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穿越中世紀:從建立哈布斯堡開始> 第271章 維爾蒂懦夫罷了(一)

第271章 維爾蒂懦夫罷了(一)

2024-08-20 06:10:03 作者: 雨墨呀雨墨
  巴登左相也注意到了洛林公爵神情中的嘲諷,心中也有些不快,不過倒也不覺得洛林公爵的態度有什麼問題。

  巴登的路易皇帝乃是卡爾皇帝的子嗣,當年正是卡爾皇帝等人率領軍隊在洛林公爵的父親洛塔林吉亞國王死後,率領軍隊進攻洛塔林吉亞王國,讓洛林公爵從一個國王變成了一位公爵。

  所以,洛林公爵對於巴登心有不滿是正常的。

  反正洛林公爵對巴登的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卡爾皇帝還在世的時候,如果不是奧托的調停,洛林公爵恐怕早就遭到了卡爾皇帝的清算。

  不滿歸不滿,但巴登左相相信,在利益和家族原則面前,洛林公爵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公爵大人只要表現出您對皇帝陛下的善意,陛下自然不會吝嗇對公爵大人的封賞,就像陛下對其他支持他的貴族一樣。」巴登左相臉上帶著微笑,絲毫沒有對方的嘲諷生氣。

  「是嗎?」洛林公爵收起了嘲諷的笑容,玩味的看著對方。

  「那我就聽聽看巴登的皇帝陛下能給我些什麼。」

  巴登左相這一次得到了路易皇帝的授意,開出的價碼也是不少的。

  既然洛林公爵對洛塔林吉亞王國的滅亡耿耿於懷,那麼,就給他洛塔林吉亞的土地不就行了?

