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評
在關羽的英勇事跡之前,高級武官們對於「忠」的理解和實踐顯得相當模糊。在戰國時期的名將中,吳起因為未能成為魏國的丞相,轉而帶領楚國對抗魏國,這種對原國的背叛並未受到太多的道德質疑。公孫衍同樣放棄了指揮五國聯軍的職位,轉而投奔秦國,成為了秦國的丞相。孟嘗君,這位曾經威震一時的將領,也險些因為自己的野心而滅掉了齊國。這些行為在當時並未被視為嚴重的道德敗壞,反映了當時對於忠誠觀念的模糊理解。
然而,正因為這種對「忠」的模糊理解,國君們對武將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武將們的下場往往並不樂觀。在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中,白起和李牧都遭到了自家國君的猜忌和陷害,最終不幸喪命。廉頗在異國他鄉孤獨終老,而王剪雖然費盡心思,最終才得以善終。除此之外,其他如吳起、樂毅等名將也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善終。
這種現象不僅令人惋惜,更讓我們對關羽的忠誠品質倍加敬佩。關羽作為後來的名將,他的忠誠和義氣成為了後世的楷模。他不僅對劉備忠誠不渝,更在戰場上英勇善戰,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關羽的事跡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忠」的內涵,並以此為標準來評判武將的品德。
關羽的忠誠品質成為了後世武將的典範,他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將士們為國家和民族的事業獻身。關羽的形象成為了忠誠和勇氣的象徵,永遠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中。
在古代中國,武將是一個備受尊敬但又充滿危險的職業。由於沒有明確的「忠」的標準與行為準則,高級軍官往往成為國君的不穩定因素,他們的忠誠和背叛常常難以預料。這種情況對於國君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他們必須時刻提防手下的武將可能會背叛自己。
然而,關羽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他首次為武將定義了「忠」的標準與行為準則,使得武將的行為有了明確的規範和標準。關羽的忠誠和義氣深深地感染了後世的人們,他成為了歷史上最受尊敬的武將之一。
關羽對劉備的不舍不棄,最困難的時候還主動來投,展現了他的忠誠和義氣。即使面對其他對自己有恩的君主,關羽也會在報答之後離開,不會背叛自己的信仰和原則。在被戰敗俘虜後,他寧死不降,更是彰顯了他的忠誠和堅定。
這些標準和行為準則,要比幾次勝戰更受後世君王的讚賞。因為關羽所展現的不僅僅是戰鬥技能和軍事才能,更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和精神追求。他成為了後世武將的楷模和榜樣,他的行為準則也成為了後世武將必須遵循的標準。
關羽的這些品質也贏得了君主的信任和尊重。他們放心地將戰區全權交給關羽,因為他們知道他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這種信任也是武官心理最想得到的東西,因為它代表著自己的價值和地位得到了認可。
因此,關羽不僅定義了武將「忠」的標準與行為準則,更給了君王和武官一個雙方都樂於接受的「忠」標準與行為。這也是關羽地位的來源,他成為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武將之一,被人們永遠銘記和敬仰。
2、為什麼說關羽威震華夏
「威震華夏」這一壯舉,其核心在於其突然性。按照常理推斷,曹軍坐擁襄陽、樊城這兩大據點,城外又有三萬精兵,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似乎都不可能輕易敗在關羽之手。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卻徹底改變了戰局,這或許是三方都未曾預料到的局面。
