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覆漢> 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

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

2024-08-04 20:44:07 作者: 榴彈怕水
  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

  州牧府的火勢如同信號一般,立即就催發了整個綿竹城的活力。

  隨著吳班攻入州牧府,生擒了劉氏父子,然後尋到茫茫然的劉瑁,原本只是因為軍官被挾持而保持某種混亂中立姿態的東州士軍營立即站穩了立場……在部分軍官被放回後,他們即刻坦露左臂, 加入到了所謂『反正』序列中,所謂心向燕公的『瑁公子派』瞬間擁有了一支約兩千多人、裝備齊全的武裝力量。

  城內也是如此,眼見著州牧府火起,原本還有點遲疑的綿竹文官、幕屬之流也都紛紛不敢再猶豫,而等到騎著馬的甲士飛馳而來,呼喊傳送代行益州事的『劉瑁之命』後,這些人就更是主動了。

  就這樣, 等到午夜時分而已,徐庶就已經完成了擒獲劉焉、擁立劉瑁、控制東州士軍營、接管城牆、把控綿竹文武等等一系列戰果。

  事情順利的宛如在夢中一般。

  「非是僥倖!」

  張松立在郡守府前的台階上, 昂首挺胸,面色在火把的映照下顯得通紅一片,卻是趁著徐庶等人尚未從州牧府那邊過來,正與身前一眾倉促匯集起來的蜀地文武大放厥詞。「我告訴爾等,此事非是僥倖!須知,徐侯此舉實乃刺國之舉也!而刺國如刺人……爾等刺過人嗎?!」

  台階下,火光與陰影之中立著無數蜀中文官幕屬,有人面帶笑意,有人沉默不動,有人彎腰俯身,有人肅立不言,但在剛剛又對徐庶改了稱呼的張子喬看來,所有這些人其實都在用一種夾雜著羨慕、妒忌、憤恨與不平的目光來看他!

  沒錯,就是羨慕妒忌恨!

  就是用這種目光來看他這個容貌短小, 形態醜陋之人!

  看他這個出身名門,才智勝自己兄長十倍,昔日卻只能在此地做一個低階吏員之人!

  因為就是這麼一個人, 抓住了蜀中最後一次翻天覆地的機會, 成如此大功!

  「所謂刺人,無外乎三點!」張松迎著這些目光,卻是覺得胸中愈發激烈。「其一,便是抓住要害……徐侯至蜀地,不過數日,便斷定要害在劉焉而非在劉范,這便是眼光!不像爾等有些人,生在蜀地、長在蜀地,居然還有人以為大權俱已至劉范手中,整日圍在他身邊拍馬,簡直愚不可及!軍權全在劉焉手中,未曾有半分移交!」

  「其二,便是不做多餘之事……徐侯尋得我做文事,尋得吳子遠做武事,乃是知道我二人是蜀中難得可堪一用之人,所以再不理會多餘事宜,也不多尋無能之輩,這也是眼光,更是謹慎!」

  「其三,便是奮力一刺而已……此事說來簡單,卻要大勇氣、大魄力,我問你們,徐侯今日舉止,與班定遠定西域一事何其類似?!爾等或碌碌無為,或投機取巧,與班定遠身側的郭恂何異?」

  張子喬恐怕確實是平日裡憋壞了,此時奮力一噴,倒是將不知道多少年的怨氣全都給一口氣噴了出來,只覺得平生都沒有今日這麼風光。

  實際上,其人念及蜀地大局將定後,自己居功在此,怎麼說也要越過那天塹一般的官吏之別,就更是腳下虛浮,頭上發暈,然後舌燦蓮花,口吐芬芳不停了。

  只能說,好在徐庶一開始只是讓他做這個看管監視蜀中文武的事情,沒有分派他多餘的軍事任務。不然,說不得就要逼反一兩個原本要降服的軍官之流。

  而等到天明時分,城中漸漸平息,近四千東州士出身的本地守軍幾乎集體倒戈,綿竹城全部入手,回過神來的劉瑁也在吳懿的懇切勸說下,並在徐庶保證了被俘虜的劉焉、劉誕父子安全後,正式露臉收拾局面……其人自稱中郎將,以父親病弱之名代行益州事,並公開打出了迎接燕軍入蜀的旗號。


