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歷史三千問> 第三十八章 夏侯淵:虎步關右(2)

第三十八章 夏侯淵:虎步關右(2)

2024-08-19 08:25:48 作者: 菜菜六親不認
  那年正月,寒風凜冽,大地銀裝素裹。馬超率領著西部諸戎的渠帥們,猶如猛虎下山,氣勢磅礴地攻擊隴上地區。這片土地上的郡縣,如同被風吹過的麥浪,紛紛響應馬超的號召,加入了他的大軍。馬超的軍隊越戰越勇,他成功地兼併了隴右的眾多兵力,實力大增。

  此時,遠在漢中的張魯,也看到了馬超的雄圖大略,決定派遣大將楊昂前來相助。楊昂率領的軍隊與馬超的軍隊會合,雙方集結萬餘人,形成了強大的攻勢,將涼州刺史韋康所在的冀城圍得水泄不通。冀城的軍民在韋康的率領下,頑強抵抗,從正月一直堅守到八月,然而,他們期盼的救兵卻始終沒有到來。

  在絕望之中,韋康派遣了別駕閻溫,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圍,向遠在許都的夏侯淵求援。然而,不幸的是,閻溫在途中被馬超的軍隊擒獲,英勇就義。這一消息傳回冀城,韋康與漢陽郡太守都大驚失色,他們深知,如果再這樣堅持下去,冀城將難以保全。於是,他們只得派人向馬超請和,並打開了城門,表示願意投降。

  然而,馬超並沒有因此放過他們。他指使楊昂,殘忍地殺害了韋康和漢陽郡太守。這一消息在冀城內外引起了巨大的震動,人們無不感到恐懼和悲痛。

  當夏侯淵的軍隊終於進兵至距冀城200餘里時,馬超率領的軍隊已經在此等候多時。兩軍交戰,夏侯淵的軍隊由於長途跋涉,疲憊不堪,加之馬超的軍隊勇猛善戰,夏侯淵的軍隊很快就陷入了苦戰。就在此時,汧氐部落突然復叛,響應馬超的號召,對夏侯淵的軍隊形成了夾擊之勢。夏侯淵見形勢不妙,只得下令撤軍,放棄了救援冀城的計劃。

  這場戰爭,不僅讓冀城失陷,也讓夏侯淵的軍隊元氣大傷。而馬超,則憑藉這場勝利,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西部地區的地位,成為了一個令人畏懼的軍事強人。

  建安十八年,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份,風雲變幻之際,馬超這位西涼的驍勇之將,再次在漢陽的廣袤土地上掀起了波瀾。他聯絡了羌胡的部落,以武力為威脅,使得那片土地再次陷入了戰亂之中。而在這關鍵時刻,氐族的王者楊千萬也選擇了叛變,他響應了馬超的號召,帶領著部眾屯駐在興國,為馬超的叛亂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就在這一年的冬天,曹操,這位曹魏的奠基人,得知了馬超與羌胡、氐族的聯合,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堅定與決絕。他深知,這場叛亂若不及時平定,將會對曹魏的統治構成極大的威脅。於是,他下了一道命令,派遣夏侯淵率領大軍西征,意圖一舉平定這場叛亂。

  建安十九年,戰火仍未平息。趙衢、尹奉、楊阜、姜敘等人,他們看到了馬超叛亂的危害,也看到了曹魏的統治岌岌可危。於是,他們決定聯手,共同討伐馬超。姜敘和楊阜在鹵城起兵,他們號召百姓,組織軍隊,決心要將馬超趕出這片土地。而趙衢則巧妙地勸說馬超出戰,利用馬超的輕敵心理,他關閉了城門,使得馬超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最終,趙衢等人成功地殺死了馬超的妻兒,使得馬超陷入了絕望之中。

  面對這樣的打擊,馬超再無鬥志,他選擇了逃離,投奔了漢中的張魯。然而,他的叛亂雖然暫時平息,但曹魏的統治也因此而受到了嚴重的威脅。這場叛亂,不僅讓百姓飽受戰亂之苦,也讓曹魏的政權陷入了危機之中。

  馬超在漢中與張魯的軍隊並肩作戰,但深感兵力不足,於是決定向張魯請求增援,意圖北上奪取涼州這一戰略要地。得到兵力補充後,他率領著精銳部隊迅速向涼州推進,途中又折返回來,將祁山團團圍住。姜敘等人在祁山被圍的困境中,心急如焚,他們深知僅憑自己的力量無法抵擋馬超的猛攻,於是急忙向夏侯淵發出了求援的信號。


  夏侯淵收到姜敘等人的求援信後,立刻召集諸將進行商議。許多將領都建議等待曹操的調度,認為這樣可以確保行動的穩妥和有序。然而,夏侯淵卻果斷地表示反對。他深知,曹操遠在鄴城,距離祁山有四千里之遙,即使立即發出指令,等消息傳到並作出反應,姜敘等人恐怕已經敗亡。因此,他認為等待曹操的調度並不適合當前的緊急情況。