實際上,曹操並非無力對抗關羽。當時,東線的援軍尚未趕到,而徐晃所率領的部分援軍已經足以對關羽形成有效的阻擋。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曹操的戰略布局。他一方面將大軍部署在東線,用以防禦孫權;另一方面,他又親自率領大軍前往漢中,接應駐軍撤退。這種戰略布局導致了中線力量的相對薄弱,使得兵力一時周轉不靈。
儘管關羽藉此機會發動進攻,但要說他能就此長驅直入,恐怕也並非易事。畢竟,曹軍的整體實力仍然強大,而且關羽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然而,正是這場突如其來的洪水,為關羽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戰機,使他能夠在這場戰爭中取得輝煌的勝利。這場勝利不僅體現了關羽的英勇善戰,更展現了他對時局的敏銳洞察和巧妙運用。
「威震華夏」這一說法無疑在當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一點從曹操考慮遷都的決策中就可以看出。然而,遷都僅僅是一個提議,並未經過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曹操所考慮的遷都目標,是漢獻帝所在的許都,而非曹魏的統治中心。這一點充分說明了曹操的動機並非因為局勢不利而需要撤退,而是出於對漢獻帝安全的考慮。在前線附近,漢獻帝的存在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關注,同時也不夠安全。
至於「威震華夏」這一說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提升了關羽的聲望,讓人們開始流傳他的豐功偉績,但這並不意味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這一事件。實際上,在當時的大部分人眼中,關羽的戰績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因此,雖然「威震華夏」的說法在當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其影響力並未達到全面覆蓋的程度。
「威震華夏」雖然對曹操的決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並未改變當時的局勢。同時,該說法的影響力也並未達到全面覆蓋的程度。這些因素都使得我們對當時的歷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溫恢傳:在那個動盪的時代,樊城突然有事,朝廷的詔書如疾風驟雨般降臨,急召裴潛以及豫州刺史呂貢等人。然而,裴潛等人對此事卻表現得異常淡定,似乎並未被此事所動。
溫恢,一位心思縝密的謀士,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他秘密地對裴潛說:「此次召集,必定是襄陽方面有緊急情況,急需我等前去支援。而朝廷之所以不急於催促,是怕引起遠方民眾的恐慌。不過,我預計一二日內必有密書催促你加快行軍速度,張遼等人也將被緊急召集。他們素來深知朝廷的意圖,會先行一步,你若落後,必將承擔失職之責!」
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作為曹魏的封疆大吏,溫恢和裴潛的這次對話,只是「威震華夏」的一個側面。他們深知,歷史的洪流中,個人的力量雖然渺小,但正是這些渺小的力量,匯聚成了改變歷史走向的巨浪。他們,正是這巨浪中的一份子,肩負著守護家國的重任。
3、關羽在中國軍事史上到底有多強?
在戰術層面上,關羽斬顏良那一手所展現出的英勇果敢和戰術智慧,在歷史的長河中始終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即使是在火力貧弱的中國戰場上,這種戰術的運用依然不過時。關羽的英勇事跡,不僅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更在東亞戰場上被後來的指揮員們所學習和借鑑。
在東亞戰場的廣闊天地中,組織實施堅決果敢的正面突擊被公認為是指揮員能夠擁有的最強能力之一。這種能力不僅需要指揮員具備高超的戰術素養,更需要他們擁有堅定的決心和果敢的行動。關羽正是憑藉這種能力,在戰場上屢立奇功,成為了一代名將。