  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意願的政治綱領有了;劉焉也沒有出事,父子相繼的法理也有;再加上劉瑁在劉范入蜀之前作為率先來到父親身前的兒子,一直都是半個繼承人,也有自己的班底和號召力……更重要的是,強大的燕軍已經到達劍閣,本地的『禁軍』,也就是東州士組成那支綿竹戍衛軍又集體倒戈,那麼綿竹城自然瞬間恢復了秩序。

  實際上,城中文武現在討論的,都已經是劉范的問題了。

  劉范距離綿竹城不過二十里,若是昨夜見到動靜,輕馳而來,或許早已經到了,便是按照常規謹慎做法,夜間派出哨騎來打探,再回去匯報,此時也該有所行動了……然而卻久久不見行動。

  一時間,城中議論紛紛,有人建議主動去城北攻打劉范;有人建議應該以劉焉的名義去勸降,以免兄弟相爭;還有人故作高深,說劉范既然此時不來,必然存了逃亡成都、犍為或者涪水關的意思,此時應該發兵身後的要地雒縣,一來阻斷劉范逃亡南面的企圖,二來也好擴大劉瑁的影響力。

  眾人議論紛紛,莫衷一是,連主持會議的張松也都拿不定主意,其人不顧一夜沒有合眼,復又帶著意見來軍營這裡請教徐庶,也是讓對方拿主意的意思。

  對此,同樣一夜沒合眼的徐元直原本已經洗了澡到了榻上,聞言倒是在榻上翻身敞懷相對:「子喬不要多想,我們力量不足,軍心不穩,能夠拿下綿竹城已經是僥倖了,此時發兵,無論往何處去說不得都會引起動亂,屆時一個不好便會有反覆之危,還是謹守城池為上。」

  「那將來呢?」張松儼然是想多立些功勞,便忍不住再問。

  「將來……」徐元直不由輕笑以對。「子喬,咱們此舉最終是為了什麼?」

  張松到底是個聰明人,幾乎是瞬間清醒:「無論是刺人還是刺國,最終是為了讓千里蜀地百萬士民免遭兵禍,早些促成燕公大軍入蜀。」

  「那敢問子喬,如今綿竹在手,想要促成大軍入蜀,還差什麼?」徐元直繼續輕鬆追問。

  張松也是瞬間覺得好笑起來:「只有涪水與劍閣而已……在下也是糊塗了,恰如徐君之前所言,如非必要,不要做多餘之事,綿竹這裡穩住,其實便可成大局!」

  徐庶也跟著笑了。

  話說,徐庶和張松的意思很簡單。

  須知道,綿竹這座城市雖然也是名城,但只是因為此處是成都平原的北向入口,所以素來發達。實際上,自古以來,蜀地的核心大城,首在成都,次在廣漢郡郡治雒縣,這兩個地方才是傳統的蜀地統治中心。

  但是由於劉焉入蜀時恰逢蜀地動亂,再加上他需要依靠東州士這個集團的緣故,所以才把統治中心移動到了綿竹城。

  而實際上,綿竹城再往北就是涪水了,涪水北岸就是涪水關或者涪縣所在,而涪水關再往北就是劍閣、葭萌、白水關那條路了。

  換言之,綿竹本就是入蜀通道的盡頭,以目前嚴顏在涪水、張任在劍閣的軍情來看,只要徐元直穩住綿竹,哪怕是坐著不動,那麼不管嚴顏和張任是存了哪種心思,他們都不可能持久的……軍糧、軍心都不可能撐住一月。

  除非嚴顏當機立斷,即刻引大軍迴轉,攻擊綿竹,那以他在蜀地軍中的威望,還是很可能成功的。

  只是問題在於,嚴顏終究是個軍人和公認的耿直之輩,如果沒有政治依據,他又有什麼理由來攻擊擁有劉焉父子三人在內的綿竹城呢?


  「所以……」徐庶稍微認真一點言道。「子喬說劉范去向,其實我也有所思量……他現在不來,應該便是要走了……而一旦逃走,以我來看,最壞的一種情況乃是劉范當機立斷,直接逃往涪水尋到嚴顏,然後借著自己的政治號召力,勸嚴顏即刻來此地!」

  「若如此,」張松若有所思。「咱們便該整飭人心,加固城防,只要守住綿竹,以不少將官家屬都在城內的情形來看,彼時其軍自潰,北面燕公大軍也就自然能入了。」

  「不錯。」徐庶坦誠以對。「而且這是最壞的一種情況,我已經讓吳子遠(吳懿)寫信給嚴顏說明情況,勸他投降了。還讓他尋到前線軍士家屬所在……子喬,你這幾日辛苦一些,一面要整頓城內秩序,一面還要打開府庫,安撫前線蜀地士卒將官之家屬,務必做到無論東州士還是蜀地本土人,一律公平施恩。」

