生,這些事件更是讓曹操感到惶恐不安。他開始懷疑身邊的每一個人,擔心他們都在暗中策劃著名對付他。

  這種疑心病在曹操的晚年愈發嚴重,他變得越來越難以相處,對臣子的懷疑也越來越深。比如,他在建安十三年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朝儀」的罪名誅殺了孔融全家,這一舉動讓許多人感到震驚和不安。甚至連他的重要謀士荀彧,也因為曹操的疑心病,在建安十七年含冤而死。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又以誹謗罪處死了中尉崔琰,這一系列事件讓曹操的形象在人們心中變得越發可怖。

  事實上,這種年老君主和權臣的疑心病並非曹操所獨有,許多歷史上的位高權重的君主和權臣都有類似的表現。然而,曹操的疑心病卻尤為嚴重,這或許是因為他在年輕時的豁達豪爽與晚年的多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更加印象深刻。

  在曹操的晚年,他的疑心病已經發展到了令人畏懼的程度。他的臣子們或許會有「伴君如伴虎」的感覺,因為他們不知道何時會因為一點小事而觸怒曹操,從而招來殺身之禍。這種恐懼和不安在曹操的統治下蔓延開來,讓整個朝廷都籠罩在一種壓抑和緊張的氛圍中。

  總的來說,曹操的晚年形象與他年輕時的豁達豪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的疑心病和殘酷手段讓人們對他的敬畏和畏懼達到了頂點。這樣的曹操,無疑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人物。


  3、曹操為什麼欣賞關羽

  曹操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們堅守著內心的信仰和追求,往往因為這份執著而顯得與眾不同,甚至在某些時候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恰恰關羽也是個理想主義者。

  當兩個理想主義者相遇時,那種激動和欣喜,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即使他們的理想並不相同,甚至方向完全相反,但這份對理想的堅守和追求,卻足以讓他們彼此相互欣賞和尊重。因為他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能夠理解和接納自己的人是如此的稀少和珍貴。

  在浩瀚的史海中,關羽的形象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其勇猛善戰和忠誠守信的品質而備受讚譽。史書上記載,關羽喜好閱讀《左傳》,這一細節為我們揭示了他內心世界的一角。然而,閱讀書籍的人往往涉獵廣泛,涉獵眾多,為何史書偏偏要強調《左傳》呢?這其中其實蘊含著深層的意義。

  因此,當史書稱讚關羽喜好《左傳》時,實際上是在讚譽他是一位虔誠的儒家思想信徒。這份對儒家思想的堅守和信仰,使得關羽在面對各種利益誘惑和人生困境時,能夠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仰,不為所動。關羽的忠誠、勇猛和守信,正是儒家思想中強調的仁愛、忠誠和禮儀等價值觀的生動體現。

  關羽對《左傳》的研讀,並非一種空洞的學術追求,而是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行為之中,展現出了那份獨特的「二桿子」精神。這種精神源自《左傳》的深邃智慧,強調的是一種堅持原則、明確事理的處世態度。

  關羽的這種精神,不是一般人能夠輕易模仿的。除了那些虔誠的信徒,願意在生活中嚴格遵循某種信仰或理念的人,其他人可能很難做到。因為「二桿子」精神並不是一種簡單的處世哲學,而是一種需要長期堅持、不斷實踐的生活態度。

  最能體現關羽「二桿子」精神的事跡,莫過於他在曹操麾下的表現。在那個複雜多變的政治環境中,關羽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立場和信念,不受外界干擾。他的這種行為,在小說中還被演繹為「降漢不降曹」的情節,進一步突出了他的堅定立場和高尚品質。

  儘管關羽從未明確表達過自己的這種精神來源,但從他的具體行動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左傳》中「二桿子」精神的影子。他對待事情的態度,總是那麼清晰、明確,一碼歸一碼,不含糊、不妥協。這種精神,正是《左傳》所倡導的,也是關羽在生活中所實踐的。通過關羽的事跡,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到《左傳》中「二桿子」精神的真諦和價值。

  曹操真心喜愛關羽,但他手下並不都如此想。他們視關羽為眼中釘,時刻想除之而後快。但對於曹操來說,喜好《左傳》的他,對這些並不在意。

  於是,曹操決定派張遼去探聽關羽的去留之意。張遼,一位智勇雙全的將領,深得曹操信任。他來到關羽面前,試探地問起關羽的打算。關羽毫不猶豫地表示,他要離開曹操,去尋找他的結拜兄弟劉備。張遼無奈,只得將這一消息如實稟報給曹操。