熊虎之將,名下無虛。關羽的英勇事跡,不僅為他贏得了無數後人的敬仰,更成為了一種精神象徵,激勵著後來的戰士們勇往直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戰場上的戰鬥方式也在不斷變化。一些指揮員開始忽視了正規會戰的重要性,轉而追求一些不切實際的戰術手段。這種做法不僅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更使得戰場上的勝利變得遙不可及。
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關羽這樣的名將所代表的戰術智慧和精神品質。在追求現代化的同時,我們不應忘記歷史上的經典戰術和戰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戰場上取得更大的勝利。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歷史上的名將,學習他們的戰術智慧和精神品質,不斷提升自己的戰鬥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而且,關羽不僅以其勇武善戰著稱,更是一位罕見的戰術全才。無論是騎戰、步戰還是水戰,他都能展現出超凡的戰力,成為當時無人能敵的存在。關羽的戰術智慧不僅體現在戰場上,更延伸到了其他領域。
想像一下,如果關羽有幸生活在現代,有機會操作火炮這樣的先進武器,他一定會將那份細緻入微的工作態度帶入其中。他善於觀察、思考和總結,這使得他在面對任何挑戰時都能迅速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因此,如果有機會接觸到火炮技術,關羽無疑會對漢族的炮術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留下姓名的軍事建築師並不多見。而關羽卻是其中之一。他主持修建的江陵城不僅堅固耐用,更在實戰中經受住了考驗。這座城池不僅展示了關羽高超的軍事才能,更體現了他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深遠考慮。
此外,關羽還是史上罕見的有意識的組織敵後游擊武裝、走群眾軍事路線的統帥。他深知戰爭的勝利不僅僅取決於正面的交鋒,更在於敵後戰場的爭奪。因此,他積極組織起一支支游擊武裝,與民眾緊密相連,形成了強大的群眾軍事力量。這種獨特的戰術思維使得關羽在戰爭中屢建奇功,為國家和民族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因此,稱關羽為「武聖」實在是實至名歸。他的英勇事跡、戰術智慧和卓越貢獻都使他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軍事家。他的故事將永遠激勵著後來的人們,不斷追求卓越和完美。
4、為什麼關羽被活捉前不自殺?
在那個風起雲湧的三國時代,關羽作為一位叱吒風雲的武將,他的英勇善戰和忠誠義氣為世人所敬仰。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威震華夏的英雄,卻意外地遭到了暗殺。而令人震驚的是,關羽在被害之前,竟然完全沒有預料到有人會膽敢對他下此毒手。
關羽之所以如此大意,原因在於他的身份和地位。首先,他是朝廷正式授封的漢壽亭侯,這一尊貴的身份使得他在三國之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其次,作為蜀漢政權的二號人物,關羽的官職為前將軍,手握重權,對於國家的安危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當時的關羽正值壯年,武藝高強,剛剛完成了「威震華夏」的壯舉,威名遠揚,使得敵人聞風喪膽。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威猛無比、地位顯赫的人物,卻遭到了暗殺。那麼,究竟是誰敢對關羽下此毒手呢?實際上,能夠殺害關羽的人只有三位。
首先,便是皇帝。作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皇帝有權對任何人進行定罪和問斬。如果關羽犯了不可饒恕的大罪,皇帝完全可以通過明詔的方式將其定罪,並在詔書中列舉其罪行,最終將其問斬。他是一個非常聰明且善於謀略的人。如果他真的想要殺掉關羽,那麼他當初在擒拿關羽之後,就不會對他禮遇甚厚了。曹操知道關羽的價值和才能,他希望能夠通過禮遇和優待來讓關羽歸順於他。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曹操是不會殺掉關羽的。