  「在下明白了。」張松愈發敬佩起了對方。

  「至於次壞的一種情況,便是劉范去了成都。」徐元直言至此處,不由放鬆嗤笑。「但此舉就要看他的能耐了,若能及時從成都帶出一支大軍反過來圍住綿竹,也還是有救的,可就怕來不及。」

  張松也跟著冷笑:「其人入蜀才一年有餘,絕無如此威望。」

  「還有一種可能。」徐庶繼續在榻上言道,卻是微微挑眉。「那便是他直接去尋趙韙了……」

  「趙韙手中確實有一支大軍。」張松心中微動。「而且絕不像前線嚴顏處那般為難……」

  「但劉范若去,咱們反而徹底無憂了!」徐元直如此接口道,然後徑直躺下,卻是要補覺的意思。

  張松心下微動,也是一時恍然,便徹底不再理會什麼劉范的去向,便也不打擾對方,直接轉身出去,卻又迎面撞上吳懿。

  二人再見,卻是毫無東州士與益州狗的那種齜牙咧嘴之態了,反而格外親熱……說白了,之前是地方小,兩伙人爭一碗麵,甚至連筷子都不夠用,只能用手抓,可如今既然大道在前,天下敞開相對,將來二人出得蜀地,有此共同一番履歷,反而是友人了。

  當然了,張松並沒有讓吳懿打擾徐元直睡覺,寒暄之後又將剛剛徐元直的分析重新說了一遍而已,末尾,自然免不了一番感慨:

  「徐侯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千里蜀地,諸般頭緒,他新來之人也能洞若觀火,並頭頭是道!」

  「只是膽子大些,然後全都是學別人故智罷了!」屋內徐元直不知道是不是聽得煩了,忍不住遙遙對了一句。「你們熬了一夜不用睡得嗎?」

  舍外二人登時失語。

  「父親大人,你熬了一夜,且睡一覺吧?」與此同時,被吳班親自引兵封鎖的益州牧府中,某處閣樓之上,劉焉次子劉誕正在小心安慰自己那位神情憔悴的父親。「剛剛老三已經得到了那徐元直的保證,絕不傷你我父子性命……事已至此,父親多想無益。」

  「我不是在憂慮我自己。」雙目幾乎赤紅的劉焉頭髮花白而散亂,宛如瘋癲,再加上昨晚哭了半夜,著實讓人擔憂,但甫一開口,還是顯示出了極大的理性與智慧。「東州士既反,燕軍就在劍閣那邊,事已至此,你我已無多餘可想,我憂心的只是你的兄長罷了……」

  劉誕心中當即一酸……自家這位父親真是偏心,老四被他扔到河北不管不顧,老三被他軟禁在家,自己也陪著他到了這種地步,而此時他居然還在想著自己那位兄長。


  都說父子情深,可為啥只對大哥一人偏愛如此呢?

  劉焉似乎是看透自己次子的心意,也是無奈解釋:「你不懂……你們其餘三兄弟還有我,此番既然沒有權柄在手,反而短期內性命無憂了。唯獨你兄長在外,尚有說法,就怕他一個不慎,誤判了局勢,最後獨獨一人死無葬身之地,年老至此,反而讓我先遭喪子之痛嗎?!」

  言至最後,劉君郎不免老態畢露,上氣不接下氣,復又淚水漣漣,捶胸頓足。

  劉誕愈發無奈,只當自己父親昨夜瘋癲又來,便回身求身側那明顯是北地來的侍衛取壺熱水,借個面巾過來,如此而已。

  且不提劉氏父子如何,這一夜,徐元直既然刺國成功,便兀自高臥,只是一邊讓吳懿整飭綿竹守備;一邊又讓張松打開府庫安撫前線蜀軍士卒軍官家屬;最後還不忘讓人以劉瑁的名義廣發文書,勸降前線涪水關的嚴顏與周邊縣城。

  而有些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劉范卻幾乎消失不見……其人沒有反撲,沒有往北越過涪水去尋嚴顏,也沒有出現在西南面的成都,就是消失不見了。