  商議結束後,夏侯淵決定立即出兵救援。他首先派遣張郃率領五千步騎兵作為先鋒部隊,抄近路從陳倉小道迅速進兵。夏侯淵則親自督運糧草,確保後續部隊的補給和支援。

  當張郃的先鋒部隊趕到渭水時,馬超已經率領著氐、羌等數千名士兵前來迎戰。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雙方並未發生激烈的交鋒。馬超在觀察了張郃的軍容後,選擇了不戰而退。張郃趁機收整了馬超軍遺留的器械和物資,為後續的戰鬥做好了準備。

  當夏侯淵率領的主力部隊趕到時,祁山周圍的諸縣已經紛紛投降了張郃。夏侯淵的果斷決策和迅速行動,不僅成功解救了姜敘等人,也為整個戰局贏得了關鍵的勝利。

  在這個烽煙四起的時代,韓遂正率領著他的大軍駐紮在顯親這個戰略要地。而與此同時,夏侯淵也帶領著英勇的將士們,如同一道閃電般向韓遂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韓遂的軍隊在夏侯淵的猛烈衝擊下,漸漸顯得力不從心,最終敗下陣來,倉皇撤退。夏侯淵在取得勝利後,迅速收繳了韓遂軍的軍糧,然後繼續乘勝追擊,直至略陽。

  略陽距離韓遂的軍隊僅有二十餘里,夏侯淵的將士們士氣高昂,準備一鼓作氣將韓遂徹底擊敗。然而,在部將中,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的將領主張繼續追擊韓遂,有的則認為應該轉而攻打興國的氐族。夏侯淵深思熟慮後,決定不採取這兩種方案。他認為,韓遂的軍隊精銳,戰鬥力強大,而興國的城堡堅固,難以攻破。即使強行進攻,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勝利。

  夏侯淵提出了一個更為巧妙的計策,那就是攻打長離的羌族部落。因為韓遂的軍隊中有很多長離的羌兵,如果攻擊他們的部落,韓遂必定會前來救援。這樣一來,韓遂就會陷入兩難的境地。如果他放任羌兵自救,那麼他的軍隊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如果他前來救援長離,就必須出城與夏侯淵的軍隊進行野戰,這無疑給了夏侯淵一個絕佳的戰機。

  夏侯淵當機立斷,留下了一部分負責監查的部將守衛輜重,自己則親自率領精銳的步騎兵,如同猛虎下山般突襲了長離的羌族部落,焚毀了他們的屯所,斬殺了大量的羌兵。消息傳到韓遂軍中後,羌兵們紛紛回援自己的部落,韓遂不得已,只能率領大軍前來救援。

  面對強大的韓遂軍隊,夏侯淵的部將們紛紛感到頭痛不已,準備紮營挖塹進行持久戰。然而,夏侯淵卻鼓勵大家說:「我們轉戰千里,如果現在就紮營挖溝,那麼士卒們的士氣就會低落,無法堅持作戰。敵人雖然軍力龐大,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戰勝他們。」在夏侯淵的鼓舞下,將士們士氣大振,擊鼓進兵,與韓遂軍隊展開了激戰。最終,夏侯淵憑藉出色的指揮和將士們的英勇奮戰,大破韓遂軍隊,得到了其帥旗等戰利品。這一戰,不僅展示了夏侯淵的智勇雙全,也讓他在軍中贏得了極高的聲望。

  在激烈的戰場之後,夏侯淵的軍隊稍作休整,便回撤至略陽進行必要的調整。他們修復了破損的裝備,補充了糧草,士兵們也得到了短暫的休息,士氣得到了恢復。稍作整頓之後,夏侯淵便決定繼續擴大戰果,他率領著精銳的部隊,再次出征,目標直指興國。

  興國的守軍,在氐王阿貴和百項氐王楊千萬的領導下,雖然勇猛善戰,但面對夏侯淵的猛烈攻勢,也顯得力不從心。阿貴和楊千萬,這兩位在仇池一帶聲名遠揚的將領,他們的後代中更是湧現出如楊駒、楊定、楊大眼等勇猛善戰的猛將,然而,此刻他們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儘管阿貴和楊千萬奮力抵抗,但夏侯淵的軍隊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經過一場激戰,阿貴的部隊被夏侯淵的軍隊擊潰,阿貴本人也被夏侯淵斬殺。而楊千萬在亂軍之中僥倖逃脫,他帶著殘餘的部隊,逃向了馬超的領地。至於其他的士卒,面對夏侯淵的強勢,紛紛選擇了投降。