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關羽在生前竟然完全沒有預料到會有人膽敢對他下此毒手。這或許是因為他的威望和地位使得他過於自信,認為沒有人能夠對他構成威脅;又或許是因為他的忠誠和義氣使得他過於信任他人,認為沒有人會對他背信棄義。但無論如何,關羽的遇害都成為了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中一個令人痛心的悲劇。
劉備是關羽的主公,也是他生命中的結義大哥。劉備與關羽之間的情誼深厚,彼此之間有著無法言喻的信任和默契。如果劉備真的想要除掉關羽,那麼以關羽的性格,他很有可能會選擇慷慨赴義,毫不猶豫地走向死亡,因為他深知劉備的為人,也清楚他們之間的情誼是堅不可摧的。
然而,這僅僅是理論上的推測。實際上,上述的三個人物,無論是誰,都不會選擇殺掉關羽。首先,當時的皇帝是漢獻帝,但實際上他只是一個傀儡,沒有真正的權力。即使他下詔要殺了關羽,恐怕也沒有人會真的聽從他的命令。畢竟,在那個時代,權力和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劉備與關羽之間的情誼深厚,他們一起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共同打下了蜀漢的基業。對於劉備來說,關羽不僅僅是他的兄弟,更是他得力的助手和左膀右臂。除非劉備真的瘋了,否則他是絕對不會考慮除掉關羽的。畢竟,關羽對於劉備來說,有著無法替代的重要地位。
在那個動盪的時代,局勢錯綜複雜,各種勢力交織在一起,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關羽的生命是安全的。這並非因為關羽本人的武藝高強或是威望卓著,而是由當時的社會規則和戰爭習慣所決定的。在那個時代,戰爭雖然頻繁且殘酷,但對待被俘的高級將領卻有一定的規則和底線。
關羽作為蜀漢集團的重要將領,自然深知這一點。他明白,除非是在戰場上被對方擊敗並斬首,否則即使是被活捉,他的生命也不會受到威脅。這種信念,不僅僅來源於他對自己的實力和威望的自信,更來源於他對那個時代的戰爭規則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以于禁為例,他在關羽「威震華夏」的時期被擒。于禁在曹魏集團的地位極高,是左將軍加上假節鉞,這樣的身份和地位,並不遜色於關羽在蜀漢集團的地位。然而,當他被關羽所擒後,關羽並沒有殺他,而是選擇將他關押起來。這一行為,既體現了關羽的智謀和策略,也反映了那個時代對待被俘將領的普遍態度。
因此,就當時的局勢來講,關羽的生命是安全的,這一點他自己也十分清楚。他深知,在這個時代,戰爭雖然殘酷,但對待被俘將領的規則和底線卻是必須遵守的。這種理解和認知,不僅使他在戰場上更加從容和自信,也使他在面對各種複雜局勢時,能夠保持冷靜和理智,做出最為明智的決策。
確實,有些人會提出,關羽雖然放了于禁一馬,卻毫不留情地處決了同為高級將領的龐德。然而,這裡的情況遠比表面看起來要複雜。關羽最初對龐德的態度是希望他能投降,畢竟,戰場上的敵對在和平時期或許能成為並肩作戰的夥伴。但龐德卻選擇了拒絕,更過分的是,他對關羽、劉備出言不遜,痛罵二人是「豎子」和「庸才」。
這樣的言辭無疑是對關羽和劉備的極大侮辱,關羽作為一代名將,他的榮譽和尊嚴不容任何人踐踏。龐德的行為無疑觸犯了關羽的底線,他的被殺,實則是他自身選擇的結果。
至於關羽,他身為蜀漢的重要將領,威震天下,對於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著極高的認同。他曾經對待于禁的方式,也反映了他對於戰爭和投降的態度。因此,即便關羽在戰場上兵敗被擒,他也深信自己不會被殺。他認為,最多也就是像對待于禁那樣,被長期關押,甚至可能成為政治交換的籌碼。這樣的信念,源自他對於自身地位和價值的堅定認知。
不僅如此,就當時的局勢而言,確實缺乏殺關羽的充分理由。從理智的角度來看,關羽作為蜀漢的重要將領,與東吳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盟關係。儘管兩家在荊州歸屬等問題上存在分歧和摩擦,但孫劉聯盟的大局是穩固的,雙方都在努力維護這一合作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殺死關羽無疑會嚴重破壞孫劉聯盟的穩定性,甚至可能引發雙方的全面戰爭。對於任何一方來說,這都是一個巨大的風險。因此,從理智和戰略的角度來看,沒有理由去殺關羽。