  唯一的痕跡,便是那十幾輛被扔在北面祭祀場所旁的天子乘輿。

  而隔了足足得有七八日,就在嚴顏那邊徹底焦頭爛額,左右無措之際,徐庶在綿竹徹底高臥,無憂無慮之際,終於有劉范的訊息傳來了……卻是一隊主動回到綿竹的龐羲部甲士帶來了消息。

  這些人也是所謂東州士,家小都在綿竹左近,他們聲稱自己不願意隨劉范和龐羲往犍為那地方去尋趙韙。

  劉范去尋趙韙,並沒有出乎太多人的意料,因為綿竹位置太緊要,必須要儘快奪回,否則燕軍一旦進入蜀中腹地,則萬事皆休,所以當劉范發現東州士叛變,綿竹易手後,就只能去成都、涪水關、犍為三地調兵,所謂三選一罷了。

  而這其中,成都雖然人口眾多,卻素來是蜀地本土力量的根本,劉范在彼處並沒有任何根基,真要是去了,等他聚攏起兵馬,說不得黃花菜都涼了……實際上,此時真正有現成大軍的,無外乎是涪水嚴顏部和正在犍為圍攻楊洪的趙韙部。

  這二者又有不同:

  其一,相較於嚴顏,趙韙面對的軍事壓力小的多,嚴顏所處的涪水關就是一縣之地,根本周轉不開,而且當面是數萬絕對兵力優勢的燕軍主力,一旦抽調兵力回身,萬一不成,那麼蜀道的防守也自然崩潰,到時候也不免是個萬事皆休的局面,而趙韙則是在進攻包圍楊洪區區一城,且周邊犍為、蜀郡、蜀郡屬國、巴郡,地方廣闊,甚至還有南中數郡可以轉圜,是具有巨大的戰略空間和戰略主動性的;

  其二,在東州士和部分蜀人一起造反的情況下,趙韙身為東州士最大最老牌的領袖,同時還是巴郡西部出身,兼有蜀地色彩(這也是其人為什麼會如此被重用的緣故之一),對叛軍的號召力是遠大於嚴顏的;

  其三,趙韙的兵馬也比嚴顏要多,因為戰事開啟之前,趙韙是蜀郡太守,嚴顏是巴郡太守,趙韙本身就是原定的蜀軍前線總大將,只是出了楊洪這個亂子,他才率蜀郡大軍先行南下,這邊不得已才讓嚴顏頂上去的;

  其四,趙韙和劉焉的關係更緊密,在蜀地的政治地位更高,其人早在劉焉入蜀前就是大漢太倉令了,基本上一直是劉焉心腹副貳的位置,而嚴顏政治領袖色彩不免少了一點。

  一句話,趙韙和嚴顏相比,兵強馬壯,地盤廣大,政治地位更是天差地別,選他最穩妥。


  實際上,龐羲也是用這些道理勸說劉范的。

  算算時間,從山路繞過綿竹,然後走小路順著湔水急速南下漢安(楊洪造反處,後世內江)的劉范一行人,此時大約已經要到趙韙軍營了。

  消息確定後,綿竹城一眾文武各自心慌,唯獨徐庶和張吳二人徹底放下心來,前者甚至還專門為此去探望了一次劉焉。

  果不其然,就在這一日,下午時分,距離綿竹數百里外,漢安城北三十里處,一處峽谷之內,一行三五百眾剛剛從叢林裡鑽了出來,然後便陡然被此處的烈日給曬得頭昏腦脹,卻正是劉范一行人狼狽至此。

  「劉府君。」一名本地口音的帶路小校氣喘吁吁,抹了一把臉上汗水,然後方才認真言道。「天氣炎熱,今日也不可能到軍營了,不如你們在此安營暫歇,我再去聯絡一下軍營,最好明日多派些車馬來接。」

  劉范並沒有計較對方話語中的失禮,而是本能去看龐羲,後者會意,便咬牙起身:「我隨你一起去見趙公!」

  小校不以為意,隨即,二人不顧炎熱,一起打馬向南。

  就這樣,半夜無事,蛙鳴蟬叫不斷,廣漢太守劉范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卻不是因為耳邊噪音,而是因為心中懊喪至極……他一會後悔自己當日糊塗,竟然中計出城,一會又後悔自己當夜沒有咬牙疾馳回城內主持局面,還後悔自己沒有第二日一早便舉兵攻城……總之,無論如何,身為一個孝子,在眼下父親生死不明的情況下,沒有與父親同生共死,總是有一萬種理由來苛責自己這幾日的懦弱的。

  當然了,劉范也存在著某種理性,他知道龐羲話里的道理,既然叛軍一夜便能控制整個城池,那必然是東州士和蜀地人一起皆反,這種情況下除了趙韙沒有人可以從容應對這種局面。而嚴顏那裡,相較於趙韙這邊,實在是各方面都有些差距。

  就是在這種激烈的思緒下,劉范終於勉強入睡,然後居然夢到了自己年幼時追隨父親一起在陽城山隱居的那段日子……彼時生活雖然清苦,雖然父子二人並無半分職爵在身,卻也算是生活坦蕩了,如何到了今日這種地步呢?