  夏侯淵並未因此而停步,他乘勝追擊,繼續攻打高平和屠各。這兩地的守軍在面對夏侯淵的軍隊時,同樣無法抵擋其強大的攻勢,紛紛敗下陣來。夏侯淵的軍隊大獲全勝,他們收繳了大量的軍糧、牛馬以及其他的物資,為接下來的戰鬥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經過這一系列的戰鬥,夏侯淵的威望和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曹操為了表彰他的戰功,特別授予了他假節的權利,這意味著夏侯淵在戰場上擁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和決策權,他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得到了曹操的充分認可。

  金秋十月,秋風蕭瑟,曹操卻未曾停歇他的征伐步伐。他深知隴西之地,宋建稱王置官已久,亂局已持續三十餘載,百姓深受其害。於是,他果斷下令,讓久經沙場的夏侯淵統領張郃、張既等得力幹將,出征隴西,討伐宋建。

  夏侯淵接令後,毫不遲疑,從興國出兵,如同猛虎下山,迅猛無比。他率軍迅速進軍,直逼宋建的老巢枹罕。在枹罕城外,夏侯淵布下重重包圍,斷絕宋建與外界的聯繫。宋建雖負隅頑抗,但在夏侯淵的精心策劃和猛烈攻勢下,僅僅月余,宋建便被大破。

  城破之際,夏侯淵並未手軟,他下令將宋建以及他所設置的如丞相等一應官員全部斬首,以儆效尤。此舉不僅震懾了隴西地區的亂黨,也讓百姓看到了曹操和夏侯淵的決心,紛紛歸心。

  此外,夏侯淵並未滿足於一時的勝利,他繼續派張郃等人率兵平定河關,渡河深入小湟中。在夏侯淵的威勢下,河西諸羌部紛紛選擇投降,隴右地區的長期禍亂至此得以平定。

  回軍之時,夏侯淵並未掉以輕心。他深知韓遂所聚羌、胡數萬兵仍有威脅,於是命令因與韓遂不和而投靠曹軍的韓遂女婿閻行斷後。閻行不負所托,成功斷後,確保了大軍安全返回。

  夏侯淵此次出征,功成名就。曹操對他大加褒獎,稱讚他一舉剿滅了為亂三十餘年的宋建,如同老虎那樣橫行關右,所向無敵。曹操甚至引用孔子之言「吾與爾不如也」來表達自己對夏侯淵的敬佩和自嘆不如之情。從此,夏侯淵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成為了他麾下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將。

  建安二十年,那是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份。三月,曹操率領大軍西征張魯,他的目光堅定而深邃,仿佛已經預見到了即將來臨的勝利。夏侯淵,這位英勇善戰的將領,率領著駐守涼州的眾多將士以及羌、胡等部落的首領,與曹操在休亭會師。那一刻,他們的身影在夕陽下顯得如此高大,仿佛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守護者。

  曹操每次會見羌、胡的首領,都顯得莊重而威嚴。他深知這些部落的力量對於整個戰局的重要性,因此他命夏侯淵陪同出席,以此來展示漢朝的威力和決心。夏侯淵站在曹操身旁,他的眼神堅定而銳利,仿佛能夠洞察一切。他的存在,無疑給那些羌、胡首領帶來了極大的威懾。

  隨著戰事的推進,十一月,張魯終於投降,漢中地區得以平定。曹操對夏侯淵的表現非常滿意,他任命夏侯淵為行都護將軍,並讓他都督張郃、徐晃等將領平定巴郡。夏侯淵不負眾望,他迅速穩定了巴郡的局勢,並開始著手進行遷民事宜。

  十二月,曹操從南鄭返回,他留下了夏侯淵守備漢中這個重要的戰略要地。曹操對夏侯淵的信任和重用,可見一斑。他立即拜夏侯淵為征西將軍,這一職位的授予,無疑是對夏侯淵軍事才能的極大肯定。


  建安二十一年,夏侯淵的戰功得到了朝廷的進一步認可。他被增封食邑三百戶,加之前所封共八百戶。這一榮譽的獲得,讓夏侯淵更加堅定了為漢朝效力的決心。之後,他回軍攻打武都、下辯等地的氐羌部落。在戰鬥中,夏侯淵展現出了過人的軍事才能和英勇善戰的精神。他成功收編了氐部的穀梁十餘萬斛,為漢朝的穩定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夏侯淵,這位三國時期的名將,他的英勇事跡在戰場上廣為流傳。他的戰鬥風格與他的兄長夏侯惇頗為相似,都是那種一往無前的勇士,性格剛毅,無所畏懼。然而,夏侯淵雖然勇猛,卻對智謀的運用稍顯欠缺,他更多地是憑藉一腔熱血和勇氣去應對戰場上的種種挑戰。

