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公元前127年,或許是為了報復漢朝奇襲龍城的仇恨,匈奴單于率領主力進攻西漢的上谷、漁陽等地,此時漢武帝任衛青為將帶兵反擊。💚💎 6➈𝐬ʰυ𝔵.cỖм ☝👤」
「與奇襲龍城的戰術很相似,衛青並沒有與匈奴大軍正面決戰,而是率領3萬精銳騎兵部隊繞道後方,切斷了匈奴軍隊與後方的聯繫,最終樓煩王和白羊王兵敗被俘虜。」
「這一戰漢軍雖然沒有取得絕對的勝利,斬殺、俘虜的匈奴士兵也不多,但卻奪回了整個河朔地區。」
「從此匈奴不僅失去了肥沃的河朔草原,漢朝也解決了匈奴騎兵威脅長安的問題,更得到了進攻匈奴的跳板。」
「河朔之戰失敗後匈奴單于並不甘心,一方面是不想失去河朔這一塊軍事、民生要地,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挽回匈奴人不可戰勝的神話,便在公元前124年發動了戰爭,此戰被稱之為漠南之戰。」
「後期就是衛青和霍去病上場,分別出擊,發動了河朔之戰的第二場戰役,一個鎮守戰場,一個攻入匈奴老巢。」
「無論是河朔之戰還是漠南之戰,兩場戰爭的勝利與河西之戰相比,影響和意義都不如後者重大,因為河西之戰從根本上改變了西漢被孤立的地位。🎀♠ ➅❾𝐒нỮ𝔁.匚๏𝐦 👌♨」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為了打通漢朝和西域的聯繫,命令霍去病率軍進攻河西,此戰也被譽為河西之戰,亦是漢武帝主動發起的一場戰爭。」
「當時,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領數萬西漢騎兵兩次轉戰千餘里,在甘肅一帶與匈奴激戰,此地已然是匈奴腹地,匈奴諸多部落被擊潰,俘虜的王族、士兵、百姓更是不可估量。」
「河西之戰的意義並不在於俘虜了多少匈奴人,而在於奪取河西走廊,漢朝也在甘肅一帶設立了武威、酒泉、敦煌、張掖四郡。」
「此舉不僅促進了西漢的經濟發展,還提高了西漢在西域一帶的威懾力,間接瓦解了西域和匈奴的親密聯繫。」
「繼河朔之戰、漠南之戰、河西之戰後,匈奴在長安周邊的勢力基本被清除一空,甚至為了王庭的安危著想不得不遷至漠北,以求以逸待勞、逆境翻盤。」
「可惜漢武帝、衛青與霍去病並沒有給他們這次機會,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率軍進攻漠北,尋找匈奴王庭進行最後一場大決戰。」
「衛青所率軍隊與匈奴主力激戰數天,最終打的匈奴單于僅剩百騎,霍去病更是深入漠北一度追擊到狼居山,斬獲、俘虜匈奴數萬人,從此不可一世的匈奴再也無法對漢朝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隨著霍去病、衛青的去世,再加上漢朝多年的戰爭消耗使得國內百廢待興,匈奴一方也沒有再戰之力,漢武帝也曾發動過小規模對匈奴的戰爭,但基本都是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就這樣雙方迎來了長達十多年的和平時期,漢朝停下征戰天下的腳步,匈奴也開始休養生息。」
「而在這段激戰的時間中,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外交。」
「張騫,這個人也是流傳千古了,在現代只要是對歷史有點了解的,有誰會不知道張騫呢?」
新𝟼𝟿書吧→
「漢武帝當年派遣了張騫外交,代表他示意西域大漢王朝的誠意。」
「最終的結果,就是開闢了震驚古今中外的古代絲綢之路,但是當初這一出使行動可不是為了什麼經濟文化目的,而是純粹的政治目的。」
「很多的人把這看成經濟交流,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那是按照現代的思維看待,但古代可不一樣。」
「古代的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君主們皇帝們都更加傾向於朝貢外交,意思就是弱國臣服於強國,並且定時向強的國家派遣使者送上東西,表示自己的臣服之心。」
「我出生在一個平等的國家,或許看法不一樣,但在封建社會中,本來就是等級貴賤秩序為主,讓天底下站在金字塔尖上的皇帝有這種觀念,真的是難上加難的。」
「匈奴問題不是困擾了大漢王朝初期的統治者很多年嗎,這漢武帝上台就要收拾軍隊,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呢,作為一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當然不會是單純的使用蠻力的,雖然自己的國力強盛了,但是能節省還是要節省的,於是乎漢武帝就想聯合匈奴周圍的國家,形成包圍之勢,直接滅了匈奴,就再也不用困擾了。」
「漢武帝是這樣的,也是這樣做的,張騫出行的最初目的就是說服大月氏跟大漢王朝結成聯盟,共同對付匈奴的。」
「張騫歷盡千辛萬難,在西域走了一趟,回國後滿心歡喜的報告給劉徹,自己完成了任務,他的喜悅只是任務完成的喜悅,想必沒有人會想到,他用生命打通的這一條道路,最終會作為國家與內陸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生命線。」
「驅逐了匈奴,西域各地臣服後,西域的珍稀物種也逐漸的被引進,或者是當做貢品被進獻給漢武帝。」
「很多東西都是那個時候引進咱們中原地區的。」
「就說這大宛國臣服後,寶貝的汗血寶馬也被當作求和的禮物連同國王的項上人頭一起進獻給了漢武帝。」
「這寶馬真的是個好東西,因為中原地區那時候還真的沒有什麼好成色的馬匹,因為我們畢竟是在平原地區,只有生活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才培育出好的馬匹。」
「這汗血寶馬的引進,直接改善了咱們中原地區馬匹的質量,大漢王朝的軍隊的戰鬥力直接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我想西域應該跟中原地區的聯繫早就開始了,至於到什麼時候開始有的聯繫,已經無法追溯了,我是差不到了。」
「這絲綢之路的開闢,是隨著漢武帝西征的步伐,逐步推進的。」
「這個說法好像過於文雅了。」
「其實就是漢武帝劉徹下命令,軍隊打到哪裡,哪裡就毫無懸念的臣服於大漢王朝,然後,自然而然的,使者和物資走到哪裡就通行無阻,最終,整個西域都臣服了,從長安開始的絲綢之路也就貫通全程了。」
「所以說,這個絲綢之路的開闢其實還是蠻血腥的,這條路,布滿了大漢王朝將士們和西域各國士兵們的鮮血和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