  是因為父親起了不該起的逾越野心?那一千多輛車子可是明證。

  但是,身為孝子,即便是在夢中其人也本能反對這種將責任扔給親父的行為……一定是自己這個兒子太無能了!若自己有燕公那般本事,區區蜀地,一年早已經經營的如鐵桶一般,說不得還能在有生之年讓親父得償所願呢!

  何至於有今日之困呢?

  翌日天明,不等龐羲來迎,心中焦躁的劉范便催促隨行人員趁著夏日酷熱未至,儘早趕路……眾人雖然疲憊,但也知道此時正適合趕路,便也都無怨言。

  更別說,行不過數里,即將出得峽谷之時,眾人便遙遙望見一彪軍馬旗幟在谷口相侯,然後一時歡呼。

  劉范見狀也同樣大喜,其人強打精神,昂然勒馬上前,臨到數十步外眼見對方紋絲不動,卻又一時奇怪,不免邊走邊問,邊行邊緩下速來:

  「龐中郎將何在,如何不來見我?趙府君又在何處?爾等如何不來見禮?」

  對面軍官相顧無言,卻是隨著其中一人微微努嘴,自有一騎自後方奔出,赫然是昨日帶路小校,其人來到陣前,即刻厲聲做答:

  「龐羲在此!」

  言罷,此人自馬後取出一物,奮力擲出,便匆匆回陣。


  劉范低頭一望,幾乎渾身冰冷,原來此物竟然是龐羲首級!

  電光石火之間,這位經歷過遷都事,見識過不少事物的年輕人便瞬間頭腦清明起來——是了,趙韙之所以得用,乃是因為自己親父劉焉的緣故,其人在蜀地政治體系內只是直接系在自家父親身上,位於自家親父身下而已,與他人無關。

  而自己也是如此,自己的一切都來自於父親劉焉!

  而如今自己親父生死不明,自己憑什麼來使喚權力體系中同級別的趙韙?他根本沒有那個政治權威和政治承諾的兌換能力!

  甚至更進一步,即便對方與自己合流了,且不說失敗,便是事成,自己也遲早要用龐羲取代對方的,甚至因為忌憚對方蜀地和東州士的雙重領袖身份而試圖早早除掉對方……換成自己是趙韙也不願為區區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劉范效力吧?

  恰恰相反,除掉自己,這趙府君或許還以為能憑藉著他對東州士與蜀地人的雙重威望而有所作為呢!

  原來離開了父親,自己居然什麼都不是!

  當然,大家都是可笑可嘆之輩!蜀地人心中的純良早已經被內訌給消磨殆盡了!

  念頭雖然複雜,卻只是一瞬便從腦中閃過,而與此同時,劉范早已經本能打馬轉身,試圖逃竄。

  然而,早有準備的趙韙軍如何能放過他?

  隨著身後一身令下,萬箭齊發,堂堂益州繼承人便死於蜀郡兵馬的亂箭之下。

  也不知道其人生死之間,有沒有能再想起昔日陽城山上的時光。

  ————我是只死了一個兒子的分割線————

  「徐庶既定綿竹,遍尋劉范不至,憂其引兵復歸,於是著力城防,須臾不敢慢也。及范部士卒亡歸綿竹,明告范將至犍為趙韙軍中,以韙兵多,滿城皆驚,獨庶釋然,並往謁劉焉,卑詞以吊。焉知其子尋投趙韙,喟然長涕受吊:『吾兒死矣!』,遂一夜白髮。後,趙韙果殺劉范,據犍為、蜀郡以自立。」——《世說新語》.傷逝篇

  PS:白天嘗試了一下去觀禮,當然不是真觀,肯定進不去,最後頓挫於王府井北頭,在某家店裡拿手機看了直播……早知道留家裡了。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