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三國:從落鳳坡開始> 第七百零四章 子午谷奇謀

第七百零四章 子午谷奇謀

2024-08-19 23:40:03 作者: 鳳溪凰躍
  「祁山目前乃是我方腹地,暫且不談。」

  「其餘的漢中與關中相接的有散關道,儻駱道、褒斜道以及最東側的子午道可繞過屯兵於涇河一線的曹魏西邊重兵直取關中腹地。」

  「只是其中較為利於大軍行進的唯有散關道,似褒斜道、儻駱道皆是道路險峻,只適合偏軍行進。」

  「子午道就更別提了,處於懸崖峭壁之上,比之褒斜、儻駱更是難上加難。」

  一席話語以頗為鄭重的語氣吐落,諸葛亮談吐得當,將漢中四周的地形地貌都在輿圖上向眾人展現了出來。

  很顯然,自從數載前定都南鄭,諸葛亮總管文武百官坐鎮都城後,他也對漢中地勢頗有涉獵了解。

  此番才能談吐不凡。

  「漢中地勢,朕已知之。」

  「孔明便向諸卿詳細闡述欲從漢中出兵的規劃吧?」

  半響功夫後,劉備面露肅然之色,回應道。

  「遵旨,」

  諸葛亮拱手答道,「臣欲差遣鎮北將軍統率漢中主力沿散關道進兵奔襲陳倉與涼州方面進軍的陛下主力同時進攻相呼應,讓曹魏北、南兩線難以兼顧,我軍在伺機尋找戰機破敵。」

  「再讓關中都督與其弟吳班攜一部偏師沿褒斜道進軍至斜谷口威脅鶥城,營造出我方要突襲長安的態勢讓敵軍不敢輕易調動全部主力至邊郡抵禦我方。」

  「如此兵分四路之下,此番定能收復關中。」

  洋洋灑灑的一番話吐落,諸葛亮緩緩道出了自己蓄謀已久的謀劃。

  劉備聽罷,面上暗自點了點頭,隨即側首望著諸人道,「諸卿以為丞相此策如何?」

  「臣同意~」

  作為一向敬重士人,又早已受諸葛亮才識所折服的大將張飛率先附和道。

  緊隨其後,趙雲等將紛紛拱手說道。

  瞧見軍中大將基本齊聲附和,劉備便準備下旨按此謀劃安排兵馬東進。

  誰料,就在這時一側身長八尺,下顎蓄滿長髯,面如重棗的鎮北將軍魏延卻陡然拱手進言道:

  「陛下,末將有一計,或可輕易定關中。」

  「哦?文長有何良策?」

  魏延聽罷,頗為精神抖擻的說道:「此番陛下親舉主力沿涼州東進,曹氏勢必不敢大意,定會糾集主力屯於涇河東岸部署防禦。」

  「那關中腹地勢必會空虛無比。」

  「末將願挑選精銳,舉兵五千,運糧五千,領眾萬人循秦嶺以東,子午向北而行穿梭子午谷奇襲長安,乘機攻克潼關。」

  「潼關乃關中連通關東之地的門戶所在。」

  「若事成,到那時陛下親舉主力東進與末將揮師會師潼關,關西之地豈不是盡在我方囊中乎?」

  此話落下,魏延語氣頗為激昂,面上也浮現著濃濃的自信之色。

  很顯然,他以為自己的奇襲之策必成。

  靜坐一側的趙統聽聞此話,心思也不由活躍了起來,暗暗道,「魏延果然與原史上一樣又提出了那著名的子午谷奇謀啊?」

  「不過這一世老劉尚在,不知道是否會同意了。」

  他暗思一番,面色間浮現著數分期待之色。

  原史上,由於是諸葛亮是名副其實的軍政一把手,性格比較謹慎,故而在魏延提出「分兵萬餘人,取道子午道會師潼關」此激進之策時,便果斷駁回了。

  不過經歷了多年來於軍旅中的歷練,趙統其實也頗為理解諸葛亮的作為。

  首先己方本身勢力便不及曹魏,無論是疆域亦或是人口,這就導致雙方戰爭潛力存在質的差距。

  諸葛亮作為一把手統籌全局,戰略方向是集中所有兵力全力攻取涼州增加底蘊,擴充疆域、人口以及組建騎兵,結好羌胡來步步為營穩步推進,繼而收復關中,效仿強秦掃六合,高祖定天下的模式來執行。

  這屬於兼顧大局,不採取冒險的激進策略。

  而魏延的分兵奇襲策略,就是典型的「以小搏大」來快速瓦解潼關以西的土地。

  這兩者於軍事而言,並無對錯之分。

  但作為最高統帥而言,很明顯就不能採納魏延之策了。


  正所謂「高回報必然藏著高風險」,魏延當真橫掃潼關以西成功了那自然好,可要是失敗了呢?全軍覆沒了呢?

  魏國損失萬人,或許只是掉一層皮,動搖不了國本。

  可季漢沒了萬人,那足以傷筋動骨了。

  諸葛亮作為季漢的最高決策者,自然要從全局出發,先集中力量奪取涼州增加戰略縱深再緩圖關中。

  這才是高明的戰略家思維。

  帥與將的區別在哪裡?

  魏延的分兵策略就能體現得淋漓盡致。

  將只需要考慮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帥則要規劃全局,考慮國家的整體利益。

  凡事要以穩妥起見,豪賭固然好處大,但所帶來的風險也是出乎於掌控之中的。

  趙統前世曾在某逼乎觀閱過不少討論關於「子午谷奇謀」的帖子,長期以來網友都對這事喋喋不休,爭論不停。

  甚至有網友拿鄧艾偷渡陰平來類比,既然鄧艾能成,為何覺得魏延就成不了,兵法都說要出奇制勝之類的話語來反駁諸葛亮的戰略。找書苑 wwzhashyan.c

  趙統看到這些,只能是會心一笑。

  在他看來,鄧艾所處的環境與季漢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原史上的季漢啥局面?經歷了白衣渡江丟荊州,夷陵大敗後面臨亡國,全依靠諸葛亮以自身超強的內政在短短五年時間將國家起死回生。

  但國本相比同時期的魏,吳已經是弱勢一方。

  季漢是經不住任何一場大敗的。

  但凡大敗一場,都是傷筋動骨。

  如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識人不明導致街亭大敗,導致二三次北伐的規模聲勢壓根比不了初次。

  後續又休養多載,方才有了四五次的征伐。

  後期的姜維對戰曹魏也曾有諸多輝煌,但也因段谷一戰的失利而一蹶不振,間接導致了曹魏的反攻丟失了漢中郡被乘勝追擊。

  說實在的,鄧艾的奇謀偷渡陰平縱然失敗了對於曹魏而言也無足輕重,左右不了戰局。

  概因鍾會的大軍已經橫掃漢中,攻入巴蜀與姜維相持於劍閣之下。

  可魏延要是奇謀全軍覆沒了?

  季漢能承擔否?

  故而在趙統看來,駁回子午谷奇謀固然有諸葛亮生性謹慎不願弄險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從大局上考量。

  趙統思緒萬千,上首劉備聽罷,面上卻陷入了難色,隨即回應著,「但方才丞相所言子午道崎嶇難行,如何能向此地用兵乎?」

  此言吐落,魏延頗為信心滿滿道,「但請陛下放心,末將既然提出子午奇襲之策,便自然是有把握能夠成事的,陛下不必擔憂~」

  psb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