從情感層面來說,劉備與孫權之間還有著一層親戚關係。劉備是孫權的妹夫,這意味著兩人之間有著更為深厚的個人感情。在古代社會,親戚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會超越政治利益成為決定行動的關鍵因素。
因此,在情感上,孫權也沒有理由去殺關羽。他可能會因為各種政治原因對關羽心生不滿,但考慮到與劉備的親戚關係,他不太可能採取極端行動。
再者,歷史上也有先例表明,即使雙方有著深仇大恨,但在特定情況下,雙方仍然能夠放下仇恨、達成和解。比如曹操曾經捉住了關羽,但他並沒有殺死關羽,而是給予了他極高的禮遇和榮譽。這說明即使是對手,也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轉變態度。
同樣地,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也是一個例子。他的父親死於劉備之手,可以說與蜀漢有著血海血仇。然而,在多年後夏侯霸走投無路之際投奔了蜀漢,蜀漢並沒有因為過去的仇恨而拒絕他,反而給予了他庇護和尊重。
這些歷史先例都表明,在特定情況下,即使雙方有著深仇大恨,也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達成和解或保持克制。因此,就當時的局勢而言,並沒有充分的理由去殺關羽。無論是從理智、戰略還是情感的角度來看,這樣做都是不明智的。
史書上詳細記載了三國時期蜀漢後主劉禪與夏侯霸之間的一段感人至深的交往。當時,劉禪拉著夏侯霸的手,深情地指著他的兒子說:「夏侯將軍,你看,這位便是我的兒子。而他的母親,正是我深愛的妻子,也就是你的妹妹。所以,我的兒子,他便是你們夏侯家的外甥。這樣看來,我們兩家其實是一家人。」
劉禪的這番話,無疑是對夏侯霸極大的信任和親近。夏侯霸,作為曹魏的將領,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變故後,最終投降了蜀漢。而劉禪的這番話,不僅消除了夏侯霸心中的隔閡和疑慮,更讓他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而劉禪對夏侯霸的厚待並未止步於此。他不僅留下了夏侯霸,更是讓他跟隨名將姜維一同北伐中原,共同為蜀漢的復興而努力。這一舉動,無疑是對夏侯霸能力的認可和信任,也是對他忠誠的肯定。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關羽作為蜀漢的另一位名將,也曾有過被敵方俘虜的經歷。然而,與夏侯霸不同的是,關羽在被擒後,堅信自己不會被殺害。這其中的原因,除了關羽自身的威望和影響力外,也與當時的局勢和人們的思想觀念有關。
關羽深知,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戰爭與和平往往只有一線之隔。而他被擒後,若是被殺害,無疑會加劇雙方的敵對情緒,對於戰局的穩定並無益處。因此,關羽認為自己不會被殺,也是基於對當時局勢的深刻理解和判斷。
既然認為自己不會被殺,關羽自然也不會有在被活捉前自盡的打算。他堅信,只要保持堅韌不拔的精神,總有一天會重獲自由,繼續為蜀漢的繁榮而奮鬥。這種堅定的信念和決心,也是關羽能夠成為一代名將的重要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無論是劉禪與夏侯霸的深厚情誼,還是關羽對生死的豁達態度,都為我們展現了那個動盪年代中人們的智慧和勇氣。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對歷史的見證,更是對人性光輝的讚美。
然而,在面對生死抉擇的時刻,絕大多數人的反應並非輕易選擇自盡。歷史上那些英勇赴死的烈士們,也是在窮途末路、別無選擇之時,才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捨身取義。關羽,這位豪傑同樣深知這一點,因此,在被俘虜的那一刻,他並未急於求死。
關羽被俘的年份是公元220年,那時的劉備雖已貴為漢中王,但尚未登基稱帝。因此,從名義上講,劉備仍然是大漢的忠誠臣子。與此同時,曹魏和孫吳兩大勢力也與劉備的情況相似,他們都在表面上對大漢表示臣服。
在這樣的背景下,關羽深知,若是他在戰場上因技不如人而被斬殺,或是在被俘後作為一個小角色被處決,這樣的命運或許還能說得過去。然而,身為一位名震天下的武將,他的生死已經不再是他個人的事情,而是關係到整個大漢的顏面與尊嚴。因此,關羽在被俘後,選擇堅守信念,不為五斗米折腰,這種堅韌與忠誠,正是他作為一位偉大武將的典範。