  曹操,這位睿智的統帥,深知智勇雙全的重要性。他多次提醒夏侯淵:「作為將領,在勇猛的同時,也需有怯弱的時候,不能一味地依賴勇氣。將領應以勇氣為基礎,同時運用智慧和計謀。若只知道依賴勇猛,那充其量不過是個匹夫而已。」但夏侯淵似乎並未完全領會曹操的深意,他的戰鬥方式依舊以勇猛為主。

  然而,命運的轉折點終究來臨。在一次戰役中,夏侯淵因為修補鹿角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戰死沙場。當時,敵人放火燒毀了鹿角,而鹿角距離夏侯淵的營地有著十五里之遙。夏侯淵得知後,毫不猶豫地率領四百士兵前往鹿角陣地,親自指揮士兵修補被破壞的鹿角。

  敵人在山上看到這一幕,立即從谷中出兵,對夏侯淵的軍隊發動了攻擊。夏侯淵率兵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但敵人卻巧妙地繞到了他的後方。夏侯淵的軍隊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不得不退回大本營。然而,在混亂中,夏侯淵卻未能及時歸隊,最終戰死沙場。

  曹操在得知夏侯淵的死訊後,心中充滿了惋惜和感慨。他嘆息道:「敵人放火燒鹿角,那鹿角距離本營有十五里之遙。夏侯淵卻親自率兵前往修補,這實在是不明智之舉。身為將領,本不應親自涉險,更何況是去修補鹿角這樣的瑣事呢?夏侯淵本來就不是一個擅長運用兵法的人,軍中的士兵都稱他為『白地將軍』。他的死,實在是令人痛惜。」

  夏侯淵的英勇事跡雖然傳頌千古,但他對智謀的忽視也成為了他人生中的一大遺憾。如果他能夠更多地運用智慧和計謀,或許他的命運會有所不同。但歷史沒有如果,夏侯淵的英勇和忠誠,將永遠鐫刻在三國的歷史長河中。

  儘管三國時代人才濟濟,各種英雄豪傑層出不窮,但夏侯淵的英勇與卓越依舊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不僅在戰場上勇猛無畏,屢立戰功,而且其領軍才能也讓人嘆為觀止。然而,正如美玉有瑕,夏侯淵在擁有這些正向能力與實力的同時,也並非完美無缺。

  夏侯淵的性格中,衝動和自負是兩個顯著的缺陷。他常常因為一時的熱血上頭而做出決策,這種衝動往往會讓他忽視掉可能存在的風險和隱患。而他的自負,則讓他常常對自己的判斷過於自信,甚至到了忽視他人意見的地步。

  以定軍山之戰為例,夏侯淵作為守軍的主將,面對劉備大軍長達兩年的圍攻,始終堅守陣地,讓劉備束手無策。然而,就在戰局看似即將陷入僵持之時,劉備卻利用夏侯淵的這兩個缺陷,巧妙地設下計謀。他故意示弱,引誘夏侯淵出擊,然後居高臨下發動突襲。夏侯淵因為衝動而輕易出兵,又因為自負而低估了劉備的實力,結果陷入了黃忠的埋伏,最終命喪黃泉,淵軍大敗。

  夏侯淵的死對曹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痛心疾首,對夏侯淵的英勇和才能表示了深深的惋惜。同時,他也對夏侯淵的性格缺陷進行了反思,稱他為「白地將軍」,意指夏侯淵雖然勇猛,但卻因衝動和自負而敗於智謀之下。這也成為了後世對夏侯淵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

  夏侯氏與曹操家族之間,確實有著深厚的姻緣。在漢末三國鼎立的時期,夏侯氏在曹魏政權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憑藉出色的軍事才能和忠誠的品性,在曹魏的政壇和戰場上都混得風生水起。

  夏侯氏的關鍵人物,夏侯惇和夏侯淵,這對兄弟在曹魏的崛起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夏侯惇,人們常常提起他,就會想到那個敢生吃自己眼球的硬漢形象。他不僅在戰場上勇猛無比,更在曹魏的政壇上展現了出色的政治智慧。然而,與夏侯惇的赫赫威名相比,夏侯淵卻似乎顯得有些默默無聞。儘管他在戰場上也屢立戰功,但最終卻在與老將黃忠的交手中敗北,甚至被黃忠斬殺,這無疑給他的名聲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但縱觀夏侯惇和夏侯淵兄弟二人的貢獻,我們不難發現,夏侯惇的成就無疑更加突出。他不僅在戰場上多次擊敗敵軍,更是為曹魏的穩定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夏侯惇是夏侯氏功績的頂點。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夏侯惇的子孫們卻未能延續家門的榮耀。他們或許在才華和勇氣上都不及父輩,也或許是因為時代的變遷和政治鬥爭的殘酷,使得他們無法再像父輩那樣在曹魏的政壇和戰場上大放異彩。這不禁讓人感嘆,家族的榮耀並非永恆不變,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得以延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