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四合院之從鉗工做起> 第363章 西方人的質疑

第363章 西方人的質疑

2024-08-20 06:30:02 作者: 西北老頑童
  第363章 西方人的質疑

  參觀完展品,李國成整體上還是滿意的,但是總覺得缺點什麼。

  站在最後一個展館回憶,慢慢思路逐漸清晰。

  「白羽,這種布局非常好,能夠讓參觀者了解各個朝代的科技、文學、醫藥學、地理學等等學科。

  但是有點散,看多了,他們會形成視覺疲勞」。

  白羽想了想,「確實,這是我們的失誤,我會儘快想到改進辦法」。

  「好了,不要自責,已經很好了。我有個建議,你製作一個宣傳冊,參觀者人手一冊。

  裡面分數學、物理、化學、農業、醫藥、生物、地理、建築等等方面,進行系統介紹,展示每一種學科的演化歷史。

  讓大家明白任何學科或技術不是一蹴而就,二是有個積累過程,有個質變的過程。

  這樣大家參觀時先看手冊,然後跟著手冊走,就像是尋寶,一次看不完,可以下次來」。

  李國成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堆。

  「李董,您著方法厲害是厲害,但就是太費錢」。

  「你覺得我們這個展覽館能盈利嗎?」

  「如果收門票也許可以的,但也是這能維持日常消耗,前期投入想收回太難了」。

  「我們這個展覽館是公益性質的,不收費,所有的費用全部由我個人負責。

  我再強調一次,你這個館長必須謹記:我們辦展館的唯一目的就是宣揚華夏文化。為之,花再多的錢,我也願意」。

  「我錯了,董事長」。

  「我了解伱,也是為我考慮,但是,不能偏離的主題」。

  「放心吧,展館的每一分錢都花在該花的地方」。

  「走吧,我們去看看飲食文化區」。

  白羽帶著李國成來到了飲食文化區,現在這裡有6個人,其中兩人是傻柱和馬華,另外4人是白羽社會招聘的。

  傻柱3000的工資直接讓他放棄了軋鋼廠的工作,辦理了停薪留職,帶著徒弟每天待在展覽館。

  這個階段因為沒有開館,所以負責這個展覽館員工的伙食。

  食堂就在地下一層,將來會有專門的食堂大師傅。

  這六位除了馬華,其他5人都有絕活兒。

  傻柱的譚家菜和川菜,其他人基本只擅長一系,比如魯菜、粵菜、湘菜和徽菜,其他諸如江蘇菜、閩菜、浙江菜,他們都會一點。

  將來開館,他們各負責一系,可以帶一個徒弟。

  根據參觀者的要求,現場做一些特色菜供他們品嘗,價格相對外邊便宜一點。

  現在他們正在禮儀老師和歷史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東方禮儀,目的是在做菜中,能夠傳遞出華夏的飲食文化。

  在參觀者就餐區,會有漂亮的小姐姐教授大家體驗不同朝代的飲食文化。

  唯一遺憾的是,宏大的未央宮和大明宮的模型還沒有完工,不然那種震撼力和衝擊力,會讓大家對古代建築藝術充滿敬佩。

  主殿李國成要求專門建造一個展館,裡面要求按照史料1:1還原。


  他們先完成主體建造,後續李國成會進行優化,確保符合時代特色和提升藝術價值。

  每個朝代的展廳都有穿著時代特色服飾小姐姐,充當講解員。

  唐代服飾是李國成查閱史書親自設計,在藝術表現力上明顯高於其他朝代。

  本來李國成還想搞一個大唐婚禮舉辦場地,但是實在是沒有空間,只能放棄。

  作為現代人的靈魂,李國成對展覽館的內容和形式非常滿意。

  三天後,展覽館悄然開館,沒有舉行什麼剪彩活動,只是給附近的幾所學校送去了傳單。

  剛開始,每天都是冷冷清清,沒有幾個人參觀。

  但是隨著參觀過的人口碑的宣傳,人慢慢多了起來。

  知道附近一所小學的校長慕名而來,被場館的展品、充斥這時代特徵的文化氛圍所震撼。他回去後,就組織各個班級報名參觀。

  就此一發不可收拾,先是這一所小學,接著是附近的其他小學,慢慢擴展到了中學、大學。

  再然後擴展到了全京都。

  由於參觀者眾,白羽不得不採取預約制,才恢復展館的秩序。

  這一天,展館裡湧進來十幾個西方留學生,其他預約的都是中小學生。

  「shit!一派胡言,科技的起源是西方,怎麼可能是你們辮子國」,一個英俊的男生想著講解員反駁道。

  這些李國成早就有預案,已經編寫了應對方案。

  所以小姐姐不慌不忙,引經據典開始辯證。

  當這個男生被問及華夏早就有了微積分的著作,而且有其歷史的發展、積澱和先是用於,並有系統性的整理和講解。

  對方開始支支吾吾,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了,「是上帝賜給我們這些忠誠信徒的禮物」。

  小姐姐笑了笑,沒有再繼續追問。

  不一會,在明代館,這伙學生好似找到了最大的漏洞,開始了大肆喧譁。

  明代的小姐姐對古代無線電的記憶早就倒背如流,走上前,聽取對方的意見。

  「哈哈,直升飛機,居然是你們華夏人發明的,你們這得多不自信,才會在這裡胡編亂套」。

  「這位先生,這是歷史。

  現在世界公認竹蜻蜓是螺旋槳的原型。18世紀,竹蜻蜓傳至歐洲,西人第一次見到這個東西,將其稱為「華夏飛陀螺」。

  葛洪在《抱朴子·內篇·雜應》(卷十五)一文中寫道:飛車的發明。

  清初吳縣能工巧匠徐正明不斷改進的「栲栳椅」更趨向於現代的直升機。

  根據記載,「栲栳椅」這種飛行器構思精絕,「下有機關,齒牙錯合,人坐椅中,以兩足擊板上下之,機轉風旋,疾馳而去」。

  因此,這是一種人力驅動的旋翼機,而且可以「離地尺余,飛渡港汊不由橋」,令鄉人為之嘆絕」。

  「不可能,你們這是編造的,是偽史,你們居然敢竊取我們的成果,還堂而皇之放到了展覽館,我要投訴你們」。

  「先生,請您注意禮儀,不要大聲咆哮」。

  身著明朝禮服的小姐姐得體地提醒道。

  他身邊的同學看著周邊投來鄙夷的眼神,拉著這個同學匆匆離開了展覽館。

  周邊目睹整個過程的師生紛紛給這位小姐姐鼓起掌。

  剛才還落落大方的小姐姐反而變得忸怩,笑臉微紅,努力保持著禮儀,頻頻想四周施禮。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推薦!求月票!求評論!

  (本章完)


關閉
Δ