  曹操聽後,並未動怒,反而對關羽「敬之尤甚」。他深知關羽的忠誠,也理解他的選擇。為了留住關羽,曹操對他愈加厚待,甚至擔心他立功。因為一旦關羽立功,便意味著他報了曹操的恩情,屆時他將再無牽絆,必定會離開。

  終於,關羽在白馬之圍中斬殺了顏良,解了曹操的困境。然而,立功後的關羽並未因此留下,而是毅然決然地離開了曹操,踏上了尋找劉備的征途。曹操的手下紛紛要求殺死關羽,但曹操卻以「各為其主」為由,放他走了。

  這段故事,便是小說中的「千里走單騎」。它講述了曹操與關羽之間的糾葛,也展現了關羽的忠誠與決心。而曹操的大度與智慧,也為這段故事增色不少。這段佳話,成為了歷史上一段不朽的傳奇。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儘管缺少了「過五關斬六將」的英勇事跡,以上所描述的歷史事件卻都是真實存在的。對於現代人來說,特別是那些深受功利主義影響的人,所謂的「魏晉風流」恐怕是難以理解和接受的。當然,也有很多人對「斬顏良」這一事件表示懷疑,它的離奇程度確實可以與「千里走單騎」相提並論。然而,這確實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一件事。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關羽的這一壯舉被認為是前所未有的英勇行為,因此他被讚譽為「萬人敵」。這一稱號不僅僅是對他個人的認可,更是對他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的肯定。歷代將領也都對此表示了認可和尊敬,將關羽與張飛並稱為「勇必稱關張」。

  實際上,雖然這件事聽起來非常艱難,但考慮到當時的情景和背景,它也可以被視為一種極限操作。顏良率領軍隊圍攻白馬,而曹操則聽取了荀攸的建議,採取了一種巧妙的戰術。他表面上率軍北上渡河,攻擊袁紹主力的側後方,但實際上卻在河南岸急轉向東,直接撲向顏良的軍隊。這樣的戰術布局不僅展現了曹操的智慧和勇氣,也為關羽的「斬顏良」提供了可能。


  因此,儘管現代人對這些歷史事件可能持懷疑態度,但我們必須承認,它們都是真實發生過的。這些歷史事件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文化遺產,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和教訓。通過了解這些歷史事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歷史的發展和演變,以及人類在歷史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當時,顏良的部署被關羽和張遼的聲東擊西之計所迷惑,直到關羽和張遼距離他僅十里之遙時,他才如夢初醒。這時,他的部隊仍在全力以赴地攻城,而對面的關羽和張遼率領的卻是精銳的騎兵,他們的突進速度驚人,十里之距,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轉瞬即至。

  在斥候匆忙趕回報告情況時,關羽和張遼可能已經近在咫尺,這使得顏良的處境變得異常危急。在戰爭中,側後方的安全至關重要,因為人的視線和注意力通常都集中在前方。因此,顏良迅速做出反應,下令部隊調整陣型,準備迎戰關羽和張遼的猛烈攻擊。

  然而,就在顏良調整陣型的關鍵時刻,關羽已經敏銳地發現了主帥的麾蓋,他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策馬沖入敵軍陣營,一刀刺死了顏良。接著,他靈活地駕馭戰馬,衝破敵軍包圍,安然返回。這樣的場景,在戰爭中並不罕見,騎兵衝擊步兵,如同破竹之勢,幾進幾出,令人瞠目結舌。

  顏良的陣亡使得戰局瞬間發生了逆轉,關羽和張遼的突然襲擊不僅打亂了他的部署,更是擊潰了他的士氣。而關羽的這一英勇舉動,也進一步彰顯了他的威武和智勇雙全。

  關羽的英勇事跡中,有一個操作尤其引人注目,那就是他在眾多敵人面前展現出的無畏勇氣。然而,這背後的最大難度,卻鮮為人知。它並非僅僅是身體的勇氣,更是對心理的極限挑戰。畢竟,無論對方隊伍如何混亂,他們仍然是數萬人之眾。常言道:「人上一萬,無邊無沿」,這形容的不僅是人數的眾多,更是給人帶來的無邊無際的壓迫感。

