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錢和官位誘惑下,王大紀等人遂密謀抓捕軍帥丘八降清。
紀昀從中參謀,提出光是抓捕丘八不夠,還需要將整個第三軍拉出來。
如此王大紀他們在睿親王眼中份量會更足,今後的政治待遇也會更高。
是謂功名富貴險中求也。
王大紀等人深以為然,為防夜長夢多,當日就以當面出現清軍先頭部隊為由帶人前往鍾祥城「求援」,同時暗中聯絡城中擔任旅帥的結義弟兄顧四同一塊起事。
丘八不疑王大紀叛變,聽了王大紀稟報後,立即召集城中將領商議如何應對清軍大舉來攻,定下「堅守鍾祥,以待援軍」的策略。
為保鍾祥不失,丘八更是決意主動出擊,挫一挫清軍銳氣。
然而當夜,被王大紀說動的顧四同就帶著所部300餘人衝進了丘八住處,不等丘八的親兵反應過來就大肆砍殺,可憐那些親兵不少人死時還以為是清軍衝進了城中。
睡夢中的丘八聞訊披衣出來時,其部下親兵已被叛軍解決大半,望著手執火把將自己團團圍住的王大紀、顧四等人,丘八不由大怒,怒斥他們忘恩負義,好好的漢人不做要做那韃子的走狗。
「事已至此,還請丘帥為弟兄們謀個活路!」
王大紀心中尚存良知,知此事對不住丘八,因此任憑丘八如何唾罵都不吭聲。
「丘帥,睿親王托我們給你帶句話,只要丘帥能夠易幟歸順朝廷,王爺不但不追究丘帥從前造反之罪,還保丘帥一個總兵之位,將來封侯拜相亦未可知.若丘帥冥頑不靈,執意與朝廷對抗到底,那就莫怪我等多有得罪了!」
顧四同原是荊門州的衙役,因為帶人將逃跑的知州老爺綁了送給丘八,這才得了丘八重用。
但此人品性不端,極為好色,做了旅帥之後曾因搶了某大戶家媳婦遭丘八訓斥過,對丘八早就是懷恨在心,因此並不想真心勸降丘八,只想哄丘八棄檄之後將其一刀斬了了事。
「丘帥待我們不薄,今日我等降清乃時勢所迫,若丘帥願意與我等一起,萬不可害了他性命。」
王大紀卻是真心想勸說丘八與他一同降清,不願傷了丘八性命。
只丘八真是好漢,根本不為王大紀所動,反不住咒罵王大紀和顧四同乃反覆小人,背信棄義,為人所不容。
「說我們是反覆小人?」
顧四同聞言冷笑,反唇相譏:「難道你丘八不是反覆小人!別忘了,在礦上時你丘八也是官府的狗腿子!」
此話令丘八為之一滯,內心不由懊悔,因為他在礦上時為了生計的確幫著官府欺壓過鄉農。
「丘帥,睿親王乃天下一等一的大英雄,更是識英雄重英雄,只要丘帥能與我等一起歸順過去,睿親王絕計不會虧待伱的.」
王大紀再次勸說丘八歸降,說大清的睿親王武功蓋世,麾下馬步兵數十萬,今番大舉來征,興漢軍斷然是難以支撐的。與其弟兄們在這鐘祥血流成河,不如由丘帥領頭給大夥尋個活路。
「糊塗,荊州幾萬韃子叫咱殺了,他韃子的鳥王爺能饒過我等!」
丘八仍是不肯降,並說王大紀他們就算降了清軍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縱是清軍眼下不殺他們,將來也一定會秋後算帳。
這話讓王大紀不由犯了嘀咕,不禁擔心自己降了後那大清的睿親王會說話不算數。
「大哥,都到這地步了,還有什麼好想的!難道咱們還能就此罷手不成!」
見狀,顧四同心下一凜,怕王大紀再有反覆,索性命人朝丘八等人放箭。之後更是提刀衝上欲要置丘八於死地。
丘八身邊親兵只十數人,面對數百叛軍自是難以回天,轉眼間親兵紛紛中箭倒地。
丘八本人也是身中三箭,自知命不久矣也不求饒,只將大環刀不斷揮舞,死時呼號顧帥定會為他報仇云云。
顧四同親自上前砍下丘八首級。
事已至此,王大紀也沒什麼好想的,讓人將丘八首級用盒子裝了送給睿親王,又與顧四同帶人分頭安撫城中兵馬。
丘八一死,鍾祥城中的興漢軍群龍無首,很快王大紀與顧四同就控制了城中局面,並將數十名忠於丘八的軍官處決,全面接管了第三軍。
離鍾祥城幾十里外的白兆山曾是當年詩仙李白隱居之地,千古絕句《蜀道難》、《送孟浩然之廣陵》等佳作便是李白在此地書寫而成。
山上更有太白池、太白林等風景名勝。
此時山腳下已被清軍嚴密封控,只因大將軍王在山上賞雪看景。
前天一場大雪讓整個白兆山如銀妝素裹,分外妖嬈,賈六雖軍務繁忙,但絲毫不耽誤他尋訪古蹟,感受這風雪變化之景。
他認為適當的放鬆能夠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大戰在即擺出如此輕鬆姿態,也有助於提高軍心士氣,給大軍上下一種王爺成竹在胸的感覺。
由於爬山緣故,賈六不曾穿戎裝,一身普通人便服,看著多了幾分平易近人之色。
同王爺相同穿著的還有十幾名親兵,無一不是體態外貌與王爺相似之人。
遠遠看去,不是極為熟悉之人根本難以分清哪個才是真正的王爺。
走到近頭,卻是一眼就能看出。
原因是王爺屁股上的兩個大補丁特別顯目,一塊是用紅布縫的,一塊是用藍布縫的。
看著就是那種特別樸素,特別節儉的。
賈六希望此舉能夠讓部下們懂得勤儉,從而能夠更好的艱苦奮鬥。
很明顯,這個做法的效果非常顯著。
陪同大將軍王的文武官員幾乎清一色都是穿著帶有補丁的衣服,有的補丁看著還特別新。
比如八旗內務委員會副主任丁慶的膝蓋上就是補丁打補丁,好端端的一件褲子硬是叫針線縫的跟百家衣差不多。
附近方圓十里的成衣鋪生意也是極好,很多舊衣服都被當官的買走,以致當鋪的舊衣服價格飆升,甚至比新衣服還要貴,嚴重影響了民間窮人正常典賒衣服。
當然,這些是賈六無法知道的。
就算知道,也只會感慨一句糾枉必須過正。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哪怕形式主義,總好過官僚主義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