然而,關羽的身份地位非同一般,他並非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更重要的是,他的死亡並非發生在戰場上正面交鋒的時刻,這使得按照當時的戰爭規則和慣例,關羽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被殺。這一點在大家心中都是明明白白的,人們普遍認為,即便是關羽戰敗被擒,他的命運也絕不會如此悲慘。
可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孫權卻毫不顧及這些規矩和傳統。他行事果決,不受任何束縛,對於關羽的命運有著自己獨到的想法。
當關羽被擒的消息迅速傳開時,眾人紛紛猜測他可能的命運。大家普遍認為,即便關羽被俘,最糟糕的情況也不過是被軟禁起來,或者孫權可能會用他來與劉備進行某種交換。畢竟,這樣的處理方式更符合戰爭中的常規做法。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孫權居然下令斬殺了關羽。這一消息震驚了所有人,大家都感到難以置信。畢竟,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關羽這樣的英雄人物是備受尊敬的。更何況,孫權作為一方霸主,居然會做出如此違背常理的決定。
儘管動手殺關羽的並非孫權本人,但這一切都是在他的授意和指令下進行的。如果沒有他的默許和支持,即便是他手下的那些將領,也不敢輕易對關羽下手。畢竟,關羽的威望和聲望都是極高的,任何對他不利的舉動都可能會引起眾人的不滿和反抗。然而,孫權卻毫不在意這些,他堅定地執行著自己的計劃,最終導致了關羽的悲慘結局。
關羽,這位蜀漢的猛將,一生馳騁沙場,戰無不勝,被譽為武聖。然而,在他的生命中,卻有一個令人惋惜的遺憾,那就是他對人心的低估。尤其是對孫權這個不按牌理出牌的人,更是估計不足。恐怕直到他離世的那一刻,他都未曾料到孫權竟然敢做出如此大膽的舉動。
孫權,這個東吳的君主,心思縝密,行事狡猾。他表面上與關羽交好,背後卻暗藏殺機。在關羽陷入困境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背棄盟約,對關羽下了殺手。然而,他的狡詐並未止步於此。孫權在殺害關羽後,竟然還企圖將罪名嫁禍給曹操,將關羽的首級送往許昌。
然而,曹操並非易於糊弄之人。他深知孫權的為人,豈會上當受騙?於是,曹操果斷下令,以諸侯之禮,將關羽的遺體安葬於洛陽。這一舉動不僅彰顯了曹操對關羽的尊重,也展示了他對孫權的嘲諷。
看到曹操如此處理關羽的遺體,孫權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策。他深感懊悔,為了挽回顏面,他決定以同樣的諸侯之禮,將關羽的軀幹安葬於當陽。這一舉動雖然無法彌補他犯下的錯誤,但至少表明了他對關羽的敬意和歉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心難測,尤其是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關羽雖然勇猛無敵,但在人心的較量中卻敗下陣來。而孫權雖然狡猾多端,但最終還是未能逃脫失敗的命運。曹操則以其睿智和果斷贏得了最後的勝利。這個故事也警示我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我們需要更加謹慎和明智,不可輕易低估他人,更不可輕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然而,事情的發展已經無法挽回。劉備最終選擇了不原諒孫權,而是率領舉國之力前來征討。這場戰爭的結果雖然以劉備的大敗告終,但東吳也因此元氣大傷,最終便宜了曹魏。
孫權的所作所為,不僅僅是因為他不守規矩,更是因為他犯下了一個極為愚蠢的錯誤。他不該輕易殺了關羽,否則也不會引發這一連串的麻煩。
然而,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也是關羽不必自盡的原因。那就是關羽原本的計劃——突圍。根據當時的局勢分析,關羽的突圍計劃還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
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可以查看一下當時的時間表。據史料記載,關羽敗走麥城的時間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閏月」。通過查閱萬年曆,我們可以得知當年的閏月是十月。這意味著關羽在敗走麥城之後,仍然有足夠的時間來制定和執行他的突圍計劃。