  想像一下,即使是幾萬頭豬,要人往裡沖,也絕非易事。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決心。而關羽,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展現出了他的英勇與果敢。值得一提的是,後來名震天下的張遼,在那個時候,他帶領著八百步兵追擊孫權的十萬大軍。然而,即便是這樣一位英勇的將領,在當時也沒有勇氣與關羽一同衝鋒陷陣。這足以說明,關羽的勇氣和決心是多麼的超凡脫俗。

  白狼山一戰,張遼用同樣的戰術大破烏桓,證明了其軍事才能。然而,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關羽的英勇與智慧。再後來,劉備任命關羽為荊州都督,掌管荊州地區的所有軍事事務。這一決策的背後,是劉備對關羽的深深信任。要知道,當時劉備在益州尚未站穩腳跟,荊州幾乎可以說是他的全部。在那個軍閥混戰、人心惶惶的年代,劉備敢將如此重任託付給關羽,足見他對關羽的信賴與器重。

  關羽的英勇與智慧,使他成為了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的事跡,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他的英勇與決心,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他背後所付出的努力與汗水。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只要有勇氣、有智慧、有決心,就沒有什麼困難是無法克服的。關羽的故事,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一個人能做到讓君主如此信任,甚至敵對陣營的君主也對他懷有敬意。這份尊重並非只因為他的能力出眾,更因為他的品德高尚,使得他在世時享有崇高的聲譽。這種境界,真可謂是做人之典範,無需再追求其他。

  關羽雖然被人們批評為「輕慢士人」,這個缺點使得糜芳、傅士仁等人轉而投降吳國,關羽因此失去了後方的支持,最終在麥城遭遇失敗,被殺身亡。

  糜芳是劉備的妻弟,傅士仁則是劉備的同鄉,劉備對他們二人極為信任,將南郡與公安這兩個防禦孫吳的要地交給他們。然而,當關羽在前線北伐,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逼得曹操考慮遷都之時,這兩位被劉備深深信任的人卻未經一戰便投降了。就他們的人品而言,不僅關羽,任何人都不會對他們有太高的評價。

  關羽的「輕慢士人」可能並非針對所有士人,而是針對那些依靠裙帶關係上位、不思進取、毫無氣節的人。他看不起這些人,而更願意善待士卒,體恤百姓。關羽的這種行為,正是他將「春秋大義」銘刻於心的體現,也是他能以區區偏師,便能使中原群起響應,威震華夏的原因。正如那句古話所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關羽在世時,他的高尚品德和英勇事跡使得他如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然而,在他去世後,他的形象被神化,成為聖人,受到萬世的敬仰。有人批評他「大意失荊州」,認為這是他的污點。然而,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認為,關羽這樣的人,活著就是為了超凡入聖。然而,人世間又怎麼可能有在世之聖人呢?因此,他的兵敗身死,反而成為他人生最華彩的樂章。我們不能說他已經逝去,因為在他身後,無數人將追隨他的腳步,成為他那樣的人。這,就是關羽的永生。


  4、曹操為什麼不稱帝

  在曹操還未嶄露頭角之前,大漢帝國曾經歷過兩次稱帝的風波。這兩位稱帝者,一位是名震一時的王莽,另一位則是野心勃勃的袁術。這兩位「大寶貝」,雖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最終都未能逃脫悲慘的結局。

  王莽,作為西漢末年的外戚權臣,憑藉其智慧和手腕,逐漸掌握了朝廷大權。他篡奪中央政權,自封為「新朝」皇帝,試圖通過一系列改革來振興國家。然而,他的改革措施過於激進,引發了社會的動盪和不滿。最終,王莽的新朝在短短十幾年後便土崩瓦解,他自己也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另一位稱帝者袁術,則走的是與地方割據勢力聯手直接稱帝的路線。他憑藉自己的家族背景和軍事力量,在東漢末年割據一方,自封為「仲家」皇帝。然而,袁術的稱帝行為並未得到廣泛的支持和認可,反而加劇了內部的分裂和爭鬥。最終,袁術在爭霸戰中失敗,身死國亡,他的稱帝夢想也化為泡影。

  這兩位稱帝者的命運,都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權力和地位並非永恆不變,只有順應歷史潮流、秉持正義之心,才能贏得真正的尊重和認可。否則,無論一時的輝煌如何耀眼,最終都難免走向悲慘的結局。

  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曹操所掌握的歷史知識有限,只有兩個案例可以參考。這兩個案例並非成功的範例,而是失敗的教訓,對於曹操來說,這無疑增加了稱帝的難度。他深知,若想登上帝位,必須面對並解決三大難題。