  因此,除了尼德蘭大公國以外的巴登控制區域,都將劃歸洛林公爵統治。

  同時,在洛林公爵接壤的瓦盧瓦地區,也將劃分出部分領地交給洛林公爵。

  至於南部現在瑞士公國占據的原洛塔林吉亞王國的土地,巴登左相代表皇帝許諾,日後如果擊敗了奧托,一定讓奧托將整個勃艮第公國吐出來,交給洛林公爵。

  他倒沒有說瑞士公國的交給洛林公爵這樣的蠢貨,因為這種條件,顯然是不具有可信度的。

  瑞士公國本地經過奧托和哈布斯堡家族多年的統治,如今已經是帝國最為富庶的幾塊領地之一,這樣的領地都說交給洛林公爵,洛林公爵怎麼可能會相信。

  洛林公爵聽完巴登左相開出的條件之後,心中還是有些動心的,不過,也僅限於動心而已,至於實際投靠對方,則一點想法都沒有。

  此前奧托特意派了信使過來和他商量這個計劃的時候,已經將底線透露給了洛林公爵。

  那就是日後如果有一天,奧托或者哈布斯堡家族的某人,誰能坐上皇帝的寶座,那麼洛林公爵和其子嗣,一定能獲得國王封號,並享有相當的自治權。

  光是這一點,就讓洛林公爵在天平中傾向奧託了。

  因為,巴登左相說了這麼多,實際上洛林公爵真正能拿到手的,也就瓦盧瓦公國的部分土地罷了。

  至於洛林公國和尼德蘭大公國之間那些土地,名義上是歸洛林公爵管轄,但距離巴登這麼近,又是有主之地,洛林公爵對他們的影響有限。

  更關鍵的是,除了土地之外,巴登方面竟然連個大公的稱號都不願意給他,人家奧托給的可是國王啊。

  不過,真正影響洛林公爵決斷的,還有他對於局勢的判斷。

  從目前帝國的局勢上來看,巴登方面看似占盡優勢,或許很快就要取得這場帝國內戰的勝利了。

  但洛林公爵知道,這是因為奧托並未完全下場的結果。

  關於瑞士公國的軍力如何,他作為哈布斯堡家族的聯姻對象和資深盟友,比巴登方面更清楚。

  何況,不僅是士兵,在將領上,無論是奧托還是他此前麾下的將領,亦或者是最近冒頭的亞歷山大和維爾蒂,在巴登方面,很難找到與其匹敵的對手。

  一旦雙方真正開戰,洛林公爵只認為勝利者會是奧托。

  哪怕戰場上失敗一兩次,但這些年發展太過良好的瑞士本地,還是能源源不斷的為奧托獲取帝國最高權力提供助力。

  這,可不是連資源都沒辦法徹底整合的巴登方面能比的。

  除非,除非哪天戰場上巴登方面真的有了能徹底擊敗奧托的實力,洛林公爵才可能考慮投靠對方,否則的話,洛林公爵還是願意替奧托做個「內應」。

  雙方之間多年的良好關係,豈是和巴登長久以來的不爽能比的。

  「左相大人說的條件固然還不錯,不過,還不足以打動我。」洛林公爵心中思考了一下後,搖搖頭表示不認可。

  「我和鷹堡城有著良好的關係,我不願意破壞雙方之間的關係。」


  聞言,巴登左相心中大罵洛林公爵得寸進尺,就這樣的條件,不知道多少貴族笑呵呵的想答應,對方居然還嫌不夠,胃口也太大了。

  不過,這也是好事,既然對方是嫌給的少了,那麼,起碼說明雙方還是有得談的。

  不就是給封賞嗎,坐擁大半個帝國的巴登皇帝,難道不比奧托給的多嗎?

  「公爵大人若是對這些條件不滿意,那還是可以談的嘛。

  要不,公爵大人隨我去一趟巴登,親自見一見陛下和其他大臣,當面商議如何。」

  洛林公爵皺了皺眉頭,很想否決這個提議,害怕對方是借著拉攏之名,將其軟禁在巴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隨即,洛林公爵想到了一件事,便答應了下來。

  既然是演戲,幫奧托做內應,在巴登,比呆在洛林公國更合適。

  「好啊,路易陛下登基典禮的時候,我因為封地出了些事情,沒能親自前往,是我不對。

  這樣吧,我就隨左相大人去一趟巴登,見一見陛下。

  隨便,幫陛下解決一個小麻煩。」

  洛林公爵口中的小麻煩,正是戈爾率領的那千餘騎兵。

  到了巴登城外之後,瑞士騎兵十分規矩,就像是從屬於巴登的軍隊一樣,安安靜靜的在郊外安營紮寨,還跟周邊的村民和貴族購買給養,仿佛就是來守衛巴登的一樣。

  見狀,巴登方面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派了使者前往,戈爾的回覆十分官方。

  「右相大人聽聞施瓦本守衛空虛,派我來保衛陛下。」

  這種鬼話,誰會信呢,什麼保護,恐嚇還差不多。

  只是巴登方面也不想當眾和瑞士軍隊開戰,也就只好無視了戈爾,任他去了。除了暗地裡每日加強巴登城的防禦,防止戈爾率兵偷襲入城之外,雙方短暫的相安無事。

  直到洛林公爵帶著洛林部隊來到巴登,早就收到安排的戈爾第二日就帶著騎兵,選擇另外一條路,直奔貝爾格而去。

  貝爾格。

  在韋德和腓特烈先後遭遇大敗後,維爾蒂就離開了貝爾格,親自趕往奧格斯堡戰場,並將守衛貝爾格的重任,交給了韋德。

  此時的貝爾格,駐軍人數已經從巔峰時期的近七萬人,變得不足一萬了。

  剩餘的部隊,則全都投入到了符騰堡戰場和奧格斯堡戰場。

  符騰堡戰場,由於打主力的是安斯巴赫侯爵的軍隊,瑞士公國只是輔助,因此對於符騰堡戰場,維爾蒂一直都比較放心。

  符騰堡繼承戰爭之後,曾經很強大的符騰堡公國不僅一分為二,成為了現在的符騰堡公國和安斯巴赫侯國,符騰堡公國的實力也遭到了巨大的打擊,實力已經是公國中的墊底。

  安斯巴赫侯爵在得到了瑞士軍隊的協助之後,對於符騰堡公國的進攻,自然是勢如破竹。

  哪怕巴登方面抽調了軍隊支援,不過也只是擋住了安斯巴赫侯爵前進的步伐,讓戰線僵持住罷了。至於反攻,根本做不到。

  沒辦法,誰讓符騰堡公國本身的主力,早已在戰爭中消耗得差不多了,巴登支援的來自施瓦本的軍隊,怎麼可能願意用自己的性命去維護符騰堡公國的利益呢。

  但奧格斯堡戰場就不一樣了,奧格斯堡公國雖然連連失敗,但主力猶存,是被圍困在了康斯坦茨城中。

  但隨著克羅埃西亞王國和慕尼黑的援軍到來,接連在康斯坦茨和約翰城堡擊破瑞士軍隊,此前瑞士方面取得的最大戰果,也就是分割包圍奧格斯堡主力的成就已經消失。

  並且,兵強馬壯的克羅埃西亞國王可沒有收手的意思,之後追擊腓特烈,又讓腓特烈連連後撤,讓出了許多新占領的土地,兵鋒直指瑞士公國本土。

  這樣的局面,迫使維爾蒂帶著留在貝爾格的預備隊親自下場,與克羅埃西亞國王對決。

  克羅埃西亞王國此前雖被匈牙利人滅國,但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幫助下復國後,這些年憑藉著國境貿易和戰爭財,國力快速的恢復。