如果關羽能夠成功突圍,那麼他的命運或許會有所不同。但遺憾的是,由於孫權的不理智行為,關羽最終沒能逃脫命運的捉弄。這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需要冷靜分析局勢,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並堅定地執行下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關羽被抓的具體時間,歷史文獻中有所記載。那是當年的十二月,正值寒冬之際,關羽僅僅率領著十餘名騎士逃離了困境。在之前,孫權已經派遣了朱然和潘璋來截斷關羽的退路,顯然,他們的計策成功了。十二月,馬忠作為璋的司馬,成功地捕獲了關羽和他的兒子關平。
從時間線上來看,從關羽敗走麥城的十月,到他十二月被抓,這中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那麼,這段時間裡,關羽都在做些什麼呢?顯然,他並沒有閒下來。作為一位久經沙場的將領,關羽明白自己的處境,他必須想盡一切辦法躲避孫權的追捕,同時,他也在尋找機會逃往益州。
如果這不是在戰爭時期,如果是在和平時期,以關羽的能力,這麼長的時間足以讓他成功突圍。他的武藝高強,智勇雙全,即使遇到一些阻礙,也根本無法阻擋他前進的腳步。但現實是殘酷的,他身處戰亂之中,四周都是敵軍的眼線,每一步都充滿了危險。但即便如此,關羽依然沒有放棄,他一直在尋找機會,希望能夠逃脫這場災難。
然而,孫權為了捕捉關羽,不惜一切代價,採取了極為周密的布置。他精心策劃了一場天羅地網的戰術,意圖將關羽困在漢水一帶的東、南、西三個方向上。蔣欽被安排在東邊的漢水一帶,呂蒙則被派往南面的荊州,而西面則由陸遜負責。
關羽面臨的是一個無法逃脫的困境。如果選擇從這三個方向突圍,無疑是自投羅網。因此,他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選擇向北突圍,試圖從當陽北部的山溝中逃走。
關羽之所以只帶了十餘騎,是因為他明白人多了容易引起注意,目標也會更大。他的目的是通過喬裝打扮來矇混過關,所以人數越少越好。他希望能夠在孫權的重重包圍中,憑藉自己的智謀和勇氣,找到一條逃生的道路。
然而,關羽沒有想到的是,在當陽北部的山溝附近,孫權還布置了朱然和潘璋的部隊。這是關羽始料未及的,畢竟大戰已經結束,誰會想到這個偏僻的山溝里還會有伏兵呢?
最終,關羽的計策未能得逞,他被潘璋的部下馬忠所擒。這一場精心策劃的戰術布置,使得孫權終於捉住了他夢寐以求的關羽。關羽的英勇和智謀,在孫權的強大戰術面前,終究還是敗下陣來。
從某種角度來看,關羽之所以選擇不自我了斷,並非出於無奈或絕望,而是他內心深處懷揣著一種強烈的求生欲望。他原本就計劃著突圍出去,心中對此抱有極大的期望,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自信。但命運似乎與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他最終竟然被擒獲,這無疑打破了他的所有預想。
在被擒之後,關羽心中有著幾點堅定的信念,這些信念讓他認為自己絕不會被殺。前文已經詳細提及了這些原因,它們或許與關羽自身的英勇、忠誠有關,或許與他過去被擒後得到的禮遇有關。總之,這些因素都讓關羽覺得,自己沒有必要選擇尋死。
然而,世界總是充滿了變數,人心更是難以捉摸。關羽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會遇到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孫權。這個孫權並不遵循那些既定的規矩和原則,他有著自己的打算和目的。正因為這樣,關羽最終才會慘遭殺害,這無疑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意外和遺憾。
回首關羽的一生,他英勇善戰、忠誠正直,但命運卻與他開了這樣的玩笑。這讓我們不禁思考,有時候,人生的走向並不完全取決於我們的計劃和期望,更多的可能是那些無法預料的變故和意外。而這些變故和意外,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改變我們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