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昨天剛回來的,您認識我爸嗎?」程明一臉的茫然。
老家的親戚鄰居,他在上高中住宿之後,幾乎就沒有機會接觸到了。
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老阿姨,說認識他,這可真是少見啊?
「哈哈,我就知道我沒認錯人!你是阿程,我昨天在院子洗菜啊,就見到一個城裡人模樣的年輕人進了老程的家,當時我就納悶到底是誰呢?沒想到啊,都長那麼大了,認不出啦!」阿姨嘆了嘆氣,不知在感嘆什麼。
程明想了想,他童年時候,有一個非常要好的小夥伴,經常在一起玩。
他叫「黑子」。
黑子的家就住在他們家的隔壁,當時沒少去他們家蹭飯。
這樣一講,他在附近鄰居里,最熟悉的,也就只有黑子一家子了。
難道說,眼前的這位就是?
「您是王姨吧?真不好意思,我這記性,沒能把您認出來?」程明趕緊賠禮道歉。
老阿姨連忙搖頭擺手說道,「沒事!都自己村的人,不怕這些的。你現在瞧上去,完全就是個城裡人了,還生了這麼可愛的小娃娃!看我們家黑子啊,還是窩在這大山里出不去。有空的時候,你就多帶帶他吧!」
程明聽出對方話語裡的意思,似乎有一些央求的意味。
看來王姨是希望他能和黑子接觸接觸。
「那好,都是一起長大的兄弟,過幾天我再去看看他,王姨您別擔心。」程明笑著回道。
王姨聽到這個答覆,立刻眉開眼笑的,隨後將自己擔子裡的花生和地瓜,用大麻袋裝了好多,想讓程明帶上!
「王姨,你這不太好吧?我騎著小電驢帶不了那麼多東西,你這少說得三十斤重吧?」程明的嘴角一抽,苦笑道。
鄉下人熱情,簡直難以相信!
你永遠不知道,ta的大麻袋裡能裝多少東西!
程明想起了第一天上大學,被老媽的熱情支配的恐懼!
「沒事~你這帶回去,也算是給你王姨我分擔一下負擔啊!你要是嫌多,那就少裝一點,這樣總行了吧?」王姨笑眯眯地從袋子裡,拿下來兩個地瓜。
程明皺著眉頭,只能接過來,說道,「謝謝您了。下次有空再去你們家坐坐!」
「好好不急,真是個好孩子啊!」
重新上路,這小電驢突然多了不少的負重。
他一路上都在祈禱著,千萬不要再出現什麼熱情的親戚鄰居了!
幸好,到城裡的一路上暢通無阻!
很快,就到了當地的農貿市場。
市場很大。
分為土貨區,蔬菜水果區,雞鴨鵝肉蛋奶區,以及寵物花鳥市場。
土貨區販賣的,基本就是鎮上周邊的各個小村子,山民們自家種植的蔬果啊,或者是藥材啊,野味啊,野生菌一類的。
一整條街,都是零零碎碎的攤販。
因為現在正好是野生菌上市的季節,各種擺攤賣菌類的,也特別的多!
蘇蘇坐在程明的肩膀上。
她的視野很遼闊,很快發現山民們賣的野生菌,種類比他們在小樹林裡找的,要多得多。
「爸比,這裡的蘑菇數量好豐富啊?要不要買一些回去呢?中午吃的菇菇燉母雞,實在是太香啦!」蘇蘇還在流口水回味著。
「才剛吃完還不過癮啊?那你先下來吧,跟老爸過去看看?」程明把蘇蘇從肩上抱下來。
隨後用的牽引繩把她的手腕給扣上了。
這樣周圍人再多也不會走失。
「爸比,你來看看這個?這個是什麼菌啊?」蘇蘇拽著繩子,拉著他到了一個攤販前面。
那塑料口袋裡盛放著一堆乳白色的,像海珊瑚的蘑菇。
它長得確實一點都不像蘑菇。
難怪女兒見到了會好奇?
「這個是珊瑚菌,還挺少見的,長得好看,至於味道就不一定了。」程明解釋了一下。
那賣蘑菇的老漢看程明一個城裡人懂行,立刻伸著大拇指說道,「小伙子那麼厲害啊?要不你來試試看這幾種菌都叫什麼名?你要是猜對的話,我這一袋香覃送給你吧?」
那老漢非常的熱情,程明看了一眼那袋香覃,少說也有一斤左右?
這老漢就那麼相信,程明回答不上來嗎?
「也行。那您老出題吧?」程明搬了小板凳坐下。
他們兩人的對話,很快引起了旁邊幾個路人的關注,有的甚至好奇地拿起手機開始錄像。
他們一對裝扮潮流的父女,出現在這農貿市場,確實是挺引人矚目的。
「嘿嘿。小伙子還挺自信的啊。這大山里那麼多種類的野生菌,能吃的,不能吃的,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少說也有幾百種,你確定你都懂?」老漢顯然不願相信。
不過他還是從身後拿出了一個大袋子。
從大袋子裡又拿出了一堆的小袋子。
這些都他一個人在山上採集的,準備在市場上賣的蘑菇,多數都可食用的野生菌。
不過還有一兩朵鵝膏科的毒蘑菇?
這老漢是打算帶回去做標本嗎?
小小一朵毒蘑菇,毒死人那是很快的啊!
「好了,我一共取了十種蘑菇,都在這了!你要是回答得上來的話,按照約定,這就是你的。」老漢倒是慷慨。
程明也認真應對。
三分鐘後,他很快有了答案。
老漢出的題目實在太簡單了。
他都不忍心欺負對方。
「一共十種蘑菇,從左到右分別是,奶漿菌(可食用),雞樅花(可食用),黑熊掌菌(可食用,很貴),喇叭菌(長得像喇叭花,不可食用),松茸(可食用,很貴),松茸娘(有毒),母豬青(可食用),黃馬勃(可能有毒,看生長地)。最後的這兩種是鵝膏科里少有的可以吃的蘑菇,分別黃羅傘,和青羅傘。這些蘑菇的叫法都是我們當地人的說法,並不是專業的名詞。」
程明一一說完之後,旁邊很多拿著手機錄像的年輕人都在拍手鼓掌!
看來他們也很震驚這個城裡人居然懂那麼多?
他們本地的很多人估計都是看市場賣什麼,他們就買什麼,很少去深究叫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