  從拉菲莊園生產的武器裝備,源源不斷的運到克羅埃西亞王國之後,武裝了克羅埃西亞王國的軍隊,也讓克羅埃西亞的軍事實力得到了提升。

  憑藉著軍事實力的增強,在此前匈牙利王國被「羅馬聯軍」毆打的時候,克羅埃西亞王國趁機奪走了不少匈牙利王國的土地,並在戰後得到了承認。


  就此,單從國力來說,現在的克羅埃西亞王國已經比當初被匈牙利人進攻之前還要強,甚至在匈牙利人遭到削弱之後,還能頻繁的騷擾打壓對方。

  要不是顧忌到雙方各自從屬於兩大帝國,兩大帝國彼此交好,恐怕自信心爆棚的克羅埃西亞國王,都想發兵滅了匈牙利王國。

  也正是實力的膨脹,導致克羅埃西亞國王想要獲取更多的利益,不滿足於眼下在帝國的邊緣位置。

  因此,對方才會不顧和奧托之間的友好關係,選擇站隊了一向和奧托不對付,但明面實力比哈布斯堡家族強大的阿努爾夫,支持對方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克羅埃西亞國王,就是想通過支持慕尼黑的阿努爾夫的方式,獲得更大的政治影響力,從帝國權力圈層中的邊緣人物變成核心人物,從而獲取更多的利益。

  事實證明,克羅埃西亞國王的想法是沒錯的。

  憑藉著這些年克羅埃西亞王國日漸增長的實力,在選擇投靠慕尼黑之後,克羅埃西亞王國得到了慕尼黑方面的重視。除了克羅埃西亞國王一躍成為慕尼黑方面的第三號人物之外,慕尼黑也將一大片波西米亞和巴伐利亞的土地交給了克羅埃西亞,讓克羅埃西亞國王獲得了實際的利益。

  正是如此,在聽到自己的軍隊要和瑞士公國的軍隊作戰之後,克羅埃西亞國王在短暫的猶豫之後,還是果斷的接受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並且,不同於阿努爾夫只想要克羅埃西亞軍隊牽制奧托的擴張,克羅埃西亞國王本身是特別想擊敗奧托,打到鷹堡城的。

  因為一提到奧托,克羅埃西亞國王就會不由得想起當初自己被亡國的事情,想到正是因為奧托等人的幫助才得以復國的情形。

  何況,想要在慕尼黑體系下站穩腳跟,步步高升,也需要克羅埃西亞國王展現出足夠的實力和對慕尼黑的忠誠。

  克羅埃西亞國王的行為,用奧托的話來評價,就是所謂的「皈依者狂熱」。

  面對有著雄心大志的克羅埃西亞國王,維爾蒂在初期的幾次交手之後,也沒占到什麼便宜。

  對面的軍隊數量,實在是有些多了。

  對面的慕尼黑聯軍,克羅埃西亞足有四萬人,慕尼黑的小貴族聯軍差不多有七八千人,奧格斯堡公國的主力則有一萬多人,加起來差不多六萬。

  而維爾蒂手上,哪怕匯合了腓特烈剩下的殘兵敗將,也不過三萬多人,不到四萬。

  兵力上的劣勢,對面聯軍的戰鬥力也不錯,再加上客場作戰的因素,維爾蒂沒占到便宜也是正常。

  見敵人士氣正旺,沒取得任何戰果的維爾蒂,便提議撤回到瑞士公國境內,依託奧格斯堡和瑞士邊境的要塞消磨敵軍的士氣。

  對此,腓特烈堅決反對。

  他認為既然腓特烈帶著主力來了,且身後瑞士的軍隊也在動員中,不日就會有新的援軍抵達前線,此時後退不是顯得瑞士公國懦弱嗎?

  可惜,腓特烈雖然身份高貴,但維爾蒂卻是最高長官,瑞士軍隊還是聽從了維爾蒂的命令,徐徐後撤回了瑞士境內。

  維爾蒂想的很簡單,那就是示敵以弱,再尋求反擊。

  只要擊敗了敵人主力,拿下奧格斯堡公國,甚至打進巴伐利亞境內,都不是問題。

  維爾蒂撤軍之後,引起了慕尼黑聯軍的嘲笑。

  其中,克羅埃西亞國王極其囂張。

  「這就是奧托旗下的最新名將?我看不過是懦夫罷了!

  進軍,打進瑞士境內!」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