  首先,曹操明白不能像王莽那樣,因為過於急躁冒進而遭到地方的激烈反抗,最終被消滅。他深知統一國家需要時間和耐心,不能急於求成。因此,他決定採取漸進的策略,逐步削弱地方的勢力,以實現國家的統一。

  其次,曹操也明白不能像袁術那樣一開始就與中央政權為敵,從而引發全國的聲討。他明白,要想稱帝,必須得到中央的支持和認可。因此,他決定採取聯合中央的策略,與中央保持良好的關係,以獲取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最後,曹操還深知,即使自己解決了所有問題,成功稱帝,也要確保自己的子孫能夠順利承襲皇位。他明白,權力交接是一個敏感而複雜的問題,需要精心策劃和安排。因此,他決定製定一套完善的繼承制度,確保皇位能夠平穩過渡,避免內部紛爭和外部干涉。

  可以說,曹操在稱帝之路上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困難。

  曹操同志以其獨到的眼光和深遠的戰略思考,對於權力遊戲有著獨特的見解。他深知,要想在遊戲中獲勝,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巧妙的策略和長期的耐心。於是,他創造性地總結出了一套流程,這一流程為後世的篡權者所推崇,甚至被奉為教科書般的經典。

  曹操的第一步是成為權臣。他憑藉自己的才能和智謀,在朝廷中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接著,他通過征討攢軍功,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在這個過程中,他順便剷除了地方的異己勢力,使得朝廷更加穩定,也為自己的升職加薪鋪平了道路。

  隨著軍功的積累,曹操逐漸獲得了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權力。他利用這些優勢,勾引敵對勢力進一步顯現,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如此循環往復,曹操的勢力範圍不斷擴大,最終成為了朝廷中的佼佼者。

  當曹操升職加薪到頂後,他並沒有滿足於此。他開始開府拿封地,相當於建立了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分公司。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和資源,逐步將總公司的資產轉移到分公司,使得分公司逐漸壯大,而總公司則逐漸淪為空殼。

  隨著時間的推移,分公司逐漸接管了總公司的全部業務,最終完成了換牌。曹操同志以其高超的智慧和策略,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野心。然而,這一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曹操在摸索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其他旁觀者對他的接受也需要時間。再加上孫劉袁等強敵的存在,使得曹操的篡權之路充滿了挑戰和危險。

  儘管如此,曹操同志依然堅定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他不斷地調整策略,應對各種挑戰和危機。他利用自己的智謀和膽略,成功地化解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最終,在曹操的精心策劃下,他成功地完成了換牌,成為了朝廷中的主宰。

  曹操的篡權之路雖然充滿了曲折和艱辛,但他的成功也為後世篡權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他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想在權力遊戲中獲勝,不僅需要智慧和策略,還需要堅定的信念和持久的耐心。同時,也需要善於應對各種挑戰和危機,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曹操在完成前兩步的謀劃之後,開始深思第三步的策略。他審視著自己的兒子,心中或許還有幾分滿意。然而,在權力的誘惑面前,任何情感都可能變得微不足道。特別是當篡位之事與自己的生死息息相關時,一切都變得難以預料。

  曹操深知,身為一位老練的政治家,必須為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做好充分的準備。他決定將這一關鍵時刻的機會讓給兒子,讓他來主導接下來的行動。這樣一來,不僅能夠確保整個計劃的穩妥進行,還能為兒子留下一些現成的「政績」,為他未來的統治之路鋪平道路。

  在曹操的眼中,權力交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他並不急於一蹴而就,而是希望兒子能夠在實踐中逐漸成長,逐漸適應這個殘酷而複雜的政治舞台。他相信,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曹家的江山穩固,才能確保自己的心血不付諸東流。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曹操對改朝換代之事毫不關心。相反,他一直在幕後默默地推動著這一切的發展。只是由於種種原因,這個過程變得異常緩慢和複雜。但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放棄自己的目標。他相信,只要兒子能夠順利完成最後的換牌工作,那麼曹家的天下就會更加穩固。

  因此,當有人說「曹操到死都不稱帝」時,這其實是對曹操的一種誤解。事實上,曹操一直在為改朝換代之事付出努力。他之所以沒有親自稱帝,並不是因為他不想,而是因為他認為時機尚未成熟。他相信,只要兒子能夠繼承自己的遺志,那麼稱帝之事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